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高中课程方案:重构课程结构,加强艺术与技术课程

新高中课程方案:重构课程结构,加强艺术与技术课程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方面,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普通高中学生艺术素养和技术素养的重视。毫无疑问,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排斥艺术的课程不可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普通高中新课程将“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并努力倡导综合化的艺术课程,将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与传统的音乐、美术一起纳入学校课程,这无疑从结构上弥补了以往高中课程不重视艺术课程的重要缺陷。

新高中课程方案:重构课程结构,加强艺术与技术课程

要改革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我们首先要研究的不是国内课程在形式结构上与国外的有何差距,如选修课比例多少、活动课程又有何不足,而是要研究普通高中课程的实质性构成要素应有哪些,高中课程到底要对学生的素质发展产生哪些实质性影响。在这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研究中,专家们普遍认为,普通高中仍属于基础教育,其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应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特别是要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批判精神、价值判断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及独立人格的发展。以此为前提,普通高中还应强化课程的选择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初步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切实增加课程内容与现实世界以及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这些都可视为人们对普通高中课程实质结构的思考,课程形式结构的设计就以此为依据而展开的。

在这方面,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普通高中学生艺术素养和技术素养的重视。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技术和艺术都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20世纪是一个否定性的世纪,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对人的否定,特别是使人变成了技术和机器的奴隶。[3]有鉴于此,文化界对“技术至上论”的批判不绝于耳。但是,这并不是说技术已经不再重要,技术永远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个人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强调,技术在促进文化融合和人们的理解与沟通方面也显得愈益重要。事实证明,一个高速发展、高度繁荣的国度,不仅应有先进的科学,而且应有与此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一个和谐发展、有能力适应现代生活的人,也不仅要懂得系统的科学知识,而且应具备基本的技术素养。技术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其创新精神,而且可以增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其实践能力和信息交流与表达的能力。普通高中新课程摒弃以往高中不重视技术教育的传统,专设“技术”领域,并同时重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显然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又是学生发展的需要。(www.xing528.com)

真正的人必须同时在三个维度上获得发展:知识、身体和人文现代人急需从“机器”和“语言”的双重统治中解放出来,重新开掘人的生命潜力.,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因而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教人以“生存技能”,而是要创造“生命质量”,关注人的“灵魂的建设”。而生命质量的提升、灵魂建设的加强以及人文维度的拓展,都离不开艺术。歌德(J.W.V.Goethe)说:“人生最重要的是用眼睛看世界。”艺术及其教育的首要价值就在于教人用“审美的眼睛”看世界,给人的灵魂以活力。在艺术的感召下,人们不仅更容易发现自然万物中蕴藏的美,而且更容易发现自己广阔的心灵世界的美,由此而达到对其自身人格价值的肯定,成为具有更高文化品位的人。毫无疑问,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排斥艺术的课程不可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普通高中新课程将“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并努力倡导综合化的艺术课程,将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与传统的音乐、美术一起纳入学校课程,这无疑从结构上弥补了以往高中课程不重视艺术课程的重要缺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