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感情与认识的密切关系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动之以情”原则的心理学依据。“动之以情”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沟通的心理基础。教育者动之以情才可能逐步消除他们的戒心,消除恐惧感。“动之以情”与“晓之以理”结合起来,就会收到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的心理效应。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动之以情,首先取决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是否具有同志式真诚热爱的感情。

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辩证唯物主义理学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理论基础。探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这里我们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学原则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方式。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学原则

(一)晓之以理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与认识问题,提高人们的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解决思想问题与认识问题就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摆事实要实事求是,要调查研究,弄清事实。道听途说,据说如何,难以弄清事实。对事实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一不能说成二,二也不能说成一。思想政治工作者讲的事实准确无误,使受教育者产生信赖感,心理上产生允许感。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讲的所谓事实不符合实际情况甚至是捕风捉影,受教育者则是产生反感甚至厌恶感,并且严重地降低教育者的威信。

讲道理要讲得合情合理,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受,成为他自己的认识。受教育者不欢迎“空头说教”它不仅不能解决人们的实际的思想问题,提高人们的认识,并且使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产生心理距离,敬而远之。

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理服人,不能以势压人。人们追求真理相信真理。教育者以理服人,使受教育者掌握真理,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分清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以势压人往往压而不服,因为势并不代表真理。以势压人不仅不能解决思想问题,解决认识问题,而且激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引起人际关系紧张,并且可能使教育者威信扫地。以势压人产生的消极的心理效应往往是长期的,影响恶劣的。

人们的思想、认识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受教育者改变认识是需要时间的,有时还可能在思想上有反复。解决思想问题、解决认识问题操之过急,甚至提出“思想问题不过夜”是违背人的认识规律,违背人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思想工作可以放松,而是说在掌握人认识规律,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前提条件下,抓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的特殊的思想问题,不但不能过夜,而是要分秒必争地抓紧进行,否则可能发生意外。例如有的同志受到意外的重大精神打击,心情极其低落,甚至处于绝望状态,在这种情绪状态下,有时会导致意外事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管理者、周围的同志都要关心,抓紧做好思想工作,防止意外。

(二)动之以情

动之以情是教育者以同志式的诚挚、关怀与热爱的感情去感染受教育者,引起受教育者感情的共鸣,激发他们高尚的理智感、道德感与美感,转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或增强积极情绪。

1.动之以情的重要性

人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是无动于衷的,而且是借着各种感情的,是有一定的态度的,或者感到满意,或者感到不满意;或者感到愉快,或者感到不愉快。情绪与感情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的认识过程与情绪过程都是客观事物所引起,它们的源泉都是客观事物。

情绪过程与认识过程不同,但是二者是有密切联系的。情绪与感情是伴随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人的情绪常常是伴随感知觉而发生。所谓“对景生情”就是这个意思。情绪与记忆、思维,想象过程关系也很密切。所谓“不堪回首”“心有余悸”都是说在回忆和思考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反应。我们常说想到祖国四个现代化的灿烂前景就心花怒放、激情满怀。这说的是想象过程中伴随的情绪体验。情绪与感情对人的认识也发生重要影响。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20卷255页)人的感情与认识的密切关系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动之以情”原则的心理学依据。

人的认识总是打上情感的色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思想交流中有重要意义。“动之以情”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沟通的心理基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感情融洽,心心相印,彼此就能正确地、深刻地理解对方的思想,就会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效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感情上存在隔阂,甚至存在对立情绪,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思想,难以接受对方的建议。甚至产生误解。在我们平时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甲同志与丙同志感情不和,甲同志去做丙同志的思想工作,可能越做越僵。乙同志与丙同志感情和睦,乙同志去作丙同志的思想工作,往往一作就通。

情感在人际关系中有着重大作用。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但是积极的感情产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的心理效果,而消极的感情往往使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不良的心理效果。例如有个干部看到一个战士有过失,心里很着急,于是就说:“非治一治他不可。”治人往往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这个战士知道后很反感,产生对立情绪,说:“记个处分怕什么,一个我背着,两个我担着,三个我装着。”显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感情冲突,处在“顶牛”的人际关系状态,思想政治工作是难以奏效的。

2.动之以情的心理效应

动之以情可产生下列的心理效应:

