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彝族历史传说:六诏的传说与细奴逻的崛起

云南彝族历史传说:六诏的传说与细奴逻的崛起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诏的传说彝族历史传说。事后,王母娘娘派火神捉拿细奴逻。(段葵)南诏始祖细奴逻彝族人物传说。此后,细奴逻帮助蒙舍诏主统一了蒙舍川,并结婚生子逻晟。一天,细奴逻带儿子上山犁地,一个驾五彩云的神人在犁上敲了十三下便飞走了。濮人说他犯了族规,要捉拿他。事隔一年,又有一僧人来说,此非小沈法术高明,而是王母寿长命大。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

云南彝族历史传说:六诏的传说与细奴逻的崛起

六诏的传说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巍宝山下有无儿无女的老两口。一天,老婆子给山上犁地的老伴送午饭,半路上,一个右手持鹅毛扇、左手持白蚊帚的白发老人向她讨饭。老婆子把饭给了他,回去重做,又到这里时,见老人身边多了个人,白发老人说是他的徒弟,也说没吃饭。老婆子又把午饭给了他。第三次重做再来,老人旁边又多了个徒弟,老婆子照样把饭给了他们。等老婆子把重做的饭送到老伴那里时,天色已晚,二人回家,路上的师徒三人向他俩道福,并赐予六颗念珠。老伴认出这是他们常拜的太上老君和李天师、张天师。此后三年里,老婆子接连怀了三次双胞胎,大儿子取名细奴逻。细奴逻到十八岁那年,跟兄弟们一起赶金雀寺庙会,得知君主张乐进求告示:谁能把铁柱上的金雀拜下来,就让位于他,并将独生女许他。细奴逻一拜,金雀飞到他的肩上,于是他得了王位,建立大蒙国,封五个兄弟各主一个诏。饶唯讲述,薛琳搜集整理。收入《南诏故地的传说》,32开,7页,4 5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7年编印。(段葵)

细奴逻下凡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王母娘娘凤凰和金鸡,派火神的儿子细奴逻讨伐。细奴逻到凤凰山,见凤凰和金鸡唱歌跳舞,不忍加害它们。事后,王母娘娘派火神捉拿细奴逻。细奴逻在与火神的战斗中,得凤凰、金鸡救助逃脱,但还是被贬到人间吃苦。凤凰、金鸡又求老君救助,细奴逻即成蒙舍诏主。李九妹讲述,李永英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2 1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南诏始祖细奴逻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讲述的是:哀牢山上彝家美丽的姑娘摩利羌在龙潭边洗衣服时蹲在一块木板上搓衣,便怀了孕,十个月后生下了九个儿子。生子当晚有条龙变成英俊的小伙子进了摩利羌的屋子,说自己是孩子的父亲,决定领走八个,把叫宠龙的小儿留给她。由于宠龙身上时时闪着一圈红光,被京城皇帝的天师测出为“圣人降临”。皇帝害怕降世的圣人将来争夺自己的王位,便派人查找。在哥哥波洗的帮助下,摩利羌逃出了哀牢山,到了巍宝山定居,并改名“羌壶”,宠龙也改名“细奴逻”。细奴逻长大后为干旱的村子砸石引水。他引水的那眼泉水就被乡亲们称为“白沙井”。他还发现了能治病的温泉,后人称为“蒙诏汤池”。此后,细奴逻帮助蒙舍诏主统一了蒙舍川,并结婚生子逻晟。一天,细奴逻带儿子上山犁地,一个驾五彩云的神人在犁上敲了十三下(据说是南诏王统治的代数)便飞走了。后来,蒙舍诏主张乐进求得知细奴逻是个能人,就把蒙舍诏首领之位让给了他。赫青龙讲述,王丽珠采录。收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云南卷》,16开,4页,5 410字,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梁红)

细奴逻成家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细奴逻初到蒙舍坝时,帮人家放羊。主人背信弃义,不但不给他工钱,反而更加克扣,细奴逻便放火烧了主人房舍。他在逃跑途中遇到蒙淡姑娘,蒙淡之父看他正直,叫他帮他家放羊,并把蒙淡许配给他。细奴逻推辞不得,只得遵从。在娶蒙淡途中,天赐金银,夫妻便成就大业。李九妹讲述,罗扬奇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3页,1 4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细奴逻与乌龙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内容是:细奴逻追捕射中的猎物时,到了濮人的地界。濮人说他犯了族规,要捉拿他。他在逃跑途中,又与大乌梢蛇进行了一番格斗,观看了一场大青猴与大乌梢蛇格斗战术,还意外得到一把乌龙剑。他回村时,见濮人前来报复烧杀族人的惨景,便用乌梢蛇示范的战术和乌龙剑与濮人决战。胜利后,族中大伙头见他功高,就让位给他。李九妹讲述,罗怀奇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8页,5 5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细奴逻的坐骑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细奴逻年轻时,在打猎途中见一匹受伤的小黑马,就把它领回家精心喂养。几年后成了玉顶火眼、腿壮蹄正的乌龙驹。一天,这马被一位白发老人看见,说是他丢失的,细奴逻便还给他。细奴逻当上部落首领后,在一次战斗中,敌人射中他的坐骑,处在生死关头,突然那匹乌龙驹飞来,把他救出了敌阵。李九妹讲述,罗扬奇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1 5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异牟寻和小沈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南诏王异牟寻正在为王母亡灵祭奠时,见自报姓名的僧人小沈前来,又气又恼。可小沈说他有起死回生之术,异牟寻便叫他施法,王母果然活了过来。事隔一年,又有一僧人来说,此非小沈法术高明,而是王母寿长命大。为试真假,异牟寻命将死狗佯装大臣,叫小沈施术,死狗“汪汪”叫起来,众臣大惊,小沈遂告辞而别。后来王母病故,多方寻找小沈,却不见其人。佚名讲述,王丽珠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4页,2 5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南诏王世隆的传说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南诏王劝丰佑信佛不信道,请了印度赞陀崛多当国师,并派他选妃。可他所到之处只见丑怪的女人。第二次又去,选到一个美人,却几年不怀孕。第三次去选美,选得渔家女,生得太子,可这婴儿的左手直到七岁才打开。人们见太子手脉显示的是“好战”二字。他就是世隆。世隆登上王位后,果然穷兵黩武,与中原王朝的战争不断。佚名讲述,王丽珠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4页,2 5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南诏王第十三代王舜化贞的传说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内容是:南诏王的两个王妃安化公主和昆仑公主,都没有生子,另选的侧妃却生了太子,取名舜化贞。舜化贞十岁登基,他穿白衣,人称白衣太子。他骑着白水牛,驾着白鹰去巍宝山打猎,在路过莲花塘时,白水牛见水就往水里奔去,太子落水而亡。后来人们在他落水处建起小庙,塑其像,称他为“大黑天神孝哀皇帝白牛土主”。张希文讲述,芮增祥搜集整理。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4页,2 0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段葵)

龙王和铁柱庙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弥渡县彝族地区。内容是:一女子在密滴河打鱼,翻船后怀孕,生九子。九子到河边玩耍,八子被黄栗木变的龙吓跑,老九不跑,龙便认九子为儿,给予龙珠。九子得龙珠,呼风唤雨,逼退山妖水怪,百姓安宁,推九子为王。王位传至三国时,九子世系出孟获诸葛亮念其为龙孙,不敢杀害,封其官职。孟获感恩,建铁柱庙,塑诸葛亮像供奉。孟获又传至二十一世孙独逻,白王张乐进求念及两族手足之情,率其朝拜铁柱庙,见金丝鸟落于孙独逻肩上,即招为驸马,授大权,登王位。后传与逻盛、盛逻皮、皮逻阁,开创了南诏基业。邓襄武讲述,韦明搜集整理。收入《弥渡民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第一集,32开,6页,4 000字,弥渡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巴子)

蒙舍战白王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弥渡县彝族地区。内容是:白王张乐进求建都白崖(今红崖),江山固若金汤。民谣赞道:“若要江山倒,除非羊角再开花;若要江山倒,除非日出东来月出西。”蒙舍诏主即采纳部下“羊角开花”的妙计和董法官“月出西”的术法,攻破白崖,逼使白王献出江山,移居宾川。在白王起程处,后人称为“上马台”,每年举行纪念白王的“上马台会”。李性之、凹佩讲述,盛代昌搜集整理。收入《弥渡民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第一集,32开,4页,2 800字,弥渡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段葵)

土司的由来彝族历史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缅兵以象队为前阵攻到大黑山,让正在放羊的左禾见了从未见过的大象,很害怕,便躲到草丛里。大象偏偏又朝他这里走来,他防不及防,就抽出勾镰使劲一割,割掉了头象的鼻子。头象疼得往回跑,后面的象也跟着往回跑,兵士以为遭到伏击,败退回去。后来皇帝知道此事,召左禾验证后嘉奖,问他要什么时,左禾说:“我要西哈福。”这是彝语“羊皮”的意思,大臣却听成“世福”,皇帝就授予他世袭土司。左禾土司有职无权,他的玉印由差使早上来取,晚上又送回来。他老婆嫌麻烦,便把玉印从楼上丢下给差使,玉印砸掉了一个缺口。从此,传闻说左土司的玉印“以边缺为真”。左有得讲述,李建周搜集整理。收入《南诏故地的传说》,32开,3页,1 4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7年编印。(段葵)

左土司斗龙的传说彝族历史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内容是:在左土司的故乡祖房箐的水塘里有条大黑龙,与老土司是亲家。自新土司袭任后,黑龙恶性发作,不下雨,百姓苦不堪言。老土司只得宴请黑龙,给它送了些银两,请它给水。但黑龙不守信用,还要千猪万羊。新土司生气了,便叫村民在六月十八这天到水塘边,见洪水冒出,大家就丢石头;见清水冒出,就丢包子。新土司头顶铁三脚,口里念诵老土司教的咒语,跳进水里跟黑龙搏斗。村民们按新土司的话去做,几个回合后,一团黑糊糊的东西钻出水面向西飞去,接着下起大雨,枯苗得水返青。至今,水塘里还有一个大石头,据说就是那次搏斗中丢下的千万个石头合成的。左才讲述,左桂云搜集整理。收入《南诏故地的传说》,32开,4页,1 917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7年编印。(段葵)

