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协同组织

国家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协同组织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跨系统信息服务协同规划和发展上,以下以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和亚洲的日本、韩国为例进行分析。美国政府在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的同时,重视科技信息的集成整合,强调跨部门、系统的协同体系建设,为科技研究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Science.gov联盟成员包括美国14个联邦机构所属的18个政府科学组织。

国家创新发展中的跨系统信息服务协同组织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跨系统信息服务协同规划和发展上,以下以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和亚洲的日本韩国为例进行分析。

(1)美国、加拿大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规划与发展

美国是创新能力最强同时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自1993年以来,美国连续颁布了“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行动计划”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这标志着美国信息化的普及,同时也意味着将进入信息服务的协同整合阶段。在基于网络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中,美国重点从科技信息集成服务体系图书馆联盟两个方面予以推进。

美国政府在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的同时,重视科技信息的集成整合,强调跨部门、系统的协同体系建设,为科技研究提供“一站式”服务。近几年来,美国重点资助实施的项目有:Science.gov、NSDI、NBII、AgNIC等。

Science.org(http://www.science.gov/)。Science.gov是美国政府科学信息和研究成果的门户网站。通过该网站,用户可以一站式查询超过2 000个科学网站的42个科学数据库和2亿页科学信息。Science.gov的建设来源于美国能源部的一次研讨会。2001年,美国能源部召开研讨会,形成了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加强科学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Strengthening the Public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for Science),作为回应,美国能源部、农业部、商业部、国防部教育部、国家科学基金会等12个联邦政府部门的资源组成“Science.gov联盟”,负责Science.gov网站的建设。目前,Science.gov联盟成员包括美国14个联邦机构所属的18个政府科学组织。

NSDI(http://www.fgdc.gov/nsdi/nsdi.html)。1994年,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签署总统令(12906),提出要建设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以促进空间数据在各级政府、私营部门、非营利性部门和学术界的共享。NSDI旨在减少各部门的重复工作,改进质量同时节省相关开支。

NBII(http://www.nbii.gov/)。NBII是一个旨在提供集中方位国家生物资源的合作性项目。它集成的资源包括多样化、高质量的生物数据库、信息产品和分析工具。这些资源都来自联邦政府部门、州政府、本地政府、国际、非营利性机构、私营机构、大学等的贡献。

AgNIC(http://www.agnic.org/)。AgNIC是一个基于“卓越中心”的自发联盟。它的成员包括国家农业图书馆、农业信息中心等在内的48个机构。AgNIC不断促进并参与全球机构和组织合作当中,对有关全球农业、食品和自然资源信息的可靠的、免费的、已评估的数字内容和出色的服务进行确认、传递和保存。

可以发现,这些项目都是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协调之下完成的。面对创新挑战,美国信息服务组织不断变革,政府部门、大学、研究机构、私人部门、非营利性组织等不断打破服务界限,积极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开展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为国家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项目的提出在时间上多集中在世纪之交,这比部分发展中国家提前了十余年,在时间上已占得先机。

对于国家发展层面上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以图书馆联盟的形式出现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则显得比较分散无序。根据WebJunction统计,截至2012年8月,美国有120多个图书馆联盟[6]。如此之多的联盟在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功能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是这些形式多样的图书馆联盟,满足了美国研究单位特别是大学的科研信息需求,成为美国国家创新不可撼动的基础。从这一点来讲,这些相对无序的联盟恰恰是从无序中衍生出的有序,与国家性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的本质是相同的。如OhioLINK是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图书馆和88个学院和大学图书馆自发联合起来形成的联盟。作为美国最为成功的图书馆联盟之一,OhioLINK为超过60万的俄亥俄州学生、教师、研究人员提供对包括4 800万册图书、上百万篇电子论文、12 000份电子期刊,140余个研究数据库、55 000个电子图书馆、数以千计的图像、视频和音频、19 500篇俄亥俄州学生的学位论文的获取。正如OhioLINK董事会Fingerhut所说:“OhioLINK展示了俄亥俄州学院与大学合作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得益于州与机构共同为OhioLINK提供的资金,俄亥俄州学生与职员可以访问世界级图书馆与信息服务,这种服务超过了任何一个机构包括综合性大学可以单独提供给自己的服务。”同样是出自俄亥俄州,OCLC的成就有目共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联机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之一,OCLC已经吸引来自171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72 000个图书馆的参与。研究工作者、学生、教员、学者、专业的图书馆员以及其他查询信息的人士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使用OCLC来获得书目、摘要与全文的信息。