(1)消除隔阂感或恐惧感。后进者由于自己的缺点过失,常常有自卑感,恐惧感。他们对做他们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很敏感,有戒心,采用回避的态度,甚至粗暴无礼。教育者动之以情才可能逐步消除他们的戒心,消除恐惧感。

(2)建立亲切感与温暖感。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动之以情,才能与受教育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彼此感情协调,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感与温暖感。

(3)感化作用。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感,温暖感的基础上,教育者动之以情就能感化受教育者,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拨动他们的心灵,激起他们感情的浪花。

(4)情理相融。达理必先通情,通情才能达理。“动之以情”与“晓之以理”结合起来,就会收到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的心理效应。

3.教育者怎样才能动之以情

(1)热爱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动之以情,首先取决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是否具有同志式真诚热爱的感情。教育者热爱受教育者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帮助受教育者,即使有各种阻力也会想方设法去克服。如果教育者厌弃受教育者,自己就会缺乏做受教育者思想工作的热情,难以感动受教育者,或者以整人的架势去训斥受教育者。

很多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个共同经验就是对受教育者充满热爱的感情。一位教师对一位有过失的青年进行教育曾说:“我是教育者,为了教育她,就要真诚地爱护她。”一位基层干部说:“只要能用我的赤诚之心去化开青年心中的冰块,把风波平息下来,纵有天大的风险我能承担,纵有千辛万苦我能经受。”一位优秀团干部说:“爱青年,就是爱四化大业,爱祖国未来。青年是我心上人,他们进步,我欣慰,他们退步,我忧虑;他们犯错误失足,我痛心和内疚。”(华琪《思想工作方法纵横谈》)

(2)尊重受教育者。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教育者做受教育者工作的时候要尊重受教育者,双方才能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思想。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是保护受教育者的自尊心,激发受教育者的自尊心。保护与激励受教育者的自尊心将成为受教育者振奋精神,充满信心,奋发向前的契机。

无论先进者与后进者都有自尊心。因此无论对先进者与后进者做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是对后进者做思想工作时更要注意尊重他们,更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树怕伤根,人怕伤心”。教育者不尊重受教育者,甚至讽刺挖苦,任意指责,伤害受教育者的自尊心,不仅不能收到动之以情的积极的心理效果,而且将产生消极的心理危害。伤害受教育者的自尊心可使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产生抵触对立情绪,造成二者思想沟通的感情障碍,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奏效。伤害受教育者的自尊心可使受教育者,情绪更加消沉,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当然尊重受教育者绝不意味着姑息他们的缺点和错误。

(3)亲近受教育者。人人都要受教育,在这个意义来讲人人部是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为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动之以情,收到积极的心理效应,教育者要亲近受教育者,彼此之间建立友好的感情,这样教育者动之以情才能感化受教育者,才能感动受教育者,才能发生感情的共鸣。

教育者不仅要与先进者交朋友,而且更要与后进者交朋友。教育者与后进者感情密切,教育者才能了解后进者的思想动态,教育者才能以情动人,后进者才能接受感情的催化。一位连队的指导员发现连队有几个后进战士常在一起议论一些落后的东西。他点名批评没有效果,采取行政手段也没有拆散。他采取与他们交朋友的办法,和他们一起看电影、打球、谈心、彼此之间感情逐步接近,引导他们积极进取,纠正了消极的东西。

(三)心理的个体差异

人的心理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国有句俗话叫做“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它说的是人的心理各不相同,如同人的面孔各不相同一样,这是对人的心理个体差异的形象描述。

人的心理的个体差异既表现在人的心理过程也表现在人的个性方面。人的心理过程的个体差异表现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人的个性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在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方面,也表现在个性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等方面。

了解人的心理个体差异,针对各人的心理个体差异特别是个性差异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可能使受教育者产生相适的心理活动,收到较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效应。不根据心理个体差异的特点,重用千人一方,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公式化与一刀切,使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化,难以收到应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效应。

人的气质类型是不同的。对不同气质类型的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应有所区别。

胆汁质类型的人情绪激昂,精力旺盛,在工作中要发挥他们的热情,他们敢于冲锋陷阵能完成紧急难险的任务,但同时要保护他们的热情。胆汁质类型的人脾气暴躁,火暴性子。要引导胆汁质类型的人尊重别人,尊重合作者,遇事要力求冷静,要努力控制冲动。他们有话藏不住,非说不可,又不讲究方式,要说服与他合作的人正确对待这种人的脾气,要多谅解他。胆汁质类型的人的情绪外露性明显,他们高兴时,喜笑颜开,手舞足蹈,他们生气,怒发冲冠。对胆汁质的人做思想政治工作特别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在这种人火头上去做工作。胆汁质人的神经兴奋性强,对他们的批评要中肯、严肃、严厉,才能引起他们注意。轻描淡写,不痛不痒的批评,难以引起他们的警觉,不易奏效。

