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治疗帮助智障儿童发展绘画技能

艺术治疗帮助智障儿童发展绘画技能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艺术治疗的取向是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所以,陆雅青总结了如下以艺术治疗为取向的艺术教育目标:①发展手部操作技能;②发展动作的模式;③发展社交沟通能力;④能从控制媒材和工具的使用上,获得掌握环境的能力;⑤鼓励观察;⑥能识别色彩、形状、质感;⑦刺激想象;⑧鼓励自我认同,强调创意和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艺术治疗帮助智障儿童发展绘画技能

艺术语言,是一种比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显意识语言更为基础、广泛的语言。它通过使用形象的或抽象的符号来表达隐晦的、潜在的,用逻辑语言说不明白的情感、思想。

人获得信息、处理信息时,并非全部信息都会在第一时间被处理。人的感觉器官将各种感受到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信息传入大脑,大脑开始对它们进行处理。很多信息虽然被感觉到了,但由于刺激的强度不够、数量不够,仅仅被存储在了大脑里,有的甚至没有进入知觉层面,没有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尚处于潜意识中,这些信息很难通过线性逻辑思维被广泛征集、整合处理,形成能被意识到的信息。但是,人可以通过艺术的手段,唤醒感觉意识,这时就可能调用大量处于潜意识中的感觉信息,让这些信息进入显意识,从而建立起神经元之间的有效连接,最终形成处理外界信息的功能。这种通过艺术的而非逻辑推理的方式,调用更广泛的感知觉信息,在大脑里建立新的神经元连接,更能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

对于普通人而言,三岁以前的阶段是人一生中发展最为快速的阶段。但是,由于这段时期孩子身体十分柔弱,理解能力、语言能力都还很低下,和成年人之间的交流不顺畅,成年人在对他们进行教育训练时很难把握合理的尺度,更多的只能采取较为笼统的手段。孩子由于缺乏有目的的摸爬滚打、韵律、涂鸦等丰富的感觉、知觉活动,能力很难得到充分的锻炼。有的孩子由于家庭的原因,受到冷落或暴力对待,导致一些心理上的创伤和障碍,变得胆怯、退缩、固执;或者由于错误的教育训练,形成了错误的交往方式。对智力障碍孩子来说,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那么,在教学中就有必要了解一些艺术治疗的手段,对孩子进行定期的艺术治疗活动,为他们提供长期而稳定的心理支持,这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康复。

艺术治疗根据艺术所具有的特点,为受众提供一种非语言的表达和沟通机会,通过有效沟通,帮助受众解除心理故障,增强自我认知,获得成长。

艺术治疗有两种主要取向:一种是把艺术创作当作个人的内在与外在沟通的桥梁,通过艺术创作,抒发负面情绪,达到缓解情绪上的冲突的目的,有助于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二是通过艺术创作,补偿、提高人的感受能力和洞察能力,达到更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目的。前者倾向于治疗,后者倾向于发展。对教师来说,我们没必要去做学术上的二选一,而应该视自己的教学需求,选择当时需要的理论,支持自己的教学。

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要十分熟悉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和罗恩菲尔德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通过儿童一段时期内的绘画作品,判断出儿童当前的发展阶段,然后观察其心理、智力、情感是否异常,并有针对性地应用艺术治疗手段开展教学,这时选择的取向是第一种。如果没有异常,那么就选择第二种,即发展取向的艺术治疗手段。当我们的教学以学科技能知识掌握为目的时,教学就脱离了艺术治疗,而进入了学科教学的领域。事实上,治疗取向、发展取向、学科教育都是我们美术课的内容,教师都应当掌握并进行灵活的选择。

艺术治疗专家陆雅青提出了“艺术教育治疗”的观点,将艺术治疗理念渗透到教育中来,这一观点比较符合当代艺术课程的发展现状。即艺术教育除了以提升儿童的美感经验为宗旨之外,还通过人本的艺术教学活动,统整学生的学习经验,解除或缓解生理的束缚和情绪的困扰,使儿童发展明朗而积极的自我概念,增强生活适应能力。这种取向不但可以用于特殊学生,而且同样适用于普通学生。只是对普通学生来说,发展的分量重于矫正的分量。(www.xing528.com)

由于艺术治疗的取向是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所以,陆雅青总结了如下以艺术治疗为取向的艺术教育目标:

①发展手部操作技能;②发展动作的模式;③发展社交沟通能力;④能从控制媒材和工具的使用上,获得掌握环境的能力;⑤鼓励观察;⑥能识别色彩、形状、质感;⑦刺激想象;⑧鼓励自我认同,强调创意和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陆雅青认为治疗取向的艺术教育课程应能发挥以下功用:①能提升学生的自我概念;②能培养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③能培养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④能由浅入深地呈系统化的规划,并针对学生的需要,做适度的调整;⑤重视分享的历程;⑥提供真诚而具体的回馈。

对于智力障碍孩子,由于其能力所限,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学中要限制媒材的种类,防止学生掌控媒材时感到困难。②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适当的步骤,要避免步骤过多,学生难以完成。涂鸦期的同学一般一个步骤即可,样式化期的孩子可以达到三个步骤。③反复练习同一种媒材或艺术经验,有助于孩子掌握技能技巧,更好地进行创作与表达。④避免高难度的技巧,比如过于精细的操作对智力障碍孩子来说十分困难。⑤在学生的技巧日趋成熟后,提供成功的机会,如展览、比赛等,使其获得有效的艺术经验。

对正常孩子而言,年龄越低越倾向于使用多种媒材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训练发展其多种感知能力,美术技能的学习也渗透在这个过程当中。这和低龄孩子注意力容易转移的心理特点是吻合的。当孩子到了写实萌芽期的时候,手部的力量、精细动作等都发展得比较充分,注意力也能够长时间地保持专注,就可以比较自如地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更加自由大胆的创作,而不是到这个时候才来学习多种媒材的应用方法。写实萌芽期的孩子,无论是智力障碍孩子还是普通孩子,都会希望自己创作的形象比较逼真。如果过去不熟悉媒材的使用,在使用新材料进行创作时就会感到困难、不易把握,创作出来的作品十分粗糙,他们会对此感到十分不满,继而失去信心。

总之,培智学校的美术课堂中,我们要借鉴艺术治疗中先进的手段和方法,补充我们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