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艺术课程评价特点

高中艺术课程评价特点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传统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相比,普通高中艺术课程在评价方面的突出特点是注重过程,注重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最终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和评价重心的转移。这种与教学融为一体的评价,符合成熟艺术家成长的规律。

高中艺术课程评价特点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在课程的评价方面,强调应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包括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结合普通高中艺术课程的性质和实施建议来看,普通高中艺术课程在评价方面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发展,淡化技能的训练与选拔,关注个体差异,注重综合性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倡导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与传统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相比,普通高中艺术课程在评价方面的突出特点是注重过程,注重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最终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和评价重心的转移。

这种与教学融为一体的评价,符合成熟艺术家成长的规律。众所周知,对那些成熟的成人艺术家之能力的评判,多半不是通过学校式的“卷面考试”,而是通过对他们作品质量的即时的和随机的判断进行的,换句话说,是通过书评、演出评论、美术评价、画室内召开的现场评价会等进行的。所以对学生艺术能力的评价应该与其艺术学习的实践接轨,通过对他们作品的随机式判断展开评价。这种“无迹之迹”的随机性、过程性评价,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动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获得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真实了解,及时给予学生不断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艺术能力的发展。例如在与学习有关的交流和对话中,可以让学生解释自己创作作品的步骤,并按照目标内容有意识地评价自己的作品(如为什么这样修改)。为实现过程性评价的基本目标,教师必须认真而随时地观察与学生的艺术学习相关的感受、创作及反思的过程。总之,普通高中所倡导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是对传统考试方式的超越,这种不带考试痕迹的评价方式一旦得到肯定与实施,师生的关系将会得到改变,教学也有望成为一种充满乐趣和生机、给学生以自信和鼓舞、并产生多种可能性的过程。这样的教学理所当然地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再像传统考评那样,只对学生构成威胁,使学生感到恐惧、神秘莫测或遭受挫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