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彝族儿歌合集:姑娘乖、骑树马、留阳光、捡荞子,欢乐童谣!

彝族儿歌合集:姑娘乖、骑树马、留阳光、捡荞子,欢乐童谣!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姑娘乖彝族儿歌。(段葵)骑树马彝族儿歌。收入《中国儿歌金库》,32开,2页,18行,希望出版社1991年版。(李朝旺)留阳光彝族儿歌。这是一首寓教于乐的儿歌。此歌就是儿童们在唱鸡仪式中所唱的歌谣。此歌风趣活泼、朗朗上口、贴近生活,适合儿童唱诵。歌谣通过对狩猎场面夸张、风趣的描述,从小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的思想和勇敢的精神。捡荞子彝族儿歌。

彝族儿歌合集:姑娘乖、骑树马、留阳光、捡荞子,欢乐童谣!

姑娘乖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彝族腊罗支系聚居区。哄娃娃歌。歌词是:“姑娘乖,姑娘乖,妈妈领你去赶街;你莫哭,你莫哭,妈妈领你看红绿。姑娘你莫龇,买给你顶花帽子,扎上一根绿辫子,坠上一颗红坠子。”节奏明快,音乐优美。潘寿培唱述,潘吉宇搜集整理。收入《南涧民间文学集成》,32开,1页,7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段葵)

蜜蜂求亲调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彝族腊罗支系聚居区。全歌共20段,唱述蜜蜂求亲“嗡嗡嗡”地飞来飞去,先后向十姊妹求亲,九个姊妹先后用“呸呸呸”、“羞羞羞”、“的了了”、“古多多”之类鄙视的言辞拒绝它,只有到最后,“嗡嗡嗡,嗡嗡嗡,飞到十妹房子中,问问十妹肯不肯?衣服花粉送一堆。”十妹回话:“小十妹,小十妹,不要衣服不要粉,自耕自种自担水,小十妹,我就肯。”陈怀美唱述,邓承礼搜集整理。收入《南涧民间文学集成》,32开,4页,80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段葵)

上学调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彝族腊罗支系聚居区。哄娃娃歌。歌词是:“月亮堂堂,月亮堂,打发小狗上学堂。学堂满,上笔馆,笔馆臭,下绿豆;绿豆香,下边疆;边疆辣,下宝塔;宝塔高,跌死娘娘一只腰。”李秉和唱述,邓承礼搜集整理。收入《南涧民间文学集成》,32开,1页,7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段葵)

骑树马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石屏县部分彝族聚居区。孩子们骑在柔软的树枝上,边上下摇晃边唱此歌娱乐。歌中唱道:“攀树枝,当马骑,忽上天,忽落地,衣飘飘,带舞舞。攀树枝,当马骑,大伙儿,都来骑,快上枝,莫落后。”佚名唱述,李朝旺搜集整理。收入《中国儿歌金库》,32开,2页,18行,希望出版社1991年版。(李朝旺)

留阳光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石屏县部分彝族聚居区。冬天,孩子们蹲在野外晒太阳,在阳光还没照到自己蹲的地方,或阳光将离开自己蹲的地方时唱此歌。歌中唱道:“太阳光,快过来,我杀鸡,请您吃。太阳光,你莫跑,我杀鸭,请您吃。太阳光,请留下,金子银子随您要。”佚名唱述,李朝旺搜集整理。收入《中国儿歌金库》,32开,1页,12行,希望出版社1991年版。(李朝旺)

使唤歌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永仁县彝族聚居区。这是一首寓教于乐的儿歌。歌中唱道:“公公使媳妇,媳妇使兄弟,兄弟使妹子,妹子使竹棍,竹棍使老牛,老牛使犁架,犁架使枷担,枷担使绳子,绳子使背篮,背篮使大哥,大哥使嫂子,使来又使去,使得团团转,事情做不成。”尔古尔火、曲木阿石、阿里有本、吉里马克唱述,楚雄师专雁塔文学社民间文学组记录。收入《云南省彝族歌谣集成》,32开,1页,14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李福云 朱琚元)

唱鸡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市部分地区。楚雄市三街等地的彝族庙会上常要献鸡,献鸡前,儿童们抱着鸡边跳边唱,即为唱鸡。此歌就是儿童们在唱鸡仪式中所唱的歌谣。这一习俗大约起源于古代彝族的斗鸡。歌中唱道:“一尺金鸡飞到山头,叫野鸡;二尺金鸡飞到河里,叫田鸡;三尺金鸡飞到箐里,叫箐鸡;四尺金鸡飞到碓房头,叫簸箕;五尺金鸡飞到瓦场,叫瓦鸡;六尺金鸡飞到田里,叫秧鸡;七尺金鸡飞到麻地里,叫麻鸡;八尺金鸡飞到灶房里,叫筲箕;九尺金鸡飞到墙头,叫土基。”者从科唱述,唐楚臣、刘纯龙、齐国然、潘广发记录。收入《楚雄市民间文学集成资料》,32开,3页,106行,楚雄市民委、文化局1988年编印。(李福云 朱琚元)

