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苏风味菜——中国饮食文化简介

江苏风味菜——中国饮食文化简介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江苏风味菜概述江苏烹饪历史悠久,秦汉以前长江下游地区的饮食主要是“饭稻羹鱼”。菜肴以清淡见长,味和南北,是江苏菜风味特色最浓的主体部分。江苏菜也注重原料的荤素组合,通过原料间的组配表现原料固有的醇正风味,突出原料清鲜之特色。

江苏风味菜——中国饮食文化简介

(一)江苏风味菜概述

江苏烹饪历史悠久,秦汉以前长江下游地区的饮食主要是“饭稻羹鱼”。《楚辞·天同》记有“彭铿斟雉帝何飨”之句,即名厨彭铿所制之野鸡羹,供帝尧所食,深得尧的赏识,封其建立大彭国,即今彭城徐州隋唐两宋以来,金陵扬州等地繁荣的市场促进了江苏烹饪的发展,如北宋《清异录》记有隋炀帝在扬州大筑宫苑定为行都,江苏所产的糟蟹,糖蟹为贡品,并将蟹壳表面揩拭干净,把金纸剪成的龙凤花密密地粘贴在上面。扬州用碧绿的竹筒或菊之幼苗,将鲫鱼肉、鲤鱼子缠裹成的“缕子脍”,苏州用鱼鲊之片拼合成牡丹状的著名花色菜品“玲珑牡丹鲊”等,这都说明在唐宋江苏已有制作复杂、色泽鲜艳、造型美观的工艺菜品了。明清时代江苏内河交通发达,船宴盛行,南京、苏州、扬州皆有船宴。清代江苏烹饪技法日益精细,菜肴品种大为丰富,风味特色已经形成,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清人徐珂所辑《清稗类钞》中记有“肴馔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这里举的10处,有5处为江苏名城。

(二)菜系组成

苏菜大致分为淮扬风味、金陵风味、苏锡风味和徐海风味四大流派。

1.淮扬菜

淮扬菜以两淮(淮安、淮阴)、扬州为中心,南起镇江,北至洪泽湖,东至沿海一带。主体以大运河为主干的这一地区,水产业发达,江河湖海出产甚丰。菜肴以清淡见长,味和南北,是江苏菜风味特色最浓的主体部分。

2.金陵菜

金陵菜又称京苏菜,指以南京为中心的地方风味菜。南京古为六朝金粉之地,今为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饮食市场自古繁荣。南京菜兼顾四方之优,适应八方之需,口味醇正,滋味平和,香醇适口,咸水鸭最为著名,是南京鸭肴的代表。另外,美人肝、松鼠鱼、凤尾虾、清炖鸡孚等也非常有名。

3.苏锡菜

苏锡菜以苏州、无锡为中心,包括太湖阳澄湖、滆湖地区的地方风味菜。苏锡菜甜味较重,咸味收口,浓油赤酱,近代逐趋向清新爽淡,善于表现原料本味。其代表菜有碧螺虾仁、雪花蟹斗、梁脆膳、太湖银鱼、天下第一菜、叫花鸡、松鼠鳜鱼、常州的糟扣肉、昆山的虾仁拉丝蛋、无锡的肉骨头等。

4.徐海菜

徐海菜指徐州沿陇海线向东延伸至连云港一带的地方风味菜。徐海菜用海产为原料的较多,以咸鲜为主,风味兼备,风格淳朴,注重实惠。其代表菜有霸王别姬、彭城鱼丸、沛公狗肉、羊方藏鱼、红烧沙光鱼、烧乌花等。

(三)烹饪原料

江南鱼米之乡,时令水鲜、蔬菜四季常熟。著名的水产有镇江鲥鱼、两淮鳝鱼、太湖银鱼、南通刀鱼,以及连云港的海蟹、沙光鱼和阳澄湖的大闸蟹等,桂花盛开时江苏独有的斑鱼纷纷上市。中外驰名的南通狼山鸡、高邮鸭、如皋火腿、泰兴的猪、南京的矮脚黄青菜、苏州的鸭血糯、泰州的豆制品,还有遍布水乡的鹅、鸭、茭白、藕、菱、芡实等,物产丰富。相传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南北朝时用面筋制作菜肴,还有笋、蕈等素食原料。丰富的烹饪原料为江苏烹饪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www.xing528.com)

