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教师教科研成果表达与物化方法

幼儿教师教科研成果表达与物化方法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2M市“十二五”教育规划2012年度立项的课题随着幼儿园教科研的深入发展,幼儿教师对研究方法运用逐步增多。一些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有利于推进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发展,并为政策提供依据。经验总结是教育实践工作者经常采用的教科研成果表达形式。当前,幼儿园教科研的成效存在一种普遍认同:效果不佳,成效低下。

幼儿教师教科研成果表达与物化方法

幼儿园有部分教师是刚参加工作的,从未参与过课题的研究,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明白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甚至连研究的基本程序、基本要求都不懂,缺乏科研知识,对教科研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不熟悉。他们对教育理念的把握、教育问题及现象的分析研究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很需要专业的引领。正是由于这些问题,教科研工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引导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探索新的高效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功效,形成了为完成任务而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模式,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一)成果类型丰富但提炼不足

教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研究计划来分,教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科研论文和教科研报告等,包括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结题报告等研究报告;第二类是经验总结、教育日志、教育心得、教育案例等;第三类是能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手册、教材、教玩具等。

1.论文报告类

这类成果一般在立项课题的研究中产生。随着课题的研究,教师需要完成开题报告、调研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总结研究的成果,于是产生了一些有质量的学术论文。

(1)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指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所获各种教科研成果进行文字叙述的理论文章,是反映教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幼儿教师撰写学术论文,很多是对某学科领域中的课题进行探讨研究,如《管理伦理:示范性幼儿园办学的应然追求》即是对幼儿园理想管理进行理论研讨;或者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做法或思路,然后把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如《幼儿园教育科研中的普遍问题与应对》正是幼儿园在实践中将自己的教科研经验进行梳理、总结、提升。

(2)研究报告

教科研报告是描述教育研究过程,反映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是对教育研究工作的记录和总结,主要包括结题报告、调查报告与实验报告等。教科研报告可以作为公布于世的科研成果而加以应用,它在内容上要求提供新的事实和新的见解,在结论上具有科学性、独创性和可行性。从M市“十二五”教育规划2012年度立项的课题来看(表2-2),幼儿园立足本园开展的课题研究,所提供的报告对幼儿园课程建设、幼儿能力发展,以及对地方的政策制定都有一定的价值。

表2-2 M市“十二五”教育规划2012年度立项的课题(幼儿园部分)

随着幼儿园教科研的深入发展,幼儿教师对研究方法运用逐步增多。调研、对比实验在幼儿园的研究中也不再是新鲜事。比如K区实验幼儿园的“3-6岁幼儿学习品质状况调查”,某医科大学校直幼儿园的“大班幼儿稳定性关爱的调查”,某汽车钢圈厂幼儿园的“废旧材料在建构游戏中的应用调查”“如何有效在幼儿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实验报告”“中班幼儿礼貌交往能力培养的实验报告”等都为研究和教学的改进奠定了基础。一些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有利于推进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发展,并为政策提供依据。从中国知网(CNKI)上有关数据来看,近两年,来自幼儿园的调查报告有多篇得以发表,比如鞍山某幼儿园的《鞍山市3所幼儿园4-6岁幼儿饮食行为调查》、漳州市某幼儿园的《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及家庭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等。

2.经验总结、教育日志、教育心得、教育案例等

这一类的文章撰写和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是一般教师最熟悉的。经验文章和教育案例在日常教研中都会用到,是幼儿园促进教师反思,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途径。

经验总结是教育实践工作者经常采用的教科研成果表达形式。幼儿教师每工作和学习一段时间,比如到了学期末,都要对前一段时间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反思和回顾,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或者经过实践和思考,对某个专门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把这样的东西写成书面材料。每个幼儿园期中、期末进行的工作总结,是工作成果也是典型经验,可以作为他人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教育日志、教育心得实际上也属于经验总结类的文章,它可以包括心得体会、教育随笔杂感、评论等。这种成果篇幅更短小,形式更灵活,问题更突出,题材来源更广泛,在行动研究、叙事研究被大力提倡的今天,越发被幼儿教师们所重视,开始发展成一种较稳定的形式——教育案例。教育案例就是一个包含着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当前,幼儿园教科研的成效存在一种普遍认同:效果不佳,成效低下。郑金洲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小学幼儿园教科研存在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方法论无具体方法、有定性无定量、有叙事无提炼等基本问题。许多幼儿园轰轰烈烈地开展教科研工作,从表面上看,教科研在幼儿园是一派繁荣、硕果累累。但事实上,在这些美丽泡沫的背后,真正意义上的教科研少之又少,有些幼儿园完成了某项课题,顺利结题后,便束之高阁,很少将其进行推广运用,用来指导实践教育教学。有的幼儿园尽管努力在做教科研工作,但由于师资水平有限,科研意识淡薄,教育理论和方法缺乏,不知道如何书写教科研成果,不知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不知如何对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有效总结、提炼,或者研究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研究。

对K区幼儿园教科研成果现状的调查研究显示,示范园在论文公开发表,文章各类评比,优质课获奖等方面均较好,一级园平均每年公开发表及市区获奖文章5-10篇,二级园的论文发表及获奖文章则平均为1-2篇。

3.手册、教材、教玩具等(www.xing528.com)

