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社会、家庭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成果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社会、家庭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应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根本宗旨,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使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主体。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社会、家庭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成果

(一)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发挥课程育人的基本功能,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在学生的实践体验;为了学生的素质发展。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应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根本宗旨,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使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开发基于学生的经验和成长特点,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社会生活实际,将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到教育活动中去,使学生特长与综合素质得以逐步提高。

(二)探索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1.全面科学地认识校本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认真分析当前国内有关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和学校开发与实施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确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

2.客观分析现有教育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校校本课程进行规划、对教育资源进行开发、整理、分析,制定《环县高中道情皮影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

3.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试点拿出实施建议,然后在各校展开,全面实施校本课程,针对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方法问题,进行实施策略的研究。

(三)开发了校本教材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及时总结反馈研究收获,并且把取得的成果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推广。既研制了相关的校本课程方案,又编写了校本教材。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全面分析、整合环县道情皮影戏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整理选编了《环县高中道情皮影戏校本教材》。(www.xing528.com)

(四)开设了校本课程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校本课程的试点实施;由课题组负责人向文剑老师负责联系,在我县部分高中进行了环县道情皮影戏校本课程的试点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环县一中组织实施了“环江讲堂”系列活动,邀请我县皮影艺术研究专家,也是本课题组成员王立洲同志为我校师生作了《环县道情皮影艺术文化保护》专题报告。同时,也邀请我县皮影艺术艺人进校园为我们进行皮影戏的现场演出,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了环县道情皮影艺术的魅力,也为推动环县道情皮影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环县四中专门开设了“环县皮影艺术鉴赏与制作”选修课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制作的皮影作品多次在县市等各项大赛中获奖。同时,校本课程的开设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等能力,在全省和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多名学生参赛的作品荣获一、二等奖。学校被评为“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教育基地”。环县第五中学开设了“环县道情皮影新唱”校本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了学校的课程结构。环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由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挂牌成立的“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点”,设有专门道情皮影艺术教学课程,专门聘请我县皮影艺术专家进课堂,为学生进行二胡乐器演奏以及道情曲段演唱及皮影戏舞台演出教学。

(五)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发展

1.激发学生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参与、实践、反思、表达交流等能力;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等多元素养。

2.课题组老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学习,在完成课题既定研究任务的同时,又主动创新,在课题研究的相关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提升了个人专业素养。同时,带动学校其他教师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积极思考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策略,努力转变教育理念,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促进了专业发展。

3.通过本课题研究,学校探索出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成功路径;完善了学校的课程结构,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特色品味及内涵文化。

(本课题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持人:向文剑;成员:余立义、王莹萧、王立洲、李雪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