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职生社交礼仪:传承中华优秀礼文化

中职生社交礼仪:传承中华优秀礼文化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礼文化在社会秩序、伦理秩序、行为秩序等方面的规范作用与文明礼仪教育是相同的。最后,文明礼仪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文明礼仪的教育目标。因此,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与文明礼仪教育两者之间的内在文化属性是相同的。

中职生社交礼仪:传承中华优秀礼文化

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将其与文明礼仪教育结合起来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职业院校教育的文化性、历史性和深度的现实需要。中职生作为礼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明礼仪教育的对象。这三者之间有着一脉相通的关系,礼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华是奠基文明礼仪教育基础的宝贵文化资源。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中职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的天然媒介,起着关键的连接与传递文化的作用。正如《礼记·大学》篇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传递文化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而文化的功能所在即为育人。

(一)道德价值指向相通

礼文化与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在以人为本、教化育人的道德价值指向上是相通的,即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是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礼文化系统化地学习,最终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全面型人才。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调整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礼”作为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规范,在道德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礼文化的道德价值还表现在它对于人的精神的指引作用,使人注重修身,修身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仁、敬、孝、慈、信五种基本道德,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职业院校文明礼仪教育通过对中职生文明礼仪素质的培养,提高中职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礼仪素质。一方面,文明礼仪教育通过这种双向互动的信息来往和社会联系,对于社会关系社会矛盾有着协调、缓解的作用;另一方面,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具有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价值指向,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体是中职生;二是文明礼仪教育使中职生道德修养得到应有的提升;三是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秩序规范作用相同

礼文化之所以能够起到安社稷、序人民的作用,正是因为它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不容忽视的权威。例如,礼仪作为礼文化的构成部分,通过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在周而复始的礼仪学习过程中,人们对礼仪的内在精神由认知走向认同,最终转变为自身的道德品质观念,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和谐统一,以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在礼治思想中强调的自律和反省精神,使受教育者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这对于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充斥着的人性自私、自我、贪婪、功利等品质起着极其重要的改善作用。由于职校教育之根本在于让中职生不断完善自己,知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彰显自身良好的德行。因此,以礼文化让学生注重自律与自省,做到克己内省,主动规范自身的行为,并付诸社会实践当中,使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得到质的飞跃,最终为社会运行奠定稳定和谐的根基。(www.xing528.com)

文明礼仪教育的社会规范作用体现在通过道德认知教育、道德法制教育、道德实践教育等方面使受教育者道德观念坚定,思想进步,避免发生“失礼”行为,使社会规范化、有序化,从而实现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礼文化在社会秩序、伦理秩序、行为秩序等方面的规范作用与文明礼仪教育是相同的。

(三)内在文化属性相同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有着独特的文化属性,同时又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通过文化功能的开展,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将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个体意识,从而实现对人的教育。因此,文明礼仪教育正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进行整合、传承、创新等一系列过程中实现其文化功能的。具体而言,首先,文明礼仪教育需要发挥其文化整合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中的各要素进行协调,形成一个富有逻辑性的系统教育,使两者之间能互相适应,协调运转。其次,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本身具有连续性,这种连续性表现为对优秀传统礼文化的传承。文明礼仪教育将符合当代社会主流的文化内容进行整合,向学生传递。因此,文明礼仪教育具有传承的功能。最后,文明礼仪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文明礼仪的教育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为文明礼仪教育提供理论支撑。首先,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属性,作为文明礼仪教育开展过程中的理论基础,为受教育者所运用,促使其接受文明礼仪教育;其次,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的形式多样,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产生更多的互动,使文明礼仪教育更赋予生气

对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的学习,可以说是一个“以礼化人”的过程,而其中包含了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因此,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与文明礼仪教育两者之间的内在文化属性是相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