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近代工业的缩影-清末至民国初期工厂发展情况

甘肃近代工业的缩影-清末至民国初期工厂发展情况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末左宗棠经手创建的二局——甘肃机器局、甘肃织呢局是甘肃近代工业发端的标志。它们的处境也可作为民国初期近代工业在甘肃的缩影——在时断时续中缓慢前进。甘肃织呢局,辛亥革命前已停产。陇南机器局是继兰州机器局、织呢局之后,甘肃第三个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近代工厂。1919年,省立兰州工业职业学校以5000元建立附属工厂,有编织机数架。

甘肃近代工业的缩影-清末至民国初期工厂发展情况

四、近代工业

这个时期甘肃的近代工业仍属起步阶段,而且发展滞缓。清末左宗棠经手创建的二局——甘肃机器局、甘肃织呢局是甘肃近代工业发端的标志。它们的处境也可作为民国初期近代工业在甘肃的缩影——在时断时续中缓慢前进。甘肃机器厂在辛亥革命后停工。张广建时扩建,国民军时期易名甘肃制造局,制造机枪迫击炮,全厂职工约千人。国民军东下后,业务停顿。甘肃织呢局,辛亥革命前已停产。1914年恢复生产,但因产品销路不畅而停产。1919年改为官督商办,改名甘肃织呢公司,由邓隆、牛泽厚经营。因亏损,1925年停办。1926年,改名甘肃织呢厂,恢复生产,职工增至120人,生产绒毯和粗毛呢。毛呢日产10匹,质量也较好。1928年河湟事变后,职工都被征用于转运军需,工厂关闭至1937年。

甘肃织呢局车间

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前,甘肃新建的使用机器设备的工厂中当以孔繁锦在天水创办的陇南机器局最具规模。20世纪20年代初,孔繁锦在天水创建了陇南机器局、天陇纺织厂、和丰制革织呢公司等企业。孔繁锦派人到上海、武汉购买机器,总价值在300万银元以上(不含运费),其中有不少是外国著名厂家的产品,建厂房所需的钢筋、水泥购自天津。聘有职员技师500多人,其中有德国工程师。陇南机器局投产后曾炼钢、炼铁、炼铜、造机器,铸银元、铜圆和制造军械等。陇南机器局是继兰州机器局、织呢局之后,甘肃第三个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近代工厂。1927年,国民军占领天水后,将陇南机器局有关铸造银元的机器和制革厂的设备搬运至兰州,分别成立甘肃造币厂和兰州制革厂,其中铸币的机器有锅炉2台、70马力发动机1台、车床3台、刨床1台、钻床1台、40马力碾片机1台、碾辊机1台、舂光机4台、光边机3台、剪刀机2台、印花机(空心)10台、烘台1座、印花机(实心)牌坊2件(后增)。[6]

甘肃造币厂的机器来自天水,原料则主要来自没收马廷勷、马廷贤的200万两白银。另外,也委托一些钱庄在市场上收购零星白银。全厂职工在300人左右。日产银元最高为六七万元。财政部规定银元含银量为88.9%,甘肃造币厂则规定为82.5%,经常连这个规定也达不到,有时甚至降至70%。马麟给青海藏族聚居区新铸的半元银元,含银量只有50%。造币厂于1935年停工。

甘肃的电力工业诞生于这个时期。1914年,张广建成立兰州电灯电话局,安装1台6千瓦直流电话机。1920年、1924年分别增设1台20千瓦220伏交流发电机和40千瓦380伏三相交流发电机,主要供应省级机关照明,兼供少数绅商家庭照明。1935年改称兰州电灯厂,又新购进1套102千瓦2200伏三相交流蒸汽发电机。至此,兰州共有168千瓦发电设备。1922年,孔繁锦建立天水发电厂,有1台30千瓦煤气发电机。1932年归省建设厅管理。1934年,马步青建立武威发电厂,设备为12千瓦发电机1台、50马力锅炉及蒸汽机各1台。1936年,甘肃的发电设备共210千瓦。[7](www.xing528.com)

20世纪50年代火柴商标

这个时期较有成就的是火柴业。1914年,邓隆等人在兰州创立光明火柴公司,资本3.5万元,工人100多人,年产约700箱,每箱7200盒。1931年,兰州同生火柴厂投产,资本6万元,正式工人70人,临时工人80人~90人,年生产700箱。1919年,静宁中和火柴厂建立,1921年迁岷县,资本1.5万元,年产约460箱。1920年天水炳兴火柴厂成立,初期资本1.4万两白银,1933年产1000箱。1923年,平凉富陇(陇东)火柴厂建立,资本3万元,职工200余名(其中厂内职工约70名),另在华亭设立分厂,年产1000箱。全省火柴产量,年产约3500箱,至少能满足需要量的一半。在甘肃工业产品中,是自给率比较高的。[8]

现代印刷业始于1902年的甘肃官报局。1912年后改为公报局、政报局。1925年后,成为省督署、省政府的印刷厂,曾添置印报机1台。辛亥革命后出现私营印刷局:1915年成立三兴印书馆,资本2000元;1928年成立国民印刷所;1931年后先后成立俊华印书馆(资本1万元)、集义印书馆。此外,还有新华书局、树德书局(资本均为3000元)等。这些企业都有铅字对开机、铸字机、切纸机、画线机、脚踏机等。[9]

1935年,兰州出现“华陇烟草公司”,实际资本5万元。这是甘肃第一家采用动力制烟机(生产卷烟)的工厂,生产“五泉山”牌、“北塔”牌等三种纸烟。所用烟叶不是兰州出产的水烟叶,而是河南产的美国种烤烟。

从清末到20世纪30年代,甘肃的省、县两级政府还举办了一些有少许机具而以手工为基础的工厂。最早的是甘肃省劝工厂,分织布、栽绒、绸缎、玻璃、卤漆、铁器六科。辛亥革命后只剩下织布、栽绒、卤漆三科。1926年,成立省第一民生工厂,生产卫生衣、袜子、手巾、线哔叽、布匹等。后又增资2.9万元,设第一分厂,又名洋胰子厂,设肥皂、洋烛、牙粉部等。1927年,劝工厂并入第一民生工厂二分厂。1927年,兰州市政筹备处以冬季赈济粥费开办3个济贫工厂,生产棉毛织物,有栽绒、毛褐、毡毯等。1919年,省立兰州工业职业学校以5000元建立附属工厂,有编织机数架。1926年添置纺织机数架,供学生实习,并有毛衣裤、毛袜、栽绒、肥皂等产品供应市场。1926年后,在临洮临夏榆中会宁陇西、甘谷、天水、岷县、秦安、文县、庆阳、山丹、临泽、酒泉、敦煌等26个县都设有平民工厂,大都出产棉毛制品和皮革加工品。甘谷在1926年后办有永新肥皂厂(年产值约1000元)、维国纺织厂和织袜厂(年产值在5000元左右)。上述工厂,都设有现代动力,实际上是手工工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