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初期至港沦陷前后的新闻事业详解

民国初期至港沦陷前后的新闻事业详解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值得一提的是《华侨日报》《工商日报》的创办,为香港新闻事业增添了活力;同时政治性报纸又有所复苏,为香港报坛增添了几分热闹。总之,从抗战爆发到香港沦陷的一年多时间内,香港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环境和地理环境,成为中国最大的新闻宣传中心和新闻工作者施展拳脚的舞台,为团结抗战的宣传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点,是当时处于战乱之中的内地新闻界无可比拟的。日本投降后,港英当局恢复统治,香港的新闻事业迅速恢复和发展。

民国初期至港沦陷前后的新闻事业详解

经过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洗礼,香港的报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保皇党的《维新日报》影响日落,不得不易主改名,1912年终告停刊;《商报》的处境本来就十分困迫,辛亥革命后虽然改名为《共和报》,但旋即停刊。革命党的《中国日报》为了及时指导大陆的革命斗争,于1911年广东宣布独立后迁到广州出版;《世界公益报》《新汉报》等也在民国成立不久相继停刊。无党派背景的《中外新报》曾因反对龙济光督粤而声名大振,但不久即被龙收买,受人唾弃,不久停刊。总之,辛亥革命后,原来在香港盛极一时的政党报纸突然衰落,这种状况同大陆形形色色的政党纷起办报的热闹场面形成强烈的反差。“二次革命”失败后,中华革命党人又在香港创办《香港晨报》和《现象日报》进行反袁斗争,但已是势单力薄,不成气候了。于是,商业报纸成了香港报业的主流。继续加强商业化的《循环日报》和《华字日报》,业务有很大发展,建立起雄厚的经济基础,成为香港两家最大的中文报纸。1913年由基督教人士创刊的《大光报》和1919年由香港华商总会创办的《华商总会报》,则标志着香港中文报纸的又一新的发展。

1924年以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随即进行了北伐,中国大陆相对统一,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在此期间,香港的经济同样得到很大发展,人口激增,报业也随之兴旺起来。到1934年,香港出版的中文报纸有17家,其中日报14家,晚报3家。值得一提的是《华侨日报》《工商日报》的创办,为香港新闻事业增添了活力;同时政治性报纸又有所复苏,为香港报坛增添了几分热闹。

《华侨日报》创刊于1925年6月5日,其前身是香港华商总会的《华商总会报》,后由岑维休承购,改现名。该报创刊伊始即采取不少改革措施,如星期日不停刊,注重新闻时效,稳定内部工作人员等,以崭新的姿态同历史悠久的《华字日报》和《循环日报》展开角逐,营业蒸蒸日上,很快发展成为香港的大报,一直办到1994年才停刊。

《工商日报》创刊于1925年7月8日,时值省港大罢工期间,香港各报多因排字工人罢工而停刊。商人洪兴锦、黄德光等人乘机创办此报,日出三大张。1929年冬由何东接办,迁新址,购置德国轮转印刷机,积极扩充业务,增加新闻专电,改进副刊内容,迅速畅销港穗。同年11月增创《工商晚刊》,很受本埠读者欢迎。1933年又创办《天光报》,初步形成一个现代化的报业企业,曾被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选定为中国十大日报之一。

这期间,政治性报纸又重新活跃起来。1928年,《新中国日报》创刊。它自称是孙中山创办的《中国日报》的继承者,实际上该报由广东省政府主席陈铭枢控制。1927年,香港又有两家政治性报纸问世,一家是国家社会党创办的《香港时报》(不同于以后国民党办的《香港时报》),宣传国家社会主义,抨击国内政治不遗余力,但因销路不畅,五年后停刊;另一家是中共办的《香港小日报》,介绍马克思经济学说和苏联现行制度,也因销路不畅,数月后停刊。1930年,以汪精卫为背景的《南华日报》创刊,多以体育新闻来吸引读者。1938年12月汪逆叛国后,该报与日本人办的《香港日报》相呼应,为人所不齿。1934年,陈铭枢又在香港创办《大众日报》,借以拉拢桂系军阀与南京政府唱对台戏。1935年,邹韬奋胡愈之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宣传抗日救国,但时间不长。1936年,第五路军机关报《珠江报》在香港创刊,后又收购《大众日报》器材谋求发展,但因抗战爆发,内地报纸南迁而受到制约未能如愿。

