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泛娱乐主义内涵与特征: 社会思潮观点

泛娱乐主义内涵与特征: 社会思潮观点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最让人担忧的并不是泛娱乐化现象,而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的泛娱乐主义。10多年前,理论界在分析泛娱乐化时已经涉及泛娱乐主义,但对两者并未作明确区分。泛娱乐主义离不开泛娱乐化,它一定寓于泛娱乐化之中。泛娱乐主义与泛娱乐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泛娱乐主义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

泛娱乐主义内涵与特征: 社会思潮观点

谈到“泛娱乐主义”,就不能不涉及“泛娱乐化”。如果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把娱乐文化比作一个波涛汹涌的大海或一条奔腾咆哮的河流,那么,泛娱乐化就是娱乐文化大潮激起的狂澜,泛娱乐主义则是深藏于其下的潜流。

(一)泛娱乐化:娱乐文化大潮掀起的狂澜

在古代,娱乐一般指通过音乐、舞蹈、体育等形式让人获得快乐。在今天,娱乐的内涵已大大扩展,凡是能够激发人类喜悦、悲伤、愤怒、恐怖等情感共鸣的形象或活动,都是娱乐。对于娱乐的作用,古人早有辩证认知,认为适度、健康的娱乐乃人之所必需,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过度、不健康的娱乐则有害无益。如《尚书·旅獒》云:“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但是,进入现代社会后,娱乐文化野蛮生长,严重侵袭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念。因此,一些西方学者开始担心其负面作用,如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给予振聋发聩的深刻批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2017年国内社会思潮关注及影响指数

在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和国内、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大众文化异军突起,娱乐浪潮凶猛来袭,如韩国影视歌手组合汇成的汹涌“韩流”、网络红人激发的社会从众心理、网络直播事件引发的大规模群体围观,等等。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的人都心存忧虑,于是,关于新闻、影视等“娱乐化”“泛娱乐化”的质疑和批评不绝于耳。那么,什么是“泛娱乐化”?简而言之,泛娱乐化就是娱乐的泛化和极化。泛化就是横向上超范围,比如娱乐超出了特定的主体、角色、时间、场所或领域等;“极化”就是纵向上过了头,比如对娱乐地位的认识,对娱乐文化的态度,以及在娱乐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过了头,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娱乐主体的泛化与极化。由于网络特别是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娱乐文化的传播能力不断提升,互动性大大增强,绝大部分人既是娱乐文化的受众,同时又是娱乐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娱乐主体的泛化并不可怕,因为适度、健康的娱乐对于任何人都是需要的,也是有益的。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人把娱乐作为一种价值追求,把娱乐作为一种当然的生活方式;有些人把娱乐作为主业,把娱乐作为获取利润的不二法门,甚至为了娱乐可以不惜牺牲社会效益。

二是娱乐内容的泛化与极化。娱乐文化的内容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及。虚构的历史故事可以“无厘头”演绎,真实的历史事件也可以想当然“戏说”;音乐、舞蹈、武艺等才艺和特长可以通过媒体展示,婚恋、家丑等原本很隐私的事情也可以搬上屏幕;一些社会歧视可以通过小品来隐性表达,一些负面的价值观也可以在主流媒体上公开传播。快感取代美感、低俗取代通俗、欲望取代希望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正在不断增强和放大。

三是娱乐形式的泛化与极化。当下的一些媒体,只要能够给人带来娱乐、快感、刺激,什么形式都可以有,如游戏、选秀、竞猜、直播,等等;什么手法都可以用,如笑料、噱头、恶搞、戏说、煽情,等等。随着人们娱乐阈值的不断提高,娱乐文化生产者还会不断增强娱乐产品的视觉刺激和快感体验,比如一些主题公园不顾人的生命安全,开发以惊险、刺激等为卖点的游乐项目;一些网络媒体不时突破社会道德底线,采取网络直播、真人秀等手段以博取人们的眼球

四是娱乐领域的泛化与极化。当下中国,在资本、技术和心理的共同推动下,娱乐文化到处攻城略地,而且所向披靡,攻无不克。在文化领域,娱乐的比重越来越大,娱乐的地位越来越高,快餐化、碎片化的文化正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教学和教育活动采取了越来越娱乐化的方式,不少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电视剧、网络游戏和网络直播等占据;娱乐甚至还侵袭了政治领域,如群团工作娱乐化的现象一度非常突出,群团活动几乎成了娱乐活动;党性教育娱乐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些党组织竟然用一般的娱乐活动或旅游活动来取代严肃的党性教育活动。(www.xing528.com)

