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密敦煌:雕塑表现与制作过程

解密敦煌:雕塑表现与制作过程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敦煌石窟的造像,因窟址大多位于不宜雕刻的砾岩崖壁上,故多为泥塑像或石胎泥塑像;陇中和陇东的石窟多位于适宜雕刻的红砂积岩上,故主要为石雕造像。塑与绘的结合不仅关系一身塑像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关系一龛、一壁、一窟中的雕像与壁画的统一和谐。发髻、眉毛、眼睛、胡须、眼睑和人中,则描以石青、石绿、黑、土红等色。隋代彩塑出现许多织锦图案和五光十色的璎珞装饰。

解密敦煌:雕塑表现与制作过程

佛教石窟造像艺术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影塑、悬塑。由石窟地质条件所决定,即根据材料分类,其造像又分为石雕、泥塑、石胎泥塑三种。具体制作情况则因地制宜。

敦煌石窟的造像,因窟址大多位于不宜雕刻的砾岩崖壁上,故多为泥塑像或石胎泥塑像;陇中和陇东的石窟多位于适宜雕刻的红砂积岩上,故主要为石雕造像。炳灵寺是石雕、泥塑并举,麦积山虽以泥塑著称,但也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石雕造像。

敦煌石窟和河西石窟开凿在砾岩上,不宜雕刻,所以一开始就采用传统的泥塑妆銮。古代工匠以捏、塑、贴、压、削、刻等传统泥塑技法,塑出简洁明快的形体,然后用点、染、涂、描等绘画技法赋彩,润饰皮肤,画出细节,体现质感,唐人称为“塑容绘质”。塑与绘的结合不仅关系一身塑像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关系一龛、一壁、一窟中的雕像与壁画的统一和谐北朝洞窟中,塑像和龛、壁结合为一体,佛为圆雕塑像在龛内居中,菩萨、弟子列置在龛内或龛外,身躯紧贴墙面,为高浮雕,头部多为模制加工后安装在身体上的。飞天、供养菩萨等附属人物都是影塑或悬塑。隋唐及以后的洞窟中,塑像在大型龛中或须弥坛上,离开了墙壁,更具有独立性和立体感。

从一些已经残破的彩塑上,可以看到敦煌、河西石窟的泥塑骨架制作非常巧妙,小型的彩塑,是先用木头削成人物的大体结构,使木胎显示出人物的基本造型和动态,然后表面塑以细质薄泥,刻画细部,最后上色而成。中型彩塑的骨架,一般是根据塑像姿势动态选用适当的弯曲的圆木,或根据情况砍削,如将脖子位置砍细,另外有的以木板制作手掌,以方形铁条做手指,也有以圆木削制成有榫的手臂形象的构件,很似木胎包纱的制作方法,十分精细。高过二、三十米的大型塑像,则不用木制骨架,而是在开窟时,预留塑像石胎,然后在石胎上凿孔插桩,再于表层敷泥塑成。(www.xing528.com)

对于大多数彩塑,即中型塑像,上泥前需用芨芨草芦苇捆扎成人物大体结构,既省泥又可减轻圆木立柱的负重。用泥大多只有两种,即粗泥和细泥,粗泥用澄泥加麦秸,塑作人物大样;细泥用澄板泥七成,细砂三成,加水合成稠泥,加麻刀或棉花,以塑人物表层和五官、衣褶、佩饰等。

泥塑的敷彩,都是重彩平涂或加叠晕。至于许多泥塑失去原先的敷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地处山林,雨多气候潮湿,以及火灾等,绝非这里的古代匠师不重视上彩。当然失去敷彩的雕塑可使观者着重于形体方面的欣赏,突出了雕塑在造型方面的特点和技艺。直至今日,我国民间彩塑艺人还十分注意塑与彩的紧密配合,尤其强调上彩的重要性,“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似乎有些过分,其实这正是我国传统泥塑注重装饰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石窟雕塑都是彩塑,不管是泥塑还是石雕,只有敷彩后才是完成了的作品。甘肃各地石窟造像在敷彩上,所用颜料大体上差不多,北朝敷彩比较简朴沉着,主要用土红、石绿、石青、白、黑等颜色。佛像多以土红大面积平涂通肩衲衣,菩萨的裳、裙、飘带多用石青、石绿等色,调出深浅,叠染而成。面部及手脚,则用白色或肉色。发髻、眉毛、眼睛、胡须、眼睑和人中,则描以石青、石绿、黑、土红等色。隋代彩塑出现许多织锦图案和五光十色的璎珞装饰。唐代彩塑的敷彩更加富丽,除了描画丰富多彩之外,许多地方装金,至今还闪烁着光彩。五代、宋等晚期彩塑,在敷彩上演变成比较清雅的色调。另外,许多石窟造像,为了使塑像更加鲜明生动,根据人体肌肉的起伏变化上色,凹处用重色,凸处用浅色,强化了塑像的立体感。在塑造过程中,还有意不把胡须、铠甲、飘带等细节塑刻出来,而是留给敷彩时去最后完成;有些菩萨像身上的飘带在连接到壁画之后就不用泥塑了,而是画在壁面上,将塑像与壁画完全融合成一个整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