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职学生与社交礼仪:探讨礼之起源

中职学生与社交礼仪:探讨礼之起源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礼”是从何事何物蜕变、萌发出来的,有多种不同说法。由于人类面临的内部关系必须妥善处理,因此人们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就是最初的“礼”。概括而言,“礼”在世界其他民族一般指礼貌、礼节,而在中国乃是一个独特的概念,有着多重含义。根据将具有物质形态附属物的“礼制”“礼仪”和本身就是物质形态的“礼器”作为判断礼的起源标准,中国的礼大致起源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中职学生与社交礼仪:探讨礼之起源

在中国古代,礼被非常突出地用于别等差、序人伦。所谓“礼治”,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礼制”“礼仪”“礼器”等内容和手段来维护和协调人伦、等级关系,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和统治的牢固。这也意味着,礼与人类社会的等级差别联系在一起,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产物。

关于“礼”是从何事何物蜕变、萌发出来的,有多种不同说法。归纳起来有五种起源说:一是天神生礼仪;二是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三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礼为人性环境矛盾的产物;五是礼生于理,源于俗。

(一)从理论上说,礼的产生是人类为了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

首先,礼的产生是为了维护自然“人伦秩序”的需要。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大自然抗争,所以不得不以群居的形式相互依存,而人类的群居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在群体生活中,男女有别,老少有异,既是一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又是一种需要被所有成员共同认定、保证和维护的社会秩序。由于人类面临的内部关系必须妥善处理,因此人们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就是最初的“礼”。

其次,源于人类寻求满足自身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条件之间动态平衡的需要。对欲望的追求是人的本能,人们在追寻实现欲望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和冲突,为了避免这些矛盾和冲突,就需要为“止欲制乱”而制礼。

(二)从具体的仪式上看,礼产生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www.xing528.com)

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以祭天、敬神为主要内容的“礼”。这些祭祀活动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完善了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正式形成了祭祀礼仪。随着人类对自然与社会各种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仅以祭祀天地祖先为礼,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发展的精神需要和调节日益复杂的现实关系。于是,人们将“事神致福”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从内容和形式扩展到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从最初的祭祀之礼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各种各样的礼仪。

概括而言,“礼”在世界其他民族一般指礼貌、礼节,而在中国乃是一个独特的概念,有着多重含义。首先,礼是最高的自然法则,是自然的总秩序、总规律。“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将天地万物的生长、位置、秩序、相互关系都解释为礼所安排的。其次,礼是“中国文化之总名”,与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礼仪乃至文学、艺术等结为一个整体,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与标志。礼是这一切的根本。再次,礼还是“法度之通名”。清代纪昀有言:“盖礼者理也,其义至大,其所包者至广。”国家的法律,诸如礼仪法甚至行政法都可以通称为“礼”。礼又分为“本”和“文”两个方面,即所谓“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本”指礼的精神和原则,“文”指礼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礼仪。

礼仪的形式一般分作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为原始礼仪,它完全是史前的初民处理生活中各种关系的一些习惯性行为,通常也叫“风俗习惯”。不过,它不是风俗习惯的全部,而是风俗习惯中有固定仪式的部分。第二阶段是文明时代的礼。随着等级制度的形成,它较之于原始礼仪已经灌注了浓厚的等级意识,是国家产生后借助原始文化、改造原始文化而形成的国家制度。这两者有本质的不同。而文明时代的礼渊源于原始礼仪已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了,所以关键在于原始礼仪是如何产生的。礼仪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往往是诸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综合。由于礼仪源于无声的手势、动作、语言,频繁行礼的实践培养了中国人行重于言的心理。例如,哑剧取得了中国礼仪的地位,而手势语同时又帮助演说家获得了成功。

根据将具有物质形态附属物的“礼制”“礼仪”和本身就是物质形态的“礼器”作为判断礼的起源标准,中国的礼大致起源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