同属于北美,加拿大的信息化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比美国滞后,但即便是起步较晚,加拿大的创新信息服务仍然走出了一条很有特色的路子。加拿大在面向创新的信息服务当中,非常注重基于信息共享的跨系统协同服务。在加拿大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中,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LAC)和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Canada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CISTI)两大联邦机构起着当之无愧的核心作用。

早在1997年,加拿大国家图书馆(与国家档案馆合并前)就倡议发起了“加拿大数字图书馆计划——全国联盟”(The Canadian Initiative on Digital Libraries),联盟在协调成员馆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强调互操作性最佳化,以发挥最佳协同效应。2006年6月,作为国家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的主要负责机构,加拿大图书档案馆发布了“加拿大数字信息战略”(Toward a Canadian Digital Information Strategy),强调了跨部门(Cross-sector)的协作对于泛在获取科学信息资源的重要性[7]

作为另一重要国家性机构,CISTI在基于跨系统协作的国家科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功劳甚大。2002年,加拿大6个主要的联邦科学、技术和医学(以下简称STM)部门和机构的图书馆成立联邦科学技术图书馆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 of Fede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ies),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作为其中一员负责联盟的管理,以成员馆资源为基础,联盟启动了“联邦科学电子图书馆”(Federal Science ELib)项目,旨在为加拿大政府研究人员提供对核心STM电子期刊的无缝、公平获取[8]。此后的10年,CISTI不断挖掘其内在的潜力,主导了多个跨系统的合作项目建设。其中比较突出的有:

PubMed Central Canada(PMC Canada),是加拿大研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CISTI、加拿大健康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CIHR)、美 国 国 家 医 学 图 书 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合作开发,为加拿大医学研究人员提供经过同行评审的健康和生命科学研究文献的在线免费获取。(www.xing528.com)

此外,加拿大也还存在其他形式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如加拿大国家站点许可计划(Canadian National Site Licensing Project,CNSLP),1994年由渥太华大学向加拿大创新基金提出申请,并于2000年在64个加拿大大学之间达成协议,以提高提供给加拿大研究人员文献信息的数量和深度[9]。2004年,CNSLP发展成为加拿大研究知识网络(Canadian Research Knowledge Network,CRKN),2015年成员馆也增加至近百个。

CISTI制定了《2005—2010年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方向和实现目标。其2005—2010年的战略方向是:巩固和扩大其在科学、技术和医学的信息管理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和作用,成为杰出的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通过理解和预测用户的信息需求,创造和推广先进的、高价值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信息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使用户能够利用信息并使之转化为指导行动的知识。通过确保个体和已记载知识之间以及个体之间有效和高效的联系,为国家创新体系作出贡献。下一步计划通过持续创新,提供一流的科学、技术和医学类信息产品与服务,以便加拿大的研究界、工业界和卫生界能够支持加拿大的创新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代理的作用,将世界范围内的最新科技信息传递给加拿大的研究人员,确保加拿大的研究人员能够即时访问到各种来源、各种出版形式的有效的科技信息,将创新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充分利用新技术来创新信息管理。《2005—2010年战略规划》的预期目标将产生一个强大有效的信息流,促进科研和创新的发展。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要有整合的“学术信息基础设施”,提供通用、无缝和永久的信息接口来获取科学信息及相关信息。在智能检索分析工具以及专家的帮助下,加拿大研究人员、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查找医疗信息的加拿大国民等可以方便地获取国内外科学、技术、医学信息资源。2010年至2015年,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2)欧洲国家的跨系统信息服务合作组织与规划发展