(四)风味特点

清鲜平和是江苏菜最根本的基调。江鲜、河鲜、海鲜、湖鲜、鲜蔬、鲜瓜果、鲜畜禽肉,都突出主料本味,注重保持原料固有的新鲜及鲜味。动物性原料多用活料,以求突出鲜活的本味。调味时主要用盐,以促使原料中的鲜味物质表现出来,但不能以盐之咸而压原料本味,部分菜肴少量加入白糖调味,以求甘鲜,显得更为平和醇正,也常用香醋、芝麻油、糟油、红曲、椒盐、糖醋、醇酒、姜、葱等特色调料,使成菜在清鲜之中显得醇香多变。对于味薄的原料,多用特制调料或虾等鲜香味重的调料来赋味,增强原料鲜香风味。江苏菜也注重原料的荤素组合,通过原料间的组配表现原料固有的醇正风味,突出原料清鲜之特色。

(五)代表菜

1.水晶肴蹄

水晶肴蹄又名镇江肴肉,亦称水晶肴肉,是驰名中外的镇江名菜。

相传三百多年前,镇江有一家夫妻酒店。一天店主买回4只猪蹄,准备过几天再食用,因天热怕变质,便用盐腌制。但他误把妻子为父亲鞭炮所买的一包硝当做了精盐。直到第二天妻子找硝准备做鞭炮时才发觉,连忙揭开腌缸一看,只见猪蹄不但肉质未变,反而肉板结实,色泽红润,蹄皮呈白色。为了去除硝的味道,他一连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经开水锅中焯水,用清水漂洗。接着入锅加葱姜、花椒桂皮茴香,清水焖煮。店主夫妇本想用高温煮熟解其毒味,没想到一个多钟头后锅中却散发出一股极为诱人的香味。“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恰巧路过此地,也被香味吸引止步。于是他变成一个白发老人来到小酒店门口敲门。店门一开,香味立刻飘到街上。众人前来询问,店主妻子一边捞出猪蹄,一边实话对大家说:“这蹄膀错放了硝,不能吃。”但那位白发老人把四只猪蹄全部买下,并当即在店里吃了起来。由于滋味极佳,越吃越香,结果一连吃了三只半才罢休。店主和在场的人把剩下的半只蹄膀拿来尝,都觉得滋味异常鲜美。此后,该店就用此法制作“硝肉”,不久就远近闻名。后来店主考虑到“硝肉”二字不雅,改为“肴肉”。从此,“肴肉”一直名扬中外。

2.扬州狮子头

狮子头是淮扬菜中俗称“三大头”之一,北方称“肉丸子”,扬州话说是“大赞肉”。

据传唐代郇国公韦陟宴客,当“葵花肉”这道菜端上来时,只见那巨大的肉团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绝伦,犹如雄狮之头。宾客们趁机劝酒道:“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韦陟高兴地举酒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日盛会,‘葵花肉’不如改名‘狮子头’。”从此扬州就添了狮子头这道名菜。扬州狮子头选用肥瘦各半的净猪肋条肉,考究的在秋冬季还加上蟹黄蟹肉虾子等配料即制成了蟹粉狮子头。因为大肉丸制成后,表面一层的肥肉末已大体溶化或半溶化了,而瘦肉末则相对显得凸起,给人以毛毛糙糙之感,于是,形象化地称之为狮子头。

3.叫花童鸡

传说有一个叫花子,流落到常熟一个村子里。那天正逢大年,他躺在破庙里,腹内饥饿且天气寒冷,看到人家都在杀鸡杀猪,准备过年,他好不凄然,想到外乞食,又怕人家忌讳。突然,他见到一只母鸡出来觅食,便将其捉住,匆匆地走到山野荒郊处宰杀母鸡,把鸡头拧断,放出鸡血,并从鸡肋下挖个洞,掏出内脏,用一小撮盐擦擦鸡膛,用水调稀黄泥,把鸡糊成泥团,用火石取火,点燃树枝枯叶,然后把鸡放到火上烤。火烤完了,他又找一些干草,焖在火上,火上罩了一块破缸片。因过于劳困,他倒地便睡。一觉醒来,他忙拨开火灰,余烬还未灭,泥团子已烤得有了细缝,往地上一摔,泥连鸡毛一齐脱落,顿时鸡香四溢,他美美地饱餐一顿。在叫花子吃鸡的时候,恰被路过的一家饭店的掌柜看见,他觉得香气扑鼻,便向叫花子讨食,并向叫花子讨教制作方法。掌柜回店以后,如法炮制,招徕顾客,并命名为“叫花子鸡”,从此名扬天下。

此外,江苏菜著名的代表菜还有粱溪脆鳝、文思豆腐、扬州三套鸭等,名小吃四喜汤团、枫镇大面、锅盖面、黄桥烧饼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