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为高中教师:温暖的导师制促进学生成长

成为高中教师:温暖的导师制促进学生成长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师制是指每个班级配备三位导师,每位导师既分管自己名下的学生,又协调合作共同管理班级。帮助学生关注当下,指引未来,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人,为顾老师所在学校的改革点赞。实行了导师制之后,希望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样才能发挥导师制的最大优势。所以在工作中不要在意学生一时的起伏,教师要为学生看得更远,正像顾老师说的:“如果老师能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指导,那么他们的进步绝对会超乎想象。”

成为高中教师:温暖的导师制促进学生成长

宁波市第四中学 顾佳欢

我所任职的高中,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创新地用导师制代替了原有的班主任制度。导师制是指每个班级配备三位导师,每位导师既分管自己名下的学生,又协调合作共同管理班级。在我的名下有一个平平无奇的女生,成绩处于中游,平时不太受老师关注。实行导师制后,每位导师名下一般只有十几个学生,每个学生都会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所以这个女生虽然很普通,但我还是关注着她。开学一个月后,运动会开始了,令我吃惊的是这个看起来十分柔弱的女孩竟然一下子报了800米和1500米两个长跑项目。在运动会报名阶段,我就问她是否能承受这样的运动量,她有点受宠若惊地告诉我800米跑是她的长项,1500米跑她是打算试一试。这个时候我开始反思:自己对学生还是不够了解。女孩的反应让我感觉到她是很渴望得到导师的关心和关注的,但是在这一方面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十分不巧,这一年的运动会第一天下雨。她从赛前的自信满满,到中途的气喘吁吁、脸色难看,到渐渐落在了后面。赛后,我赶紧跑过去扶住她,为她撑伞,并且询问她的情况。此时她哭得很伤心,比赛的成绩跟她往常的水平差了十万八千里,而且她浑身湿漉漉的,鞋子也湿透了。在这种情况下,她已经很难听进去安慰和道理了。当务之急,我先联系了她家长,让他们送来干净的衣物和鞋子。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先将她带到了办公室,让她喝点热水,擦擦湿漉漉的头发和衣裤。她处于舒适的环境中,情绪也渐渐缓和了,这时候再进行沟通应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时候,我们不应该在事发当时马上进行教育,而应该给学生一点反思、冷静的时间,之后再进行教育,这会让教育更加有效。

我引导她找一找今天发挥失常的原因,她只说都怪雨天。我又帮她深入分析了一下,告诉她心态也是很大的影响因素,雨天是一个客观原因,对所有参赛同学都是一样的。可见,落后之后的心态落差才是击倒她的主要因素。当我说到这里时,她陷入沉思,然后点了点头。于是我又进行了延伸拓展。我告诉她往后的学习甚至人生也是一样的,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只去找客观原因,还要多找一找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往往才是关键因素。同时,我们很难去改变客观条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自身去更好地迎接挑战。这其实是已经说烂了的“鸡汤”,在平时,学生们都不屑一顾,但在这种情况下,当我说出这一番话时,她是深有体会的,并且会认真地进行反思。教师的教育应该抓住时机,同一个道理在不同的情况下说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适当时机和具体事实下的教育能让学生从心底接受,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的运动会依然是雨天,在1500米长跑决赛中,有了前一天的领悟和体会,这个女生取得了第三名的佳绩。失败只有在深刻的反思后才会成为成功之母。事后这个女生非常感谢我,来跟我分享喜悦。这件事也让我跟这个学生的关系更加亲近了。她对我吐露心声,其实她这一阶段在一些科目上的学习很吃力。即使她很努力,成绩也只是勉强在中游。我一听就发现她的问题是学习方法不对造成的,就有针对性地指导了她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在之后的学习中,这个女生常常来问我问题,跟我交流她遇到的困难。期中考试时,她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人也变得更加开朗了。

经过这件事,我对自己也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我开始更多地去关注那些成绩中游、易被忽略的学生。对这些学生,如果老师能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指导,那么他们的进步绝对会超乎想象,这对学生乐观、开朗、积极的性格的养成也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导师制下,每位导师能给学生更多的关注与指导,更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引导会更加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www.xing528.com)

名师引领

“导师”这个称谓比“班主任”更加形象和贴切地概括了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和指导作用。高中的学习生活是学生人生经历中一个短暂而美好的阶段,老师就应当成为每个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导师。帮助学生关注当下,指引未来,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人,为顾老师所在学校的改革点赞。实行了导师制之后,希望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样才能发挥导师制的最大优势。

教育的本质不是改变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他们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考量他们是否合格,每个人都应该有不同的成长参考标准。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植物进行培养:有些学生能力超强,志向远大,这样的学生是榕树,树大根深,盘虬卧龙,没办法养在花盆里;有些学生性格不好,能力也不强,这样的学生是狗尾巴草,看着没啥用,但根据《本草纲目》记载,可以用来做药草……天生我才必有用,找到合适的舞台,每种植物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寻找到合适的舞台。

所以在工作中不要在意学生一时的起伏,教师要为学生看得更远,正像顾老师说的:“如果老师能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指导,那么他们的进步绝对会超乎想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具有良好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

(点评专家:郑成明,首届宁波市直属学校新秀班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