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心经典·写作指引》沐绍良、方健明著,大成出版社发行

《文心经典·写作指引》沐绍良、方健明著,大成出版社发行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顾振彪《写作指引》的作者是沐绍良、方健明,由大成出版社出版于1949年8月,是一本中学写作教材,它适应中学写作教学的需要。既否定“文无定法”,又不过分强调“文有定法”,而用写作知识帮助解决写作实践问题。第四至六节,阐述写作的态度与习惯。二是写作务必注意推敲。例如“具体第二”一节中,强调文章要写得具体,使读者获得具体印象,从一般意义上说这是对的。从作者的举例看,这“出发点”指的是人称。

《文心经典·写作指引》沐绍良、方健明著,大成出版社发行

顾振彪

《写作指引》的作者是沐绍良、方健明,由大成出版社出版于1949年8月,是一本中学写作教材,它适应中学写作教学的需要。

本书除序外,共分42节。大致上从字词讲到句,从句讲到段,从段讲到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编写。

在序中,作者批驳两种偏向:一种认为“文无定法”,写作只靠自己悟性,“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如鲁迅先生所说:“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那里[1],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另一种认为,学习写作必先学习文法,背定义,做练习,区别词性,解剖文句。只有搞明白文法,文章才有写通的希望。显然这是行不通的。文法知识对于培养写作能力只起辅助作用。作者在批驳了这两种偏向之后,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张:针对目前青年们的写作通病,提供有实效有系统的写作方法,以有助于青年们提高写作水平。既否定“文无定法”,又不过分强调“文有定法”,而用写作知识帮助解决写作实践问题。

应该说,作者的看法大致上是正确的。今天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文无定法”,大致有法。就像梁启超先生在他的《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强调的作文的“规矩”,那些有规律性的东西,就是大致有法的“法”。

正文42节中的前三节,总论学习写作的途径:一边努力实践,在写作中学习写作;一边领悟并运用科学的写作理论知识。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又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十分正确。不过,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首先应该强调实践,写“放胆文”。至于写作知识,是针对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随文讲”。决不能在写作实践之前,先长篇大论地讲一通写作知识,然后让学生照猫画虎。而且,这写作知识主要靠学生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领悟,别人撰写的那些写作知识之类的书籍只能作为参考。

第四至六节,阐述写作的态度与习惯。一是遣词造句力求大众化。“用字越浅显越好,造句越明白越好,务使人看得懂。”一般来说,这种观点无可指摘。但不能强调过分。书中引用了瞿秋白在20世纪30年代关于大众语的主张就偏“左”。作者认为冰心蒲公英》一文中用的有文言色彩的词,应一律改成大众化的口语,也似可不必。二是写作务必注意推敲。“推敲的唯一原则,是根据客观的现实,要求表现的文字做到切情对景的地步。”说得很对。不过提请注意,书中引用的莫泊桑的那段话,似乎是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说的。三是“不但要推敲文字,而且要推敲语调”。所谓语调,就是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书中所说语调的意思,与这定义不尽一致,其实就是指读起来要顺口;凡是拗口的地方,都要加以修改。

第七至十节,上文第四至六节已经涉及字、词,这四节接着阐述字、词与熟语。第七节说写作者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字、词量,要善于吸收新字和新词,并能正确地使用它们。这些说法都对。不过书中规定的中学生应该认识的字数,远超过当下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学生应认识的字数。书中说的莎士比亚普希金莫里哀写作所用的字数,也与通常说的大不一样,不知所依何据?第八节阐述要仔细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第九节阐述要仔细辨析近义词,写作中务必要正确地用字和用词。怎样辨析近义词呢?要在阅读中注意揣摩词义,培养语感。词有基本义和语境义,语境义在工具书中查不到,只能靠语感把握。第十节阐述典故、成语和俗语的功能,运用它们的三条注意事项。说得不错。但把典故也说成熟语,不妥。熟语指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成语、俗语确属于熟语,典故是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多半不是固定的词组,怎么能说是熟语呢?

第十一节开始阐述句。这一节讲到一个句子通常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说明语,这说明语就是现在说的谓语。也有无主句的。讲到句子的用途,一句话可以正面说,可以反面说,正面说的句子就是现在说的陈述句,反面说的句子就是现在说的反问句。还讲到语序应该合乎事理。

第十二至十四节的标题都是“通”与“不通”。先说生造词造成的不通,再说思想不清造成的不通,最后说疏忽大意造成的不通。这三节所说的道理大致上正确。就是说到“通”与“不通”的标准是读者懂不懂,似乎把问题简单化了。一般来说,这个标准应该是:是否合乎语法?是否合乎事理?是否合乎习惯?

