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艺术教学实施规划

高中艺术教学实施规划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艺术创造能力的标志不仅仅是掌握艺术创作的技能,而是指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掌握艺术特有的符号语言、结构和技巧,并且能运用所学的艺术知识和技巧,制作实现自己创意的音乐、绘画、雕塑、戏剧、舞蹈等作品,用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艺术课程尤其重视即兴式创作和表演。

高中艺术教学实施规划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它以浓厚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继承、热爱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形成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强烈愿望;它以丰富的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其认同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养成一种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它以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艺术表现方式,表现人的情感、心理活动,展示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和发展历程,揭示人性的深度和文化的意蕴。

这种人文课程注重选择那些具有优秀的人文思想的艺术作品,滋养与陶冶学生的情感,完善学生的心理;而不单纯把艺术作为一种谋生的技能教给学生,不是使人成为技术的奴隶;作为一种人文课程,艺术课程不仅引导学生思考“艺术是什么”的问题,还引导学生作“艺术应当是什么”的价值思考,因为只有通过一种健康的价值导向,才能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不断追求人生的完美化。

为实现艺术课程的人文价值导向,艺术课通过艺术史、美学等科目的学习,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艺术与文化、艺术与文明、艺术与人类精神的关系,理解艺术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艺术的学习中领悟人类文化的精髓。

艺术课还引导学生进行艺术的批评和欣赏,从艺术中认识与体验人类的普遍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评价能力与独创能力。艺术课还把艺术视为人类的精神家园,让学生置身其中充分体验艺术的意义和价值,理解艺术是为人类存在着的,如果不珍视它、失去了它,就无法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不能自由、快乐地成长,甚至无法完好地生存下去。

艺术课程的人文性还体现在它的教育方式上,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为一种审美化的人际关系,这一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的对话、理解和融合。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是融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www.xing528.com)

综合不是各要素的简单叠加和拼凑,而是异质要素间的相互碰撞和交融。艺术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有意识地强化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媒体艺术之间,以及这些艺术学科与其他非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各科的学习结成一种互补、互利的生态关系。艺术课程之所以强调艺术与艺术门类之间、艺术与其他学科间的综合,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条块分割式教育,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分离,学科群内部也是泾渭分明,不同学科的教师互不往来,数学课只要求学生用数学来思考,语文课只允许用词语思考等等。这种教育使得学生习惯于一种线性、单一的思维方式,使得本应完整的经验在学生头脑中成为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艺术课程正是力图通过多种艺术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支持,为学生综合艺术能力以及整合性艺术感觉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伴随学生观察力、辨别力等各种感知能力的和谐发展,学生会获得对世界的更多的经验和认识,加深对世界的整体理解,同时不断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艺术不仅是一种自我表达、自我娱乐的形式,而且是解决科学以及其他问题的最好方式,反过来其他学科的内容也是艺术创作的丰富源泉,通过艺术与其他学科不同表达形式间的转换,常常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所以艺术课程力图在艺术与非艺术学科间建立一座桥梁,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其艺术创作水平,而且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其他学科内容,发展转换、类比、抽象、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也是一门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艺术创造能力的标志不仅仅是掌握艺术创作的技能,而是指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掌握艺术特有的符号语言、结构和技巧,并且能运用所学的艺术知识和技巧,制作实现自己创意的音乐、绘画、雕塑、戏剧、舞蹈等作品,用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艺术课程尤其重视即兴式创作和表演。

所谓即兴式创造,是指在一定审美需要的支配下,学生自身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动、自觉的活动过程,它以情感体验的浓烈、想象力的活跃以及一个又一个新的审美意象及艺术作品的产生为突出特征。即兴活动往往需要人在瞬间提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某种独特的构想,从而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兴式的创造非常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

这种创造是一种积极的审美追求,它自始至终体现在感知与体验、创作与表现以及反思与评价的完整过程中,通过想象力与情感的自由表现,进一步激活学生的自由思维能力,或者达到对艺术对象所蕴涵的人文内涵的深刻领悟,或者生成与创造出新的艺术符号与形式,或者使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得到最活跃的发挥,促使学生的审美观察更加敏锐,审美构思愈益灵活,审美表现更加充分和丰富,从而真正体现出艺术教育的自由性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