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竞争效应: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促进作用

竞争效应: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认为对于中国而言,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效应可促进本土银行竞争力的提高。当然,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会导致中国金融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如果本土银行不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外资银行带来的变化,溢出效应没有显现,将使本土银行业的市场份额萎缩,客户质量下降,高端人才流失,银行业综合竞争力降低。若干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效应主要表现在:争夺金融产品。

竞争效应: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促进作用

竞争是经济学中最核心的内容,对竞争的界定也始终是核心的概念。《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竞争”(competition)的界定是:竞争系个人(或集团或国家)间的角逐;凡两方或多方力图取得并非各方均能获得的某些东西时,就会有竞争。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理论认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是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促进了社会利益。熊彼特的现代竞争理论将研究视角转移到生产,提出创新的概念即“创造性破坏”式竞争,在熊彼特看来,以企业家为主导的各种“创造性破坏”式竞争能够产生一种在企业成本和质量等方面的内部效率张伯伦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理论认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不完全竞争是常态,不完全竞争采取“获取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新厂商进入减少或消除垄断利润—再获取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这一_循环的方式促进竞争力的形成。梅森和贝恩提出了评价市场有效竞争的S-C-P范式,该范式认为市场结构取决于一个产业的基本条件,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导致企业间的绩效差异。虽然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对竞争理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竞争促进经济效率的理论已被大量经济学文献所详细阐释。[11]

经济理论界不断向人们传递着一个普遍且极易被接受的理念:强化竞争可以提高效率。我们知道,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垄断程度越高,越会产生超额利润,竞争程度越高,经济效率就越高。也即充分竞争使得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因而我们会产生疑问:竞争效应是否有利于银行竞争力的提高?

有人认为对于中国而言,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效应可促进本土银行竞争力的提高。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其竞争力不仅仅指盈利能力,而是以安全性因素、盈利性因素、流动性因素为主体,整合了盈利能力、市场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等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综合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在中国,麦金农和肖提出的金融抑制广泛存在,本土银行业普遍存在着竞争不充分的问题,本土银行普遍缺乏资金资本,公司治理机制不够健全,银行内部的泛行政化色彩浓重以及产权不够明晰,从而影响着本土银行经营者对利润和业绩的敏感性,这些问题使得本土银行业的经营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本土银行在垄断下滋生的安逸,使得银行竞争力较低,当外资银行进入时,在竞争效应下本土银行竞争力会提高。

第二节已有阐述,在中国外资银行比本土银行具备效率优势。因而,当具有效率优势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银行的竞争:(1)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直接增加了该国银行业的数量,促进了银行业的竞争。(2)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以其具备的效率优势给该国银行业带来强大的竞争压力,迫使该国银行改善管理,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促进了银行业的竞争。(3)外资银行的潜在进入也是一种可置信威胁,促使中国银行业调整金融产品价格,并增强新业务的开拓力度和对先进业务技术及管理方法的投资力度,促进了银行业的市场竞争。[12]

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在竞争的过程中,中国本土银行为了和外资银行竞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治理结构,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从而使溢出效应得以发挥,提高本土银行的竞争力。在短期内,外资银行的进入可能导致本土银行产生更高的费用,削弱银行业的竞争能力,但长期来看,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会导致银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改善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本土银行的竞争力。这一点已被多位经济学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所验证(见Cevdet Denizer,2000;Claessens,Demirguc-Kunt和Harry Huizinga,2001;Janek Uiboupin,2005;H.Semish Yildirin和Georgc C.Pllilippatos,2007)。

当然,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会导致中国金融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如果本土银行不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外资银行带来的变化,溢出效应没有显现,将使本土银行业的市场份额萎缩,客户质量下降,高端人才流失,银行业综合竞争力降低。(www.xing528.com)

若干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效应主要表现在:

(1)争夺金融产品。外资银行凭借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优质的产品服务,可以在短期内开发出新的极具竞争力的金融产品。外资银行广泛的业务范围和丰富的投融资品种将抢夺国内银行的业务份额。在传统存贷业务方面,国内银行的产品品种均远远不及外资银行,无法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在表外业务方面,外资银行经营的历史悠久,品种齐全,收益率高,成为其利润的主要来源,而中国的表外业务起步晚,品种少,收益差,对利润的贡献率较低。目前,随着经济与金融的发展,人们的理财观念越来越强烈,对相关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外资银行利用自身更好的投资渠道和投资能力、更专业的服务和丰富的产品,将在此领域体现出难以估量的竞争力,从而对国内银行的业务发展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另外,外资银行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资金市场、外汇市场等方面都具有国内银行无可比拟的优势。除了业务方面的冲击,外资银行树起了一道“专利壁垒”,对国内银行形成了潜在的技术垄断,这将不利于国内银行竞争力的提高。

(2)对优质客户的争夺。外资银行一般都拥有先进的专利技术、巨大的品牌效应、丰富的管理技能。外资银行在市场营销、产品定价、优化资产和市场化操作方面拥有成熟的经验及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些都将会使国内银行在争夺优质客户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外资银行会采用“摘樱桃”的客户策略,将目光投向中国的高端和优质客户。外资银行通过市场细分等手段,确定自己的目标客户,并对优质的高端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更优质的金融产品,以吸引优质客户。这样的客户发展战略不仅可以使银行获得更高的收益,也是降低银行经营风险的有效方式。这种对优质客户的抢夺一方面使国内银行面临优质客户流失、收益率下降的问题;另一方面会使国内银行花费更多的成本来维持和开拓优质客户,从而造成银行成本的上升,这将对国内银行竞争力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13]

(3)争夺优秀人才。金融服务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同时也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员的素质是决定其兴衰的关键。目前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基本上都是在国际上有影响、有竞争力的大型银行。为了在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这些外资银行一方面会把国外优秀金融人才引到中国,另一方面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以后需要大量对中国金融市场熟悉且拥有大量客户群的优秀金融人才,更会采取从国内商业银行挖掘人才的措施。其通常采用高薪、提供出国培训及优越的工作环境等来吸引国内商业银行高素质人才加盟,使本就稀缺的国内商业银行优秀金融人才流失,削弱国内商业银行人才竞争力。国内银行为了挽留优秀人才必须提供更加优惠的报酬,以增加吸引力,从而,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为了吸纳优秀人才会各自增加成本。

总之,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学术界尚存在着争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