第十五至二十一节的内容基本上属于修辞:文句要“真切”“精密”,句子的重复要看是否必要,文句该繁就繁,该简就简,删去无用的闲字。文章明确第一、不用意义不明的字词;具体第二、不妨多用比喻;生动第三、不妨多用比拟。这些论述大致正确,也有可商榷之处。例如“具体第二”一节中,强调文章要写得具体,使读者获得具体印象,从一般意义上说这是对的。但有时要求写得概括,无须具体,这一点也不应忽视。

第二十二到二十五节的内容属于语法:单句,并行复句,包孕复句,主从复句,正确使用复句。句法知识本来就比较复杂,作者要在短短的篇幅中阐述清楚很不容易,所用的术语又大都已经过时。因此,大家浏览过去就可以了。如要深究句法,不妨另找当下的语法书。

从第二十六节开始阐述段。作者认为,一段内的上下句应该协调,而“各句的出发点变化太多”,会造成不协调。从作者的举例看,这“出发点”指的是人称。的确,在一段内,各句的人称应该统一。出于写作需要,有时可以变换人称,但要交代清楚。(www.xing528.com)

第二十七至三十一节阐述分段的原则:能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可成为一段。这里补充说明,分段应反映文章的层次,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长短适宜。又阐述组句成段的原则:段内所有句子都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凡是游离中心意思的句子一律不得羼入。又阐述在一段之内,要避免平铺直叙,可以用曲折的笔法,写得波澜起伏。这里要说明的是,写得有波澜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决不能为曲折而曲折。又阐述注意句式的整齐,可以用对称句,还可以在整齐中有变化,在变化中寓整齐。作者所说的其实就是现在说的整句和散句。整句包括对偶句排比句,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对称,有突出和强调语义的作用。以散句为主,整句和散句结合使用,这样文章就避免单调呆板,显得生动活泼。又阐述段内各句之间,“读起来必须‘协调’”,为求“协调”,必须适当使用连接词。作者所说的连接词、接续词,相当于现在说的关联词。要用,但不能滥用。

第三十二至三十五节分别阐述说明文、叙事文、议论文、抒情文的分段。写作说明文,可以照所说的事物来分段;写作叙事文,通常都按照事情发展经过的先后来分段;写作议论文,用逐条列举分段法;写作抒情文,按所抒情感的进展来分段。作者所阐述的道理基本上正确。不过,分段远不是作者说的这么简单。段的划分是形式,要服从内容和文章性质、特点的要求。分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第三十六节阐述段与段之间,在内容和外形上,都必须有所连络。这与第三十一节已阐述的段内各句之间的协调,所说的范围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篇内各段要统一于一个中心,形式上可用关联词连贯全文。

第三十七至三十九节都阐述文章的结构。先阐述文章的内容(思想、见解、人物个性、情节)和形式(文体、笔法、笔调)应该保持前后的统一;再阐述文章的主要内容要详写,次要内容要略写;最后阐述文章中精彩的段和平常的段应适当配置。这些说法大体上成立。不过,一般认为,文章结构主要包括线索及脉络、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其中有些内容上文已涉及,这里不说也罢,但还有一些重要内容遗漏,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最后三节是阐述写作过程中的三个问题:先切题;再剪裁和加工;后思想,即立意。按写作进程来说,应先是审题与立意,然后是剪裁与加工。把立意放在最前面写,似乎更合理。

这是一本中学写作教材。我国写作教材已有三代:第一代,文章写作,采用语言学和文章学知识教写作,“作文是积字成词,积词成句,积句成段,积段成篇”的综合训练;第二代,过程写作,作文是信息摄取、储存、加工、转换、输出的过程,是作者的思维活动和问题解决的过程,着力于写作的步骤和程序;第三代,交际语境写作,作文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运用背景知识,基于交际目的,针对具体语境而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交流活动,关注文章“为何写”“为谁写”“写了有什么用”等问题。这本写作教材显然属于第一代,文中采用语言学和文章学体系,现在看来比较陈旧。而且所阐述的知识,如文章的材料、结构不很系统,疏漏不少;有些知识,如文章的主题、文章的表达方式,基本没有涉及。这本写作教材,更像汉语知识教材。

因为是教材,分节不免较细,有42节,每节为一课。每节正文前有内容提要,正文后有参考和习题。这种编排有利于教学。尤其这参考是一般写作书籍所没有的,它对正文有扩展、延伸和补充的作用。有些习题出得不错,可见作者是下了功夫的。

这本书出版于1949年8月,上海解放后三个月。它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作者尝试用辩证法唯物论处理全书内容,例如关于写作有无“法”的问题,认为死板的框框是没有的,科学的规律是有的,写作不要死背条文,而要掌握规律,而且在写作的实践中去掌握。确实带有辩证的色彩。作者引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作家言论和例子,大都出自苏联作家,如阿·托尔斯泰、法捷耶夫等,这与当时的风气有关。作者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坚持五四精神,这是正确的,指出一些文言经典的漏洞也无不可,但像对《木兰辞》等名篇的挑剔,显然是鸡蛋里挑骨头,倒显出自己知识的缺失。

《写作指引》全书大致上是按照字、词、词组(短语)、句子、段落、篇章这个顺序来写的。这个顺序由小到大,形成一个系统。然而,人们的认识规律,一般是由大到小,应该是篇章、段落、句子、词组(短语)、词、字。因此,理想的写作教材的系统,是否应跟这本书相反?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注释】

[1]那里:今写作“哪里”。此类后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