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际交往语言学:语意符合实际

人际交往语言学:语意符合实际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物理世界内,要求交往主体遵守语义搭配规则,做到语意合情合理。坚持以事实为根据,讲究话语的逻辑关联性和单一性,突出话语语意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做到有理有据。然后,依据角色身份及其角色关系、人际心理关系进行语意表达,从而使话语与交往主体的身份相吻合。(二)语意表达要合理1.语意要符合实际语意要符合实际,这是人际言语交往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人际之间起码的伦理规范要求。

人际交往语言学:语意符合实际

物理世界内,要求交往主体遵守语义搭配规则,做到语意合情合理。坚持以事实为根据,讲究话语的逻辑关联性单一性,突出话语语意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做到有理有据。笔者在《汉语修辞转化论》中论述到修辞转化原则时认为,“是否坚持了合理性原则,关键是看修辞主体的思维是否混乱,是否弄清了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否能够把握准语义和事物或事件之间的逻辑关联性,是否能够作出正确的推导和判断。正是基于此,合理性原则就要求做到,语义表达与客观物理世界要具有一致性和真值关系;话语内容的表达要符合正常的逻辑事理,上下文语义要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要注重概念之间的同一性,强调语义的明确性;判断要正确,推理要恰当;语义关系要协调,逻辑层次要分明。”[5]做到了语意合情合理,就是在物理世界范畴内做到了微观层次上的得体。

(一)语意表达要合情

合情就是要求交往主体说出的话语要与交往情境相吻合。从物理世界角度来看,交往情境涵盖了场景、时间、话题、交往者等。合情就意味着话语要与具体场合、具体时间、具体交往者、具体话题等保持一致。

其一,与场合相吻合。交往时要注重场景布置、空间地点安排。一方面,交际场合会制约语意表达;一方面,也要做到语意表达与不同场合高度切合。比如在婚礼上,要说一些祝福的话语和一些欢快愉悦的话语;看望病人时,要说一些慰问的话语和同情的话语,等等。总之,话语内容与格调要切合交往气氛。例如:

王太太自己面前却只有薄薄的一片烘面包,一片火腿,还把肥的部份切下了分给她丈夫。振保笑道:“怎么王太太饭量这么小?”士洪道:“她怕胖。”振保露出诧异的神气,道:“王太太这样正好呀,一点儿也不胖。”王太太道:“新近减少了五磅,瘦多了。”士洪笑着伸过手去拧了拧她的面颊道:“瘦多了?这是什么?”他太太瞅了他一眼道:“这是我去年吃的羊肉。”这一说,大家全都哈哈笑了起来。(张爱玲玫瑰与白玫瑰》)

该例中,士洪王太太夫妇和朋友振保他们在一起聊天,气氛非常融洽,大家畅所欲言,毫无顾忌。各交际主体都根据现场语境条件说出了切景适境的话,尤其是王太太的语意表达完全顺应了轻松自然的交际氛围。

其二,与时间相吻合。时间涵盖了交际时间点、时间量、交往频率,也就是在什么时间交际、交际了多长时间以及单位时间内交际次数的多少等。比如在学校,学生什么时候给老师打电话是合适的,交流多长时间是恰当的;在单位,秘书在什么时候向领导汇报工作是适宜的,汇报时间控制在多长时间内是适宜的,等等。要根据语意内容的性质以及数量的多少合理决定在哪个时间点花费多少时间进行沟通,做到语意表达与时间量、时间点、频率相吻合。例如:

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这是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在1936年10月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的演讲。演讲时已经“天色不早”,邹韬奋便根据公祭大会进行到自己演讲时的实际情况,并没有长篇大论,而是把所有要表达的意思凝缩为一句非常精炼的话语。在这句话中,核心部分仅有17个字,却蕴含了异常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既有对当时许多“不战而屈”的投降派的痛斥,又有对鲁迅先生“战而不屈”“横眉冷对千夫指”革命精神的无限敬仰与颂扬。邹韬奋的一句话演讲之所以受到了当时在场的所有听众的赞许,并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就是因为抓住公祭大会的那个时间点,抓住了时间不早这一现场语境条件。演讲满足了时间条件要求,也符合所有参加公祭大会人员的心理,因而是得体的。