张氏太太的传说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左土司游山,看见山下一堆火正烧着一个人。他下山去救时,却见火堆旁站着一个穿着破烂的姑娘,问是谁时,她说姓张。左土司把她领回去,土司老婆叫她放牛。一天,左土司看见一头水牛在吃自家地里的麦子,怎么赶也赶不走,那张姑娘一吆喝,牛就走了。为了找到牛主人索赔麦子,他们走了一村又一村,牛始终没有进村,最后到歪角河的岩壁前,牛不见了。姑娘让主人回去,自己去找。第二天早上,姑娘驮着三驮银子回来。后来左土司跟她成了亲,人们叫她张氏太太。张太太看到左土司年年去岩壁前挖银子,心太狠,就叫儿子给她做了个石棺材,自己睡进去就死了。儿子照母亲先前的吩咐料理之后,成了哑巴。后来左土司在张太太生前所用的枕头里见到一张纸,上面写着“歪角河有石螺无石棺,有人碰着石棺有银子万万两”。左土司派人挖了几天,却找不着石棺,问儿子,儿子只是摇头。姚万灯讲述,薛琳搜集整理。收入《南诏故地的传说》,32开,3页,1 7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7年编印。(段葵)

阿土司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内容是:沐英征云南时,遇到对方用大象打先锋,难以对付。一次,一头大象冲到芦苇丛中,被隐藏在那里的土人砍掉了鼻子,大象痛得反冲向本阵,沐英的官兵抓住战机,转败为胜。查功劳时,见一个穿羊皮、背象鼻箩箩的土人出来,问他叫什么时,只是“啊啊”的回答,沐英以为立功的土人姓阿。当场在他的羊皮衣上按上官印,封他为南涧土司。后来阿土司搬到太平村,皇上查得南涧地脉旺,担心那里出妖人,危及朝廷,就挖断了山脉。焦经粹讲述,潘吉宇搜集整理。收入《南涧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7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张秀娟)

土司百岁变虎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内容是:施土司九十岁时,得知女奴脚底板上有三颗痣,认为跟自己脚底板上的七颗痣加在一起是十足的福气,就收她为小老婆。到百岁那天,土司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一只虎窜到山里,晚上又回来看他的两个老婆。两个老婆见是虎,不敢开门,后来她们学着公鸡叫把老虎吓跑了。家人因一直不见家主死后的身影,就给他做了一座空坟。自此,两个老婆的后代因没有血缘关系,一直通婚。施凤鸣讲述,马紫钟搜集整理。收入《漾濞民间文学选》第一集,32开,3页,1 500字,漾濞彝族自治县文化局1986年编印。(张秀娟)

严惩土司官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内容是:乾隆年间,云郡施土司作恶多端,施士奇等三人决心为民除害,占据了平稳寨后,一面操练兵马,一面向朝廷控告。施土司也早有设防,一面设卡堵截,一面张榜悬赏捉拿。施士奇等三人巧施妙计,逃脱了堵截和捉拿,最后里应外合惩处了施土司。施凤鸣讲述,马紫钟搜集整理。收入《漾濞民间文学选》第一集,32开,3页,2 000字,漾濞彝族自治县文化局1986年编印。(张秀娟)

母猪精和土司官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祥云县米甸彝族村寨。内容是:米甸母猪潭里的母猪精领着四个小猪精,四处危害人畜。它们只怕篾匠的弯刀,就装成五娘母到村里试探篾匠,想骗取篾刀。篾匠却骗它们说,弯刀就怕芭蕉和蛇。五娘母就先后变成芭蕉和蛇要除篾匠,正中篾匠计谋,反害了自己。县官得知篾匠除害,要给他封赏,因语言不通,县官听成他要当土司,即授予金印、铜印。篾匠听不懂,把金印、铜印丢在墙脚而去。佚名讲述,奎汝义、王跃庚搜集整理。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祥云县民间故事卷》,32开,5页,2 7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张秀娟)

火烧松明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古代大理洱海一带有六个诏,它们和诏主是兄弟。蒙舍诏在巍山,诏主细奴逻是大哥,他为了并吞其他诏,盖了用松明子做材料的松明楼。六月二十五这天,邀约五个兄弟前来松明楼祭祖。邓赕诏主的妻子慈善夫人,感到此去凶多吉少,给丈夫戴上铁手镯。果然,晚上细奴逻借故点火,将五个兄弟烧死在松明楼里,唯有慈善夫人凭铁手镯找到丈夫的尸骨。细奴逻还要娶慈善夫人为妻,慈善夫人假借祭夫百日后再嫁,暗中备战。到时,慈善夫人迎战细奴逻,但因弱不敌强,慈善夫人投江。此后,彝族、白族为了纪念慈善夫人的忠贞,把火烧松明楼作为了火把节。左峰讲述,薛琳搜集整理。收入《南诏故地的传说》,32开,4页,2 2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7年编印。(段葵)

三公主的传说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三公主对父王细奴逻“火烧松明楼”烧死五个叔叔之事不满,又难以劝阻父王欺压五诏白族诏民,便回到故乡天摩崖寺当尼姑。不久积郁成疾,离开人世。从此,白族群众很感激三公主。每年正月二十三,中老年妇女成群结队,从百里以外来到巍山天摩崖寺接三公主到大理欢聚。佚名讲述,左和玉搜集整理。收入《南诏故地的传说》,32开,3页,1 026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7年编印。(段葵)

李文学放马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弥渡县彝族地区。内容是:李文学小时候帮潘大庄主放马,他放的马膘肥体壮,烈性刚强。一次,潘家八少爷要去打猎,却骑不上马,便鞭打李文学,马见了,就在一旁流泪。追猎时,马不听八少爷的话,李文学又遭一阵毒打。这回,马干脆就甩掉八少爷,到李文学跟前让他骑。后来算命先生传言说,李文学是下凡的蛤蟆星,庄主听说后就把他撵走,潘家的马也跟着死光了。昊正铃讲述,韦明搜集整理。收入《弥渡民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第一集,32开,3页,1 500字,弥渡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段葵)

三大碗酒和四十军棍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弥渡县彝族地区。内容是:李文学的部下安文玉,为感恩私自下山偷马进献李文学。李文学见马,不但不给予嘉奖,反而罚安文玉四十军棍。一次,李文学深夜查哨,哨兵误伤了他,他不但不给以处罚,反而赏给哨兵三大碗酒的嘉奖。李继生讲述,盛代昌搜集整理。收入《弥渡民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第一集,32开,3页,2 000字,弥渡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段葵)

二尼可坝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弥渡县彝族地区。内容是:李文学的女义军驻扎在铸钱山下,清军头目蔑视女义军,率兵攻打,结果失败,头目被抓。女义军对俘获的敌军头目大声呵道:“那你咯怕?”一声吼,群山应。此话便辗转相传,走样为“二尼可坝”,后来人们干脆就称铸钱山为“二尼可坝”。吴良厚讲述,张昭搜集整理。收入《弥渡民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第一集,32开,1页,700字,弥渡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张秀娟)

南山探马区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弥渡县彝族地区。内容是:李文学的属下探马化装成乞丐,去侦察弥渡县城敌人的军事部署。探马摸清了敌人的防御体系后,心想,县城将有一场激战。他为了免除百姓战乱之苦,又不便直言劝说人们离开这里,就以歌唱的方式暗示:“若要延寿九十九,丢弃家财山里走。”听出意思的人们就躲避了战乱之苦。佚名讲述,盛代昌搜集整理。收入《弥渡民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第一集,32开,4页,2 500字,弥渡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段葵)

李文学之死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弥渡县彝族地区。内容是:李文学为回族起义领袖杜文秀解围,率军打到大理,因寡不敌众,退兵到巍山。这时被一部下出卖,被清军俘获。后来,他以机智借机逃脱。清军又骗取放牛娃的信任,俘获李文学后杀害。李文彬讲述,张昭搜集整理。收入《弥渡民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第一集,32开,3页,1 500字,弥渡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巴子)

彝家兵马大元帅李文学的生与死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内容是:李文学是在一个雨夜里在野地里生的,瓦午村的王五四收养了他们母子俩。他一出生就不同凡人,肚脐大得出奇。长大后他帮人放马,他割的草,马都要跪着吃。一天,主人见他睡在马厩旁,马不敢吃草,走近一看,见他鼻子里有两条小龙进进出出,觉得此人不可小视。后来李文学领着穷人杀富济贫,成为兵马大元帅。后因叛徒出卖,他被剐死在无量乌龟山。他死的当晚,有个李家老人梦见他被封为六畜之神,从此南涧百姓一直把他当做神进行供奉。鲁友成讲述,左嘉禄搜集整理。收入《南涧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7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段葵)

李官的故事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安宁市彝族村寨。内容是:李国孟、李国清兄弟靠讨饭为生。哥哥李国孟在讨饭途中被头村的一个老倌收养,后来中金榜,到省城做官,人们叫他李官。李官为民伸张正义而得罪上司,被贬为楚雄县令。在楚雄,他澄清了毕天义的生死冤案。后来,他在核定一个案子中蒙冤,幸得毕天义的救助而死里逃生。他回乡后,报效老倌养育之恩,还为村民做好事。今天头村的李姓和箐口村的毕姓就是他们二人的后代。毕正荣讲述,姜炳才搜集整理。收入《安宁民间故事》,32开,3页,2 000字,安宁县民间故事集成办公室1993年编印。(张秀娟)

阿勒荣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石屏县、红河县等地的彝族地区。内容是:阿勒荣从小聪明过人,过目不忘,后来在一老奶奶的指点下,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南山拜三千八百岁的仙翁为师。仙翁讲了九个年头,阿勒荣既听又记了九个春秋,终于把天下奇闻轶事全部记了下来。阿勒荣拜别仙翁转回彝山,可在路上遇到了圣人孔夫子,便与孔夫子论天下事。但孔夫子论输了,尊阿勒荣为师。从此,彝人尊孔夫子为“席子”(师祖),尊阿勒荣为“定主”(师祖的师祖)。佚名讲述,李朝旺搜集整理。收入《彝族民间故事选》,32开,4页,2 000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龙倮贵)