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精力旺盛,闲不着。因此对这种人工作安排要满些,使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多血质的人易于适应各种环境,善于交际,因此要充分发挥交往作用,要发动、鼓励、支持多血质的人多做其他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多血质的人注意力容易转移,易出现精力分散的倾向,因此要优先安排这种人从事精细的工作,要提醒他们注意可能发生的缺点。多血质的人心直口快,常常爱提意见。领导者、管理者要鼓励他们多提意见。对这种人做思想政治工作尤其不能简单粗暴,否则他们会想出办法攻其缺点,不仅不能收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反而使教育者处于被动的地步。

黏液质的人安静、庄重,能克制冲动,易保持心理平衡,最适合从事精细而又紧迫的工作。黏液质的人内倾,常常沉默寡言,不易动声色,他们有心事不轻易向别吐露。因此领导者管理者要经常接近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地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

抑郁质的人感情脆弱,耐受性低。领导者、管理者对他们的缺点进行批评时,态度要温和诚恳,促膝谈心,语气要柔和。切忌在公开场合批评,否则批评对他们可能是过强刺激,造成心理上的恐惧感。抑郁质的人性情孤僻,多愁善感。领导者、管理者对他,们要体贴入微,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与温暖感。领导者、管理者要引导周围的同志关心他们,尊重他们,说话要谨慎,不要轻易开玩笑。

领导者、管理者根据人的性格特征针对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劳动工作、学习状态与性格特征方面,对于工作马虎的人要注意培养工作认真的性格特征。对于墨守成规的人要注意培养首创精神。在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方面,对于傲慢自大的人要培养他们的谦逊的性情特征,对于自卑感的人要培养他们自信的性格特征,对于宽于恕己的人要培养严于律己的性格特征。在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性格特征方面,对圆滑、阿谀奉迎的人要培养正直、诚实的性格特征。对于行为孤僻的人要培养交际的性格特征。在性格的理智特征方面,对于感知与思维粗略性的要培养精细性,对于轻率性的要培养严谨性。

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心境经常抑郁沉闷的要培养愉快、乐观的情绪性格特征。在意志性格特征方面,对于怯懦人要培养勇敢的意志性格特征。对于优柔寡断的要培养果断性的意志性格特征。

对于缺乏恒心的要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性格特征。对于易张皇失措的要培养沉着镇定的意志性格特征。对于散漫性的要培养纪律性的意志性格特征。

由于性别的差异造成男、女在某些心理方面的性别差异。例如,一般说来,男性相对比较勇敢、胆大,但不够细心,女性则比较细心,但不够勇敢。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要考虑与注意到男女的心理差异。做女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多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打破他们的自卑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引导男同志尊重女同志。要循循善诱地说服有的女同志努力克服虚荣心。对女同志的批评要注意场合,语言要净化。不注意场合,易挫折她的自尊心,面子上过不去。语言不净化,容易引起反感,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

人生的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年龄的心理特征。儿童天真活泼,幼稚可爱。青年人朝气蓬勃,精力充沛,老年人老练沉着。年龄的心理特征的变化常常反映人们的心理上的重要变化。捕捉年龄心理特征变化的信息,使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使员工的心理得到平衡。

(四)心理上的扬长避短

每个人的心理因素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每个人的智力结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做到智力上的扬长避短,就能发挥智力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做出更大的成绩。如果智力上弃长就短,就会严重降低人的智力效应。每个人的非智力因素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安排工作要尽可能考虑人的非智力因素的长处,有助于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工作安排不适当会引起思想问题,甚至闹情绪。有一个战士爱好拉琴,不安心连队工作,经常拉些消沉的曲子。后来连队让他担任文艺委员,负责教战士唱歌。他的长处得到发挥,激发了他的责任心,他的思想感情也发生变化。