“无厘头”,原是广东广州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无厘头”现在常常指“香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疯狂无聊、杂乱无章的文化形式”。“无厘头”有很多特点,但反崇高、反精英、反逻辑,无所顾忌、讽刺调侃一切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二)泛娱乐主义:娱乐文化大潮下面的潜流

狂澜之下,常常是潜流涌动。因此,最让人担忧的并不是泛娱乐化现象,而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的泛娱乐主义。10多年前,理论界在分析泛娱乐化时已经涉及泛娱乐主义,但对两者并未作明确区分。如有学者指出:“所谓泛娱乐化,指的是一股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电视,戏剧,网络,电影等),以内容浅薄空洞甚至不惜以粗鄙搞怪、噱头包装、戏谑的方式,通过‘戏剧化’的滥情表演,试图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从而达到快感的思潮。”泛娱乐主义离不开泛娱乐化,它一定寓于泛娱乐化之中。但是泛娱乐主义又不同于泛娱乐化。泛娱乐化是娱乐大潮激起的狂澜,它所反映的主要是娱乐的广度和程度,而泛娱乐主义则是深藏于娱乐大潮下面的潜流,它所反映的则是娱乐的文化定位与价值诉求。泛娱乐主义与泛娱乐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泛娱乐主义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泛娱乐化与意识形态虽然也有一定关系,但是很多人投身娱乐往往是为娱乐大潮所裹挟,大多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也许只是为娱乐而娱乐,也许只是为追赶时尚而娱乐,勉强能够沾上消费主义的一点边。但是,泛娱乐主义就大为不同,在泛娱乐化大潮中,有一部分人目的非常明确,他们清楚地知道可以把什么价值观隐藏其中,更清楚如何借助娱乐去实现他们的既定目标。比如,资本投资娱乐,当然希望娱乐能够给他们带来超额利润,因而总是努力把娱乐与消费主义打通,引导大众形成“我娱故我在”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又如,有人利用娱乐去恶搞我们的政治领袖和革命英雄,客观上增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隐蔽性和传播效果。

第二,泛娱乐主义可以与多种社会思潮深度融合。泛娱乐化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是一种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因而是一种外在关系。泛娱乐化为了吸引更多眼球,开拓更大市场,常常会借助于其他社会思潮。比如一些小品、相声对美国、日本的调侃,一般都会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再如武打片中,中国武术面对洋人的拳头总是先败后胜,这种路数虽然十分老套,但很多观众都会乐此不疲。这些实际上都是利用了观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但可以肯定,这些相声小品、电影电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宣扬民族主义,而是为了提高收看率,为了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泛娱乐主义虽然也会追求经济效益,但它与其他社会思潮不是外在的结合,而是内在的融合,旨在实现共同的目标。比如,泛娱乐主义之所以要与后现代主义相融合,其目的就是为了“去中心化”。同样,泛娱乐主义与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相融合,主要目的是为了共同塑造泛娱乐化的合法性,提高泛娱乐化的影响力,客观上消解了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主导性和引领力。

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理查德·罗蒂(1931—2007)、法国的雅克·德里达(1930—2004)和让-弗郎索瓦·利奥塔(1924—1998)。

第三,泛娱乐主义的理论轮廓已经逐步形成。泛娱乐化只是一种现象,不可能形成理论体系。除了互联网领域的“泛娱乐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战略体系外,一般的泛娱乐化可以简单地概括成“一泛、二俗、三闹、四杂”,不仅娱乐的参与者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泛娱乐化的研究者也很难把其体系抽象出来。但是,当“泛娱乐”成为“主义”之后,虽不像其他社会思潮那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政策主张,但如果认真梳理一下,我们可以看清它的大致理论轮廓:它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如娱乐天性论、娱乐地位论、娱乐功能论、娱乐权利论、娱乐方法论、娱乐趋势论等,其宗旨就是争取泛娱乐化的合法性地位;它已经形成了有效的社会影响机制,它甚至可以像主流意识形态那样,通过“思想—体制(或制度)—实践”这样的互动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它还形成了十分清晰的具体影响路径:人的娱乐需求——刺激大众的娱乐消费——给少数人带来名利,为政府创造一定GDP——大众丧失对娱乐的警惕甚至深深爱上娱乐,政府放松对娱乐的管制并且大力支持娱乐产业——娱乐元素侵入文化、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等一切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