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板视角下的公司本质

老板视角下的公司本质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这样一来,原来那种依靠王孙贵胄任人唯亲的方式就不合时宜了,因为人才的产出概率是一定的,能不能找到人才,能找到什么层次的人才,基本就取决于选拔人才的基数。这个“为”,与“因”是对应的,“为”是主动,“因”是被动。结合上下文,老子说的意思是,天下太过复杂,我们不可能主动对它做什么,而只能被动的因势利导。对于君主来说,天下是什么?

老板视角下的公司本质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

这一章难在这个“为”字上面。老子所在的春秋时期,正好是中国文字大发展的时期。春秋以前,文字只在贵族之间流传,流通范围很小,所以内容也就有限,基本就是记录一些国家大事,例如祭祀战争,也就是《左传》所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那之前,战争又不多,所以主要记录些祭祀的事情了。还有一些歌词,供贵族们作精神享受,《诗经》其实就是那个时候流行歌曲的歌词。

随着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纷争渐起,大家不得不处心积虑地扩充实力。这样一来,原来那种依靠王孙贵胄任人唯亲的方式就不合时宜了,因为人才的产出概率是一定的,能不能找到人才,能找到什么层次的人才,基本就取决于选拔人才的基数。万里挑一,大概率要优于百里挑一。所以,为了不被其他诸侯降维打击,所有诸侯就都开始了人才竞争。平民的时代来了。

而平民为了出人头地,必须接受教育,于是平民教育应运而生,代表人物就是我们熟悉的孔子。而现在看来,老子很可能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师”,否则孔子也不会听说有老子这么一位,还不远千里跑去问道。而教育,就必然要使用到语言和文字,使用的人多了,表达的意义复杂了,文字不够用,那就会演变、会增加。

老子生活在春秋早期,当时应该正是文字发展的开始,所以,《道德经》里面存在一些一字多义的情况也是不得已的事情,一共就那么多字,不充分加以利用,你让老子怎么办呢?

这个“为”字,时而有“为而不争”,当努力作为讲;时而又有“无为而无不为”,前面那个“为”指的是刻意而为,后面那个指的是有所作为。这些都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前后呼应地去理解。而“为”字,甲骨文字形是一只手和一头象,就是俗话说的“牵着鼻子走”,引申出来了上面那些意思。而在这一章,“为”的意思又不同了,用得正是本意。所以,取天下而为之,意思就是把天下掌控在自己手里,牵着鼻子走,有“亵玩”之意。

这个“为”,与“因”是对应的,“为”是主动,“因”是被动。结合上下文,老子说的意思是,天下太过复杂,我们不可能主动对它做什么,而只能被动的因势利导。(www.xing528.com)

对于君主来说,天下是什么?

天下是最神圣的器物。既然神圣,就不可能被我牵着鼻子走,也不能被“执”。执,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人双手被枷锁铐住,指以强力控制,画得生动形象。放到这句话里,意思就是天下同样不可能以强力加以统治。越想牵着天下鼻子走,就越会失败,越是想以强力统治天下,反而就越会失去天下。所以,好的管理者不会试图左右天下,所以他不会失败;不会试图掌握天下,所以就不会失去天下。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万事万物,千变万化,存在矛盾,对立却又统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刚强有羸弱,有安居有毁灭。总之,天下是个混沌系统,混沌系统的特点就是,随着输入的微小变化,输出会产生巨大变化,就是大家熟知的“蝴蝶效应”。而大家不熟知的是,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人发现了这个现象,这人还是位大帅哥,他就是所谓“宋玉潘安”的那位宋玉。他发现的“蝴蝶效应”写在了《风赋》中,叫“风起于青之末”。这样的系统,我们怎么可能去牵着它的鼻子走呢?又怎么能强力统治呢?

所以要怎么做?好的管理者,不可行为过度、不可骄奢淫逸、不可走极端。其实不只是君主,对于普通人也是一个道理。凡事不要过度,不能想赚钱工作就不要健康,年轻时候拿命换钱,老了拿钱买命,这不可取。有人听到这句话就高兴了,那这不就是让我们躺平吗?正合我意啊!老子就知道会有人歪曲他的意思,所以他马上又说了,不可以骄奢淫逸。什么是最大奢侈?当然是浪费时间了,寸金难买寸光阴嘛。怕我们还不明白,人家最后又说,不能走极端,一会儿觉得赚钱重要了就玩命赚钱,一会儿觉得生活重要了就彻底躺平,摇摆不定死得更快。

那应该怎么做呢?当然是动态微调了,在不造成恶劣影响的前提下追求极致,如此才能长久,长久才能获得更多的极致体验,才能构建起更宏伟的价值观,才能把德融入潜意识,才能更接近于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