一般说来,在心理上特别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很多人有共同的长处,也有共同的短处。非智力因素共同的长处是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尊心、责任心、事业心、荣誉感,好奇心、求知欲、进取心、正义感、同情心、集体情感、爱国主义情感。这些都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积极方面的东西。在一些人身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狭隘性、自以为是、虚荣心、嫉妒心、心理惰性等。这是人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消极东西。人的心理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心理的长处而无心理短处的人是不存在的。一个人能否为社会作出贡献,不仅取决于心理上积极因素的多少,而且也决定于是否充分发挥了心理上的积极因素,限制了心理上的消极因素。领导者、管理者、人事工作者不仅要了解每个人的心理上的积极因素是什么?心理上的消极因素是什么?而且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心理上的积极因素,克服与限制心理上的消极因素。

充分发挥人的心理上的积极因素,使人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克服与限制人的心理上的消极因素,减少或避免发生过失。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

五、重视心理社会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思想状态、思想动态与个人的世界观、信念、理想、价值观、需要、动机等主观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还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流行的思潮、社会舆论、社会风尚、社会心理气氛等对人的思想状态与思想动态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重视社会心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原则。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而要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的党风、民风、社会风气很好,人们的精神面貌与思想状态也好。十年动乱党风、民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风气不好,不少人特别是青少年心灵遭到毒害。

社会风气对人的思想与行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社会上或某个集体内在一定时期流行的爱好、习惯、愿望、传统、趣味、观念、行为,人们竞相仿效,它对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领导者、管理者要研究社会风气的特点、内容及对本单位的影响,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领导者、管理者要充分利用良好的、健康的社会风尚,以期对本单位的人员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减少与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对本单位成员消极的、有害的心理影响。

我们平时所说的不正之风就是一种消极的、有害的社会风气。它对人们的思想有相当的腐蚀作用。

当前改革之风吹拂中华大地。改革产生的良好的社会风尚,例如人们重视效率、重视竞争、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风气对人们的思想发生积极的影响。改革可能伴随出现的不良社会风气,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有害的影响,妨碍改革的顺利进行。(www.xing528.com)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方式

从心理学角度看,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交往过程,采用语言、态度、表情、行为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情感、行为,以期达到提高受教育者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方式很多。实际上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并非使用一种心理方式,而是多种心理方式同时并用。只是为了研究方便起见,我们逐一讨论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方式。

(一)解释

解释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常用的一种心理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心理方式。教育者通过解释向受教育者讲明道理,消除受教育者的顾虑,解除受教育者的疑虑,解除受教育者的紧张情绪,使受教育者建立信心。解释产生的心理效果大小不仅取决于教育者的解释水平,而且也取决于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

为了提高解释所产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效果,教育者要努力做到下列几点:

(1)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与心理状态。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解释之前,应力求了解受教育者的主要思想问题是什么,认识上的片面性是什么,主要的顾虑是什么,这是解释是否获得心理效果的前提条件。一般说来,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状态与心理状态了解深透,解释就可能收到较大的心理效果。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状态与心理状态了解得不太清楚,甚至了解错了,解释的心理效果就会减小甚至产生副作用。

(2)教育者进行解释时,态度要和气。为了使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解释时,双方处在正常或友好的人际关系状态,教育者态度要平易近人。教育者找受教育者谈话时,有的受教育者会存在防御心理,留有戒心。教育者态度和气,以同志式平等的态度谈话,有助于消除对方的防御心理。这样受教育者才能接受教育者解释的信息,才有可能消除顾虑,收到应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效果。

(3)解释要讲究方式。照本宣科,照搬照讲,使人发腻生厌。解释要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增加心理接受度。语言准确,使人产生信赖感。语言含糊易使人产生怀疑感。

(二)劝慰

劝慰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劝导慰抚。受教育者遇到困难与挫折,例如患病,亲友病故,可能心境抑郁,心烦意乱,情绪低落。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应首先要进行劝慰,使受教育者心理上得到安慰,产生温暖感,逐步消除消极的情绪。为了获得劝慰的应有的心理效果,教育者要有真诚的态度,要富有同情心。教育者要真诚实意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劝慰,使受教育者感受到同志的温暖,有助于消除不快,振奋精神。如果教育者缺乏真诚的态度,而是一般的应酬、寒暄、达不到劝慰的效果。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劝慰时要富有同情心,使受教育者得到情绪上的感染,有利于消除不安感,增加安全感,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力量。如果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劝慰时,缺乏同情表情,易使受教育者感到假情假意,人情薄如纸,产生与教育者的心理距离。