武士阮元志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阮元志是清光绪年间彝族武士。内容记述阮元志年轻时为民打抱不平的三件事:一是他赶马住店时一手提一马驮,制伏放跑他的马帮的地方恶霸;二是他赶街时,拳打欺行霸市、克扣山民的地头蛇老板;三是他力扫一群盗贼,解救出被围困的一个山民。施凤鸣讲述,马紫钟搜集整理。收入《漾濞民间文学选》第一集,32开,4页,1 600字,漾濞彝族自治县文化局1986年编印。(张秀娟)

茶将军的传说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村里的茶阿六,家贫,从小就帮人放羊,常摔石子招呼羊群,摔来摔去,练出百发百中的好本事。一天,身背大刀的两个衙役迷路,见羊群中的小羊羔很可爱,就抱起玩。茶阿六以为他俩是强盗,便摔出一颗石子,击中一个衙役,疼得他直叫;另一个衙役抽出大刀向他扑来,又中了他的一个石子。两个衙役回府禀告,老爷下令都头带衙役捉拿,结果个个被石子打得鼻青脸肿。县老爷见状又惊又喜,便请茶阿六到衙门,县老爷还请人再教他一些武艺。从此,茶阿六屡建战功,成了将军。茶将军死后,村民们建了将军庙,他生前为村民挖的井叫将军井。佚名讲述,毛家莲搜集整理。收入《南诏故地的传说》,32开,4页,2 000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7年编印。(段葵)

捉蟒得宝刀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鹤庆县。内容是:蒋宗汉(彝族,清末武将,其死后御封壮勤公)投军后,常到寺里跟智德小和尚玩。一天,他得知小和尚为不见供品而蒙受冤屈的事后,就躲在菩萨背后观察。见大蟒来偷吃,便与蟒格斗,蟒败,变成寒光闪闪的大刀。从此,这把大刀就伴随他南征北战,屡建战功。李鸿钧讲述,鹤庆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搜集整理。收入《鹤庆民间故事集成》,32开,3页,1 5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张秀娟)

火牛阵大败鬼子兵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鹤庆县。内容是:在清末抗法战争中,法国鬼子兵退到文渊城,清军屡攻不下。蒋宗汉从群众送来慰问他的牛的身上得到启发,就叫部下征集来百余条牛,在牛角上缠上蘸着油的布条。夜间命部队赶着牛到敌阵前,点着牛角上油布条的火,然后枪炮齐鸣,百条火牛冲向敌阵,攻破敌人防线,取得文渊城。李鸿钧讲述,鹤庆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搜集整理。收入《鹤庆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1 0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张秀娟)

福地灌福水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鹤庆县。内容是:蒋宗汉回乡省亲,跟乡亲们一起到山上伐木。大家口渴,找不到水喝,他就向红石崖猛劈一斧,流出一股清泉。人们把这股清泉引到村里,称为福地灌福水,村名也改为大福地。旁边禾米村的亲戚见了清泉,也请蒋宗汉来看水。蒋宗汉又在看好的地方劈斧,斧头拔不出来,水流出来后又流回去。至今禾米村那里还有一段干涸的沟,传说就是那曾经流过水的沟。李鸿钧讲述,鹤庆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搜集整理。收入《鹤庆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6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张秀娟)

海夸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昭通市彝族地区。叙述的是:芒部地方的大黑彝陇家原来住在叙府,因为南干坝的果木好,就用比南干坝大一倍多的叙府来换地居住。后来,果木够吃了,又迁到比南干坝大的芒部。到了孙子一代,来到有平坝、有湖水的乌通山。夜里头人做梦,跟龙王谈好借这里建一座城,龙王答应了,但说好打五更就还地方。陇家在乌通山建了弥波城(因地形像葫芦,又叫葫芦城),并下令不准在城里打五更。第七代陇土府时,诸葛亮带兵经过此地,陇土府想和诸葛亮比试高低,派大将海夸迎战诸葛亮。海夸力大无比,拔起几抱粗的大白果树横扫过去,把诸葛亮打败了。第二回合海夸拿出白牛仙角号一吹,抓把豆子往天空一撒,变出千军万马,又把诸葛亮打败了。诸葛亮退出了一百里,派人装成货郎混进城,用掉包计从陇土府女儿手中搞到白牛仙角号,又带兵来攻。白牛仙角号失灵,海夸被诸葛亮打败。陇土府答应让给诸葛亮一箭之地,箭由海夸来射,海夸力气太大,一箭射过了金沙江,落到了凉山上。从此,陇部落就渡过金沙江进入大凉山,新建一座城,繁衍后代。曾世华讲述,杨力整理。收入《昭通地区民族民间文学资料选》第二集,32开,4页,3 450字,昭通地区文化局、民委1985年编印。(梁红)

法戛王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东川市彝族地区。内容是:相传,东川罗音山下有个叫法戛的彝族青年,为了让受苦的娃子们摆脱官家和土司的压迫,在村中波希(会算命卜卦医病的人)的指点下,找到了有珍珠泉水、攀枝花树、红白石头、热太阳的地方,得到了珍珠泉女赠送的心灯,在这里筑起了石头城,接来了母亲、妹妹及不愿当娃子的穷苦乡亲,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消息传开,四面八方的受苦彝家兄弟纷纷投奔石城。其中有个骑匹飞龙马、掌心里有千里眼的叫高诺的伙子成了法戛的妹夫。石城的兴旺,使周围的土司很害怕,于是向会泽县官安大人求兵征剿。高诺掌心的千里眼看到了官兵的行动,已有准备的石城里的人们把安大人派出的兵打得丢盔弃甲。于是安大人以和亲来迷惑法戛,高诺极力劝阻,但被迷雾蒙住眼睛的法戛还是把奸细冬鸟娶回了家。冬鸟施展一切手段挑拨法戛和高诺的关系,高诺让自己变成火把来照亮法戛的眼睛。但冬鸟已经探得法戛不死的秘密,吹灭了法戛的心灯,使他失去威力,并告知安大人用尖刀草刺穿法戛的心脏,让他无法复活。法戛的妹妹竹玉死后就变成了山茶花树。人们把法戛中箭的地方叫舍快(射胯),他住过一夜的村子叫摸黑铺,从马鞍上坠落的地方叫鞍落箐,他的尸身被丢弃的地方叫拖尸,死难的地方叫格勒(尖刀草)梁子。普茶花等讲述,谭伯信采录。收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云南卷》,16开,16页,20 500字,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梁红)

智斗土司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麻栗坡县一带。叙述的是:定居于新寨、陈寨及老马街一带的彝族倮倮人为了对付老马街恶霸杜方的欺负,请了土司官侬士杰年幼的第七个儿子侬七来当自己的土司官。有了土司官的撑腰,恶霸就不敢来欺负倮倮人了。但是倮倮人怕侬七将来变心,反过来霸占倮倮人的寨子,欺负倮倮人,所以就想了对付他的办法。他们把在陈寨为侬七建造好的新房推倒,然后告诉侬七这个地方不吉利,并为他在距陈寨二十里外的红庄建了房。侬七定居后要求倮倮人为他做舂碓、推磨等杂活,每年还要交给他一只活麂子。一段时间后,倮倮人约侬七一起去撵麂子,结果侬七累得走不动了,只好从此不要倮倮人交活麂子。舂碓和推磨的倮倮人又请侬七去看,说碓头舂着舂着就落不下去,磨推着推着就不会转了。晚上,山上又滚下很多石头,吓得侬七睡不着,倮倮人建议并帮侬七再次搬到更远的马桑岔河去。侬七迁居马桑岔河,成了孤家寡人,没几年就被强盗抢劫打死。从此,倮倮人卸下了负担。李德照讲述,杨献才整理。收入《云南民间文学集成·麻栗坡县民间故事》第二集,16开,4页,2 730字,麻栗坡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吴平)

八寨王的传说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马关县彝族地区。叙述彝族龙氏家族第二十六代长官八寨王的传奇事迹,由“慧眼识得飞龙马”、“八寨王和呵雅城的传说”、“智擒奸细赵奴头”、“计筑粗糠山,万氏丧胆”、“大摆火羊阵,万氏落魂”、“义斥沙源,怒劈山头”、“龙虎斗的传说”等七个故事组成。佚名讲述,李开鸿搜集整理。收入《云南民间文学集成·马关民间故事》第一集,16开,23页,14 500字,马关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8年编印。(吴平)

阿达尼罗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一带。内容是:阿达尼罗出生后死了父母,野猪、小兔、熊、马鹿把他养大。阿达尼罗在山里种粮食和棉花,分给山下的彝族和傣族穷人。山下的穷人都搬到山上住。山下的头人用毒酒害阿达尼罗成哑巴,但啄木鸟衔来红叶给他泡水喝后好了。头人又派人去毒害阿达尼罗,也没成功。阿达尼罗就带领山上的人和动物下山,吼声震倒了头人的房子,把头人压死了。傣族召勐王结婚生了女儿依罕,没生儿子。召勐王就把女儿赶走,依罕得到阿达尼罗的帮助,两人结婚。召勐王想害死女儿和女婿。阿达尼罗解决了召勐王交给他的难题:驯烈马、读贝叶经、犁地。召勐王老死之后,阿达尼罗带领彝族、傣族等住进坝子。佚名讲述,李维群搜集整理。收入《普洱民间文学集成》(二),32开,19页,13 500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民委1989年编印。(施文志)

