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婚礼文化与风俗的变迁及其影响

唐代婚礼文化与风俗的变迁及其影响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门第观念在婚姻习俗中的逐步衰退,取而代之的则是对资财与才学的重视。可以说六礼是我国古代传统婚姻礼俗中影响最为深远的礼俗,历朝历代都受其影响,甚至直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在婚俗中的相关存在。催妆诗和障车文、却扇诗一起见证了唐代文学参与婚姻礼俗之普遍,也从日常生活的侧面印证了唐代尚文之风习,诗文渗透到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唐代婚礼文化与风俗的变迁及其影响

1.崇尚门第到资财与才学并重

唐人婚姻观念中,比较凸显的是对门阀的重视,这里最经典的例证就是初唐贵为宰相的薛元超,评述人生三大憾事,指出不娶五姓女和不以进士及第、不得修国史一样,成为其人生最大憾事之一。这种在婚姻观念中对门阀制度的重视,让不在五姓之内的李氏皇家也出现嫁女被拒的情况,可见门第观念的深重。

此种社会风尚,直到中唐随着科举制度的影响日深才得以逐步改观。随着门第观念在婚姻习俗中的逐步衰退,取而代之的则是对资财与才学的重视。

《唐语林》一则材料,正说明了这一新的婚姻观念:“李郢有诗名,郑尚书颢门生也。居杭州,不务进取,终下郎官。初赴举,闻邻女有容,求娶之。遇有争娶者,女家无以为辞,乃曰:‘备钱百万,先至者许之。’两家具钱,同日皆至。女家无以为辞,复曰:‘请各赋一诗,以为优劣。’郢乃得之。”[16]这里嫁女讲究的先是百万钱财,在此基础上再择选有诗才者。

在婚姻观念中对资财的过分重视,导致唐代出现了贫女难嫁的社会现象,如果不了解这样的社会婚姻观念,就难以理解“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贫女之恨。

2.承继与新变兼具的唐代婚仪

古代婚姻礼俗讲究“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礼仪也代表着婚姻缔结过程中的程序,从提亲到问取女方姓名再到占卜到吉兆后,女方纳取男方聘礼,男方选定成亲吉日后告知女方,最后男方去女方家迎亲。可以说六礼是我国古代传统婚姻礼俗中影响最为深远的礼俗,历朝历代都受其影响,甚至直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在婚俗中的相关存在。唐代婚姻礼俗,也是在继承这些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一些新的时代特色。

唐代婚姻礼俗中依然流行纳采提亲,如李端诗歌《送黎兵曹往陕府结婚》中提到“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17]及张籍《别离曲》“忆昔君初纳采时,不言身属辽阳戍”[18]。综合来看,唐人要请媒人,进行纳采,要奠雁。古礼中纳采、纳吉、亲迎等都要用雁。(www.xing528.com)

问名与纳吉,以及亲迎,也在唐代犹存。《故凤翔节度使秦王赠尚书李公楚国夫人高平朱氏墓志铭》中载:“五彩百两,亲迎有期;纳吉问名,御轮无爽。”[19]此则材料可见当时有请期、纳吉、问名和亲迎,这里御轮,即指男方亲自去女方家迎亲。这则墓志属于五代时期,足证到五代之时对六礼的基本遵循。

3.催妆与障车之新变

唐人自己对婚姻礼俗的革新与继承,有着自觉意识。《封氏闻见记》载:“近代婚嫁有障车、下婿、却扇及观花烛之事,及有卜地、安帐并拜堂之礼,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今上召有司酌古礼今仪,太子少师颜真卿、中书舍人于邵等奏,障车、下婿、却扇,并请依古礼。”[20]由此看来,唐代婚姻礼俗有一些新的时代特点,而从皇帝到官员对如何处理古礼新仪有着自己的考虑。

在唐代出现的有时代特色的新礼俗中,障车与催妆较为有代表性。障车,即婚嫁迎亲途中,众人设障,使婚车不能通过,索取酒食或钱财。障车有障车文,在障车时用来祝颂,《唐摭言》中载一名为汤筼的事迹:“晚佐江西钟传,书檄阗委,未尝有倦色。传女适江夏杜洪之子,时及昏暝,有人走乞障车文,筼命小吏四人,各执纸笔,倚马待制,既而四本俱成。”[21]这里障车文是在婚礼过程中及时写就。不过相对于催妆诗歌,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存留的障车文都比较少见。比较而言,可能的原因,笔者估计在于障车这一行为更多的是趋利,在于索取酒食和钱财,也正是因为这一目的让障车习俗走向了变相索取财物从而最终被朝廷下令禁止。当然,风俗习惯并不能被一纸政令马上废除,有唐一代,障车习俗一直存在。前引《封氏闻见记》中颜真卿上奏,要依古礼规范障车习俗,其实从侧面也证实在了中唐障车风习依然按照唐代当时的特点在流行。

在男方去女方迎亲的过程中,要将新娘子催出来,在唐代需要咏催妆诗。催妆习俗,并不是始于唐代,在北朝之时催妆由夫家诸人呼唤新娘子,催促至上车,这一习俗,在唐代得以继承,但同时却有了新变,代由咏催妆诗来完成这一仪式。这种新变和唐代诗歌大兴不无关系,催妆习俗在诗唐的土壤中与诗歌结合,催妆诗在唐代风靡一时。催妆诗有的由新郎所作,有的由傧相代作,还有的奉诏而作。诗体形式一般为近体诗。催妆诗和障车文、却扇诗一起见证了唐代文学参与婚姻礼俗之普遍,也从日常生活的侧面印证了唐代尚文之风习,诗文渗透到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催妆诗歌的内容,一般少不了赞美新妇容貌,如贾岛《友人婚杨氏催妆》中的两句“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22],赞美新妇面容姣好如水中芙蓉。

作为应用文体,催妆诗的目的,顾名思义是催促新妇梳妆,故而诗歌也会少不了“催”的内容,如“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面上浑妆却,留著双眉待画人”[23],就是以委婉的方式催促新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