其三,与交往主体相吻合。交往主体包括表达者自我和交际对象。“自我”和交往对象的身份都可能是多样化的,具备了多重身份的可能性。交往者要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角色身份转换,做到定位准确。然后,依据角色身份及其角色关系、人际心理关系进行语意表达,从而使话语与交往主体的身份相吻合。例如:

“你看,你看,二三十块钱真不好说出口来,可是还真不容易往外拿呢;这个年头,没法子!”祥子心中也凉了些,二三十块?离买车还差得远呢!可是,第一他愿脆快办完,第二他不相信能这么巧再遇上个买主儿。“老者,给多少是多少!”“你是干什么的,小伙子;看得出,你不是干这一行的!”祥子说了实话。“呕,你是拿命换出来的这些牲口!”老者很同情祥子,而且放了心,这不是偷出来的;虽然和偷也差不远,可是究竟中间还隔着层大兵。兵灾之后,什么事儿都不能按着常理儿说。“这么着吧,伙计,我给三十五块钱吧;我要说这不是个便宜,我是小狗子;我要是能再多拿一块,也是个小狗子!我六十多了;哼,还教我说什么好呢!”(老舍骆驼祥子》)

老者是一位商人,祥子则是一位拉车的车夫。老者和祥子的话都适合彼此的角色身份。祥子并不是商人,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因此只要能够把骆驼卖掉,哪怕再贱,也要赶快卖掉。祥子说的话都与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及身份相适应。老者确定祥子不是小偷,骆驼不是偷来的,并抓住了祥子急于卖掉骆驼的心理,狠狠地杀价。说出来的话充满商人的机智和狡猾,既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满足了祥子急于卖掉骆驼的心理期望。

其四,与话题相吻合。话题就是谈话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话题是相对无限的,形形色色各种各样。不管谈论什么话题,在表达过程中都必须始终围绕着话题进行,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不偏离话题。例如:

……全院子的人没有不羡慕的,都说:“这蘑菇是新鲜的,可不比那干蘑菇,若是杀一个小鸡炒上,那真好吃极了。”

“蘑菇炒豆腐,嗳,真鲜!”

“雨后的蘑菇嫩过了仔鸡。”

“蘑菇炒鸡,吃蘑菇而不吃鸡。”

“蘑菇下面,吃汤而忘了面。”

“吃了这蘑菇,不忘了姓才怪的。”

“清蒸蘑菇加姜丝,能吃八碗小米子干饭。”

“你不要小看了这蘑菇,这是意外之财!”(萧红呼兰河传》)

该例中,参与交流的人都在讨论“蘑菇”这一话题,各人从新鲜程度、与不同菜品搭配、炒菜方式、蘑菇功效等方面对蘑菇进行赞誉。话题很明确,交往者语意表达的内容很集中,做到了微观得体。

(二)语意表达要合理

1.语意要符合实际

语意要符合实际,这是人际言语交往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人际之间起码的伦理规范要求。长辈与晚辈、上下级、同事、同乡、朋友、师生等人际角色之间都应该真诚,正常交往状态下都应该说真话,说符合事实的话语。这样才能保证人际关系呈常态分布,并向良好状态转化。表达主体不是真实意思的表达,或者所表达的意思与现实物理世界是不一致的,从物理世界范围内看都是有违于语意真实合理这一基本交际准则的,是不得体的表达。例如:

南北两人均惯说慌,彼此企慕,不辞远路相访。恰过中途,各叙寒温。……北人曰:北方冷起来,撒尿都要带棒儿。一撒就冻,随冻随敲,不然人墙冻在一处。冬天浴堂内洗澡,竟会连人冻在盆内。……南人曰:南方热起来,将生面饼贴在墙上,立时就熟。夏日街上有人赶猪,走不甚远,都成了烧猪。北人曰:猪已如此,人何以堪?答曰:彼猪尚且成烧烤,其人早已化灰尘。(谭全基《修辞荟萃》用例)

该例中,北方人和南方人都在说谎,说出的话都严重地夸大了事实,语意和现实距离太远,都是站不住脚的,都是不真实的。作为笑话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如果把说瞎话当作常态,是不会得到交往对象信任的,也难以和别人拉近心理距离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2.意义搭配要合理