1938年,是香港报业史上多姿多彩的一年。这时,全面抗战已经开始,京、沪失守后,一些重要的报纸迁来香港出版。这些报纸各具特色,为香港报坛注入新风,同时本地又创办了一些新的报纸。主客报纸各具特色,互相学习,精益求精,使香港报业上了一个台阶

1938年3月,上海的《申报》和《星报》迁来香港,仍然保持其原来的特色;4月,成舍我的《立报》迁来,主编新闻和副刊的人员都是第一流的好手,很受青年读者的欢迎;5月,由来港的内地报人创办的《中国晚报》创刊,该报与美联社订立专约,故其快捷准确的新闻和根据新闻写的“今日评论”专栏引人注目;8月,胡文虎在香港创办《星岛日报》,《大公报》香港版也在这时创刊。《星岛日报》将国内外电讯截稿时间由每晚零点延长至二三点,并将报纸版面横切12栏以方便阅读,新闻图片与新闻地图也别具特色;《大公报》所刊张季鸾的社论很受欢迎;11月,星系集团创办的《星岛晚报》和《大公晚刊》出版,它们的文艺副刊和娱乐版图文并茂,印刷精美,受到读者青睐。1939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的《华商报》,由民主党派创办的《光明报》相继创刊。这两家报纸集合了内地新闻和文化界的精英,大力宣传团结抗战,同国民党主办的《国民日报》奉行的消极妥协路线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总之,从抗战爆发到香港沦陷的一年多时间内,香港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环境和地理环境,成为中国最大的新闻宣传中心和新闻工作者施展拳脚的舞台,为团结抗战的宣传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点,是当时处于战乱之中的内地新闻界无可比拟的。(www.xing528.com)

可惜好景不长。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侵占,几乎所有的中、英文报纸都被迫停刊,只剩下日本人办的《香港日报》,汪精卫办的《南华日报》和极少数追随日伪的报纸。香港报业一落千丈,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日本投降后,港英当局恢复统治,香港的新闻事业迅速恢复和发展。首先是香港沦陷时期被迫停刊的报纸陆续复刊,计有英文《南华早报》《德臣报》和《士蔑西报》,中文《华侨日报》《工商日报》《星岛日报》《成报》《国民日报》《华商报》《光明报》等。接着新的报纸陆续创刊,其中主要的有中共领导的《正报》,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人民报》,由上海迁港的《文汇报》,由国民党办的《香港时报》,由胡文虎星系报业集团办的英文报纸《虎报》(Hong Kong Standard)等。到1949年9月,香港出版的大大小小的报纸有37家。

日本投降后,内战爆发,于是国共两党都把香港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各自在这里办起了自己的报纸,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首先是中共中央指示广东区党委迅速派人赴港筹办报刊。到1945年11月13日,中共在香港公开发行的报纸《正报》创刊。1946年1月4日,中共领导的《华商报》在香港复刊。1946年3月1日,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人民报》创刊(4月迁广州出版),同年创办的还有一些民主人士办的《愿望》杂志和《明朗》周刊。1947年中共主办的《群众》杂志迁港出版,民主同盟机关刊物《光明报》半月刊创刊。1948年香港《大公报》恢复出版,上海《文汇报》发行香港版,刘思慕主编的《世界展望》杂志,刘尊祺主编的《远东通讯》,范长江主持的国际通讯社也在这时创办。以上这些进步报刊彼此配合,互相呼应,在团结群众,认清形势,反独裁反内战,争取民主自由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国民党也积极在香港抢占新闻阵地。《国民日报》在抗战胜利后复刊,1949年8月4日,又创办《香港时报》,一直办到1993年2月才停刊。

香港的通讯社事业起步是比较早的。由于香港是国际新闻中心之一,世界各大通讯社都在这里设立分社,如路透社、美联社、合众社、共同社、法新社、时事社、安培拉通讯社等。抗日战争时期,邹韬奋等人创办的国际通讯社也在香港设立了分社。抗战以后,中共在香港创办了新华南通讯社,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也在这里设立了分社。

香港的广播电台始创于1928年6月,比上海晚5年,比广州早一年,至2000年已有70余年的历史。

总之,由于港英当局对国共的斗争采取中立立场,又奉行新闻出版自由的政策,因此,在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时间里,香港成了文化界、新闻界进步人士的避难所和民主运动的摇篮。香港的特殊环境保障了进步报刊、通讯社的生存和发展,而进步报刊、通讯社的发展又促进了香港新闻事业的繁荣。这就是这一时期香港新闻事业不同于内地新闻事业的最大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