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化银行信息系统测试方法

全球化银行信息系统测试方法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场景覆盖根据金融业务具体场景,通过一组有关联关系的交易流程,组合成典型测试场景来完成相应业务的测试验证。对于投产批次,需有统一的测试管理。

全球化银行信息系统测试方法

1.测试技术方法论

全球化银行系统的测试分析不能照搬一般功能测试的工程活动经验,需要结合全球化银行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例如多语言、多时区、多银行、分行特色差异、各国法规及监管要求、风俗语言习惯以及安全性等非功能需求,统筹开展测试分析。

除上述以外,还需验证全球化银行系统的国际化支持能力,发现潜在问题,保证在全球不同区域中的正常运行。需针对不同国家的监管要求进行测试,确保系统在实现需求的同时,满足当地的监控要求。全球化银行系统以常规功能测试工程活动分析为测试分析的“经”,以全球化、特色化专项分析为测试分析的“纬”。“经”“纬”结合,编织成一张巨大细密的测试分析点网,全面覆盖全球化银行信息系统的关键节点,确保系统的产品质量和安全稳定。

(1)在测试分析过程的三个覆盖

1)功能覆盖

分析发生变动(新增、修改、删减等)的功能,同时还要增加对这些变动功能关联影响性的分析,确保不出现功能范围的遗漏。

2)流程覆盖

分析系统实现实际业务的流程,包含常用的流程、规定的流程、明确规定不可使用的流程,以及虽没明确规定但应该不可操作的流程等。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监管法规要求、当地的特色要求,分析需测试的相关流程。例如新加坡分行本离岸之间不能有本币交易等。

3)场景覆盖

根据金融业务具体场景,通过一组有关联关系的交易流程,组合成典型测试场景来完成相应业务的测试验证。例如柜员现金长短款的业务情况,就要使用现金过账交易、销账交易、转账到存款账户交易、单边调账交易等组合成的测试场景进行测试。

(2)在测试分析过程中的三个测试分析

1)多语言。各国官方语言不同,全球化的信息系统要支持各类官方语言。依据系统数据存储和传输情况,又可分为系统内和系统间数据类型进行多语言测试分析。

①系统内多语言测试,主要测试自身系统有关多语言的处理。测试分析按照系统功能分为界面栏位、页面数据、报表、凭证打印、提示信息等不同维度。静态的界面栏位显示需按照功能分析说明书和数据字典的要求进行核对。动态页面数据则需进一步分析。有些业务数据,不需要多语言支持,如账号。有些业务数据,需要多语言支持,如客户名称和客户地址。按照业务功能需逐个确认要进行多语言测试的字段,列举出其可能的语言及其等价类型进行测试。

此外,对于报表,需分别分析报表表头、格式和内容。明确表头语言显示、不同语言下的报表格式、报表内容中涉及多语言的栏位等。对于凭证,重点测试凭证打印在不同语言下的格式是否正常,打印出的内容是否符合该语言习惯等。错误信息提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单独进行测试,按照总体设计方案,错误提示在系统间通过代码传输,在界面显示时由界面系统根据错误代码和指定语言解释。测试分析时,需要梳理出所有的提示代码,并在执行时覆盖到全部。

②系统间多语言测试,重点分析系统间的数据流,即在系统间输入、传输、存储、展现、交换的多语言数据。主要分析多语言字段及其码制转换情况,包含调用这些字段的交易界面、报表、凭证及打印、错误提示等交易功能,重点关注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可正常转换成合适的内容等。同时,还需考虑多语言字符集的影响。基于目前常用的系统码制,不同语言的长度有所不同。在做多语言测试分析时,要根据不同语言不同的码制,确定一个测试用字符集。

2)多时区。分析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的时差情况。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测试分析:

①产品的系统日期、交易日期、会计日期分析。在设计测试场景时,需考虑三个日期相同的情况、不同的情况以及日期的先后关系不同的组合情况等。(www.xing528.com)

②系统时间、交易时间对系统、交易及数据的影响分析。测试分析过程中,需重点考虑系统时间和交易时间先后关系对产品功能的影响,以及不同银行分支机构时区差处理的正确性。

③关注系统间日期时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测试分析设计时,要关注不同系统间对于不同时间和日期的处理,以及对数据传输的影响,并全面进行测试验证。