(三)说服

说服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常见、最基本的一种心理方式。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受某种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观念、健康与情绪等。

说服可分个别与集体两大类,个别说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个别谈心式个别谈话。个人说服对解决个人的具体的思想问题与认识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集体说服是对一群人进行说服教育。它的具体形式如报告、座谈会等。集体说服对解决群体普遍性的思想问题与认识问题有效。通常要把集体说服与个别说服结合起来,其心理效果就越大。

说服的心理效应大小与教育者的水平、受教育者的思想状态有关。说服的内容对说服的心理效应有很大影响,说服的艺术对说服的心理效应也有很大影响。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有个镜头是描写高尔基对苏维埃政府的肃反政策不理解,去找列宁辩论。列宁通过一位来访的老人进行颇有风趣的谈话,三人畅笑起来,使高尔基理解了肃反政策。高尔基在《列宁》一书中曾赞颂列宁笑的威力。

(四)示范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以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行为施加积极影响。教育者的示范对受教育者有很大的说眼力与影响力。示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效果大小取决于受教育者的威信高低与以身作则的程度。教育者的威信越高,对受教育者发生影响越大。教育者以身作则的程度越大,受教育者所受的影响越大、教育者要以自己为表率,身先士卒,因此教育者提高共产主义觉悟,言行一致,带头实干,克己奉公,公而忘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自己做出了样子,实际上是无声的命令,受教育者就会跟着学。

(五)鼓励

鼓励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常见、最基本的心理形式。鼓励的目的是肯定已有进步,激发新的正确动机,调动更大积极性,产生更大,的心理效应。

奖励是鼓励的一种常见的形式,对某一方面做出成绩的人的赞扬与好评,能激发人们更大的干劲,创造新的成绩。奖励既有物质奖励,也有精神奖励,它们都能强化人们的好思想、好作风、好行为。

赞许是对人们的好思想、好行为、好成绩的肯定和赞同。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职工的思想进步,工作成绩,特别是后进职工的进步,甚至是微小进步都要表示赞许,强化他们的好思想、好行为。

期望也能起着鼓励的作用。对职工思想、工作、学习提出希望与要求,就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增加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为实现新的战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六)模仿

模仿是对榜样的一种效法,是模仿者对被模仿者的心理与行为发生相似的反映。模仿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不同程度地存在群体之中。模仿不是通过命令强制发生。模仿的对象可以是人的语言、动作、手姿、姿势、表情、行为、风度、也可以是家具、衣着、发型等。模仿的发展趋势是从无意识,不自觉的模仿走向有意识、自觉的模仿。

模仿分为无意识模仿与有意识模仿。无意识模仿是不知不觉模仿他人的动作、表情、行为等。例如老年人的一些习惯动作被子女不知不觉地模仿,领导者说话的语气常被部属不知不觉地模仿。有意识模仿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人们有目的仿效某人的思想与行为、如青年科技工作者模仿老科学家的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风。

模仿的产生既与被模仿者的榜样特点有关,也于模仿者本身的心理特点有关。榜样的生动性、权威性、形象性、情绪性、可接近性易于引起模仿。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榜样力量鼓舞我国几代人奋发图强,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奋斗。李四光、竺可桢、孙冶方、罗健夫、蒋筑英是科技界又红又专的旗帜,激励我国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科技现代化而英勇奋斗。

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善于经常给受教育者树立各个方面的榜样,以榜样的形象激励与指导他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能在心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观念、感情、信念、信仰、理论、世界观、意志、性格、给予受教育者以影响。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在本单位树立榜样,使受教育者模仿的榜样具有亲切感,相似感、可比感,学起来更有劲头。在本单位树立榜样更要注意不能求全责备,要实事求是,使人学起来富有真实感。榜样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不能人为地树立榜样,不能以矮子里拔将军的办法树立榜样,否则使人丧失学习榜样的信心。树榜样也不要神化、夸张,否则使人产生神秘感,高不可攀,影响人们对榜样的模仿。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身教重于言教”。领导者、管理者的榜样作用对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领导者、管理者的道德品质、事业心、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都常常成为受教育者模仿的对象。己身正,令而行,身不正,话越多越失信。