手册、教材、教玩具等也是很好的教科研成果表面形式。这类成果更贴近教学实际,容易推广。但目前,此类成果的数量和创造性还严重不足,在设计时没有原理支撑、没有深入分析、缺乏系统研究手段。

(二)研究成果多但应用缺乏

实践中的问题是幼儿园开展教科研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幼儿园在开展教科研的过程中首先要有清晰的问题意识,能够明确地认识到借助于教科研工作要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哪些问题、什么样的研究活动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幼儿园教科研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它的课题是来自教育教学的实践并服务教学实践的,它的成果最终也要回到实践中去,并能够切实推进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有效开展,这是幼儿园教科研的现实也是根本价值所在。M市某医院幼儿园在教科研工作开展过程中,立足本园特色,不断创新改革,提出了以运动为核心,兼顾其他领域活动的“1+1+N”特色课程;M市某医科大学校直幼儿园在教科研中渐渐形成以艺术为特色的课程等。这些做法都是以幼儿发展为本,来源于实践,回归实践,通过改革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

幼儿园在开展教科研,有效地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幼儿教师素养的提升,也为幼儿园开展后续的教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幼儿园要持续发展,就要将教科研活动当作常规性工作来开展,把教科研工作作为幼儿园发展的持续动力。在衡量幼儿园教科研价值的过程中,不仅要看是否解决了当前问题,也要看到这些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幼儿园的后续发展提供有益支撑。幼儿园要将教科研视为当下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幼儿园特色创建、改革实践结合在一起,与置身幼儿园生活环境中的幼儿和谐发展关联在一起。以M市某幼儿园为例,通过近5年的课题研究,其团队在教育教学、教玩具制作、对外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师先后在《教师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导读》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89篇,参加全国、市区比赛,多次荣获一等奖。先进的教学过程多次在中央电视台、M市电视台等被播出和被M市各大报纸报道。教玩具制作800多项,其中教师研发的“多功能球架”“神奇木方格”等教玩具获M市唯一的全国教玩具制作一等奖,并成功申请3项国家专利。幼儿特长培养如绘画、舞蹈、戏曲等获奖419项,其中《川剧变脸》参加中央电视台“六·一”文艺会演,多项创意参加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看我72变》节目录制。每年近10次在全国、军队交流办园和教科研经验,频频接待军、地园所来园学习和观摩,同时对北京、武汉、格尔木等城市幼儿园进行交流或支教活动等。

(三)着手成果推广但成效不明显

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是指包括传播、学习在内的一切扩大教科研成果使用范围的活动。推广应用教科研成果是发挥科研先导作用、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兴园”的关键

1.部分教科研的成果得到多渠道推广运用

目前,重庆市中小学教科研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效,具体表现为:园领导和广大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日益明确,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正式立项和结题的市级以上课题数量明显增加,教科研成果传播类型较广,得到了多渠道的推广运用。

一是通过报刊发表论文推广应用。随着教科研工作的推进和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将教科研中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或经验型文章,通过投稿,发表到报刊上,如《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幼教博览》《当代幼教》等刊物,这种方式不仅宣传推广了研究成果,而且促使了幼儿园领导、广大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借鉴,在实践中运用,在推广中提高,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促进作用。

二是通过专著出版推广应用。目前部分科研成果通过结集出版的方式进行推广运用,如A幼儿园的《创造活动发展》、B幼儿园的《幼儿园开放性活动材料的构建与运用》等。这些专著立足实践,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受到了幼儿园老师的欢迎。

三是通过参与上级教科研部门评比活动推广运用。主要通过参加全国、省、市、区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每年一次的教学、教研论文评比活动,以及参加省、市、区教科研规划课题将教研成果进行推广应用。

四是通过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推广应用。借助教师培训、教育经验交流会、讲座等有效方式推广成果,将幼儿园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提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生动有趣地将本园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逐步内化为教师的知识,让教师学以致用。

五是通过打造精品课程推广应用。很多幼儿园都有自己的特色,老师在某一方面都有自己的专长,如很多幼儿园打造了不同领域的精品课程,可以通过市、区各种比赛进行推广运用,也可通过外来参观学习人员现场观摩或教育类网站等途径传播。

六是通过其他方式推广应用。某些幼儿园很注重将教师在平日教育教学中的智慧创造形成成果,如发明专利,可以将自主研发的一些富有创意的、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对教育教学带来便利的、有推广价值的一些教具、玩具等申请专利,在保护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进行推广。

2.大多数教师的教科研成果缺乏交流与运用

首先,长期以来,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存在重科研轻推广、重成果轻应用的状况,教研活动后没有实践跟进,课题结题后束之高阁,研究成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总结、推广和运用,教科研低效、无效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大多数教师的教科研花时费力做了,却缺乏交流与运用。其次,很大一部分幼儿园,特别是条件相对较差的幼儿园,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较低,科研经费申请难,外在激励机制缺乏等原因也使幼儿教师对成果的推广运用抱有畏难情绪。再次,很多教师不能对教科研成果自主创新地加以“内化”是影响教科研成果推广运用的又一因素,这部分教师缺乏教科研意识和相应的能力,不能用心吃透教科研成果的实质和背景,把握其精髓,可能步入“盲目模仿、目标模糊、问题不清、半途而废”的误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