3)多银行。测试多银行要重点分析银行间数据隔离,以及全球银行日间联机、夜间批处理的验证。同时,各银行的业务分布在全球,有着不尽相同的业务需求,法规与监管要求也不同,其中甚至有矛盾与冲突的地方。为了确保系统全球化的质量,需要针对系统的国际化、本地特色化等特殊性,组织进行系列专题测试,例如本离岸业务、客户信息保密、反洗钱等。

2.测试管理方法论

(1)测试管理概述

全球化背景下,银行业务高度复杂,银行间业务差异较大,带来全球一体化系统应用的精细分工及关联复杂,形成实际生产运行中应用多、应用产品耦合高、数据关联关系紧密等特点,对组织和管理全球化银行信息系统的测试提出较高要求。

1)需要统一的测试管理。全球化时代的银行系统信息建设,一般不再局限于单项目管理,已发展到项目群、任务群管理,或按投产的节奏形成批次管理,相应的测试活动更是批次内所有任务的协同作战。对于投产批次,需有统一的测试管理。测试管理需对批次内多任务的测试需求进行关联性分析,合理规划安排,在实施过程中协同任务间的资源,对任务级无法控制的进度、问题与风险进行管理。在测试实践中,批次任务的测试是由批次测试经理统一管理,由任务测试经理具体实施来协同完成的。

2)需要统一和协作。银行系统信息建设规模的扩大,使得相关实施工作在地域上往往呈现分散的态势,测试活动涉及的测试、开发、业务以及测试环境维护等主要干系方也是如此,测试实施面临跨地域甚至跨时区等复杂情况,需要相关方对测试管理要有统一的认识。近年来,银行系统测试领域出现了网络贷款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新兴的外联系统,与传统银行、券商等相关组织的信息系统相比,也对测试协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3)关注测试管理的主要工作,包含测试版本管理、测试计划管理、测试问题管理、测试质量及量化管理。测试版本管理是将测试版本置于严格的版本控制之下,确保测试环境中的版本即为待验证版本,同时对版本历史应进行记录备查。测试计划主要包括进度计划和会计时间点计划。进度计划对测试任务进行分解,定义其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执行顺序及责任人,根据相关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初步的任务分配,并以重大事件作为进度上的里程碑,用于跟踪测试过程活动的执行;会计时间点计划,是指测试环境中各应用系统的会计日对应于自然日的安排。测试问题管理主要由软件开发者对问题归属组进行定义,并协同问题分析解决,期间可能涉及系统架构师、业务人员、多方开发人员等一些角色。测试质量保证通常是基于对测试交付物的检查,即要求相关交付物完整、合规、可追溯,常用的质量保证手段有走查、同行评审。测试量化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对问题发现和收敛情况进行量化控制。利用Gompertz(龚伯兹)曲线模型,通过统计每日产生的问题数,来预测累计问题数及问题收敛情况,以及功能测试目标的满足情况。

(2)测试资源管理

1)关注测试环境管理。在整个软件测试过程中都会存在测试环境的管理。在测试分析初期,以业务需求文档为基础,对相关业务场景进行分析,并以此梳理出测试过程中的环境清单,提出环境需求申请,包含银行、产品、模拟器、挡板。另外为了保证环境的准确性,可增加版本安装部署验证,主要针对版本部署时的安装手册、维护手册的质量进行评价,检查系统软硬件要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

2)严格测试数据管理。为了满足全球各地银行对系统的不同要求,需尽可能实现系统产品的参数化。正是因为相关数据和参数(主要指核心银行系统参数)在全球化银行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测试过程中需以尽可能准确的数据和参数去实施工作。测试数据一般有测试铺底数据和测试增量数据,测试时铺底数据多采用漂白后的生产数据。通常在验证数据转换或部分系统原有功能修改时多采用铺底数据来验证,而大部分新增功能验证多采用增量数据来验证。

(3)测试自动化实施管理

全球化银行信息系统逻辑相对集中,功能相对稳定,且整个项目实施周期持续时间较长,每次版本更新时新增需求较多,为了验证新增需求的实现对原有功能没有造成影响,每次版本更新时,需要将新增需求的关联功能进行回归测试,引入自动化测试能有效提高测试效率,提供质量保证。

在设计自动化案例时,测试案例应做到功能单一,尽量为脚本绑定独立的测试数据。脚本编写时,将脚本中所需要的数据使用变量代替,执行时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文件,一旦测试环境或测试数据发生变化,只需要修改数据文件中的数据以适应新的测试需求。

对脚本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测试脚本执行异常。脚本执行完成后对自动化测试案例返回结果进行分析,尤其关注涉及多文化、多银行、多语言方面的脚本执行结果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