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展览协会管理指南

展览协会管理指南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展览协会作为社团,其性质类似商协会,属自律性的群众团体。各展览协会、会展协会均对展览的安全加强了防范与管理。4月,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正式启动评估机制,对包括“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等在内的十大展览项目进行综合评估。

展览协会管理指南

1)展览协会概况

这里所讲的展览协会包括展览协会、会展协会、展览馆协会等。展览协会作为社团,其性质类似商协会,属自律性的群众团体。但它在展览中处于特别的地位,故将其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的阐述。

我国现在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展览协会或会展协会,但展览业比较发达的省市或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大都已经成立会展协会。有些单项的协会,如全国展览馆协会、中国农业展览协会等,分别成立于1984年、2002年,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

2)协会章程对展览的一般管理

(1)通过会展协会章程管理展览

展览协会对展览的管理,大部分也是通过协会章程来实现的。辽宁省展览行业协会章程规定,“协会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展览行业市场秩序。坚持民主协商办事的原则,沟通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改善、优化展览环境,提高展览会质量和效益。加强对会员单位的服务,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调研,进行经验交流,促进我省展览行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此外,章程还通过会员资格、入会程序、会员权利与义务等,规定会员的行为。福建省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会员组织办法规定,“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本协会有关规定,在组展或招展过程中使用欺骗手段或进行不实宣传的”“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声誉,贬低同行企业,损坏他人企业形象”等行业,将受到警告、通报批评、取消会员资格、诉诸法律等不同程度的处分。

(2)对展览安全的管理

展览的安全十分重要。各展览协会、会展协会均对展览的安全加强了防范与管理。有些会展协会还对展览工程的管理制定了办法。管理办法主要强调两点:

一是对展览工程企业资质的认证和管理,如对展览工程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不同资质企业适用的工程范围、资质的申请与评审、管理与监督等进行规范。

二是突出对展览施工的管理,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工程设计及监理、对展馆设施保护的管理等。如规定“在展馆搭建展台和铺设地台或进行其他施工项目时,不准在墙面和地面打孔、刷漆、刷胶、张贴、涂色,不准损坏展馆一切设施”。

(3)对展览的评估与奖励

对展览进行评估与奖励,既是政府管理展览的重要方法,也是会展协会管理展览的重要方法。实际上,政府的主张大部分都是通过会展协会具体实施。有些会展协会根据商务部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条件、评估办法,并组织评估。政府的代表也会参加这项工作,根据会展协会的评估结果,政府落实奖励政策。关于这方面的情况,详见下节介绍。

拓展阅读(www.xing528.com)

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管理和海关

展品监管经验对我市会展业发展的启示

2002年以来,上海市政府积极发挥该市会展行业协会的作用,精心打造上海会展品牌,“国际模具和设备展”“APEC”“财富论坛”等展会逐步做大做强,享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会展业走在了全国前列。上海海关也大力支持上海市会展业的国际化进程,在全市建设了11座展览品监管仓,并实施统一报关、统一仓储、统一监管的出入境展品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上海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上海市发展会展业的经验做法

1.创新政策环境:制定并颁发《上海市展览业管理办法》。上海市政府于3月以政府令形式颁发了《上海市展览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5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在健全展览业管理体制、规范招展与办展行为、增强展览信息透明度、完善办展活动中有关治安、消防交通及市容等管理机制、建立展览项目审查的协调机制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使办展企业有法可依。为保障《办法》的贯彻实施,5月又印发了《加强展览会专利保护细则》。

2.创新社会激励:启动评估机制。4月,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正式启动评估机制,对包括“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等在内的十大展览项目进行综合评估。今后,评估机制还将继续延伸,扩大到其他会展项目(包括项目名称、场馆信誉度等各类细目),优秀项目还将在各大媒体、网站上大力宣传。

3.创新服务措施:着力做好会员服务工作。2002年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成立以来,除协助政府制定管理办法和行业规范外,还开展了大量为会员服务的工作。主要有:抓好网站建设,提高会展信息的共享利用率;编发《简报》,向会员单位及时通报行业动态信息;协助统计部门开展统计工作,建立科学准确的资料库;完善投诉电子数据库;开展会展人才培训等。

4.创新发展观念:展品监管实现科学化。上海海关对展品实施统一报关、统一仓储、统一监管。主要做法:一是完善操作流程,减少通关环节。在解决多部门、多环节办理展览会相关进出境手续后,推动实施了“一条龙”服务作业流程;二是改进传统监管方式,对入境展品进行风险分析,加强监督管理,并确定重点商品现场巡视验核;三是利用科技手段开展监管活动,开发《进口展览品海关管理系统》(主要由展览会备案管理、展览品进境管理、展览品结案核销管理3个模块构成),建立展品电子数据档案库,并推进了智能管理、流向跟踪、无纸核销、统计查询等各项工作;四是大力促进ATA单证册在上海地区的推广与应用,为国内外参展货物的快速通关提供了极大便利。据统计,去年全年上海海关各口岸现场和两个展览会主管地海关一共签发ATA单证册2 146次,占全国海关签发总量的36.8%。

二、上海经验对广州会展业发展的启示

1.广州会展业发展面临新机遇。在2003中国会展经济论坛上,广州市与上海市、北京市被评为中国优秀办展环境城市。在中国会展财富论坛暨2004年中国会展产业年度评选中,广州市又与北京市、上海市同膺2004年度国内三大最具影响力会展城市。尤其是今年我市成立了会展业管理领导小组和会展业行业协会,并出台《关于加强广州市会展业管理的意见》,会展业步入了规范有序、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据上海市会展协会介绍,目前会展业出现“北展南移”和“外展抢滩”的新动向,给广州会展业带来了极为有利的发展契机。

2.政府要创造会展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广州会展业要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是重要环节。广州虽然拥有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中国第一展”的品牌优势,“亚洲第一”的展馆等优势,但广州会展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治安环境、场馆环境、服务环境和舆论环境,以及经济实力、展览资源等,尚需进一步优化,政务、经贸、文化三大交流平台还需进一步完善,政府与海关等部门的沟通交流也需进一步深入。

资料来源:据2005/20穗府调研报告摘录,作者喻英华、玉益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