飞马的故事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弥勒县彝族阿细人地区。内容是:出生在阿欲布山下的阿细,幼年时父母便先后亡故。富有却吝啬狠毒的舅舅,骗他去为自己放马群。有只小马驹非常依恋阿细,阿细也很疼爱它。阿细十五岁那年,舅舅把阿细赶出家门,小马驹从马厩里跳出来跟着阿细走了。阿细带着小马驹回到阿欲布山,靠打柴过日子。土司为霸占阿欲布山,勾结官府包围了阿欲布山,阿细乘着长出翅膀的小马驹飞上高空查看敌情,并在万红坡找到了仙刀。智勇双全的阿细拿着仙刀带领乡亲们杀退了官兵,并经么宋、给的、李的、木鲁支等地,直捣昆明。昆明的木玉大人买通阿细的舅舅,让阿细和漂亮的舅舅家表妹成亲,蛇蝎心肠的表妹花言巧语骗得飞马的秘密,并剪断了飞马的翅膀,阿细落入敌人手中被杀害了。阿细死后,阿欲布山上的人们拿起武器与官军拼杀。忽然,阿细的仙刀化作雷雨、山洪把官军和狠毒的舅舅淹死了。阿欲布山的人为了纪念阿细,便自称为阿细人。佚名讲述,武自立搜集整理。收入《弥勒民族民间故事》,32开,11页,9 000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梁红)

陶府木马两家的传说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一带。内容是:陶家是明代以来景东有名的土知府,人们称之为陶府。木马家本来姓王,因为大门口有两只大木马,而且木马能变成会走会跑的兵马,半夜出去替主人做事,所以人们称这家人为木马家。陶府家和木马家隔着一座打鹰山。有年秋天的一天,一只小鸟叼着一穗谷子飞到陶府家院子里。陶府家知道田里的谷子黄了,准备第二天就去收割。但木马家当天夜里就派出兵马把陶府家的谷子割完了。陶府家第二天在田里只见谷茬,便派人到处查找。两三天后陶府家才找到木马家打谷场上的稻草。陶府家放出一群大象,要去踏平木马家。木马家在打鹰山上的必经之地挖好陷阱,陶府家的大象全都掉进去困死了。打鹰山上现在还留下一个叫夹象沟的地名。佚名讲述,李寿昌记录。收入《景东县民间文学集成》,32开,3页,1 500字,景东彝族自治县民委、文化局、文化馆1988年编印。(施文志)

孟获的传说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市一带。内容是:传说,孟获是彝族的头人,住在昆明坝子里。孟获带领百姓从黑龙潭引来了水,流进昆明坝子就成了一条河。孟获又带领百姓建造了昆明城。昆明城造好以后,官兵就杀来了,孟获带上彝族百姓和他们打战。官兵多,但是没有办法对付孟获。因为孟获会变,不会死,即使杀死了,也能活回来。后来,孟获的小老婆把孟获灌醉,用甜言蜜语套出了他不会死的秘密出卖给官兵,官兵捉住他,把他杀死,取出他的心在火上炕干,孟获就再也不能活回来了。孟获带领百姓造的昆明城,造了四十七年,却只管理了四十七天就被官兵占去了。佚名讲述,李培芬搜集。收入《楚雄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第三辑,32开,2页,1 014字,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室1982年编印。(李惠兰朱琚元)

七夺阿瓦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武定县彝族民间。讲述的是:从前的昆明城是一个彝汉杂居的城市,城中最大的官是彝族,七夺阿瓦是第四任官员。昆明城中的翠湖里住着一条小黑龙,从四川来的一条小白龙想霸占翠湖,小黑龙打不赢小白龙便请七夺阿瓦帮忙,七夺阿瓦帮助小黑龙打死了小白龙。小黑龙为了报答七夺阿瓦,便来帮助七夺阿瓦修城墙,修了整整四十年。城墙修好了,城里的彝族却被汉人赶出了城外。七夺阿瓦为了夺回昆明城,准备去同汉人打仗。他的姐姐是个女神,送给他一匹仙马,一只仙狗,一只仙鸡,再加上神箭和仙刀。七夺阿瓦打仗大获全胜,消灭了敌军,只剩下七个败兵,七夺阿瓦饶了他们。他们便和七夺阿瓦打了“亲家”,相互之间时常走动。这七个“亲家”想暗害七夺阿瓦,常在食物中下毒,但是不论怎样都害不死他。七夺阿瓦的妻子很蠢,七个“亲家”从她嘴里套出了害死七夺阿瓦的方法。这样,七夺阿瓦便被害死了,尸体埋在了昆明东门外的大桥下。黎开世讲述,松绍先记录翻译。收入《武定县民族民间文学集成》油印本,16开,4页,4 500字,武定县文化局、民委、民间文学集成小组1988年9月编印。(钱丽云朱琚元)

鲁大宗的传说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据说彝族诗人鲁大宗出生在幸丘山脚下一个偏僻的小村子,时逢兵荒马乱,举家迁至岔河村居住。不久,母亲病故。几年后,父亲又去世。善良的后母把他送到自大理来的倪举人处读私塾,在倪举人的熏陶下,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昆明五华书院。在书院他的诗学水平及其他科目的成绩均有很大提高。书院学满后鲁大宗又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之后,他不畏强权在京城打赢了官司,并机智地逃过了仇家的追杀。鲁登云讲述,鲁宗一搜集整理。收入《禄劝民间故事》,32开,3页,1 456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局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91年编印。(梁红)

比迈哩力和他的不死药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永仁县。讲述的是:很久以前,永仁直苴村住着一个勤劳的彝族篾匠比迈哩力,只有一个独儿子与他相依为命。有一天,他到高山密林中砍了七十九棵竹子抬到龙潭里泡着,忽见坡上树林里一条大蟒蛇顺着山沟下来要喝水。他急得把尖刀插在山沟里,大蟒蛇被尖刀划成两半。不久,山头上又窜出另一条大蟒蛇,含着三片绿茵茵的树叶子,嚼细喂在划伤的蟒蛇嘴里,蛇的伤口就痊愈了,两条蟒蛇又一同窜回树林里去。比迈哩力找到了蟒蛇含来治伤的那棵药树,栽在一个大坛子里。从此,他用这棵药行医,为乡亲们治病,药到病除,深受人们尊敬。几年后比迈哩力去世了,直苴的彝族人民为了纪念比迈哩力为人民除害治病的功绩,每年农历十月间就做冷斋,代代相传至今。李必荣讲述,程自馨记录。收入《楚雄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第三辑,32开,3页,2 028字,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室1982年编印。(李惠兰朱琚元)

彝医巴嫫的传说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大姚县。内容是:巴嫫姑娘去放羊,忽然羊受惊吓,并吹着响鼻跑回来在她身边乱窜。她定了定神,见崖下躺着个血肉模糊的老人,她将老人喊醒。老人说,他是行医的,路过这里遇上了歹人,打断了他的手脚,抢了他的钱财跑了。姑娘解下葫芦和饭盒,给老人喂水、喂荞粑粑。老人让她去山上找一种叫阴阳草的草药,这种草叶绿心空杆四方,花白带红眼一双,晚上开花像月亮,白天开花朝太阳。巴嫫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阴阳草,并给老人包扎。包扎好后,巴嫫留下葫芦和饭盒看羊去了。下午转回崖下一看,只有葫芦和饭盒,老人不见了。后来,村里一户人家的水碓房倒了,砸断了主人的一双腿,骨头也压碎了。巴嫫姑娘用阴阳草给他治伤,七天就能走路了。她的名气从此很快就传开,远远近近的人都来找她治病。她为彝山的父老乡亲解除了很多痛苦,至今人们还传颂着巴嫫医生的神奇和好处。李传俊讲述,金铨记录。收入《大姚县民族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572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李惠兰朱琚元)(www.xing528.com)

采药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昆明市彝族撒梅人地区。内容是:很早以前,撒梅人居住的昆明大板桥附近的村庄疾病流行,随父亲行医的青年猎人阿喇与父亲一起奔忙各村救治病人。不想父亲染上恶疾,临终前要阿喇到哦乃奔地方找一种叫绰萝的草药医治百姓。阿喇历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在彩云姑娘的帮助下,战胜热水河中的火龙,消灭了打鹰山的恶鹰和守着绰萝药的老鸦,采到绰萝药,治好了乡亲们的病。阿喇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居住过的村子改名阿喇村(阿拉村)。为了感谢彩云姑娘帮助阿喇战胜恶魔,在打鹰山旁分别建起了热水河、老鸦村、一朵云村,还建了彩云庙,并在阿喇采药归来的六月二十五日这天过小年。每当这天,人们便要盛装到打鹰山看彩云,晚上男女青年还要点火把找彩云姑娘。王芝、王凤英讲述,李光荣搜集整理。收入《昆明市民间故事》第一辑,32开,5页,2 951字,昆明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7年编印。(梁红)

巧手郎中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双柏县彝族地区。讲述的是:双柏县彝族地区有一位医术精湛的郎中,一生致力于医药事业。患者上门求医,几乎是药到病除。每天来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更可贵的是,他的医德高尚,贫富无欺。由于他以医德为重,医术高深,人们都称为巧手郎中。有个忘恩负义的妇人见他生意好,就利用他开的药方制造了一场人命官司。从此,巧手郎中再也不给人家开药治病了,背着锅碗到山上去解板。据传,他解的板子全部是樟木料子。一天,有个男人肚子痛得要命,一疼起来就满地打滚,他的女人急忙找到山上求郎中医治。巧手郎中想了想,就随手抓了一把锯木屑,配上一块生姜,叫妇人拿回去煨给她丈夫吃。病人喝了药汤之后,不到一个时辰就痊愈了。不久,乡亲们纷纷到山上来求医问药,巧手郎中不得不下山重开药铺。樟木能治肚子痛也从此被人们认识。李光荣讲述,李朝昌、苏锡纬记录。收入《双柏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7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施选朱琚元)

彝医李四甲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聂苏人地区。内容是:传说,李四甲小时十分聪明,在行医中,怎样诊病,怎样用药,父亲一教他就掌握。后来,父亲叫他去投师学彝文。他邀了几个青年到新平的磨盘山去学彝文,回来后,开始用彝文记录祖父、父亲的药方、医方,并在自己的行医实践中记录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药方、医方。后来,李四甲成了一代民间名医。李荣春讲述,宋自华记录整理。载《礼社江》文艺小报“故事专版”,900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馆1986年编印。(宋自华)

