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全球礼仪的独特特征和行为规范

理解全球礼仪的独特特征和行为规范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尽管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人们种族、民族、生活方式都有所不同,但对于礼仪的需要却是共同的。(二)行为规范性礼仪本身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礼仪规范要求对不同身份地位的对象采用不同的礼仪形式。这就是礼仪的公德约束性的表现。任何国家的当代礼仪都是在其本国古代礼仪的基础之上,继承并发展起来的。正是因为礼仪具有这种延续性,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礼仪才有了自己的特色。

理解全球礼仪的独特特征和行为规范

礼仪虽然与很多学科都有着密切联系,但它作为人的行为规范,也有着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共同性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这是人的基本属性,有人类活动就必定有交际活动存在。只要人类存在着交际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礼仪来表达彼此之间的尊重和友好。因而,尽管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人们种族、民族、生活方式都有所不同,但对于礼仪的需要却是共同的。此外,尽管各国、各地礼仪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如敬老爱幼、真诚守信等。这是因为礼仪是文明社会的产物,有其道德要求,而人们对于道德方面的要求有很多都是一致的。

(二)行为规范性

礼仪本身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它在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且以风俗、习俗和传统等相对固定的方式保存下来,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举止,是人们普遍遵循的习惯行为模式。任何人要想在交际场合表现得合乎礼仪、彬彬有礼,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礼仪规范。如果一个人不按照社会通行的礼仪规范去做,而“独家创造”自己的“礼仪行为”,那么,其行为必然令很多交往对象难以接受。轻则会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重则会伤害到其他人的感情。例如,一个人在与他人握手时如果不按照礼仪要求去做,边握手边左顾右盼,就会令对方心情不悦。再如,已婚男士把戒指戴在食指一定会被误以为还是单身,从而容易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和麻烦。

当然,礼仪的规范性要受到礼仪环境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如在很多欧美国家,男士可以用拥抱礼来对有普通关系的女士表示热情、友好或感谢,但是在阿拉伯国家这样做则是极其失礼的。

(三)背景差异性

礼仪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由文化决定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礼仪文化。由于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地理环境、交通条件普遍存在着差异,礼仪也就具有了差异性。例如,中国人请客吃饭习惯说没有什么好菜以示谦虚;如果桌子上的食物被客人全部吃光会使主人很没面子,因为这意味着主人准备的饭菜不够;但是西方人请客时,主人习惯自己先称赞食物的精美,而且以菜肴被客人一扫而光为荣,因为那说明菜肴味道极好,符合客人口味。

【知识窗】

东西方饮食差异

对比注重“味道”的中国饮食,西方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无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了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心理学、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这一特点。因此,总的来说,中餐更注重食品间的“渗透”,即味道的搭配和匀称;相比而言,西餐更注重食品的“齐全”,即保证营养的搭配和匀称。

礼仪的差异性除了地域差异外,还表现在礼仪的等级差别上。礼仪规范要求对不同身份地位的对象采用不同的礼仪形式。身份地位高的人一般会受到较高规格的礼仪相待,而身份地位低的人所受到的礼仪相待则相对来说低一些。如师生相遇时,学生应向老师行鞠躬礼,而老师对学生则不必以鞠躬礼相还,只要向学生微笑致意并问候就可以了。

(四)公德约束性

礼仪是有其道德内涵的。虽然它没有法律那样的强制后盾,不能要求人们必须去遵守礼仪规范,但是公德舆论可以对礼仪起到不可忽视的维护作用。例如,一个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在公交车上不为年老体弱者让座,虽没有触犯法律,却会受到公德舆论的谴责。由于每个人都希望在社会上得到他人的肯定,因而相当一部分人会由于个人形象方面的考虑,而自觉地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这就是礼仪的公德约束性的表现。

(五)漫长延续性

礼仪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任何国家的当代礼仪都是在其本国古代礼仪的基础之上,继承并发展起来的。一旦形成,通常会长期沿袭下来并经久不衰。因此,礼仪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例如,我国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尊老敬贤、父慈子孝、礼尚往来等,反映民族传统的礼仪形式,都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并且不断发扬光大。即使是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旧的礼仪形式也会持续一段时间。例如,跪拜礼历经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形态。直到今天,仍会被一些人在特别的庄重场合使用。正是因为礼仪具有这种延续性,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礼仪才有了自己的特色。因而,我们对于礼仪遗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有扬弃、有继承、有发展。

【穿越时空】

兄弟争孝(www.xing528.com)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自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生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有诗颂曰: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

(六)审美融合性

礼仪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行为学科,其表现形式具有非常高的审美品位。并且,这种审美品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有视觉、嗅觉、听觉甚至于感觉等多方面的审美要求,具有广泛而深层的融合性。要使礼仪学的这种审美融合性得以充分展示,需要人们尽可能多地学习和吸纳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并在运用礼仪时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理性行为人的全部文化修养,往往是自幼接受的多方面的教育,以及在工作和生活中日积月累的知识外在体现。人们在日常交际中表现出的潇洒风度、优雅举止、得体谈吐,实质上都是多种文化知识,尤其是哲学、历史伦理学、文学、艺术、美学语言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虽是一种外在的职业形象,却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因此,人们在学习礼仪时,切忌仅凭借外在的形态训练,单从仪容仪表、行为举止、体味气息等外形上生硬地模仿,这样会有些成效但作用不大,并会给人留下扭捏作态、矫揉造作的不良印象。要想全面提高自己的礼仪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培养自身内在优良的综合素质,正所谓“慧于中而秀于外”。

(七)礼仪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礼仪作为一门专项研究人的社会学科,是在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充实、完善自身的基础上综合而成的。它与公共关系学、民俗学传播学、伦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许多人文社会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彼此互补关系。

(1)与公共关系学的关系:礼仪是处理公共关系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或行为艺术

(2)与民俗学的关系:礼出于俗,礼化为俗。故礼仪有时又称为礼俗,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3)与传播学的关系:礼仪与传播学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

(4)与美学的关系:有礼则雅,礼仪是人心灵美的必然外化,人际交往活动只要符合礼仪,其形式一定是美的,而礼仪活动是否完善,是否体现了形式美,则必须以美作为衡量标尺。

(5)与伦理学的关系:伦理学是礼仪的基础,礼仪则是伦理学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6)与心理学的关系:人是各种活动的主体,只有掌握人的心理活动,才能更好地理解人、尊重人,才能更好地针对人们不同的交际动机运用礼仪。

(7)与社会学的关系:运用礼仪最多的交际活动,恰恰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而研究社会活动、社会行为的社会学所提供的一系列成果,必然有助于礼仪主体所关注的交际活动的成功。

【名人名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穿越时空】

色难

一天,子夏问孔子,“先生,何为孝顺?”孔子回答:“色难。”子夏摇头不明其意。孔子说:尽孝最难做的是“色难”,即子孙对父母老人能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才是难能可贵的真“孝”。意思是孝既要物质赡养,更需精神慰藉;不仅是老人生病时能够送医侍药,而且要不厌其烦并和颜悦色。父母老人即使有错,也要婉转地规劝;他们若不听从,仍要恭敬;内心忧虑,却不怨恨。父母老人为子孙操劳一生,难免迟钝、老化、多病,甚至固执、唠叨,不讲卫生,更需要理解体贴,拿出父母当年抚育婴儿那样的耐心和细致来回报他们。所以,在孝顺方面,儿女的脸色是非常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