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糖衣药片与顺耳忠言:建议批评孩子时善用糖衣良药

糖衣药片与顺耳忠言:建议批评孩子时善用糖衣良药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制药厂早已把许多良药制成了糖衣片,许多过去极苦的、难吃的中药也加上了蜂蜜和香料。我建议,是对张队长,也是对全体家长,同时也包括我自己,批评孩子时,想一想糖衣良药,想一想让自己的忠言顺耳,想一想在指出他的一点不足之前,能不能先指出他的一点长处。

糖衣药片与顺耳忠言:建议批评孩子时善用糖衣良药

张一楠头脑聪明,兴趣广泛,贪玩好动,为了到我这班,临时决定从小学五年级跳级到中学

父亲是市交警队队长,对自己、对队里的同志要求都非常严格,敏于事而慎于言,威信非常高。他总想像要求自己一样要求刚满12岁的孩子:要他胸怀开阔,要他刻苦学习,要他持重老成,要他理想远大……

张队长讲:“我总觉得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懂事,那样肯吃苦,回家我就批评他,批评多了,他还不服气,总说你们那是什么年代,那是“文化大革命”,不正常,现在都90年代了。我看他不服气,就把他多年来犯的错误都提起来,一件一件地数,想堵住他的口,让他服气,但效果也不好。口头上他不反驳了,但心里没接受我的批评。魏老师,你说他,他听,说一次,好长时间他都受鼓舞,你得多批评他。”

“我批评多了,他也不听。”

我对自己的孩子,也有过类似的批评,看到他贪玩、不写日记时便数落,话说得过重,孩子不愿听,表现出不满,我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侵犯,便想维护,于是批评得越厉害。为了使孩子失去防守能力,便找他的弱点,把他过去的错误重提一遍,孩子虽然无话可说了,心里却没增大战胜错误的能力,倒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我们在工作中,有时遇到极忙的时候,心情不好,便急躁;看到学生犯错误,感到意外,感到生气;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时,就容易狠狠地批评一顿。开头还恨铁不成钢,为了学生好,一旦批评不符合实际,学生不服气,就常常为了维护自己的虚荣心,数落起学生过去的缺点来。这样做的结果,师生双方都很累,谁都不愉快;学生没想出克服缺点的办法,教师也没提高教育学生的能力。

今晚,张队长又来校,同我谈教育孩子的问题。我说:“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有了一点过失,领导批评我时,便将我过去的失误一件件地都数出来,批评一通,我心里一定不服气,不仅不会下决心改正错误,还可能一气之下,不干教书这一行了,何苦来。辛辛苦苦没人说,偶有过失,便不依不饶,我想孩子们没有我们成熟,就更会产生逆反心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话是真理。这话告诉我们,要站在理智的角度,站在较高层次思考良药与忠言。事实上,人们达到这一境界不容易,这要求被批评者具有高水平、高觉悟。(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就批评者而言,不能让自己的良药越苦口越好,忠言越逆耳越好,而应该想方设法使良药不苦口甚至甜口,让忠言不逆耳甚至顺耳。坏人腐蚀好人喜欢用糖衣裹着的炮弹,这样容易将人打中,容易使人接受。我们在使人变好的过程中,为什么不研究一下糖衣,为什么不使人易于接受一些呢?制药厂早已把许多良药制成了糖衣片,许多过去极苦的、难吃的中药也加上了蜂蜜和香料。人们越来越欢迎甜口的良药,那么我们教育子女、教育学生还停留在忠言逆耳的观念上,就落伍了,就不受欢迎了。

近两年,我力求在批评学生的同时表扬学生,在指出他的一点不足时指出他和这一点不足相对立的长处。这样做绝不是怕学生不高兴,怕学生不接受批评,而是觉得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实际。

学生的错误,从其自觉不自觉的角度来分析有两类。第一类是不自觉犯的错误,第二类是自觉但又不能自制的错误。学生绝大部分错误属于第一类:不知不觉溜号了,不知不觉迟到了,不知不觉弄坏了公物,不知不觉触犯了校规班法……这时他已懊悔、难过,需要的是想出不重蹈覆辙的措施和办法。这时,指出他的长处,如注意听课、遵守时间、爱护公物、遵守校规班法等等,用平时这些长处去战胜偶发的短处,容易取胜。那些因坏人引诱或不良环境的诱惑而犯的错误,就更需要帮他找到心灵真善美的一面了。归根结底,我们要靠这部分好思想去改变学生。不肯定、不表扬这部分思想,只是批评一通,不是把学生往错路上推吗?话又回到对张一楠的教育上来。“我说话,或批评他,他都能听,是我在批评他时,总肯定他的成绩,说如果你用七分成绩去战胜、去征服、去排挤三分缺点,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张队长也说:“孩子每天五点半就起床,为了投奔魏老师,每天来回有40里路,下了车还要走20分钟,可他每天还信心百倍,不怕苦不怕累,细想起来,这精神确实可嘉。”

我说:“你还得看到,他是跳级生,每天许多时间都浪费在路上,可他在全年级441名学生中,最近八科统考,排到了第77名,这显然是极不容易的。那360多名在他后面的学生大部分也非常用功,非常刻苦,可为什么追不上他,当然他头脑聪明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他也确实用功了。你批评他的时候,只说他短处,不肯定这最基本的长处,他当然容易不服气。”

我建议,是对张队长,也是对全体家长,同时也包括我自己,批评孩子时,想一想糖衣良药,想一想让自己的忠言顺耳,想一想在指出他的一点不足之前,能不能先指出他的一点长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