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取贴合生活的案例,激发学习的兴趣

选取贴合生活的案例,激发学习的兴趣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人在学习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譬如兴趣、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堂所讲授知识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选取贴合生活的案例,激发学习的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人在学习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譬如兴趣、情感体验。认知心理学提出,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中没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但是对认知过程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兴趣就可以为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提供动力,强化与导向作用。一个拥有高智商的人对从事的行业缺乏兴趣,他在这方面的成就也许会不如有着强烈兴趣的人。兴趣对高中生的影响尤为明显,青少年由于心智、自制力等方面发育尚未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容易被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所吸引,比如上课玩手机,看窗外的景色,甚至会出现走神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堂所讲授知识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能提起学生兴趣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多媒体的介入,短视频的播放,教师的教姿、教态等。笔者关注提高学生兴趣的因素是教学内容。数学概念的教学于学生而言相对枯燥,一是概念是高度抽象的,不便于学生理解;二是教师对概念的讲授普遍倾向于开门见山,直接给出概念,这就无法引起学生对概念的重视,变成会解题却不知其意的情况。概念的理解掌握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结构。如果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数学史的成分,让学生去了解、去体会这个概念的意义,以及数学家们对概念阐述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建模的教学亦是如此,课本的例题都是结构完整的,只需要根据题意找出变量关系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对学生而言索然无趣,他们无法感受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因为这个实际问题过于理想化,并且建立的函数模型也相对局限,指向明确,学生解决起来一般不存在什么问题,如此一来建模学习的意义被淡化。

有趣建模案例的选取要考虑的最为关键的要素是紧密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与魅力。教师不应局限于所教的教材版本,可以广泛阅读数学教材的其他版本,看看这些教科书中是如何选取案例、如何使用案例的。譬如,北师大版教材在函数应用一章中的函数建模案例,选取了一个真实情境:怎么样烧开水最省煤气。许多家庭都以燃气作为烧水做饭燃料,节约用气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一提出立刻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原来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它是如何解决的呢?我们能不能独立解决?当学生产生这些困惑时,他们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被激发了,接下来教材补充一些知识,来完善学生对于省燃气的认识,详细地为学生呈现了“真实情境—分析煤气灶旋钮对燃气流量的影响—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搜集数据—拟合函数—求解最小用气量—检验分析建立”这样一个完整的数学建模过程,并且补充了在建模过程中所忽略的注意事项。也就是在建模过程中要做出必要假设,数学模型是对客观情境的近似反映,模型的求解对实际问题也不是可以百分百地解决。总的说来,北师大版的建模案例在较为详细地呈现了在数学建模的基础上,通过贴合学生日常的真实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尽管这个案例对学生来说需要深层次的水平参与,对教学而言颇具挑战性,但对于有趣的建模案例选取具有启发性意义。(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