毕阿那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牟定县彝族地区。讲述的是:很久以前,彝家山寨中流行着一种传染病。当时有个叫普安的人得了这种病被族人送进了深山老林,等待死神的来临。一天,他吃了蛇肉,病竟渐渐好转了。他正准备回家,忽见门外来了一个年轻人,向他询问前几天是否看见一条蛇从这里过路?普安告诉他蛇被煮吃了。年轻人就将蛇骨从头到尾连接起来,不到一个时辰那条蛇就复活了。普安受到启发,到青年人取药的地方找到那棵药回村来给乡亲们治病。普安能治病,又能唱歌的事传到玉皇大帝的耳朵里。玉皇大帝命普安上天去给他唱七天七夜的歌,天上的七天便是地上的七年。等普安回到地上,就找不到药了,原来是妻子把药烧了。从那以后,普安只能给大家治点小病,但仍能唱很多很多的歌。后来他所唱的歌被他的徒弟(也就是毕摩)一代代承传至今。因为普安是最早编唱毕摩经的人,毕摩都称他为“普安大法师”(“毕阿那”)。普兴科讲述,普启旺记录。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牟定县综合卷》,32开,3页,1 612字,牟定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9年编印。(李惠兰朱琚元)

扎扎阿尼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昭通市彝族地区。叙述的是:扎扎阿尼是彝族最高首领芒都慈莫家的毕摩。按芒都慈莫家的规矩,每九代要做一次大斋,斋后把毕摩杀了殉斋。到扎扎阿尼时,正好遇到这样的年头。大斋收场的第三天,慈莫家每天给扎扎阿尼送闷头酒,好让他从斋棚走出时跌跌撞撞掉到挖好的陷阱里被尖刀刺死。扎扎阿尼要逃出城,慈莫叫全城妇女站在城头上,毕摩忌讳从女人脚下过,扎扎阿尼就把法帽和令牌从妇女们头上甩出去,自己从城洞出来,从此毕摩的令牌是两截合成的。因为令牌摔成两截,请了神送不了神,他被神变成癞子,于是躲到罗泽河畔的岩洞,吃蛇度日。扎扎阿尼的病好后,到木黑的黑龙潭去玩,见到一只花喜鹊啄一条小蛇,就救了小蛇。小蛇是黑海龙王的三小姐,黑海龙王要扎扎阿尼替他去向乌撒白海龙王的公子求亲,得到了许诺。黑海龙王的三小姐出嫁时,芒都慈莫家到路上拦捉扎扎阿尼来殉斋,扎扎阿尼骑着黑海龙王送的飞马过来,吓得慈莫家的人们昏了过去。从此扎扎阿尼在两个龙王家来往,过着悠闲的生活。赵福清讲述,陇稼宽搜集整理。收入《昭通地区民族民间文学资料选编》第二集,32开,5页,3 500字,昭通地区文化局、民委1985年编印。(吴平)

周廷文打官司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大姚县。讲述的是:清道光二十五年,叭腊么村的周家出了个名人叫周廷文。无儿无女。他看到彝族乡亲们一年辛苦收获的粮食十有八九被姚州高土司家收去了,就请人写状子到姚州府告状。高土司家有钱有势,与官府相互勾结,想压服周廷文,三年官司周廷文被打一千多次屁股,打得屁股像猪皮一般厚,但周廷文打死了也不服。高家佩服这条硬汉子,免收叭腊么的租子。周廷文打赢了官司,自己也不能动弹了。叭腊么的彝家供养了他三年才死去。为纪念周廷文的功德,人们在村里为他立了块大碑,每年的清明节这天,全村人都来给他扫墓,用祭奠祖宗的礼仪祭奠他。李能讲述,李永芬记录。收入《大姚县民族民间文学集成》,32开,1页,338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李惠兰朱琚元)

兆得星反清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市、南华县彝族地区。清光绪三十四年,镇南县令黄运通和手下马应先以禁烟为名,大肆敲诈勒索山区人民。清末哀牢山起义军将领杞万等的儿子兆得星准备起义,并于当年冬月二十日在滥泥箐聚众议事,兆得星被推举为帅。他又任命百长,每百长带领一百人,回去后百长负责训练。腊月十一日兆得星的队伍浩浩荡荡向镇南进伐,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城,找不到黄县令,就拿走了他家的白银。各百长误听了郭兆奎派出的人的谣传,撤离了县城。住在衙门大堂里的兆得星,鸡叫时才发现队伍走完了,自己也只好走了。回到滥泥箐,把百长找回来,重新组织整训。阿雄乡的刘炳兰得知省府州府派兵前来围剿就叛变了,暗中与官府勾结,以请兆得星等人去商量攻城之策为名,用计活捉了兆得星及义军头领,并押送到镇南城外杀害。佚名讲述,者厚培搜集整理。收入《三女找太阳——楚雄市民族民间文学集》,32开,6页,4 600多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李福云朱琚元)

白蜂战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姚安县。讲述的是:从前,有个叫李玉真颇的彝族人,力大无比,还练就了一身打石弹、养蜂、唤蜂的好本事。因小时打伤了财主家的孩子,父母只好带他背井离乡,逃到了杳无人烟的大黑山来藏身。十六岁那年,李玉真颇搭救了彝族起义军将领李文学,在李文学的感召下,他毅然辞别父母,带上心爱的白蜂参加了起义军。有一次,李文学的队伍在大理天生桥附近被敌军围困,将士们六神无主,无计可施。就在危难之时,李玉真颇请求李文学派给他五十精兵去破敌。将士们以为他开玩笑,冷眼待他。李玉真颇耐心地介绍了破敌的独特方法,于是,经李文学同意后,李玉真颇带上五十名精兵和心爱的白蜂迎战敌军。一声令下,成千上万只白蜂飞向敌军,叮得敌军又叫又嚎,四处逃窜,义军大获全胜。从此,白蜂战的故事在义军中传开了。李发珍、李家才讲述,罗桂森记录。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姚安县综合卷》,32开,7页,4 500字,姚安县文化局、文联1989年编印。(施选朱琚元)

张母放龙云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禄丰县彝族民间。讲述的是:张汝翼与龙云曾是结拜兄弟,但人心难测,张汝翼为夺取军政大权,精心策划后于民国十六年二月六日发起政变,设计将龙云抓了起来,妄图长期统治云南。张汝翼的母亲张氏是一位深明大义的人,知道儿子抓了龙云,大骂儿子不仁不义,张汝翼不得不听从母亲之言将龙云放了。龙云被放出后,在亲信的护卫下连夜逃出昆明,并派人向在祥云一带的部属求援。各路驻兵赶回后很快将昆明城围得水泄不通,双方在城内展开激战。数日后,张汝翼败退城外,在碧鸡关又大战一场,双方伤亡惨重。张汝翼见状不忍再战,带兵向南撤退。龙云派军长卢汉率兵追赶,在永白镇围住张汝翼的部队。张汝翼兵败被俘,龙云下令就地处决。至此,龙云稳稳地坐住了云南省主席的宝座。鲁绍曾讲述,任家兴记录。收入《禄丰县民间故事普查资料汇编》,16开,2页,800字,禄丰县委宣传部、文化局、民委1988年编印。(钱丽云朱琚元)

“安”“李”换姓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武定县。内容是:传说,明朝万历年间,彝族李氏、安氏和唐氏祖先,结拜成生死之交后,从四川建冒迁到云南元谋的卡莫居住。安氏在卡莫当了土司。在第三代土司手中,安氏土司与李氏祖先商量换姓,土司改姓李,李氏改姓安。要是上头有人来问,就说卡莫地方只有李土司,没有安土司。安氏改姓李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安氏永做土司家的毕摩;二是拔以都都(地名)以下左边的庄子给安氏收租受用。到了第五代土司李宗唐手上,安氏随同李土司迁到环洲定居。改姓后的安氏先辈中有一对孪生兄弟,名叫安小黑和安小白,聪明过人,精通汉语,土司每逢到省城应酬官府,都要叫他哥俩同去。为此,土司衙门里的管家、师爷都非常嫉妒。有一年,恰逢哥俩到省城办事,一去两个月。管家与师爷认为正是除掉哥俩的好机会,便对土司大进谗言。土司中计,用缎带把哥俩勒死了。又过了几代人,安家的祖先为土司家作斋念经时,不小心香火烧着了经幡,引起了大火。土司说是有意放火的,不顾祖上结拜、换姓之情,勒索了不少钱财,并将原来三世土司拨给安家的官田也要了回去。从此,安家一无所有,全靠当毕摩维持生计。安贤贵讲述,王维记录翻译。收入《武定县民族民间文学集成》油印本,16开,2页,900字,武定县文化局、民委、民间文学集成小组1988年编印。(钱丽云朱琚元)

“海仙人”和他的宝剑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曲靖市。内容是:传说,红土墙彝寨南边有龙马潭,龙马潭下方居住着年迈的阿妈和花膀子、乌舌头、力可拔山的儿子。儿子在龙山脚下犁地时得天赐宝剑,牵回的瘦白马又变良驹,让他如虎添翼,被人们尊为“海仙人”。他飞马跃上十八张八仙桌,并从寨主儿子手中夺回中意的姑娘那妮,结为夫妻。见陆良坝子的老百姓丧生暴雨、洪水,“海仙人”欲挑山堵陆良口子,但中途赶回家,卸下了两座山,一座是位于三宝温泉的石宝山,另一座是红土墙的扁担山。次年,烽烟四起,天下大乱,国王命差使寻访能人,访到“海仙人”。他含泪离家,为国征战,平息了战乱。国王分封“一箭之地”报答他,他一箭直插昆明西山之巅,划得一半国土。一别几年,思乡心切,但因吃了国王为他举办庆典宰杀的乌牛白马肉,“海仙人”患病身亡。杨荣讲述、采录,曲新整理。收入《曲靖市民间文学集成》,32开,6页,3 19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谭玉婷)