找野菜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武定县彝族聚居区。此歌风趣活泼、朗朗上口、贴近生活,适合儿童唱诵。歌谣教儿童认识各种野菜。歌中唱道:“斑鸠菜,箐里站,斑鸠咕咕抬头看。牛奶菜,树上爬,树丫丫上毛虫大。蕨菜秆,荒坡站,兔子见人四处窜。弓着腰,找啊找,找得一棵波罗夺。”李明唱述,罗金宝记录。收入《云南彝族歌谣集成》,32开,1页,12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李福云 朱琚元)

伸出手指重逗逗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永仁县彝族聚居区。这是一首儿童嬉戏歌谣。歌中唱道:“青蚕豆,绿豌豆,伸出手指重逗逗。你一逗,我一逗,掰成两半又来逗。弯弯腰杆地里逗,地里明年长豆豆。金豆豆,黄豆豆,黑豆豆,白豆豆,姊姊妹妹逗豆豆。谁是绿,谁是青?找颗青蚕豆,找颗绿豌豆。”曲木阿石唱述,基默热阔记录。收入《云南彝族歌谣集成》,32开,1页,17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李福云 朱琚元)

螺蛳和兔子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永仁县彝族聚居区。歌中唱道:“小螺蛳,慢慢爬;小兔子,蹦蹦跳;两个伙伴一起来赛跑。小螺蛳,汗水淌;小兔子,跑在前,回头望着螺蛳哈哈笑。小螺蛳,爬到头;小兔子,跌断腿,抱着一只断腿呜呜哭。”尔古尔火、曲木阿石、阿里有本、吉里马克唱述,楚雄师专雁塔文学社民间文学组记录。收入《云南彝族歌谣集成》,32开,1页,15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李福云 朱琚元)

松鼠拉老猫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市彝族聚居区。歌中唱道:“小松鼠,在门外;老公猫,在屋里;小松鼠,逗老猫。门缝里,长蒜叶;老公猫,拉蒜叶;小松鼠,拉蒜叶;拉拉拉!两头拉!蒜叶长,蛇一样。”歌谣用轻松活泼、饶有风趣、充满想象的歌词启迪儿童心智、训练说话能力。者厚培唱述,诺海阿苏记译。收入《云南彝族歌谣集成》,32开,2页,17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李福云 朱琚元)

学打猎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永仁县彝族聚居区。歌中唱道:“背大弩,进深山,拉只狐狸来做狗,抓只老虎当马骑。狐狸跳,老虎叫,跪在地上磕响头;借我火,借我锅,我给你们熟肉吃。”歌谣通过对狩猎场面夸张、风趣的描述,从小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的思想和勇敢的精神。尔吉尔火、曲木阿石、阿里有本、吉里马克唱述,楚雄师专雁塔文学社民间文学组记译。收入《云南彝族歌谣集成》,32开,1页,10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李福云 朱琚元)(www.xing528.com)

捡荞子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永仁县彝族聚居区。歌中唱道:“荞子黄,籽粒大,荞子熟了生娃娃。阿里惹,背箩箩,去到山地捡荞子。一升来煮酒,醉倒爷爷和爹爹;一升来煮饭,胀饱奶奶和妈妈;一升做粑粑,哥吃哥长大,妹吃妹长大,脸儿胖嘟嘟,像个大南瓜。”此歌风趣地唱出了荞子的用途,既传授了知识,又从小培养儿童爱劳动的思想和习惯。尔古尔火、曲木阿石、阿里有本、吉里马克唱述,楚雄师专雁塔文学社民间文学组记译。收入《云南彝族歌谣集成》,32开,2页,15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李福云 朱琚元)

找果子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永仁县彝族聚居区。这是一首教儿童认识各种野果的儿歌。歌中唱道:“红果果,在阳山;绿果果,在阴山;花果果,在深山;黄果果,在草丛。摘果子,走四方。”彝族人民利用儿歌从小给儿童传授生产、生活知识。尔古尔火、曲木阿石、阿里有本、吉里马克唱述,楚雄师专雁塔文学社民间文学组记译。收入《云南彝族歌谣集成》,32开,1页,10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李福云 朱琚元)

采果季节谣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永仁县彝族聚居区。这是一首让儿童了解各种果子成熟季节的儿歌。歌中唱道:“地下果,树脚找,正月二月挖最好;地上果,阳坡找,五月六月成熟了;藤上果,山箐找,六月七月成熟了;树上果,林荫找,九月十月吃得了;找果子,要进山,山林就是果的家。”尔古尔火、曲木阿石、阿里有本、吉里马克唱述,楚雄师专雁塔文学社民间文学组记译。收入《云南彝族歌谣集成》,32开,1页,15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李福云 朱琚元)

