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达国家信息服务合作与协同: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组织

发达国家信息服务合作与协同: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组织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达国家面向国家创新的信息服务系统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知识信息共享,不同国家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但共同的做法值得借鉴。各国在规划中,将知识信息服务纳入国家创新发展整体,强调知识信息服务与社会发展互动,以此进行知识信息资源、技术和网络的协同建设。在强制推行统一的标准中,虽然参与的部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在面向国家知识创新的信息服务中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⑤国家的协调统一。

发达国家信息服务合作与协同: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组织

美国是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竞争优势的创新型国家,其综合创新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为了全面推进面向科学研究与发展的信息服务保障,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联合国家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国会图书馆等组织确定了面向科学研究与发展的信息服务平台共建模式。

美国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CSA)开发、部署的Cyberinfrastructure,面向全美科学和工程社区开展服务。NCSA提供的Cyber资源使得最前沿的科学发现成为可能,科学技术人员通过Cyberenvironments可以方便快捷地使用分布于网络中的资源,从而使科学研究能力得到加强。Cyberinfrastructure结构如图3-1所示[9]

图3-1 Cyberinfrastructure结构图

在知识创新中,欧盟正建立起一套适合推动自主知识创新的信息保障制度,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合作、确立自身优势和强化自主服务的角度,不断完善其社会化的创新发展信息保障与服务体系。当前,欧盟国家在构建本国的面向国家创新的信息保障体系时,大多以国家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为核心,以若干特色化的信息服务中心为枢纽,整合多层资源,构建全方位的知识信息服务平台。欧洲数据网格(EDG)工程的推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EDG工程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测试计算构架,为欧洲科研机构提供共享数据和计算资源。该网络通过全球化开放,将服务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以及全球。在计划实施中,将面向研究与发展的知识信息服务置于基础保障地位,强调通过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创新活动,从而促进知识化区域建设

欧洲国家的平台化服务中,具有代表性的如英国的e-Science计划[10]。英国是第一个开发全国范围e-Science的国家,e-Science网格使英国科学家对计算能力、科学数据仓库和实验设施的访问如Web信息的访问一样容易。英国政府将e-Science计划列入科学预算理事会研究计划进行组织,通过几年建设,e-Science已成为提高英国科学研究能力的基础性知识信息保障系统。英国e-Science通过对科学数据的处理、存储和可视化提供,使科学领域的知识信息得以共享,从而极大地提高英国科学和工程的产出率;在科学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基础上,英国研究人员在利用网格技术上取得了优势,在解决各学科中领域的前沿问题中,确立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竞争力。根据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需要,英国e-Science采用了统一平台协调发展模式。计划指导委员会根据政府的有关政策和计划协调e-Science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向研究理事会总会、各研究理事会首席执行官通报工作进展。

德国作为欧盟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十分重视知识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规划。2005年联邦政府在线计划实现了网上服务的在线提供。德国在制定和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时,强调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动,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组织原则。德国在线计划以应用为主导、以用户为中心,加强大型基础数据库和地方数据库建设的力度,进行信息系统的整合和服务集成。其中,如图3-2所示,德国社会科学信息中心开发的社会科学数据库Gesis联合体就是一个典型的面向社会的服务中心[11]。该中心建有科学家名录数据库(FORIS)、科研论文数据库(SOLIS)、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数据库(SOFO)、专业杂志数据库(ZEITSCHRIDTEN)和网址数据库(SOCIEGEITE)。为把数据库资源更好地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德国社会科学信息中心采取开放合作方式,同科隆大学社会科学经验研究档案中心(ZA)、问卷调查方法论和分析中心(ZUMA)共同组成了社会科学研究咨询的联合体(Gesis),以便通过不同的合作伙伴和全球科学家的参与,将整个社会科学信息集中起来,方便查找和搜寻。为了能够更方便快捷地为研究人员和公众提供服务,Gesis联合体建立了网上数据查询系统(Infoconnex)。目前,德国社会科学信息中心已建立社会科学的门户网站(SOWIPORT),实现了面向社会科学家的一站式服务。

(www.xing528.com)

图3-2 德国社会科学信息资源联合体(Gesis)构成

美、英、德的发展模式具有普遍性,其他国家也构建了类似的社会化信息服务联合体系。发达国家面向国家创新的信息服务系统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知识信息共享,不同国家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但共同的做法值得借鉴。在知识信息服务跨系统组织上,各国强调为国家知识创新提供全程信息保障的目标实现。

①政府的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决定效益,面向国家知识创新优势产业的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是一个规模庞大、复杂的社会化工程,没有政府的组织和国家的主导投入是不可能实现的。各国政府在创新信息服务推进中均起到了重要的管理和协调作用,在负责制定政策的同时,进行平台资金的投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12]

②科学的系统规划。在面向国家创新的知识信息服务发展中,各国根据创新环境的变革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进行了全面的系统规划,以充分发挥信息服务机构优势,为创新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信息保障。各国在规划中,将知识信息服务纳入国家创新发展整体,强调知识信息服务与社会发展互动,以此进行知识信息资源、技术和网络的协同建设。由于规划科学,服务效益显著。

③逐步的梯次推进。发达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在系统协调的基础上,强调按领域、行业和部门按次推进知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如美国OCLC在政府规划导向前提下,以俄亥俄州的地区图书馆网络平台为起点,逐步推向世界,形成一个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服务网络。其发展过程既包括与现存的地区网络互联(如北美地区),也包括建立新的节点(如欧洲)。随着技术和业务日趋成熟,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服务,促进信息保障水平的提升。

④服务的标准统一。信息服务标准涉及信息加工、信息转化、信息传输等方面的内容。各国十分注重国际通行标准的采用,通过建立一系列标准数据库,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标准以及与国际通行标准的接轨。在强制推行统一的标准中,虽然参与的部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在面向国家知识创新的信息服务中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⑤国家的协调统一。信息服务的组织需要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因而各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内容服务和信息平台化服务的统一协调。对于各系统的建设,国家相关部门都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和协调。例如,英国e-Science的建设过程中,既有国家宏观指导,又有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对于美国,更是实现了科学、工程创新服务网的协调统一。

综观国外面向国家创新的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信息网络、网格平台服务已具备规模。虽然各国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但都能结合本国实际,为知识创新提供支撑平台,从而展示了跨系统优质服务的组织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