欧盟围绕信息社会构建,已经出台一系列信息政策和行动计划,如“电子欧洲:一个面向全体欧洲人的信息社会”(eEurope:An Information Society for All)、“i2010——欧洲信息社会: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i2010:A European Information Society for Growth and Employment)等。欧盟强调跨系统的科研信息整合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作为“i2010战略”的一部分,欧盟于2005年启动了“i2010:数字图书馆计划”(i2010:Digital Libraries Initiative),旨在充分整合欧盟内文化和科技信息资源,增强信息在数字环境中的可获取性和可用性。目前,欧盟数字图书馆计划的最终成果欧洲数字图书馆Europeana(http://www.europeana.eu)已经上线,该数字图书馆集成了欧盟27个成员国的国家图书馆和文化机构的信息资源,为欧洲文化和科学信息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

德国是欧盟国家中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早在1999年就制定了“德国21世纪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简称“D21”),欧盟“电子欧洲2002计划”就借鉴了其中许多的内容。德国非常重视图书馆之间的协调合作,目前合作主要是基于德国图书馆协会联合会提出的方案而进行的。方案要求,涉及各个层面的问题应由一些中央机构或联盟组织,通过协商合作来解决[10]。由于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机构对全国图书馆进行管理,因此,德国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建设主要是以6个地区性的联盟为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区性联盟基本上覆盖了全国16个联邦州,实现了对创新的充分支持。近几年,德国逐渐意识到全国性的跨系统协同服务建设对于国家创新的重大作用,也启动了若干国家性项目,如Vascoda,其功能类似于美国的Science.gov,由德国研究联合会(DFG)和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共同发起,其成员包括40多个大学图书馆、学术机构和专业信息提供者,提供对各种学科信息和全文资料的快速检索和获取。

法国是世界经济与科技强国,也是一个创新型国家,在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法国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实行国家计划调节下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11]。法国的科研创新实行以国家公共科研机构和大学科研机构为主导,以企业科研机构为辅的体系,特别是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CNRS),在法国的科研创新体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科研创新体制直接决定了面向创新的信息服务体系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体制。法国面向创新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由政府以行政手段予以统筹协调,以政府下属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为主导,以大学图书馆为有效补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制。法国充分利用行政手段以充分协调国家信息资源收藏和服务,满足国家自主创新对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的需求。法国科技情报文献收集和传递中心是法国系统采集、收藏和传递科技文献的协作组织,由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Ministèr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下属的图书馆、博物馆和科技情报管理局(DBMIST)负责管理。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以部属机构和主要大学图书馆为核心建立了专门从事科技文献收集和传递的15个中心机构(CADIST),每个中心机构负责某一特定的学科领域,以此统一管理全国科技文献的收集和传递。CADIST的采购范围甚广,国内外研究性文献都在收集之列,相关经费则由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予以补贴。由于按学科分工采购和传递文献,CADIST为法国学术信息资源提供了系统性收藏,为法国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文献保障。

芬兰是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强的国家之一,对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也是相当重视。目前,芬兰比较重要的跨系统协同服务主要是以国家图书馆(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为核心展开的。比如,芬兰国家图书馆通过与教育部合作,将其电子图书馆项目扩展成为综合性的国家数字图书馆(FinELib)[12],其成员包括芬兰大学、工艺学校、公共图书馆以及大量研究机构、图书馆,旨在为芬兰的科学、研究、教学及学习的先进提供支撑作用。在《FinELib 2007—2015发展战略》中,变化与合作始终是发展的核心,这意味着,在当前不断变化的环境当中,合作始终是一个持久的解决方案[13]。除此之外,芬兰也在不断发展其他类型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如由芬兰大学图书馆理事会(The Council for Finnish University Libraries)负责协调芬兰大学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事宜,确保大学图书馆共同目标的顺利实现[14]。芬兰应用大学图书馆联盟(Consortium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Libraries of the Finnish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AMKIT)负责为各成员图书馆提供集中服务,在其第三阶段的战略制定中,重点强调了协同对其发展的重要作用[15]

英国是世界上基础研究实力非常强的国家,围绕科研创新,英国实施了一系列跨系统的协同服务项目。2004年7月,英国财政部、工商部和儿童、学校与家庭部联合发布了“2004—2014年科学与创新投资框架”。框架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国家级的信息化科研基础设施e-Infrastructure,以支持英国科学与创新目标的实现。在“为了科学与创新,发展英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研究报告中,e-Infrastructure被定义为分布式的计算基础设施,它可以共享大量的数据集、先进的支持数据分析的ICT工具、大规模计算资源和高性能可视化,同时也包括了网络、网格、数据中心和协同工作环境[16]。在实践中,高效的图书馆合作网络是英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大英图书馆发展战略2008—2011”当中,向教育界和研究界提供跨系统的共享、整合性的图书馆服务入口,是关键目标之一。

