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盛世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盛世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进一步控制南方,隋王朝需要修建一条运河及时运兵,以镇压当地的反隋活动。太宗皇帝李世民震怒,限期将在逃重犯缉拿归案。其中,有一部电视剧描述了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并据此分析大运河的影响。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盛世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本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2.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

A.分科考试c设进士科 C.设殿试 D.门第选官

3.隋朝的历史贡献可与秦朝相媲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有( )

①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②开通了大运河 ③推行郡县制 ④创立了科举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

A.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B.统一了全国

C.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D.正式设置进士科

5.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④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其中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

A.标志着隋朝的建立 B.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6.隋朝统一后,政治中心长安洛阳人口激增,粮食供应严重不足,而江浙一带“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资源丰富,十分繁华;南方广大地区大小起义始终不断,隋王朝鞭长莫及。为了进一步控制南方,隋王朝需要修建一条运河及时运兵,以镇压当地的反隋活动。上述材料说明隋朝大运河修建的原因是( )

A.为了经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 B.为了满足隋炀帝到江南游玩

C.为了促进全国的农业发展 D.为了发动对外战争方便运输

7.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唐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D.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是唐与吐蕃关系友好的历史见证

8.某班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成公主入藏”“遣唐使”等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9.后人赞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结合唐初盛世创立,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武则天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②为唐朝盛世来临起到承前启后作用

③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荡 ④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网络游戏《梦幻西游》新推出一个游戏活动背景:大唐贞观年间的某天夜里,京城暴雨,巨雷轰塌长安衙门的监牢围墙,大批重犯趁乱一哄而逃。太宗皇帝李世民震怒,限期将在逃重犯缉拿归案。你知道当时应由哪个部门完成皇帝的任务吗?( )

A.刑部 B.兵部 C.吏部 D.工部

11.以下史实与武则天有关的是( )

①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史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②统治期间首订“唐蕃会盟碑”

③曾改国号为“周”

④发展生产,选拔贤才,国力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贞观之治”。下列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务

B.唐太宗重视纳谏,善于用人,提高行政效能

C.轻徭薄赋,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时

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

13.近年来,许多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得到广大观众喜爱。其中,有一部电视剧描述了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那么,这部电视剧有可能是( )

A.《孝庄秘史》 B.《汉武大帝》 C.《贞观长歌》 D.《康熙王朝》

14.唐太宗采取的措施中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是( )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②“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④大量荒地被开垦,经济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唐代长安,你可能看到的是( )(www.xing528.com)

①一起饮茶诵诗的年轻人 ②外国人购买“唐三彩

③“遣唐使” ④进京赶考的读书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唐代陶瓷业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17.如果你是电视剧《唐明皇》的导演,剧中你不会设置的场景是( )

A.茶坊里饮茶的场景 B.田野里用曲辕犁耕田的场景

C.唐三彩进入大户人家 D.后堂挂着“贞观之治”的匾额

18.《耕织图·耕图》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图中所显示的犁最早出现在( )

A.唐朝 B.清代

C.战国 D.东汉

19.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增加到开元末年的841万户,这是( )

A.“贞观之治”的成效 B.“农业发展”的结果

C.“开元盛世”的成效 D.“任用贤能”的结果

20.原创史诗歌剧鉴真东渡》于2016年12月20日在东京奥查德剧场进行世界首演。为契合鉴真大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鉴真东渡》有意引入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部分旋律,并在舞台布景中展示瘦西湖、大明寺等扬州著名景点。歌剧中鉴真随身行囊中不可能有( )

A.《论语》 B.《史记》 C.佛学经典 D.《西游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共60分)

2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见右图)

材料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是隋朝大运河,修建这一工程的目的是什么?(2分)

(2)请写出材料一中运河两端城市名称:A点:_________;B点:_________。(2分)

(3)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写出具体名称)(6分)

(4)你认为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观点,哪一个更为客观?并据此分析大运河的影响。(6分)

2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材料二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1)材料一反映了魏晋以来在官吏选拔上出现了什么问题?为改变弊端,隋炀帝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材料二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唐太宗为完善这项制度做出了什么贡献?武则天又是如何发展科举制的?(6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科举制度的影响。(6分)

2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1)材料一描写的是唐朝哪一统治者在位前期的盛世景象?他在位时,重用贤能,请列举一例。(4分)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吐蕃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2)哪一位吐蕃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哪里?(2分)

(3)材料二所描写的故事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材料三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4)材料三中“一个伟大僧人”指的是谁?根据所学概括他的历史贡献。(4分)

材料四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仅《全唐诗》辑录的诗歌就有近5万首。

(5)唐朝著名的诗人中被称为“诗仙”、风格飘逸浪漫的是谁?作品风格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诗人是谁?被誉为“诗圣”的是谁?他的诗反映了真实的历史,故有什么之称?(4分)

24.(12分)和谐人类永恒的主题,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依然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1)社会经济的和谐:举出隋唐时期的两个盛世局面。(2分)

(2)社会制度的和谐: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2分)

(3)人与自然的和谐: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2分)

(4)民族关系的和谐:举出唐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2分)

(5)结合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你认为当下怎样做才能构建和谐社会?(4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