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援疆教研活动品质提升,助力学做教师之路

援疆教研活动品质提升,助力学做教师之路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9年4月,泽普县第二小学县级语文教研活动拉开序幕。我作为“二小”语文学科培训工作的负责人,承担了此次教研活动的主要策划工作。此次“二小”县级语文教研活动得到了校长室、教务处、党建办、德育处、总务处、信息中心等各个部门的支持与协助。

援疆教研活动品质提升,助力学做教师之路

2019年4月,泽普县第二小学(以下简称“二小”)县级语文教研活动拉开序幕。

本次活动包括七个部分,即“领导致辞”“听研究课”“说课评课”“专题汇报”“成长故事分享”“基本功展示”“总结交流”。这是“二小”第一次面向全县中小学开展语文教研活动,整个活动历时近3个小时。活动各环节紧凑,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活动不但得到了泽普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认可,而且也给每一位参加活动的老师留下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和满满的收获。

泽普县第二小学二年级语文组“全家福

说起这次活动,要从3月7日谈起。这一天,泽普县教育局教管中心的领导来到“二小”,希望借助“二小”上海援疆支教教师的资源优势,面向全县开展一次语文教研活动,指导乡下学校更好地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助力教师队伍培养。

有效开展这一次活动成为了摆在援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作为“二小”语文学科培训工作的负责人,承担了此次教研活动的主要策划工作。

根据领导要求,结合上海教研活动理念,我选择了“二小”二年级语文教研组来承担本次教研活动。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共有10位教师。其中,50岁以上的有1位(为上海援疆支教教师),40—50岁的有3位,30—40岁的有2位,工作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有4位。新教师占了这个教研组团队的三分之一。所以,如何尽快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和此次教研活动研讨的方向。

事实上,从上学期我们上海援疆支教教师来到“二小”后,便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协助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师徒带教、微报告(微讲座)、课堂诊断等。经过一个学期“全程式”指导,“二小”教师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课堂上师生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效率持续提高。

经过我们援疆支教团队语文学科组成员商议,本次教研活动,我们紧密结合二年级语文学科研究主题——“提升学生语言表达,低年级基本句式训练的巩固和提升”,将目光聚焦在通过课堂教学研究,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上。

活动当天,先由上海援疆支教教师何德伟、“二小”青年教师王文静分别执教《我是一只小虫子》(第一课时)和《枫树上的喜鹊》(第二课时),其他教师全员参与评课。接着,低段教研组长员军霞老师做教研组工作经验交流,赵海玲、罗风利两位老师进行诗朗诵——《月光下的泽普》,王文佩老师分享个人成长故事,最后由我对此次教研活动的整个策划过程以及为什么这样策划的思考与各位老师做分享,让与会者对如何开展教研活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为了让此次教研活动既有品质,又有品位,我们在策划的时候,努力体现以下几个理念。

第一,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

其一,人本理念。教研活动的起点在课堂教学。这一次的教研活动,我们从师生生命成长需求出发,力求关注到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二年级语文组10位教师全员参与,各有侧重,各展所长。虽然场地有点拥挤,但两个上课班级学生全部参加,努力做到一个也不放弃、不抛弃。(www.xing528.com)

其二,实践亲历内化。我们力求“动力内化和重心下移”。这次的教研组研讨活动展示,从策划到备课、上课、研讨,一律由组员分工协作完成,使每一个教师都有机会从活动的参与者转变为组织承担者,通过“小人物挑大梁”,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协作研究能力,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担当重任,实现提升,同时因人的转变也提升教研组日常研究质量。

第二,整体思考,展现全过程。

教研活动只是一次短暂的展示,但它是基于学校一学期校本教研活动整体背景下的思考和策划。它本身就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一部分,不是为了教研而教研。当然,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这一次只不过是针对泽普县教育局的需求,我们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一些丰富。

第三,精心策划,彰显细节美。

教研活动研究什么?呈现什么?首先,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进行头脑风暴。这样的活动才是集聚了大家的智慧,才会完美。

其次,针对一项大型活动,只有精心策划,方方面面想得细致、周到,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最后,每一个内容,我们通过什么形式呈现出来,为什么要通过这个形式呈现,现场的环境如何布置,如何带给每一位参与者美的享受等,我们都会经过深思熟虑。比如说两节课,各有侧重,一节是第一课时,一节是第二课时。但是,我们紧扣年段研究主题——“提升学生语言表达,低年级基本句式训练的巩固和提升”,追求的是课堂“和、活、灵、美”的境界,即追求开放互动之“和”、结构关联之“活”、有机融通之“灵”、生命成长之“美”。再比如说评课环节,我们在舞台上准备了八把椅子和三张茶几,茶几上摆上三盆盛开的红掌,格外雅致。评课的过程既是反思重建的过程,也是团队日常化研究状态的呈现。目的是让当天参加活动的老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有专业上的收获,也获得美的享受。

第四,团队合作,体现凝聚力。

一次大型的教研活动,不是一两个人的事,应该是整个教研组,乃至整个学校的一件大事。它除涉及承担任务的教师,还需要技术支持、后勤保障以及学校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沟通。此次“二小”县级语文教研活动得到了校长室、教务处党建办、德育处、总务处、信息中心等各个部门的支持与协助。团队协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合作的过程既是磨合的过程,也是体现凝聚力的过程。

第五,活动反思,着眼发展力。

一个活动结束后,我们对照原先制定的目标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是否还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只有不断的反思,我们才有可能实现新的提升和超越。

当天的活动,给泽普县教育局的领导以及参加活动的各中小学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们对当天活动的评价是“高、大、上”。是的,这正是我们的初衷,提升教研活动的品质,打造教研活动的品位,创生可复制、可借鉴的教研活动模式,让活动承担者、参与者都有获得感、愉悦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