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后感受及备课笔记|记录教学点滴,提升教师能力

课后感受及备课笔记|记录教学点滴,提升教师能力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备课笔记的后面有一栏——“教后札记”,专门用于教师记录上课的点点滴滴。教后札记是学校备课要检查的一项内容,作为新教师,我丝毫不敢懈怠。写之前,我总先看一看自己课后记录的当天语文课的优缺点,然后找一个“切入口”展开写。首先,教师能对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及时捕捉。可以看得出,课堂上,学生已经被课文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但缺少深入思考。

课后感受及备课笔记|记录教学点滴,提升教师能力

我1994年刚工作的时候,电脑还没有普及,备课都是手写。备课笔记的后面有一栏——“教后札记”,专门用于教师记录上课的点点滴滴。

工作的第二年,学校教师的住宿条件已经有所改善,我和几个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一起住到了学校大门边上的宿舍楼里。

“一附小”的研究氛围很浓厚,特别是年轻人。晚上,校园里总会有一两间教师办公室或是教室亮着灯。这些青年教师,或是在准备第二天的课,或是在看书学习

后来,我也渐渐习惯到教室去办公了。我的教室在一楼,刚开学的九月份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不但天气热,而且蚊子多,但我依旧坚持。备好课,在教室试讲一遍,板书写一遍,但做得最多的可能就是写当天的“教后札记”。

教后札记是学校备课要检查的一项内容,作为新教师,我丝毫不敢懈怠。写之前,我总先看一看自己课后记录的当天语文课的优缺点,然后找一个“切入口”展开写。

记得师范毕业前,我的班主任孟志荣老师经常写文章向报纸杂志投稿,因为电脑还没有普及,所以每到周末他常常叫班级几个字写得好的同学去帮他誊抄论文。500字的方格稿纸,两张纸之间夹一张深蓝色的复印纸,一次插两张,誊抄一次就有三份稿件。

我当时也主动报名参加,因为班级实行积分制,规定低于60分不让毕业(多年以后,孟老师告诉大家,当时也是吓唬大家,怕大家在读师范期间犯错误),大家都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做好事加分。于是,一到双休日,我便成了孟老师家的常客。我当时算是抄得比较多的,一到饭点,就在老师家吃饭。

孟老师思维缜密,语言丰富,写文章常常一气呵成,极少修改。我有时一天要替孟老师抄上好几篇论文,抄得颈酸背痛,手指僵硬。但是,在抄文章的过程中,我渐渐地悟出了写文章的一些“套路”。有时真是这样,一些不经意间的事却会让你一生受用。

现在,我开始写自己教育教学中发生的故事,便不觉是件难事。每天晚上写教后札记的时候,有时抓住自己课堂的优点去写,有时分析存在的问题,有时针对学生课堂上的提问反思自己的课堂表现。

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中国石》一课的时候,课堂上,学生问:“为什么作者没有发现‘中国石’?”是呀,作者就是专门出去找石头的,为什么作者没有发现呢?那天课堂上,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备课的时候,我压根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我把问题又抛给了学生。我问学生:“你们觉得为什么呢?”同学们开始饶有兴致地讨论起来。有的说,一场春雨过后,裸露在黄沙上的石头很多,作者可能只顾捡,没有来得及细看石头的形状,因此没有发现“中国石”。有的说,石头上有的地方沾满了黄沙,没有洗净之前不容易看出来。还有的说,小姑娘是个细心的人,洗石的时候,她一边洗,一边仔细观察,这块像什么,那块像什么,且对祖国的版图非常熟悉,因此“中国石”被小姑娘发现了。

那天晚上,我将自己课堂上的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处理整理了下来,并向当时淮安市《小学生学习报》投稿,没想到被录用刊登了,让我兴奋了好几天。这也更激发了我写好教后札记的兴趣。从那以后,每一篇教后札记我都当作一个案例来写,写教学的闪光点与不足,写自己的思考,写自己的创新与发现。后来接连几篇文章在《小学生学习报》和《淮安教育》上发表,这件事也引起了报社主编的关注。有一次,他碰到我们的教科室主任询问关于我的情况,当得知我是一位刚工作的新老师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后来,原淮安市教委教研室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永年退休后被“一附小”返聘,担任学校语文教学顾问,指导和培养学校青年教师,我也荣幸地被选入这支队伍之中。加入了这个团队,我的视野更加宽广,我的学习和研究的热情更高了。

记得有一次,我教学《聪明的牧童》一课。课文主要讲一位国王问了牧童三个问题,如果这个牧童的回答令国王满意,国王就请牧童到王宫里来居住,结果牧童一一巧妙回答,国王不得不兑现自己的承诺。

学完了课文,我问学生:“你觉得牧童这三个问题回答得巧妙吗?”我本以为学生会说:这个牧童真聪明,他的回答很巧妙,我真佩服他。可是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一向很有思想的小刘第一个站了起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个牧童的回答一点也不巧妙,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回答。比如第一个问题,我会说:‘国王陛下,要知道海洋里有多少滴水,那要看这滴水有多大,如果是这么大(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着),那么就跟王宫里所有人的头发一样多。如果是这么大(他又用手夸张地比画着),那么又不一样了。所以关键要看这滴水有多大。’”(www.xing528.com)

他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的学生早已在下面按捺不住了。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振振有词地说:“老师,我觉得第二个问题牧童回答得一点也不好,我还有更妙的回答:天上的星星跟您头上的头发一样多。因为国王也不知道自己的头上到底有多少头发。”又一个同学站了起来说:“我也可以这样回答:国王陛下,如果您想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就请去数一数海边的鹅卵石吧。”

面对学生的各种回答,我充分地肯定了他们的爱动脑筋,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你觉得你们的回答跟牧童的回答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这一问,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也许没想到老师会这样问。还是小刘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们的回答和牧童的回答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受到了牧童的启发。”“有的回答都是以前在书上看到的,并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又一个同学不服气地站起来说。

我见时机已到,笑着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都和牧童一样聪明!聪明的牧童靠自己的智慧赢得了胜利,相信你们生活中也一定可以做到。”

这节课留给了我很多的思考。

首先,教师能对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及时捕捉。可以看得出,课堂上,学生已经被课文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但缺少深入思考。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之后,让学生比较牧童的回答和大家的回答有什么异同,学生便会进行高阶思维。事实上,国王问的三个问题,可以说是无法找到答案的,但是小牧童也用了同样的思维方式巧妙地回答了国王的三个问题。从这一点上讲,大家的回答和牧童的回答思路都是相同的。因此,无论同学们说出多少种问题的回答方式,毫无疑问,其前提都是建立在牧童智慧的回答基础之上,是牧童回答的自然延伸、拓展,体现的只是思维的广度,缺少思维的深度。

其次,文本的价值取向没有达到强化、落实。从该节课的内容上看,应该要学习牧童爱动脑筋、智慧做事的良好品质。但是,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否定,表达了不一样的看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提高认识,有所收获。

最后,关于教师作用的再认识。无论怎么理解教学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主导”二字在词典里的解释为:“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我以为,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引。课堂伊始,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

导。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有效地进行教学的调控

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要大胆而科学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

收。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反馈,及时进行资源、信息的回收、整合,为进一步地“放”做铺垫。

提。教材的内容如何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的发展如何获得质的飞跃,教师在学生的朗读、感悟、理解、表达诸多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这有着重要的作用。

及时记录上课后的点滴感受,既是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为后续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打下基础,更是一次自我积累、自我提升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