羊皮圣旨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牟定县彝族地区。讲述的是:很久以前,牟定县白沙河头居住着一位善良的养蜂老人。一天,皇帝视察民情经过此地,受到老人的热情接待。皇帝见他心地善良,了解民情,就和他结为知己、拜为兄弟。两人朝夕相处了一段时日后,皇帝就启程回京城料理国事。临行时,叮嘱老人有空进京做客。第二年,老人卖蜂买了一群羊,准备去京城看望皇帝。当他走到半路上时,羊已全部死光,为了向皇帝表达自己的心意,老人只好背着几张羊皮去拜见皇帝。皇帝见到旧友很高兴,要留他在京城做官。老人执意不肯,仍要回去养蜂。皇帝送他珠宝玉器,他婉言谢绝了,最后送他一道写在羊皮上的免征税粮圣旨。老人满心欢喜,带着羊皮圣旨返回家中。从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当地的民众不用再交税纳粮了。后来,羊皮逐渐损坏,字迹也看不清了,当地的民众失去了凭证,官府和土司才在这个地方收粮赋税。佚名讲述,普启旺搜集,祁树森、李世忠校对。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牟定县综合卷》,32开,2页,800字,牟定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9年编印。(施选朱琚元)

海黑手的传说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罗平县彝族地区。讲述的是:一对四十岁无子的海姓夫妇,妻子者氏梦见黑龙后产下奇子。仙人前来恭喜赐名“霞”。海霞成人后犁地得利剑,斗虎获宝马,又得神僧赠金鞍、银镫、战袍、弓和三支箭,更添神威。海霞从狼群中救出牧羊姑娘,喜结良缘。后来,邻国兵伐中原,军师梦到海霞,皇上传旨召贵人。钦差千里寻访,海霞忙农活,六月收完荞麦方起程。铁青马显神威,三个月路程顷刻至。宝剑战场立奇功,平定战祸保国救民。皇上喜赠“一箭之地”,海霞一箭射到云南五华山的照壁上,与皇上平分江山。在六月二十四日的宴席上,皇上金口玉言误咒海霞而身亡。海霞阴魂不散,夜里与爱妻团聚。者氏教儿媳用麻绳追踪海霞下落,循绳来到黑龙潭,见海霞跃入水中,化为黑龙。其妻悲伤过度,在潭边产下一子。不久圣旨到,免海氏世代皇粮,免溪流村方圆万亩租税。乡亲为感谢海霞的恩德,修庙立金身,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到黑龙潭礼祭。佚名讲述,曹正刚采集,刘学高整理。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罗平县卷》,32开,8页,5 600字,罗平县文化局、文联、民委1990年编印。(谭玉婷)

叶廷才的传说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县彝族地区。内容是:太周城有个叫叶廷才的读书人,六十岁时仍未中榜,便搬到城外山庙苦读经书。一个明月当空的深夜,叶廷才听到两个女鬼交谈她们生前之事,女鬼生尾妮说:“我生前不听人教诲,生活不检点,婚外情乱,被丈夫暴打而上吊自杀。”尼尾绿讲:“我在世时,嫉妒人和睦,见夫家两个嫂子亲如姐妹,便搬弄是非,搅得两家打官司。事情败露,怕吃官司而上吊。现今弄得阴间去不了,阳世不能留,看人吃饭自己饿,见人睡觉自己冷,还遭人唾骂。”生尾妮还说,她自己已选了一个丈夫做生意未归,并被公婆逼着改嫁,欲寻死的李家媳妇东苏做自己的替死鬼,以便早点转世投胎,并怂恿尼尾绿也去找个替身。叶廷才听到此话后卖田换银,以李家儿子的口气写了封信寄给李家,李家就未再逼儿媳改嫁。女鬼生尾妮得知替身被叶廷才所救,想害死叶廷才,却被门神击退。叶廷才后来做了高官。佚名讲述,白瑞义、张秀丽搜集整理。收入《红河县民族民间故事》,32开,4页,2 5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梁红)

彝家花木兰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讲述的是:一八八三年法国从越南入侵云南时,清廷为了抵抗法军,在彝家山寨阿科依招兵。铭都母本布姑娘看弟弟年幼,便女扮男装替弟弟去当兵。在兵营里她作战有勇有谋,多次立下了战功,被提升为副将。一次在灌木林隐蔽准备偷袭敌人时,她蹲着撒尿,兵丁见怪问起来时,她以不暴露目标为由巧妙解了围。为此兵丁们也学着她蹲着撒起尿来。她在兵营里一晃十三年,战事渐平后她回家探亲,母亲又给她梳装打扮恢复了女儿装。有一天士兵们前来接她回兵营去,看见他们的堂堂副将变成了一个美貌女子,个个呆若木鸡。普大爹讲述,龙云旺搜集整理。收入《峨山民间文学集成》,32开,3页,1 7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出版。(聂鲁)

阿细祖先上山来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弥勒县彝族阿细人地区。内容是:从前,在同度来若地方(大理),有个美丽的姑娘细山么,歌声悦耳,心地善良。每当夜幕降临,她家房前屋后便会响起小伙子们传情的笛声,而每每此时,细山么动人的歌声就会伴着笛声到天明。细山么的美名传到土司阿八窝宗那里,土司就以细山么家人的性命相威胁,逼迫细山么父母嫁女儿给他。婚礼之夜,细山么逃出虎口,并与英俊的海出相遇。他俩以山歌探问对答,互生爱慕,并成亲。于是,他们相伴“飞天外”,历经数十日,来到了林木茂密、百鸟争鸣、泉水潺潺的猛来山,在此安居乐业,生儿育女,使阿细人得以繁衍生息。佚名讲述,武文勇搜集,曾德奎整理。收入《弥勒民族民间故事》,32开,5页,4 000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梁红)

秦扎阿窝的故事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彝族地区。内容是:远古的时候,昆明城是彝族部落首领秦扎阿窝率领所有部族人员建造的。一天,有七个心眼的大儿子告诉他,彝人建城,汉人坐城,秦扎阿窝恼怒地把讲不吉利话的大儿子给处死了。昆明城建好不久,果然汉人部落来争夺城池。但汉人部落摸不清会化草为武器,变芝麻、绿豆为士兵的秦扎阿窝的底细,便主动将首领的女儿嫁给了秦扎阿窝的二儿子,以和解迷惑秦扎阿窝。不久,二儿媳从不设防的二儿子处获悉了破解秦扎阿窝神力的方法,并密告其父。汉族部落在秦扎阿窝演化武器和士兵的时候,杀害了秦扎阿窝,攻破了昆明城。秦扎阿窝的二儿子悲愤地砍了老婆,并带着部落的族人迁往昆明附近的禄劝、武定等地定居。由于有了秦扎阿窝死之前车之鉴,彝族夫妻感情再好,有些事丈夫是绝对不让妻子知道的。张汝勋讲述,吴翠仙、钱春林搜集整理。收入《禄劝民间故事》,32开,2页,1 389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局、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91年编印。(梁红)

血战天宝山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地区。讲述那嵩在天宝山(又名大明庵山)联合彝族民众与清军血战的壮举:一六五九年,吴三桂亲督清军从石屏进逼元江,新封云南总督那嵩只好送走在天宝山避居的永历帝,并率军及彝族民众在天宝山摆开阵势,与清军决一死战。吴三桂围山期间,曾射书劝降,许以高官厚禄。那嵩严词拒绝,历数吴三桂卖主求荣、祸国殃民的事实。吴三桂恼羞成怒,指挥清军昼夜攻打。天宝山一时炮声隆隆,硝烟滚滚。那嵩披甲上阵,身先士卒,搬石垒土,左冲右突,杀得清军血肉横飞,血流成河,消灭了大量清军。然后杀开一条血路,退入元江城内据守。持续三个月,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那嵩眼看大势已去,仍誓死不降,与他的家人登楼自焚。佚名讲述,李清升记录整理,载《元江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第四辑,32开,3页,1 500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馆1984年编印。(宋自华)

