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目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目标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语言教育总目标是幼儿教育目标的一部分。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正是我国幼儿教育目标在语言这一领域内的具体体现,它与总目标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它把幼儿教育的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并对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分别作了规定。这些必须引起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把幼儿倾听行为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语言教育的核心目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的总目标是第一层次上的语言教育目标。幼儿语言教育总目标是幼儿教育标的一部分。在幼儿阶段,这一目标表现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正是我国幼儿教育目标在语言这一领域内的具体体现,它与总目标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同时,幼儿语言教育目标又是对这一较长时期幼儿语言发展的任务要求,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正如幼儿语言在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语言教育目标在幼儿教育总目标中也具有独特且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方面都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学前教育也同样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和改革,特别是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颁布以后,幼儿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经过幼教工作者十多年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和经验总结,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这是在基础教育的前提下,总结了幼儿教育改革的经验,并借鉴了当今世界的最新教育理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后制定的。它把幼儿教育的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并对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分别作了规定。下面就语言领域的目标与内容要求加以陈述和分析。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的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其中,语言部分分为“倾听与表达”和“阅读与书写”两个方面,其发展目标分别如下:

倾听与表达:

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目标3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阅读与书写准备:

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二)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分析

从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来看,与以往制订的语言教育任务相比,该目标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把幼儿快乐学习语言放在首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次目标的确定在引导幼儿快乐学习上更多地使用“喜欢、愿意”等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词汇,突出对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的关注,说明幼儿语言教育中把儿童的兴趣放在了重要位置,明确该领域的教育重点及主要的价值取向,努力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情感和态度,更加突出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只有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才能使学习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为幼儿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www.xing528.com)

2.强调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语言作为人类信息、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工具,思维和学习的工具,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因此,具有时代特征的幼儿语言教育,需要将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与人际交往的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所以,《纲要》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重视语言运用的要求,利用幼儿“谈、听、说、看”的机会去发展语言,强调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语言,适当降低语言形式等知识方面的要求,如对儿童掌握词汇、句子以及背诵、复述故事等的要求。

3.重视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始重视研究这个课题。现实中的早期阅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从概念界定到方法内容说法不一,出现了早期阅读的读物满天飞的现象,甚至把早期大量识字与书写,看作是幼儿早期阅读的具体贯彻实施方法。而早期阅读并不是在儿童识字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读书活动,而是在于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看书兴趣和习惯以及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从幼儿发展的角度看,能使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保持对书的兴趣和爱好,以有利于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理解能力的不断发展。

与阅读活动有交叉关系的文学作品学习方面,将欣赏文学作品和感受其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突出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在幼儿文学活动中,注重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通过表演游戏、改编、仿编等多种形式,使幼儿感受和体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情节的发展,陶冶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感受体验文字美、文学美的能力。

(三)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幼儿语言教育过程中,教师提供支持性教育环境,重视幼儿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迅速发展。这种支持性语言环境包括显形和隐性两种环境,与以往相比更加强调了隐性环境的创设,以满足幼儿语言学习的个别需要和幼儿平等而开放的交往环境的要求。儿童语言发展既有人类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非常明显的个别差异,因而就要求给每一个儿童提供符合个别需要的教育机会。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所谓倾听就是指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就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而言,倾听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从而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这些必须引起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把幼儿倾听行为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

良好倾听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对幼儿倾听行为的培养,从认知的角度,要培养幼儿能够听懂别人对自己的讲话;从情感、态度方面,要培养幼儿喜欢听并积极有礼貌地听别人对自己说的话;从能力和技能方面,要培养幼儿能够集中注意、有礼貌、安静地倾听,能听懂普通话,能够分别不同的语调和声音,能理解日常用语。从倾听技能上,通过教育培养幼儿的几种技能,如:有意识倾听,要集中注意地听;辨析性倾听,即分辨不同内容的倾听;理解性倾听,掌握倾听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倾听。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语言教育的核心目标。因为关于语音方面的教育,只能教会他们掌握语言的物质外壳;丰富幼儿的词汇,是让他们掌握语言的建筑材料,只有教会幼儿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排列词汇并用口语表达出来的时候,语音语汇才具有交际工具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幼儿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具备一定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地与人进行语言交际。因此,表述行为的培养是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幼儿学习在不同的情景场合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成为流畅的语言使用者。

幼儿表达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就是说的能力,包括谈话能力(对话言语)和讲述能力(独白言语)两个方面。谈话是以提出问题及回答问题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对话能力;讲述是运用比较连贯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幼儿语言的目的性、独立性、连贯性和创造性,对幼儿的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要求要比谈话高。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对5岁以前的幼儿讲述方面的要求不高,而是通过谈话形式为讲述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要求需要我们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学习童话、故事、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绕口令、谜语等各种文学作品的机会,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引导他们想象文学作品创设的丰富情景,感受理解作品里各种人物的个性和情感特征,并能用叙事性的语言进行表达。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在幼儿阶段,尽管幼儿尚不需要具备阅读和书写能力,但他们有必要认识口语与文字的对应关系,引导他们逐渐产生对文字的敏感性;有必要掌握看懂图画书的基本技能,感受文字的功能、作用;有必要初步辨认例如自己的名字等常见的文字;有必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标记。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种要求绝不等同于一般的认字和写字,针对早期识字方面的种种误区,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的是:不能将识字作为此阶段早期阅读的最终目的,而应该是早期阅读的副产品。早期阅读的主要要求是: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和前书写准备,内容包括:了解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积极辨认汉字,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且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普通话是我国各个不同方言通用的语言,在早期语言发展关键期让幼儿学好普通话,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很好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早期在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同时,从口语角度学会使用普通话,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幼儿教育机构中普通话的语言氛围差距很大,特别在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普通话的环境仍需要幼教工作者的积极行动。

另外,在语言领域内,本《纲要》还对在语言活动过程中应采取的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有关指导要点,具体内容如下。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如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教师要与家长及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