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一门必修课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一门必修课程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应生活世界,各门学科课程对应学科世界,二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相得益彰。信息时代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新条件、赋予了新内涵。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与精神,着眼发展学生的高级能力与高度社会责任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内涵。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在进入高级阶段、崭新阶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一门必修课程

人自来到世间,始终面对两个世界,一是鲜活的、可感受的日常生活世界,二是由各类语言、符号所构成的抽象的学科世界。这两个世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个人发展与人类进步提供永恒基础。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应生活世界,各门学科课程对应学科世界,二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纲要》将之规定为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且相互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既是一种特殊的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先进的学习方式,还是一种进步教育观。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形态,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周密的活动设计、在特定时间与地点、以小组或个人方式常态实施的生活探究与体验活动。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它是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做中学”“创造中学”与“体验中学”等方式的融合。作为一种进步教育观,它是生活教育观、实践教育观和创造教育观的联姻。(www.xing528.com)

信息时代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新条件、赋予了新内涵。由于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以“记忆”“熟练”和“重复”为特征的简单认知工作和常规手工劳动正被编程计算机所代替,人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胜任创新性工作才能在信息时代幸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走出简单“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练一练”的误区,以专家思维和复杂交往等核心素养为目标。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与精神,着眼发展学生的高级能力与高度社会责任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内涵。以计算机模拟、模型化、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互联网通信人工智能搜索引擎等为代表的创新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在进入高级阶段、崭新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