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民俗传统——隋唐五代时期的繁荣与自由

中国民俗传统——隋唐五代时期的繁荣与自由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放多元的文化及社会环境催生了开放自由的服饰,男女服饰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圆领袍衫,是隋唐男子服装的常服。唐代妇女发髻也是名目多样,装饰繁复。

中国民俗传统——隋唐五代时期的繁荣与自由

历史的卷轴来到了文化繁盛的隋唐五代时期,说到隋唐五代,我们想到了京杭大运河的气魄,想到了丰美开放的唐代文化,想到了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缱绻诗意……这一时期社会繁荣,同时与少数民族和各国交流密切,服饰更加繁华、丰富和多样,达到了我国服饰发展史上的高峰。开放多元的文化及社会环境催生了开放自由的服饰,男女服饰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唐朝女性“袒胸露臂”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独放异彩,成为唐代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一独特的女性形象在唐代周昉创作的《簪花仕女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一)男子服饰

这一时期男子服饰主要是纱帽和圆领衫。纱帽,是一种较为正式的首服,一般在宴请、会见宾客时佩戴,广泛流行于儒生、隐士之中。纱帽的样式不一,依照各人喜好而略有不同,但都追求新奇的样式。圆领袍衫,是隋唐男子服装的常服。官员的圆领衫质料上织以暗花,衫的颜色有区分官阶品级之用。隋唐时天子开始穿黄色的衣服,因而民间禁着赤黄色,并对服色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亲王和三品以上的大臣穿紫色的衣服,五品官员穿米色,六品穿黄丝交织的龄制成的服装,六至七品着绿色,九品服青色。这一时期男子开始普遍穿靴,靴原为胡服,后被中原用作戎装,到了唐代,文武百官及百姓日常皆可穿靴。

(二)女子服饰

唐朝的女子服饰是整个中国历史中最具特色、最为绚烂的一笔。(www.xing528.com)

唐代妇女的日常服装种类繁多,有衫、袄、袍、腰巾、抹胸、裤、裙、膝裤、袜、鞋靴等。盛唐后衣袖日渐宽大,衣服领子也有各种款式,有圆领、方领、直领、斜领和鸡心领等。其中袒领最具特色,袒露胸脯,穿着时里面不穿内衣,正如《簪花仕女图》所描绘的,在唐诗中也常有“粉胸”、“酥胸”、“胸前雪”之类的描绘。下身主要穿裙子,其质料、色彩、式样以及装饰都大大超过前代,女子着裙,高至胸部,半袒露乳房,裙长曳地,这一服装反映了唐代物质的繁盛,思想的开明。贵族女子中还有一种裙子,其外观、制作精致,织成百鸟的形状,故称“百鸟裙”,穿之十分华美灵动。而普通女子中以穿石榴红裙为尚,一直流行至明清时期。

唐代妇女发髻也是名目多样,装饰繁复。仅唐诗中就有不少的描绘,如烟髻、云鬓、松髻、宝善、春鬓、蝉鬓、轻鬓等。唐太宗时期,妇女的发髻变高,后来假髻流行,女子喜爱在发髻上插各类金玉管钗、屏角梳筐、花朵为饰。此外,这一时期的女子还十分讲究脸部妆饰,她们在脸上敷铅粉,抹以胭脂,在额上画鸦黄,施眼眉,还在额眉之间装饰由金、银、羽翠等制成的“花钿”。在面颊两旁用丹青、朱红等颜色点画出各种形状,或月牙形,或钱样,叫“妆靥”。

簪花仕女图

花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