词语语义的搭配都是有惯性的,不是任何一个词语都可以和任何相关词语在语义上能够匹配的,也不是可以和任何事情能够搭配的。词语的搭配都是约定俗成的,是较长时期内人们使用词语的惯常表现。正因为如此,不同词语往往有不同搭配对象。像“温柔、贤惠、持家、相夫教子、小家碧玉”常常用于形容女人,“果敢、吝啬、小气、五大三粗、人高马大、优柔寡断、胆小怕事”等往往用于形容男人。即便是同义词语也各有自己经常性的搭配对象。看以下两组同义词语:

第一组:

发挥:常常与“作用”“威力”“创造性”等组合。

发扬:常常与“精神”“作风”“传统”“民主”等组合。

第二组:

侵犯:常常与“人权”“主权”“自由”“利益”“领海”“领空”等搭配。

侵占:常常与“财产”“领土”“公款”“土地”等搭配。(www.xing528.com)

每组同义词的意思基本一致,但在语意轻重、感情色彩、搭配对象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用于表意时就会有选择性。

3.语意表达要明确

正常表达状态下,一般会力避话语的多义性、歧义性,尽量做到语意的单一化。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表达语意,而不至于给交往对象留下误解或曲解的可能性。要做到语意明确单一,就要多使用单义词;使用多义词时,要注意语境的过滤作用;使用同音词时,要考虑语境对谐音表达的限定作用。否则,就容易出现歧义,造成不必要的交际障碍。例如一位阿姨幼儿园和孩子聊天唱歌时的情境:

阿姨: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小孩儿:狼是坏蛋,不能一条心。

“郎”与“狼”谐音,而幼儿又不理解这一语音形式可以表示不同语意,仅凭自己有限的语言经验去理解,以致发生误解。认为阿姨是在说“狼呀,咱们俩是一条心”,所以小孩儿就会对阿姨提出疑问。阿姨的话有歧义,造成了多解现象,这就没有做到语意表达的单一化。

4.逻辑关联要协调

协调意味着在语意表达过程中做到了上下语句语意顺畅,推理正确,顺理成章,保持条件与结果的自然关系。例如:

曾瑞贞:(严肃地)那么从今以后你决心为他看守这个家?(以下的问答几乎是没有停顿的,一气接下去)

愫方:(又沉静下来)嗯。

曾瑞贞:(逼问)成天陪着快死的爷爷?

愫方:(默默地点着头)嗯。

曾瑞贞:(逼望着她)送他的终?

愫方:(躲开瑞的眼睛)嗯。

曾瑞贞:(故意这样问)再照护他的儿子?

愫方:(望瑞,微微皱眉)嗯。

曾瑞贞:侍候这一家子老小?

愫方:(固执地)嗯。

曾瑞贞:(几乎是生了气)这整天看我这位婆婆的脸子?

愫方:(不由得轻轻地打了一个寒战)喔,——嗯。

曾瑞贞:(反激)一辈子不出门?

愫方:(又镇定下来)嗯。

曾瑞贞:不嫁人?

愫方:嗯。

曾瑞贞:(追问)吃苦?

愫方:(低沉)嗯。

曾瑞贞:(逼近)受气?

愫方:(凝视)嗯。

曾瑞贞:(狠而重)到死?

愫方:(低头,用手摸着前额,缓缓地)到——死!(曹禺北京人》)

这一段对话采用一问一答式交流方式。曾瑞贞作为新一代女性,对愫方固守、执着的情感难以理解,于是便步步紧逼,连环炮似的接连提出了11个问题。这11个问题不是杂乱无章的毫无秩序的随意提出,相反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联性。由“终身守寡”引出话头,然后从“陪伴将死的爷爷—给爷爷送终—照顾他的儿子—伺候一家老小—看婆婆脸色”,再到“不出门—不嫁人—吃苦—受气”直至“死去”。从曾瑞贞角度来看,这种交流提问的思路就是从对方终身守寡说起,引出问题,然后先关注与爷爷以及爷爷家人有关的问题,最后又回到对对方人生的关心上;从愫方角度来看,11个问题虽然就只用一个“嗯”作答,但话语中透露着理智、果断、坚定。这一话语链中,问答有序,结构紧凑,语义连贯,上下具有较强的逻辑关联性。再如:

学生是应当努力学习的,我不是学生,所以我不应当努力学习。

该例实际上是个三段论推理。“学生是应当努力学习的”这一大前提是真实的,“我不是学生”这一小前提也是真实的。但是,作为大项的“应当努力学习的”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却周延了(即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由此而推导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该例违背了内在逻辑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