牧羊得刀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民间。普应春是明朝万历十八九年威震朝廷的新平县磨盘山彝族农民抗暴起义的领袖。讲述的是:穷苦的放羊倌普应春从小丧父,阿妈领他含辛茹苦地过日子。但他自小有着要当彝家雄鹰,为彝家人打抱不平的抱负。一天和伙伴们在山中放羊,看见一把插在崖石上的大刀,伙伴们去拔拔不出来,普应春过去一拔,“嗖”地一声连刀带鞘拔出来了。他得刀后来到森林中试刀,拔出鞘的大刀刀刃所向会发出“轰隆”声并闪出一道白光,会砍倒十多丈远的一片森林,原来这是一把宝刀。后来,普应春遇白胡子仙人点拨仙法,告诉他有了宝刀,再得一匹神马即可战天下,但宝物要收藏好,穷人不可欺,强人不可惧。普应春得了仙功后,自觉精神抖擞,力大无穷。佚名讲述,石原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3页,2 0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逛昆明城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双柏县等地的彝族地区。讲述的是:普应春得了仙法后,和伙伴们在山上放羊时,伙伴们嚷叫肚子饿,他叫伙伴们烧着火堆烧芋头吃,随即捡了些圆石投在火堆里烧,一会儿圆石就变成香喷喷的芋头。伙伴们吃腻了烧芋头要吃煮芋头,他即在火上支起三个石头,顺手摘下一个伙伴的帽子当锅装上水和石头,伙伴们又吃上了煮芋头。伙伴们说能上昆明玩一回多好啊,普应春即在地上划了一道闪着白光的圆圈把羊圈起来,砍一棵树枝叫伙伴闭上眼睛骑上,很快即到昆明。伙伴们在昆明尽情玩耍后肚子饿了,普应春在每人手心里画个圆圈就变铜钱买米线吃。之后又把伙伴们带回了磨盘山。但是因误了寨主家杀羊招待来客之事,普应春被寨主打得遍体鳞伤。佚名讲述,石原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3页,1 8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杀死头人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等地的彝族地区。讲述的是:普应春被寨主打得遍体鳞伤,在阿妈七天七夜的精心照料下才好起来,但在普应春心里深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这天在山上放羊时,他约伙伴们杀羊吃,说着拨出宝刀,伴随着一道白光一群羊的头就纷纷落地。有的伙伴因害怕就跑去向寨主报告,寨主带一帮家丁来抓普应春,扬言要将普应春剥皮、抽筋、挖心肝。当寨主领家丁人多势众拥过来时,普应春高举宝刀向外一劈,寨主和家丁们的头纷纷落地。未劈死的家丁回去向寨主家的少爷禀报此情景,少爷害怕得带上银两骑上马逃跑了。从此,普应春杀死无恶不作的寨主的事也在磨盘山传扬开来了。佚名讲述,石原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1 3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奇遇神马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石屏县、双柏县等地的彝族地区。讲述的是:普应春杀了寨主和他的家丁后,他妈常做噩梦,梦见官兵来抓普应春,便决定领普应春来到远山的娘舅家躲难。普应春舅舅家原本是殷实人家,有不少长工替他家放牛、放马、放羊,普应春就跟这些长工一起放牧。马厩里有一匹生下已三年的瘫子马,怪可怜的。普应春向舅舅要了这匹瘫子马,舅舅爽快地给了他。从此,普应春精心照料这匹瘫子马。躲了些日子风声平静后,普应春牵着已经能够站起来走路的瘫子马回家。来到半路见一塘水,即歇下将又脏又臭的瘫子马擦洗一番,未料瘫子马竟变成一匹熠熠生辉的雪白骏马。跳出水面时踩翻了一块石板,石板下有个洞穴,洞穴里有一副银鞍和一副拴着三股红、蓝、黄色缰绳的马笼头。普应春将鞍和笼头取出套上马,翻身跃骑拉动黄缰绳,骏马碎步小跑起来;拉动蓝缰绳,骏马风驰电掣疾跑起来;拉动红缰绳,骏马腾飞起来,跨过青山掠过白云转瞬即到了老家丁苴寨。佚名讲述,石原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4页,2 6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攻占平甸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地区。讲述的是:寨主家的大少爷逃离磨盘山后,拿着银两到州府状告普应青,州官收了银两即下令县官派兵捉拿普应春。县官知道普应春有宝刀神马,又受众人拥戴,故一直没有过问普应春杀头人之事。此时上司下令,只好硬着头皮驱使地方兵丁去捉拿普应春。普应春知道消息即率山寨青年出来察看。战栗畏葸的兵丁们道出了他们被违心驱使的苦衷,并请求普应春恕罪。普应春列举了州县官府催粮逼款和山寨头人欺压百姓之罪,扬言以后谁敢再来催粮逼款,定叫他有来无回。县太爷听后面如土色,只好具文上报州府。州官知道后大发雷霆,吩咐守备统领五百兵马前来征剿。普应春带领彝家青年迎战,发挥宝刀神马的威力,将官兵杀得片甲不留,并趁势攻占了平甸城,占据了磨盘山周围的大片地方。佚名讲述,石原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1 2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朝廷征讨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地区。讲述的是:朝廷责令云南巡抚派邓子龙率上万官兵前来征剿普应春。邓子龙乃几上几下久经沙场之人,他放话说这只是先头部队,后有十万大兵随即就到,能说服普应春受降者,朝廷有赏。普应春舅舅怕株连九族之苦,前来劝降。普应春列数官府和山寨头人欺压百姓之罪,拒绝劝降,并对舅舅说我有宝刀神马,不怕他十万官兵。舅舅趁普应春睡熟时来偷看宝刀,在拔刀出鞘看时错将刀口对准自己而人头落地死了。普应春母子伤心异常埋葬了舅舅。邓子龙听说这事也十分畏惧不敢贸然强攻,先派出奸细去毒死神马和偷宝刀。奸细偷偷潜入普应春家中,用狗血浇淋宝刀使宝刀失灵,在草料中放毒药把神马毒死。这时邓子龙率一群大兵向丁苴寨袭来。普应春不慌不忙拔宝刀应战,可宝刀已失去神力。他吩咐大家逃命,自己去马厩牵马,未料神马已被毒死。他只好化装成一个贩鸡鸭的挑夫逃走了。佚名讲述,石原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3页,1 8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应春不死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地区。讲述的是:普应春脱险后,改名张三,在昆明当屠户。他卖肉不用称,要几斤几两一刀砍下去绝无差错。官府明察暗访中得知,卖肉者即是普应春,便召集屠户们来砍肉。奇怪的是个个砍得像称一样准,原来普应春知道官府要以此为依据捉拿他,便在事先教会了屠户们砍肉的本领。后来有奸细暗报,普应春脚底板上有一撮毛,官府紧急在四处城门撒些石灰,叫过往的行人脱鞋走过。普应春不知是用此法捉拿他,脱鞋走过时一路带走了些石灰。官府认出普应春,把他抓起来杀害了。丁苴寨的百姓到昆明把他的尸体抬回,抬到化念老鲁官坡头尸体突然重起来抬不动,即下葬在那里。从此,每到夜晚,他的坟头上会放出一束荧光照射丁苴寨子,人们说这是普应春告诉乡亲们他没有死。佚名讲述,石原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1 0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普大王出世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地区。讲述的是:相传,龙马山上有块方圆九十丈的巨石。这块巨石五光十色,闪闪发光,彝家人把它当神石,逢年过节都要去祭献它。有一年秋天,绵绵秋雨下了七天七夜。雨过天晴,人们到庄稼地里一看,无数的麻雀在啄食谷穗,无数的蛆虫在咬噬庄稼上的叶子。彝家祭献天神地神都不灵,只好去祭献龙马山上的巨石,求它开恩,保佑彝家安康。人们正在祈祷时,只见巨石摇摇晃晃,放出异彩。忽然间,“轰隆”一声巨响,从巨石中走出一个威武雄壮的大汉。他左手持杨柳鞭,右手持金竹棍,看见被妖魔鬼怪毁坏的庄稼,心痛至极,立即用杨柳鞭一扬,只见地里的猴妖全部变为土块,把金竹棍一甩,只见麻雀、蛆虫全部化为灰烬。为了感谢这位拯救万民的英雄,人们便把他称为“普大王”。白玉生、白佑三讲述,宋自华记录整理。收入《哀牢山彝族神话传说》,32开,2页,1 0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普学旺)

神奇的葫芦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地区。讲述的是:相传,普大王的妻子怀孕了,普大王和妻子都十分高兴,盼望着婴儿的降生。一天,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大爷来祝贺道:“恭喜!恭喜!你妻子就要生宝了。不管是人是物,都要留在彝家山寨,不然,你会后悔的。”说罢,老大爷一阵风似地走了。顷刻,妻子分娩了,一连生下了七个小葫芦。妻子一看,高兴得大笑道:“这是宝葫芦,我为彝家生下宝了!”普大王却气愤至极,把小葫芦一个一个地捡起来扔向远方。两个小葫芦落在安定村的山上,这是装矿的宝葫芦。从此,这里的山中埋下了金矿、镍矿、石棉矿。一个葫芦落在因远村的太平山,这是一个装美的宝葫芦。从此,这一带山美水美、人美物美,小伙子英俊善良,小姑娘美丽贤惠。一个葫芦落在元江里,这是一个能镇妖的宝葫芦。从此,元江里的蛟龙被镇住了。一个落在元江坝中间,这是一个装粮食、水果的宝葫芦。从此,粮食年年大丰收,各种水果遍地香。一个落在青龙厂村的山上,这是一个装铜矿、铁矿的宝葫芦。从此,这一带有了丰富的铜、铁矿。当普大王要扔第七个葫芦的时候,妻子一把抓住他,求他留一个给彝家人。这是一个装歌舞和智慧的宝葫芦,从此,彝家山寨成了歌舞之乡,彝族成了一个有聪明才智的民族。白玉生讲述,宋自华记录整理。文稿由元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史志办宋自华保存,16开,2页,1 000字。(宋自华)

出生得离奇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地区。讲述的是:黑白租在妈妈肚子里怀了十二个月还没有出世,这天他在妈妈肚子里说:“妈妈,我在你肚子里久了,只要有一条大象过路,你就喊我。”妈妈应诺着,但心里却有些害怕,不如快点生下来。这天有一条大白水牛过路,他妈即说“大象过路了”。黑白租听了即从妈妈的胳肢窝里钻了出来。黑白租一出来就拎刀去追大象,要割一块象皮来补好妈妈腋下的创伤,可是只见一条白水牛。黑白租即割水牛皮补创伤。从此,妈妈的身上就带有了伤。龚富发、普文学讲述,陶学良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1页,8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到石屏吃米线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地区。讲述的是:黑白租小时候和村里的放牛伙伴们一起放牧,和他们相处很好。这天,他问伙伴们想不想到石屏吃米线?伙伴们虽口馋,但又担心没有钱,还怕牛马去糟踏庄稼。黑白租即在牛马周围画了一个圆圈,牛马就在圈里啃草跑不出去了。然后在伙伴们手心里各画一个通洞钱作为买米线吃的钱,叫大家闭上眼睛,他用臂弯一边夹上几个,“呼”的一声到了石屏县城。伙伴们在馆子里美美地吃上了一顿米线,还逛了一转石屏城,黑白租又使法把他们带回磨盘山来。龚富发、普文学讲述,陶学良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9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到元江给妈妈买米线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地区。讲述的是:黑白租妈妈生病想吃米线,黑白租问妈妈是想吃元江米线还是石屏卷粉。妈妈说元江米线好吃就是远了点。过了一会儿,黑白租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元江米线来给妈妈吃,还说,不够我再去端一碗。妈妈好生奇怪,元江那么远的路程,怎么一下子就端来了呢?说:“够了,妈是病人吃不了多少。”吃了米线,妈妈的病就渐渐好了。龚富发、普文学讲述,陶学良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7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黑白租脚迹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民间。讲述的是:黑白租喜欢云游,行侠仗义,广交朋友。一次在元江三马头朋友处游玩,忽有家乡来人报妈妈旧病复发,黑白租心里着急,从三马头一步跨回磨盘山,一脚落在磨盘山小水井旁的一块石板上,于是便踩出了一个深深的硕大的脚印。至今这个黑白租脚迹仍存留在磨盘山的石板上。黑白租返回磨盘山后,抓药草医治妈妈,妈妈的病很快医好了。拉加朵讲述,聂鲁搜集。载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馆主办的《山泉报》1986年第3期,1 100字。(聂鲁)

