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人民医院:派驻援建3名医护人员,成为优质服务基层行医院

区人民医院:派驻援建3名医护人员,成为优质服务基层行医院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派驻3名医护人员参与医共体建设,对王庆坨医院进行业务培训、日常指导以及与区人民医院优质资源进行链接,王庆坨医院成为武清区唯一一家入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拟通报表扬的机构名单的医院。2019年,派驻援西藏人员5人、援甘肃人员14人、援围场人员4人,接收受援三地到区人民医院培训交流人员135人次。8月,区人民医院2名医生完成援非任务,在国际援助工作上实现新突破。

区人民医院:派驻援建3名医护人员,成为优质服务基层行医院

【概况】 武清人民医院2012年通过三级医院评审,2017年3月由天津市卫生计生委批准调整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成为区内唯一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是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和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区医院占地面积5.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6万平方米,开设床位670张;设有临床科室33个、医技科室15个、病区21个;现有职工1591人,其中高级职称164人、中级职称475人。2019年,门诊诊疗92.75万人次,比2018年增长7%;急诊诊疗11.71万人次,增长15%;出院病人3.24万人次,增长6%;手术1.12万例,增长8%。

医疗质量管理】 完善临床、医技科室绩效考核标准,细化、优化医疗质量控制指标,通过召集临床、医技科室召开优化危急值指标征求临床意见沟通会,重新修订危急值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超声科、影像科、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情况的督导。通过院长查房,病历及处方点评,终末病历全面检查,运行病历抽查等方式,对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即查即改,持续改进。

【合理用药】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把“重点监控药品”作为工作重点,通过采取限量采购销售、限病种、限品种、限比例等措施控制药占比,临床药师到科室参与查房指导科室合理用药。2019年,点评门诊急诊处方4.5万张,点评病历1016份,全院药品比例为30.05%。

【护理服务】 成立门诊糖尿病健康教育小屋,建立糖尿病病人护理档案,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对一健康服务,全年服务5000余人次。开展护理延伸服务,下社区进行家庭访视24次,受益患者50余人,养老中心开展老年健康教育2次,医联体开展帮扶工作6次,普及心肺复苏(CPR)急救知识30余人次,收到良好社会效益。运用计划-实施-检查-行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网。10月,接受天津市护理质控检查,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市质控专家肯定。

【医疗中心建设】 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建设不断推进。3月,胸痛中心通过天津市专家组现场评审,在全市胸痛中心质控评比中成绩中名列前茅;上半年,卒中中心通过天津市卒中地图医院现场评审,成为卒中地图医院。启动创伤中心以及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工作,全年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4次,收治创伤患者241人,救治成功率达到98.3%;全年接诊危重孕产妇77人、危重新生儿264人。

【安全生产】 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和治安防范综合治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原则,医院与科室签订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建立健全医院安全生产制度。2019年,分别组织反恐突发演习、暴力伤医演习和消防演习各1次,提高全院应急处置综合能力。

【科研教学】 完成区科技局科研项目立项9项、科研项目结题9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教学方面,全年接收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习学生66名、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实习学生33名、天狮学院见习学生30名以及部分自联实习生数名,涉及临床、护理、影像、口腔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招收住院医师1名、全科医师5名,在培学员共计25名。被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评为2019年度“先进集体”。

【人才队伍建设】2019年,通过考试招聘104人,涉及临床、医技、护理等专业。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6名。2019年,“131”人才仍在培养周期的有16人,申报13人,培养周期结束的有22人。(www.xing528.com)

【信息化建设】 建成前置审方系统。完成门诊电子病历更新;完成数字证书(CA)实施上线,完成病历质量自动质控系统项目招标、实施工作,完成无纸化病案归档系统项目招标及第一步实施工作。建成手术室、麻醉科、介入中心高低值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系统,建成门诊科室低值耗材二级库管理和试剂管理系统。

【医共体建设】 按照《武清区卫健系统医疗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与王庆坨医院成立医共体单位。派驻3名医护人员参与医共体建设,对王庆坨医院进行业务培训、日常指导以及与区人民医院优质资源进行链接,王庆坨医院成为武清区唯一一家入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拟通报表扬的机构名单的医院。利用以区卫健委信息化平台为依托的远程诊疗中心、心电中心、影像中心,完善医共体功能,利用优质医疗资源,发挥医疗诊断中心作用,实现医共体客户端下联到村街卫生室,使广大村街居民在卫生室享受优质医疗服务。2019年,远程影像协诊完成25968例,村街卫生室上转病人808人次。

【“通武廊”合作】 成立潞河-武清医院专科联盟、京津冀医政联盟,发挥各医疗机构自身优势,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与互补,使更多患者受益。与通州潞河医院建立骨科、胸心血管外科专科医联体,专科医师实行互换交流。专科医联体成立以来,开展膝肩关节镜手术9例、关节置换手术4例、复杂创伤手术11例、腰椎骨折手术9例。

【对口帮扶】 继续开展对西藏自治区丁青县,河北省围场县,甘肃省静宁县、泾川县等地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实施远程医疗服务。2019年,派驻援西藏人员5人、援甘肃人员14人、援围场人员4人,接收受援三地到区人民医院培训交流人员135人次。完成远程会诊6例、远程培训3次。与泾川县医院、围场县医院签署协作协议,建立长期帮扶机制,协助泾川县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定,协助静宁县医院、泾川县医院成为甘肃省卒中防治中心认证单位。

【援非工作】2019年,按照市卫健委工作安排,放射科1名医生通过选拔加入中国援助非洲医疗队,7月开始援非工作。8月,区人民医院2名医生完成援非任务,在国际援助工作上实现新突破。

(逯延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