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贿赂治理与对策研究

商业贿赂治理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国内多家媒体对“是否应该给老师送礼”、“送什么样的礼物”等话题开展了调查讨论。中国广播网在2010年9月10日做了一期特别节目:讨论主题为“教师节”变成“谢师节”送礼收礼者都尴尬。当然,如果给老师送礼限定在上述两种,自然没有讨论的必要。达到一定量的财物,可能就涉嫌贿赂。所以,透过“是否该向老师送礼”相关问题的讨论,我们一定程度上管中窥豹,探究行贿受贿的心路历程。

商业贿赂治理与对策研究

2010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国内多家媒体对“是否应该给老师送礼”、“送什么样的礼物”等话题开展了调查讨论。中国广播网在2010年9月10日做了一期特别节目:讨论主题为“教师节”变成“谢师节”送礼收礼者都尴尬。“教师节”为何陷入“谢师节”的怪圈?教育行业的送礼与收礼潜规则,真比其他行业更严重吗?大洋网的民意圆桌会也围绕“教师节,拿什么来感恩老师”的主题,请教育界人士、家长和评论员进行了探讨。教育部网站、北京青年报齐鲁晚报都有涉及“教师节送礼”的议题。

能公开讨论“教师节是否应该给老师送礼”,除了要规范教师和家长关系以外,还希望社会大众养成尊师重教的风气。有两种“送礼”受到大多数网名的尊重和推崇:一种是用自制贺卡、千纸鹤向老师表达节日祝贺或者“巧克力”等小礼品表示感谢的。有一位广东省海珠区的李老师,从教已经14年,“一位学生折叠的一罐幸运星,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李老师说,那些幸运星有999个,足足装满一大罐,而且是五颜六色的,“那位学生比较内向,话不多,可这些幸运星已经足以让我感受到他的心意了”。某中学陈智伟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则是学生从德国带回来的巧克力。陈老师说,自己所在中学和德国的一些中学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所以每年中德两国都会互派学生到两国中学做访问,“这块越洋巧克力,是我最喜欢的,至今都不舍得吃”。有媒体公开提示,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应该拿起手里的电话,给长期在教室默默奉献的老师们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感谢他们无私的付出。另一种是用自己的财物奖励在教育岗位成绩突出的老师。2010年9月10日的中国新闻网还刊登另外一个消息,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四川省筠连县孔雀乡中心村三组村民辛在光专程来到该村中心小学,将3万元送到学校用以奖励成绩突出的老师。原来,辛在光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当地农民创业过程中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多年的努力,他积累了一些资金,但他没有用自己存下的血汗钱修建自家新房,而是毅然拿出24万元成立了“尊师重教基金会”,用以奖励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当然,如果给老师送礼限定在上述两种,自然没有讨论的必要。客观上,“教师节给老师送礼”更多地表现为送钱或者物。达到一定量的财物,可能就涉嫌贿赂。所以,透过“是否该向老师送礼”相关问题的讨论,我们一定程度上管中窥豹,探究行贿受贿的心路历程。

有网站调查结果统计显示:32%的家长坚信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礼是无可厚非的,认为这样做是对孩子有利;7%的家长表示并不是不想给老师送礼,而是不知道该怎么送、送什么;25%的家长比较纠结,但如果别人都送,自己也会送,不能让孩子为难;25%的家长不会给老师送礼,并表示很鄙视这种行为;剩下11%的热心网友持观望态度。[1]虽然该网站调查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不得而知,但从有些网友提出取消教师节的呼声来看,已经有人把给老师送礼视为负担,从心理到行动都非常反感送礼行为。(www.xing528.com)

大家参与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是否要向老师送礼”。这是个在“教师节”前夕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送”与“不送”各有理由。主“送”派理由之一是:自己的孩子很特殊,需要老师特殊照顾;有特殊的需求就要有额外的付出。有些家长送礼是为了给孩子“买”额外待遇。“孩子父母经常给这个老师送礼,孩子才得到额外照顾”、“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比别人得到的爱更多一些,很多家长都会选择给老师送礼。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有家长还论证道,读书最重要的是成绩。而学生的成绩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任课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而一个班的学生都是好几十人,老师是很少的,还有的老师带几门课。这就形成一个需求大于供给的关系,无数学生形成一个竞争性市场,而较少的老师队伍是一个垄断性供给商,这样的需求与供给关系,不送礼成风才怪。某网站有网民透露,“一位黄埔区家长说他的一位同事送了2000元,才让女儿从倒数第一排挪到倒数第二排”。有些家长还希望用礼物引起老师对自己孩子的重视,换来当班长、班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好处。送礼的第二大理由就是:大家都送,自己不送担心孩子会受到差别待遇,影响孩子的发展。永博明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永江说:“我作为家长也有顾虑,希望孩子在班上得到公平对待,别的家长送礼了,我没有送礼(就会不安心)。”不给教师送礼的人理由也有两点:一是如果大部分家长都送,我也送就没有意义了,等于没送。因为学生那么多,送礼的也那么多,老师精力有限,不可能都能照顾。二是现在学校有制度,国家有法律,不给老师送礼,老师也不敢把自己的孩子怎么样。“教育是他们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在“送什么”的问题上,尽管也是仁智互见,但从法律性质上说,只有价值含量不大的小礼物不会上纲上线。只要是达到一定金额的礼品,无论是货币、购物卡,还是其他紧俏物资、电子产品,都难逃贿赂的嫌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