(七)服从

服从是按照社会要求、组织纪律,团体规范,别人的意志而做出的行为。人人都要遵守国家的宪法和各种法律,都要服从社会道德规范与纪律。在战斗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思想政治工作者教育群众遵守法令,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团体规范与纪律都是让他们自觉地服从。很多人都是自觉地服从,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是被迫的服从。被迫服从形成习惯之后也就变成自觉的服从。例如有的人步行走人行道,穿马路走横行线,开始的时候是被迫服从交通规则的,逐步成了习惯就变成自觉的服从。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说服教育为主,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必要的服从也是不可缺少的,二者相辅相成。服从对于维护集体的纪律,维护法律、法令的尊严,维护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

(八)暗示

暗示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暗示是人的语言与行为或某种事物使他人无批判地并引起迅速的心理影响。语言、手势、表情、动作或某种事物,某种情境都可在一定条件下起着暗示的作用。暗示可对人的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情绪、意志、行为等发生作用。

暗示可分为积极的暗示与消极的暗示。对人的身心发生积极有效的作用的暗示称为积极暗示。对人的身心发生消极的,有害的作用的暗示称为消极暗示。思想政治工作利用暗示为的是对受教育者发生有效的影响,防止对受教育者产生消极的作用。

暗示可分为自暗示与他暗示,自暗示是自己以某种观念、情绪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发生作用。自暗示可分为积极的自暗示与消极的自暗示;“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就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战士在紧急的战斗中心中念着坚定勇敢,对自己的心理发生作用是一种积极暗示。他暗示是别人的某种观念、情绪、行为使被暗示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使其心理活动发生作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是自我思想教育的一种心理方式。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暗示发生的心理效果大小既与暗示者本人的条件有关,也与受暗示者的心理特点有关。

暗示者的年龄、身材、知识、地位、威信等因素对受暗示着的心理效果有相当影响。一般地说,年龄越大的人其暗示的心理效果越好。人们都尊重老同志、敬仰老前辈。他们对晚辈有一定的权威性,人们信服。因此老同志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暗示的心理效果大些。因此要充分发挥老干部、老知识分子、老工人、老农民、老服务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效应。

一般地说,地位越高,其暗示的效应可能越大。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单位领导同志亲自出马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好的其中一个心理原因。因此,在贯彻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存在着普遍的思想问题时,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做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地位暗示的心理效应。

权威越大,其暗示的心理效果也大。权威是暗示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领导者、学术权威,他们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别人发生心理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有威望的领导者、学术权威作思想政治工作暗示的心理效果。

人的暗示感受性高低与人的个性倾向性有关系。一般地说,独立性强的人不易接受暗示,独立性弱的人较易接受暗示。富于理智的人不易接受暗示,富于感情的人易接受暗示,因此可适当运用暗示方式对独立性弱、富于感情的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一般说来女性较男性易接受暗示,即男女之间在暗示感受性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人在年龄方面也存在个体差异。儿童容易接受暗示,老年人不易接受暗示。因此在对妇女与儿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可适当多采用暗示方式。

(九)感染

感染是集体成员的思想、特别是情绪对他人施加影响的心理方式。在集体中,情绪感染对人的思想与行为起着很大的影响。一个集体领导的情绪状态、权威者的情绪状态或非正式团体的首领的情绪状态对集体成员或非正式团体成员都发生很大的感染作用。领导者、管理者的饱满的情绪,火热的工作热情,激昂的感情将迅速地感染集体成员的情绪,使群情激昂,士气高涨。如果一个集体的领导者遇到挫折,情绪低沉,灰心丧气,往往对集体成员产生消极的感染作用,使集体成员士气低落。集体成员之间的感染作用也是经常发生。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越好,其心理感染的作用越大。

人的语言、情绪、行为都能发生感染作用。情绪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理感染。情绪感染既可通过面部表情、姿势、动作发生作用,也可通过语言表情发生作用。情绪的面部表情有时胜过语言更能表达情意。抒怀何必三寸之舌,叙情何必七寸之管,手之一触,身之一转,眼波一横,眉峰一皱都是道隐衷、诉幽情的绝妙语言。

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的感染作用,防止或减少消极情绪的感染作用,对集体成员士气、对集体的心境、集体的社会心理气氛都会发生积极作用。

(十)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对人的思想、观念、感情、意志、信念、理想、行为都会发生很大的影响。社会舆论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地利用社会舆论,提高职工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水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宣传工具对制造社会舆论起很大的作用。各种形式的报告会,纪念会对制造社会舆论也起很大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向职工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提高职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

(《政工研究》,1985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