自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社会和经济领域不断进行体制上的变革,国家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与此同时,围绕国家创新,俄罗斯在科研体系的安排上也不断变革发展,在2005年批准的《至2010年俄罗斯联邦发展创新体系政策基本方向》中,俄罗斯明确了国家创新体系构成,包括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俄罗斯科学院、其他国家级科学院以及大学、主要从事应用研发的俄罗斯国家科学中心和企业研究中心等[17]。其中,国家科学部门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与国家创新体系相适应,俄罗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同时强调以国家创新为目标,进行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建设。苏联解体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罗斯的科技信息服务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基本上由各个研究系统所属的信息服务机构承担,彼此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形成整体协同效应。同时,由于信息化建设滞后,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在此期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俄罗斯《电子俄罗斯计划(2002—2010)》的实施,适应了建设开放性的科技数据库和发展国家科技信息系统的需求,体现了国家性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建设对于国家创新的重要作用。

(3)日本和韩国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规划与发展

日本是亚洲创新程度最高的国家,也是跨系统协同服务开展得比较早的国家。总体而言,日本的跨系统信息服务体系经历了“自下而上”的过程。早在1969年,日本科学技术会议(委员会)就提出了构建“科学技术情报全国流通体系”(NIST)的构想。其基本思路是,以独立的信息服务机构为基础,发展地方信息系统和各类专业数据库,成立国家机构对其资源进行整合,并传递给全国各地用户使用[18]。在这一构想的影响下,日本独立的信息服务机构发展迅速,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研信息服务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始实施“省际研究情报网络化推进制度”,在这一制度指导下,逐步实现了日本研究信息的跨系统协同整合。步入21世纪,日本逐渐强化了国立中央机构在跨系统协同服务中的主导地位。2001年,日本“科学信息系统中心”(NACSIS)更名为“国立情报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NII),并以此为中心,构建了SINET(Science Information Network),将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图书馆、科学技术情报中心、计算中心联网,从而实现了学术信息网络的跨系统协同整合。2003年,日本又启动了为期五年的“国家研究网格计划”(National Research Grid Initiative,NAREGI),目的在于为日本的科学研究提供一个协同环境[19]。此后,日本又提出了“网络科学信息基础设施计划”(CyberScience Infrastructure),以充分整合协调日本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大学研究资源、国家电子期刊和在线出版物、学术网络等,以形成协同效应。在2006年日本政府提出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Plan)中,明确指出要改进目前的科学研究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促进研究信息的系统性收藏、存储和有效传递;构建柔性和有效的研究信息网络;改进书目信息和专利信息的集成检索系统;促进研究文献收集和储存系统功能以及协调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之间的关系等,而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这些任务主要由政府来承担[20]

在韩国,“科技立国”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依靠自主创新,韩国政府不断推动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变革。以《科学技术基本法》和《信息化促进基本法》为主线,信息服务相关法律和法规为保证,韩国政府逐渐改变独立分散性的创新信息服务格局,形成了以韩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KISTI)和韩国教育研究信息服务中心(Kore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formation Service,KERIS)为主体,包括韩国数字机遇与促进机构(Korea Agency for Digital Opportunity&Promotion,KADO)、韩国专利信息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of Patent Information,KIPI)、18个 政 府 资 助 的 研 究 机 构(Government Subsidized Research Institutes,GSRIs)、17个国家研究信息中心(National Research Information Centers,NRICs)等机构的国家协同信息服务网络。实际上,韩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韩国科技信息服务领域占据核心地位。为了充分整合韩国现有的科技信息资源,在韩国科技部(MOST)和韩国信息与通信部(MIC)的共同资助下,韩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建设了韩国权威的科技信息服务门户——国家数字科学链接(NDSL),集成了包括论文数据库、科技报告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在内的一系列数据库,为韩国科技领域提供基于网络的跨系统集成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