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式创新:构建与应用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式创新:构建与应用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书馆的人本管理模式构建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由于图书馆和读者在人本管理模式构建中互为影响、互为补充,缺一不可,要兼顾二者的利益。人本管理模式下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和培训与晋升激励。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式创新:构建与应用

图书馆的人本管理模式构建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由于图书馆和读者在人本管理模式构建中互为影响、互为补充,缺一不可,要兼顾二者的利益。

(一)管理者对馆员人本管理模式的构建

1.采取柔性化的管理方式

依据组织的共同精神价值以及共同文化心理需求,对其成员进行的管理,就是柔性化管理。人的存在和价值是柔性化管理考虑的重要方面,灵活性和适应性是柔性化管理的重要特征。柔性化管理在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式构建中应用空间非常大,但由于柔性化管理是遵循人的心理规律和基本行为,以尊重、理解、重视的基本思路对员工进行的人文化的管理,主要靠潜在的规则去约束员工,并使员工养成良好的自我行为。管理者应该从本馆以及馆员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馆员进行管理,把馆员当作合作伙伴而不是下级。当馆员犯错时,首先并不是想到要惩罚,而是仔细调查、耐心听取馆员的解释,并在做出处理的决定之前进行说服式教育。此外,还要注意图书馆馆员的合理需求,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为图书馆馆员提供方便,如:图书馆馆员因家庭原因临时调整工作时间或因个人身体原因调整工作强度,图书馆要为其提供方便;组织图书馆相关活动,减轻馆员的压力,增强馆员之间的情感。总之,图书馆柔性管理的措施应以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基础,提高馆员的职业价值和归属感,最终提高馆员的管理质量。

2.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方式

让馆员参与管理或决策就是民主化管理。管理者应该在决策时与图书馆员讨论,并收集各个方面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集体的力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这是因为相应减少实施的阻力,集体决策更容易被馆员所接受。因此,管理者应充分尊重馆员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在决策前充分听取馆员的意见,保持馆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因为职工代表大会是图书馆的最高决策机构,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所以应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一方面,管理者应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了解馆员对图书馆管理的建议、馆员对自身福利的需求和馆员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充分尊重职工代表大会的决策地位,所有涉及图书馆重大利益的决定都应由职工代表大会决定。

3.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指管理者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良好的奖惩制度,通过奖优惩劣的机制来奖励员工的成绩,鼓励员工进步是提高图书馆管理质量、实现图书馆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人本管理模式下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和培训与晋升激励。目标激励是指图书馆通过设置目标或成员的目标来促进图书馆员的成长。榜样激励是指在图书馆评选先进的榜样,如评选馆内先进标兵或先进团体等。培训与晋升激励是指通过某种手段为图书馆馆员自身发展提供某种渠道,如对图书馆馆员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对取得好成绩的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将其与图书馆馆员的晋升联系起来。对那些不能满足图书馆馆员要求的人要给予适当的惩罚。在图书馆管理中,管理者可以采取多种激励措施,但在实施中必须保证公平正义,从而使激励机制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4.完善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数字图书馆的不断推进,读者需求的快速变化,对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在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式下,管理者应为图书馆馆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及时补充知识,以适应新时期图书馆的管理要求。首先,管理者应加强对图书馆馆员的培训。在图书馆长远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现状,有计划地进行在职培训和短期培训,并组织图书馆馆员参观和学习优秀图书馆。邀请高级专家、学者向图书馆馆员做专题报告。其次,管理者还应重视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要求图书馆馆员每年进行一定时间的网上学习,奖励合格的图书馆馆员,逐步形成图书馆馆员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本管理模式构建

1.提升服务的文化内涵,营造温馨的借阅环境

人们进行主动学习的重要场所就是图书馆。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式要求图书馆在资源布局、环境设计、开放时间、个性需求等方面对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考虑,给读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www.xing528.com)

(1)为了突出空间布局,丰富人文底蕴,图书馆要以清新典雅为主。

(2)图书馆的开馆和闭馆时间应该根据当地读者的具体生活习惯而定。

(3)图书馆在图书资源的设置上应该打破传统模式的限制,可以将桌椅或计算机零散布局,使读者方便在互联网查找信息的同时,又能休息。

(4)图书馆还应针对特殊群体,进行适当的人文关怀。例如,为盲人准备一些合适的书箱,为儿童设立阅读角等。

2.重视读者反馈信息,提高服务质量

在人本管理模式下,图书馆应该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要提高服务质量,满足读者的合理需求。要树立以读者为依托办馆的发展链,对读者的反馈信息给予关注和重视。由于图书馆的直接受益者就是读者,其工作的缺点和错误可以通过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体现出来,即反馈信息。对反馈信息进行接收的方式上,可以采用传统方式,例如,在图书馆中设置意见箱、调查问卷等方式,也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的平台,例如网站、微博及微信等网络通信平台。

3.创新管理模式,鼓励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的人本管理模式需要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之间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图书馆管理者要在馆员与读者之间建立一条联系的纽带,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图书馆管理,为图书馆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同时,图书馆馆员的工作量也会因为读者的参与而相应减少,对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都有很大作用。让读者兼任图书馆馆员是国外一些先进图书馆的人本管理的重要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这种方式使读者既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如何改进图书馆服务,又站在馆员的角度思考如何进行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利用各种资源,组织多种活动

图书馆举办多种活动可以增进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式下,要鼓励图书馆管理者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图书馆文化,使图书馆的资源发挥巨大的社会文化价值,使更多人的人文修养和个人素质得以提高,例如举办读书报告会、读书演讲赛、网络信息发布会、新书点评会等活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网络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未来图书馆受众的主体是网络群体,这种形势下,一方面,图书馆要做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使读者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图书资源服务,另一方面,要做好网络平台的建设工作,使图书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宣传。

满足组织和成员的需求是人本管理的出发点,通过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在组织中实现高效和谐的管理。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式注重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的价值,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都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促进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在新的时代,图书馆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图书馆管理者和图书馆馆员应勇于迎接时代带来的挑战,以全新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致力于图书馆管理,按照“读者至上”的发展理念,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本管理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