黑白租碗窑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民间。讲述的是:黑白租广交朋友,行侠乡里,于是家里也常有宾客聚会设宴,但家里原来穷,碗不够用。黑白租用土捏了一个通洞的土巴团掷在山腰上。这个土巴团变成了一座碗窑。黑白租派人从土洞里掏碗,要多少只要报个数,总是挑不完。后来,黑白租告诉邻近村寨的人们,谁家办红白宴事,碗不够只要报数到那里挑,用后报损坏数请求收回即可。这可方便村民们了,办宴需多少碗只要到洞口报数去挑,用后只要报声“大王收回你的碗”,碗即消失回洞。拉加朵讲述,聂鲁搜集。载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馆主办的《山泉报》1985年第2期,1 000字。(聂鲁)

黑白租地板藤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民间。讲述的是:黑白租出门三年不归,家里知道他喜云游,开初没当回事,可时间长了觉得不对劲,派人去找。找他的人到磨盘山顶大声叫唤,这时黑白租从一片绿茵茵的地板藤下爬起来。原来,黑白租有个嗜睡的毛病,那天他在山上打了个盹睡着了,一觉便睡三年,身上被地板藤爬满且长得有手膀子粗了。这时,找他的人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至今,在磨盘山落水洞旁的山地里,还长着一片黑白租地板藤,藤条弯弯,里面真的像有人睡过似的。拉加朵讲述,聂鲁搜集。载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馆主办的《山泉报》1987年第3期,1 100字。(聂鲁)

柱子为什么竖不起来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民间。讲述的是:黑白租的姐姐家盖新房,妈妈叫黑白租给姐姐送贺礼。盖新房的木匠师傅对黑白租很不礼貌,拿他开心取笑。待房子立柱时,柱子总是竖不起来。姐姐知道弟弟很有本事,就喊睡闷头觉的他来帮忙。黑白租洗把脸把洗脸水浇在柱脚上,用脚蹬一下柱子就竖起来了。木匠师傅知道是黑白租捣鬼,便一斧头砍过来,可斧头到黑白租跟前就掉了。龚富发、普文学讲述,陶学良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8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捉拿黑白租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民间。讲述的是:昏庸的县官听了木匠师傅的谗言,派人来捉拿黑白租。三个差役来到黑白租犁田的河边问:“你是否知道黑白租?”黑白租说:“他就是我哥哥,我领你们去。”遂歇犁把牛抱出田来。差役见黑白租弟弟有抱牛的力气,觉得黑白租可能会更厉害,于是就吓得溜回去了。县官又派五个得力的差役来捉拿,五个差役也心虚,正遇扛犁回家的黑白租,问:“你是否知道黑白租?”黑白租同样回答说:“他就是我哥哥。”即握住犁把竖起犁头戳犁果给差役们解渴。看着黑白租超凡的臂力,又把五个差役吓跑了。县官听差役回报发火了,派武官率上百兵丁来捉拿黑白租。黑白租点起他的十二盏神灯,口念:“火烧官兵。”果真把来捉拿的官兵烧得焦头烂额,只有少数残兵夹着尾巴逃跑了。县官吃不香,睡不着,派大兵把村寨团团围住。黑白租愤怒了,拔出了神剑。这神剑只要出鞘,刀口朝向方的人会人头纷纷落地,杀得只剩少数官兵逃了回去。龚富发、普文学讲述,陶学良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2页,1 4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神器失灵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民间。讲述的是:黑白租打退官兵的事传到州府,官府组织州县官兵又打来。这次官兵有石屏的、峨山的、元江的,来的人黑压压一片,像黄豆那样多。官兵们围得很近了,黑白租口中念念有词,点亮了神灯,可神灯失灵了。他又抽出神剑,可神剑也失灵变成钝刀了。黑白租挥刀奋力与官兵厮杀,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捉住了。龚富发、普文学讲述,陶学良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l页,8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烧不死的黑白租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民间。讲述的是:官府捉住黑白租后,押着他到峨山、通海游街示众。在峨山刽子手们用开水汤黑白租,黑白租说:“好冷啊,再烧开点。”在通海,刽子手们叫黑白租在支着利刃的床上睡觉,黑白租睡得鼾声如雷。押回新平,刽子手们用大火烧黑白租,黑白租在烈火中说:“你们永远烧不死我。”熊熊大火从早烧到晚,黑白租不见了。刽子手们面对火灰喊:“黑白租你死了没有?”“我在这儿呢!”三堆火灰里同时传出黑白租的回答声。刽子们把火灰装进瓦罐里,瓦罐里同样有黑白租的回答声。龚富发、普文学讲述,陶学良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3页,1 3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红笋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民间。讲述的是:黑白租的妈妈和乡亲们怀着满腔悲愤把烧黑白租的灰烬铲进背箩里准备拿去埋葬。这时,灰烬里突然传来黑白租的声音:“妈妈,在这里会长出一蓬竹子,每年会发一次红笋芽,我永远活在你们身边。”以后,果真在烧黑白租之地长出了一蓬竹子,雨水落地后,就发出了红笋芽。龚富发、普文学讲述,陶学良搜集。收入《新平县民间故事集成》,32开,l页,8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聂鲁)

黑白租坟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彝族民间。讲述的是:埋葬黑白租的土包渐渐长大,长成了一个大山包。人们都说这是黑白租的地胎包,黑白租又要复活出世了。官府害怕这山包越长越大,领着兵丁来挖山包,但山包挖了又长,依然如故。官府强迫民众在山包上开荒栽庄稼,但栽下的包谷突然会变成参天劲松。于是人们就再也不敢动这山包了,把它当做神拜祭。至今,这个山包仍存,上面古木森森。拉加朵讲述,聂鲁搜集。载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馆主办的《山泉报》1987年第3期,1 100字。(聂鲁)

智杀山霸王彝族历史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讲述的是:有个山霸王带领一批人马占领了背娃娃山脚的观音寺,为非作歹。他常常诬陷良家妇女是下药婆(放蛊的女人),然后抓去折磨。他还禁止当地的彝族说彝话,违反他命令的人要受惩罚。彝民向官府告状也没有用。山霸王更加猖狂,要把彝民赶走,占领彝民的房屋田地。彝民中有个叫三拷箐的人决心带大家反抗。三拷箐把彝民组织起来,把年轻力壮的人分成两伙,一伙跟他去杀山霸王,一伙照顾妇女老小。三拷箐带人在山脚下埋伏好,然后自己抱着一只大阉鸡去观音寺。把守关口的哨兵听说是给山霸王送鸡,就放他上去。三拷箐趁山霸王接阉鸡时不注意,突然从鸡翅膀下抽出尖刀,把他杀死。山下的彝民见到三拷箐给他们的信号,冲上山,消灭了山霸王的人马。杨登云讲述,陶明贵记录。收入《景东县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1 500字,景东彝族自治县民委、文化局、文化馆1988年编印。(施文志)

龙在田的传说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石屏县、红河县等地的彝族地区。讲述的是:传说,龙在田是其母与村边龙潭里的龙交欢而生,但其母难产而亡。他与外公外婆相依为命,为外公外婆放牛羊。他喜欢拿锄头当马骑。有一年,发生战乱,皇帝梦见天庭洞开,神龙传话西南龙在田可平定战事。于是皇帝密传旨令大臣查访西南异人。钦差大臣明察暗访,终于找到了龙在田。龙在田告别外公外婆及父老乡亲,复命圣旨,并在复命途中按照其父龙神的旨意用九万两黄金买了龙马。到了京城,皇帝命他去水溪平息战乱。可皇帝不给一兵一卒,只给他三千两银子,要他自己去招兵买马。他一路打着“龙”字大旗,招收兵马,用火牛战术一举攻破水溪城。战后皇帝嘉奖他,并为他更衣,看见他一身纹龙鳞状,才知他是龙子。晚年他看到朝廷腐败,告退返乡。佚名讲述,李朝旺搜集整理。收入《彝族民间故事选》,32开,5页,4 000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龙倮贵)

鲁贯实的传说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市、南华县的彝族地区。讲述的是:鲁贯实是哀牢山西舍路德波苴大梨树村人,是地主谢干成家的佃户,到了二十六七岁还讨不起老婆。咸丰元年,舅舅家给了一头小猪,准备三十晚上杀了过年,却被狠心的地主拉走抵租了。鲁贯实非常愤怒,三十晚上潜入谢干成家,把他杀了,然后逃到镇南一街避难。期间,结识了段文英、肖士善等人,一起举起义旗,拉起了千余人的队伍,在罗明乡、英武乡一带活动,杀了前来围剿的陈短土司,烧毁了土司府。咸丰五年,楚雄李大人发兵驻扎麻地垭口和三尖山,段文英、肖士善不幸被捕遇害,鲁贯实又在楚雄八哨召唤农民扩大队伍,各哨山头扎起营来,抗租抗税。驻扎在祥云大者古的清军,知悉鲁贯实的帅府后,前去大迤能山腊武地围剿,鲁贯实不幸被捕,被押往大者古杀害。佚名讲述,者厚培搜集整理。收入《楚雄市民族民间文学集》,16开,4页,1 880字,楚雄市文化馆1991年编印。(李福云朱琚元)

火牛阵大败洋鬼子彝族人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省鹤庆县。讲述的是:清光绪十一年中国军队到越南抗法救国。蒋宗汉带领广武军英勇善战,法军退到文渊城,依靠地利负隅顽抗,广武军久攻不下。一天,当地百姓慰问将士的两头牛在土围里斗架。蒋宗汉在一旁看着,计上心来。他叫兄弟们找来百十头牛,每头牛的角上、脚上绑上尖刀和蘸油的布条,尾巴上挂上鞭炮。到半夜时分,蒋宗汉一面指挥将士开炮,一面指挥将士点燃牛身上的油布和鞭炮,一时间炮声隆隆、火光冲天,将士们的杀声和猛牛群的利刀一起冲向敌人阵地。敌人猝不及防,不知所措,一败涂地。杨五一讲述,奚锡钧记录。收入《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鹤庆卷》,32开,2页,1 200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段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