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2.3 国外相关研究

2.2.3 国外相关研究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图书馆联合的起因研究Wright,David A.认为参加图书馆联盟对每个图书馆是非常有价值和重要的,而且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决定作用。Wright David A 认为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能促进图书馆联盟的工作更好地开展,同时图书馆联盟也要努力创造社会价值,坚定政府支持图书馆联盟的决策信心。联合信息咨询服务是国内外图书馆合作研究实践的重要方面,国内外已有许多机构搭建联合信息咨询的服务平台并开展服务。

2.2.3 国外相关研究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普及,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图书馆联盟,希望通过图书馆联合的形式缓解馆藏成本增加压力,降低信息服务成本,减轻馆员劳动强度,提高读者需求满足程度。现有的图书馆联盟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联盟的本质研究

Morgan E L(Computers in Libraries,1998)认为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合作的正式组织,不在相同的机构管理之下,但是通常对地理位置、图书馆数量、资源类型、兴趣主题等有一定限制,并在成员馆之间建立、发展、资源共享。建立图书馆联盟的目的是降低信息成本,加强资源共享,开发网络信息环境,彼此共享电子资源许可。David F.Konl(Library Trends,1997)认为图书馆联盟的本质是对成员馆核心能力进行更高程度的整合。ICOLO发起人之一的Hirshon,Arnold(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9)认为虽然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历史,但是图书馆联盟能够迅速发展完全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联盟的发展最初是从大学图书馆扩大到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甚至公司图书馆。同时他把联盟的类型分为松散型、复合型跨州联盟、紧密型、集中资助联盟。美国国会图书馆公共服务部主任Diane Nester Kresh(Library of CongressD-Lib Magazine,2000)对联合数字参考咨询进行研究,对CDRS的网络原理、概念模式及CDRS项目计划和启动进行了详尽介绍。SHARON L.BOSTICK(LIBER QUARTERLY,2001)、KIM Taeseung(http://www.nii.ac.jp/publications/kaken/HTML1999/99Kim TS-E.html)、WERNER REINHARDT 和PETER TE BOEKHORST(LIBER QUARTERLY,2001)、MAJA JOKIC(LIBER QUARTERLY,2001)等分别对美国、韩国德国和克罗地亚等国的图书馆联盟进行了介绍,加深了图书馆界人士对各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的了解,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例。

2.图书馆联合的起因研究

Wright,David A.(Resource Sharing&Information Networks,2005)认为参加图书馆联盟对每个图书馆是非常有价值和重要的,而且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决定作用。Simpson,Donald B.(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1990)认为图书馆之间进行合作的原因有3个: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合作是图书馆的服务本质的表现;资源共享是降低图书馆运行成本的途径。Alexander,Adrian W.(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1999)也认为新型图书馆联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促进多种多样的资源共享,降低图书馆的运行成本,影响未来的经费支持、营销和销售

3.组建图书馆联盟应考虑的因素研究(www.xing528.com)

Hirshon Arnold(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2001)认为图书馆要建立联盟至少应该考虑3个层面的因素:首先从战略层面考虑,包括联盟的目标、赞助者、基金、成员馆组成及其地理范围;其次在战术层面考虑,包括联盟建设的计划、服务方式及采用的技术;最后在实践层面考虑,包括管理结构、组织员工分工、进行费用管理和联盟支付体系等。澳大利亚UNILINC的执行主席Rona Wade(Library Consortium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994)通过研究5个国家的11个中小型图书馆联盟,指出影响图书馆联盟转型为公司制的主要因素是不仅考虑团体的利益,同时还要重视个体的利益,要使成员馆的付出有所回报;要明确各成员馆在共享服务系统中的职责,在法律的环境下开展合法的联盟活动。

4.影响图书馆合作成功的因素研究

Allen 和Hirsh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1998)讨论专业图书馆联盟的类型,并介绍了Ohio LINK、PALCI和CIC 3个案例。他们将图书馆联盟成功的因素归结为:成员馆之间必须要高度相互尊重,并承认合作的价值;成员馆要积极执行联盟各层次的活动,同时要在每个成员馆中发展和鼓励参与合作的范围,因为馆长一个人不能使联盟成功,而所有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对联盟的积极工作才是成功的关键;图书馆馆长和联盟领导者不能害怕承担风险;在联盟整体利益面前要适当放弃个体的利益。Wright David A (Resource Sharing&Information Networks,2005)认为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能促进图书馆联盟的工作更好地开展,同时图书馆联盟也要努力创造社会价值,坚定政府支持图书馆联盟的决策信心。Arenas(Interlending&Document Supply,2000)等人则总结认为联盟的成功,一是要依赖法律,这不仅能避免官僚作风,而且还能保证联盟用稳定而有效的方式面对未来的挑战;二是要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人员队伍管理和发展合作活动,特别是当联盟转化为商业性机构时,只依靠图书馆馆长的管理是不够的;三是要建立相互信任机制;四是要有充足的资源;五是要具有开拓其他活动的灵活性。服务质量控制也是图书馆联盟成功合作的重要因素,Jody Condit Fagan(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14)对Lib QUAL+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

联合信息咨询服务是国内外图书馆合作研究实践的重要方面,国内外已有许多机构搭建联合信息咨询的服务平台并开展服务。国内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全国科学院联盟文献情报共享服务平台,天津市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虚拟参考咨询系统,广东省科技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与原文传递平台,以及北京地区高校馆际互借系统、原文传递系统、联合信息咨询服务系统等。国外如英国公共图书馆网络表单咨询EARL 系统及美国Question-Point全球合作参考咨询系统等。上述平台在满足图书馆馆际互借、原文传递和虚拟参考咨询等方面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2011年BALIS联合信息咨询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开始了区域高校图书馆多功能联合信息咨询服务,满足了用户科技查新、情报分析、学科服务等多样化、深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需求。随后,其他区域高校联盟也开始着手多功能的联合信息咨询服务平台的建设,例如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联合信息服务平台也涉及了科技查新、论文收录引证及学科评价等功能模块。区域联合信息咨询服务系统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成员馆基于同一个服务平台在线实时委托、受理、状态查询、提交与反馈的全流程网络服务与管理系统。成员馆之间应遵循共同的服务协议、相同的服务规范来约束和指导信息咨询馆员开展服务,这样才能确保联合信息咨询服务的高效和优质。

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联合信息咨询中心是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开展多功能信息咨询服务的典型代表。BALIS联合信息咨询中心目前具有40多家成员馆,提供包括科技查新、论文收录引用、文献专题服务、情报分析、学科服务、期刊论文投稿指南、培训、信息咨询等八大服务功能。它改变了以往信息咨询服务分散在各个成员馆的局面,构建了功能强大的统一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经过数年的发展,初步成果已经显现,满足了北京及周边地区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开展,提升了各成员馆信息咨询服务整体实力,也为信息服务馆员的自身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业务能力基础。本书基于BALIS联合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发展实践,提炼联合信息咨询服务的共性,总结探讨联合信息咨询服务运营和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进一步的发展排除障碍,破解问题,进而营造更好的环境,也为其他区域高校图书馆联合信息咨询服务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