天上雨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永仁县彝族聚居区。这是一首大人领着娃娃做活时唱的儿歌。歌中唱道:“天上雨,豆子大,放牛娃娃头上挂;跑进林,躲树下,轰隆一声炸雷打。天上雨,豆子大,落在地上跑进洼;养条鱼,养条虾,恶狗口馋围住它。天上雨,豆子大,满山绿苗笑哈哈;叶儿长,开红花,结出果实圆又大。”这首儿歌告诉儿童,下雨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尔古尔火、曲木阿石、阿里有本、吉里马克唱述,楚雄师专雁塔文学社民间文学组记译。收入《云南彝族歌谣集成》,32开,1页,18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李福云 朱琚元)

就像布谷鸟的声音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永仁县彝族聚居区。歌谣通过丰富的联想,唱出了太阳出来亮又热,荞场上三弦笛子奏起来,松沙土上牛羊咩咩叫,青石板公鸡母鸡来跳舞的彝山风貌。尔古尔火、曲木阿石、阿里有本、吉里马克唱述,楚雄师专雁塔文学社民间文学组记译。收入《云南彝族歌谣集成》,32开,2页,24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李福云 朱琚元)

扑通通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姚安县部分地区。歌中唱道:“扑通通,吃饭甑子空;扑通通,吃饭无锅底;扑通通,杀羊吃尾巴;扑通通,杀猪吃嘴巴;扑通通,杀鸡吃翅膀。”此歌虽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但从优美的曲调中反映出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郭友珍唱述,杨家俊、郭开云记译。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姚安县综合卷》,32开,1页,10行,姚安县文化局、文联1989年编印。(施选  朱琚元)

挖木拉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姚安县部分彝族聚居区。“木拉”系彝语,是一种用挖斧制作的木质菜钵。此歌以当地称为“梅葛”的彝族调子吟唱。歌中唱道:“挖木拉整哪样?装包麦;装包麦整哪样?喂母猪;喂母猪整哪样?生小猪;生小猪整哪样?养胖猪;养胖猪整哪样?讨媳妇。”歌谣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教育少年儿童热爱生活。郭友珍唱述,杨家俊、罗桂林记译。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姚安县综合卷》,32开,1页,21行,姚安县文化局、文联1989年编印。(施选  朱琚元)

跳山门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聂苏支系聚居区。“跳山门”是彝族儿童的一种体育活动。在地上画出从一到十的长方框,单脚从一门跳到十门为过关,参加者过关数多的即为胜者。歌中唱道:“跳山门,跳山门,一门跳到第十门。一门跳出天,二门跳出地,三门跳出田,四门跳出水,五门跳出种,六门跳出苗,七门跳出穗,八门跳出谷,九门高粱,十门出包谷。年年跳山门,年年有五谷。”白齐阳唱译,宋自华记录整理。载《元江史志通讯》第2期,16开,1页,14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1988年编印。(宋自华)

打弹弓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聂苏支系聚居区。歌谣唱述了儿童用弹弓打猎物的乐趣。歌中唱道:“打弹弓,打弹弓,石弹飕飕飞远方。打着花,花摇头;打着果,掉下地;打着松鼠吱吱叫,打着斑鸠吱吱啼,打着野鸡扇翅膀,打着鹌鹑四两肉。野物一齐提回家,用锅煮来用油炸,吃得香来吃得甜,一家人把弹弓夸。”白齐阳唱译,宋自华记录整理。载《元江史志通讯》第2期,16开,1页,15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1988年编印。(宋自华)

抓石子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聂苏支系聚居区。歌谣通过抓石子游戏来表达娃娃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歌中唱道:“一抓金子黄生生,二抓银子白生生,三抓钱财有钱用,四抓福气有福享,五抓健康人长寿,六抓吉祥平安留,七抓才学多智慧,八抓算盘会算账,九抓种子会种田,十抓手艺会盖房。样样抓来样样有,长大吃穿不用愁。”黄学智唱译,宋自华记录整理。载《元江史志通讯》第2期,16开,1页,12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1988年编印。(宋自华)

送粑粑 彝族儿歌。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聂苏支系聚居区。歌谣歌唱了儿童敬老的美德。歌中唱道:“月亮团团,火烧龙船,龙船开花,四朵莲花,老妈妈,快来煎粑粑。一块送爷爷,二块送奶奶,三块送阿爹,四块送阿妈,五块六块送哥姐,剩下一块留自己。”杨小妹唱译,宋自华记录整理。载《元江史志通讯》第2期,16开,1页,12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1988年编印。(宋自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