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戏剧教育发展及其教育作用

我国戏剧教育发展及其教育作用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话剧从进入中国开始就被赋予了宣传、启蒙和教育作用,中国的话剧与教育显得密不可分。他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南国社;在北京成立了北京艺专戏剧系。在此期间,话剧与教育的关系更为紧密。1925年,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得到恢复,增设了戏剧系,这是第一个由国家设立的戏剧教育机构,戏剧艺术由此进入了国家高等教育范畴。至此,戏剧教育在我国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态势。不仅如此,校园戏剧还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我国戏剧教育发展及其教育作用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戏剧被称之为话剧,是在20世纪初从西方引进的“舶来品”。

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浪潮中,中国话剧的先驱者最初把话剧作为救国救民、启迪民智、唤醒民众的工具。

可以说,话剧从进入中国开始就被赋予了宣传、启蒙和教育作用,中国的话剧与教育显得密不可分。而且,从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话剧发端于校园,培育了大批作为戏剧中坚力量的学生剧作家,作用于包括学生在内的广大民众。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都办起了教会学校圣诞节或校庆日时,教会学校会让学生以话剧的形式演出圣经故事或西方剧目。据现有资料记载,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学生演出了自编的政治讽刺剧《官场丑史》,讽刺当时官员的昏聩、官场的黑暗。这是最早的学生演剧活动。1900年上海南洋公学的学生针对时事,自编自演了《六君子》和《义和拳》,前者反映了戊戌变法六君子的事情,后者反映了义和团事件。1905年,上海民立中学等几个学校的学生联合组成了业余剧团——“文友会”。1906年,上海、南京等地又陆续出现了一批剧社……这成为中国话剧的滥觞。

但从总体上来看,这些演出还不是很正规,编演的“新戏”也未能完全脱出旧戏的窠臼。

1907年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的开端。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等发起的“春柳社”先后在当年的2月和6月在东京演出了《巴黎茶花女遗事》和根据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欧阳予倩认为《黑奴吁天录》“可以看作中国话剧第一个创作的剧本”。同年9月,春阳社在上海成立,并在兰心剧院演出了《黑奴吁天录》。演出采用西方话剧的布景、灯光、服装,具有整齐的分幕演出形式。欧阳予倩称这次演出是“话剧在中国的开场”。

在20世纪初出现的这种戏剧活动,比“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早出十多年。虽然由于商业化的原因,戏剧表演在此期间走向庸俗和衰落。但诸多学校如天津南开学校和北京清华学校等的校园戏剧,仍坚持着进步的倾向,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探讨着话剧艺术

20世纪20年代起,一批有志于话剧事业的活动家、剧作家、理论家、教育家、导演等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了关于新旧戏剧的论争,并以极大的热情宣扬现实主义的戏剧观念,从而达成了以西方戏剧为模式创造中国现代戏剧的共识,由此又引发了对西方戏剧理论和西方戏剧作品大规模的翻译和介绍。话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旧文化、旧戏剧,引进、学习西方文化和戏剧的直接产物。他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南国社;在北京成立了北京艺专戏剧系。这些举措使得话剧得到了新发展,并为以后的现代话剧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此期间,话剧与教育的关系更为紧密。20年代初期,作为一种戏剧观念乃至戏剧运动,“爱美剧”(Amateur的音译,意思是“业余的”)受到广大剧作人的推崇。“爱美剧”即“非职业戏剧”,倡导开展业余的、小型的演出,不以营利为目的,重视剧本创作,强调戏剧的社会教育功能和剧作人的社会变革责任。这使得素有传统的学生业余演剧活动出现了一个高潮,并成为这一时期话剧运动的中心。北大、清华、北京高师、女高师等院校纷纷成立业余剧团,开展新文学话剧创作,广泛开展业余的演剧活动。1922年冬,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成立,这是第一所培养“专门的戏剧人才”的学校。1925年,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得到恢复,增设了戏剧系,这是第一个由国家设立的戏剧教育机构,戏剧艺术由此进入了国家高等教育范畴。(www.xing528.com)

20年代后期,戏剧活动蓬勃开展于祖国大江南北。田汉在上海成立南国社,开办南国艺术学院,上演了由其创作的剧本《名优之死》《南归》《孙中山之死》等,演出在青年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南国社的戏剧活动在中国话剧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熊佛西时任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系主任,从事戏剧教育与教学工作,组织广大师生进行戏剧公演活动。北平、天津等地的多所高校多次举行公演,演出了大量的中外话剧,影响广泛。欧阳予倩应广东当局邀请,到广州创办了广东戏剧研究所,研究所附设的戏剧学校每隔一个月就在剧场举行一次公演。这对华南地区的话剧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大批高校和中学的学校剧团随之成立,纷纷演出进步剧目。

从儿童教育层面来看,当时,西方教育思想逐步传入我国,许多知识分子在改革学校教育的同时,不仅引进了欧美学校设置的体育音乐美术课程,而且也提倡把儿童戏剧作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郭沫若郑振铎叶圣陶等都为孩子们创作过儿童剧。1922年,黎锦晖在《小朋友》杂志上发表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幼儿戏剧。此后,黎锦晖又陆续创作了十余部儿童歌舞剧,其中《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等都是可供幼儿观赏的童话歌舞剧。

至此,戏剧教育在我国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态势。

与此同时,广泛的校园戏剧实践活动还培养造就了一批著名的戏剧家,他们从校园戏剧起步走向戏剧艺术殿堂,并最终成为戏剧界的泰斗。例如,洪深在清华学校学习时,就是校园戏剧的积极分子。在校期间,他先是创作了第一部有对话的独幕剧《卖梨人》,接着又创作了多幕剧《贫民惨剧》,演出后皆受到剧坛的重视和好评。洪深就此走上了戏剧道路。同样,曹禺在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开始了其演剧活动。这不仅激发了他的戏剧热情,使他了解了戏剧、懂得了舞台,也为他以后创作出享誉中外的优秀剧作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校园戏剧还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例如,30年代在“左翼剧联”的领导下,上海全市各大、中学校的演剧活动蓬勃开展,校园演剧活动成为左翼戏剧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至20世纪80年代,校园戏剧仍以其先锋姿态和探索意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在中国话剧百年历程中,校园话剧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这使得话剧不仅以通俗的演出形态获取了最广大的民众,而且还不失高尚的思想内涵,成为拥有最先进理念的艺术形式。可以说,话剧扎根于校园的青年学者之中,是话剧始终处于时代前列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不能不遗憾地说,相较于西方在把戏剧作为教育手段方面所开展的多种探索、在将戏剧与学科教学结合方面进行的深入尝试而言,这百余年来,我国对于戏剧在育人功能上的价值理解还不够全面,对于戏剧教育的内涵挖掘还显得比较浅薄、苍白;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校园戏剧的传承被迫中断;直到今天,戏剧仍是被忽视和冷落。这都是造成如今我国戏剧教育大大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