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洲超级大国尼日利亚的内战旋涡:穿越非洲两百年的历史剖析

非洲超级大国尼日利亚的内战旋涡:穿越非洲两百年的历史剖析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按人口数量来看,非洲的超级大国只有一个,就是尼日利亚。它的人口总数超过了1.8亿,是世界第七大国家,大约七个非洲人里就有一个是尼日利亚人。尼日利亚第一共和国采取总理负责制,总统只是象征性的职位。这位总统可谓保持国内团结的最佳人选。尼日利亚建国后,众多的各级政府纷纷开始了行动。高文的做法终于引起了伊博族的反抗,于是政变演化成了更加复杂的内战。内战以北方控制的中央政府为一派,以

非洲超级大国尼日利亚的内战旋涡:穿越非洲两百年的历史剖析

如果按人口数量来看,非洲的超级大国只有一个,就是尼日利亚。它的人口总数超过了1.8亿,是世界第七大国家,大约七个非洲人里就有一个是尼日利亚人。尼日利亚最大的城市拉各斯曾经号称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它建于海边的一座小岛上,由几座桥梁与大陆相连。城市里有的区域高楼林立,有的地方却遍地贫民窟

由于人口众多、贫富不均,尼日利亚成了非洲生存压力最大的国家。人们为了糊口,发明了五花八门的生存之道。比如,世界上有一种著名的电信诈骗手段,就叫尼日利亚骗局。互联网刚兴起不久,人们经常在邮箱里发现一种邮件,声称是尼日利亚一位倒台将军的女儿发出的。信里提到她的父亲在倒台前存了一大笔钱,需要转移出国,请收件人提供一个账号。当收件人信以为真提供了账号,对方又会以检验账号的真实性为借口,或者说是作为启动资金,让收件人给这个“将军的女儿”打一笔款。款项一般不大不小,会让人感到有点心疼,却又认为值得赌一把。收到钱后,“将军的女儿”就消失了。

除了人口多,尼日利亚还是世界上种族关系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全国一共有五百多个族群,信奉不同的宗教,说着各自的语言。正是因为族群的多样性,尼日利亚成了种族冲突的高发地。

尼日利亚独立后的发展进程,可以概括为:

一、建国初期的种族冲突期。这段时间,尼日利亚最主要的三大族群为了争夺政治控制权,发动了数次政变,政变又演化为战争,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

二、当内战结束后,由于尼日利亚的离心力太大,就进入了独裁时期。如果说其他国家的独裁以稳定著称,尼日利亚却以不稳定闻名,独裁者如同走马灯一般上上下下,他们靠暴力上台,又被暴力推翻,周而复始。

三、当独裁时期造成的痛苦超过了人们愿意承受的程度,尼日利亚开始了民主化进程。现在的尼日利亚仍然处于不完善的民主之中,人们的生活比以前有了好转,但由于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弱,各个地方特别是北方区域内的小军事武装仍然很多,与尼日利亚经济的欣欣向荣并行着。

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这个国家是由三个主要部分,以及一些次要的小碎片(少数民族区域)组成的。我们不去看那些更小的碎片,只关注三个主要区域。

北方居住着豪萨族和富拉尼族,他们的居住区域位于不靠海的内陆地区。这里已经靠近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地带,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传统上属于穆斯林区域。北方的土地和人口都超过了尼日利亚整体的一半,但文盲率也是最高的。

东南部居住着伊博族,这里包含了尼日尔河入海口,是主要的石油产区。伊博人的分布也极为广泛,除了在东南部,也遍布尼日利亚全国。他们是主要的商业人口,教育水平也更高。

西南部是约鲁巴人区域,这里的城市发展是最完善的,最大城市拉各斯就在这里。

东南部和西南部深受基督教影响,与北方伊斯兰教区域形成对立。在建国之初,为了避免地域冲突,英国人在宪法中设立了三个半自治政府,各自管理地方事务。在半自治政府之上,则是位于拉各斯的尼日利亚中央政府。

尼日利亚第一共和国采取总理负责制,总统只是象征性的职位。担任总统的是伊博人纳姆迪·阿齐基韦,他虽然是伊博人,却出生在北方穆斯林区,又在西部接受教育。这种背景让他既会伊博语,也会豪萨语和约鲁巴语。他曾经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都深造过,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这位总统可谓保持国内团结的最佳人选。

虽然总统是团结型的,但是大权在握的总理却必须出自北方,因为北方拥有更多的选票。总理阿比巴卡·巴勒瓦是个伊斯兰教徒。

尼日利亚建国后,众多的各级政府纷纷开始了行动。对于刚刚当家做主的黑人来说,每一个家庭都不算富裕,做官就是一个致富手段。在这个阶段,贪污受贿都是明目张胆的,每一个职位、每一件事都有价格。

严重的腐败让人们感到不满,民众对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充满了怨言。与此同时,行政效率非常低下。北方、东部和西部一直在争取对中央政府的控制权。最初,北方选择了和东部一起执政,西部成了反对派。但随着人们看清政治是和利益挂钩的,三大派别开始了合纵连横,不断用手中的权力巩固自己的地位。西部和东部认定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对抗北方,却总是由于内部不团结而发生分裂。

在这样的氛围下,尼日利亚历史上第一次政变到来了。

发动政变的是一群军官,为首的是少校恩泽奥古,以及一名前跳高运动员(也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大赛金牌的非洲黑人)伊曼纽尔·伊法尤纳少校。尼日利亚的军官阶层大都来自伊博族,由于他们最有文化,因此控制了军队系统。

政变同时发生在全国各地,尼日利亚中央政府总理、西部政府总理和北方政府总理先后被杀。恩泽奥古也公开发誓,政变成功后要铲除腐败。就在人们认为发动政变者将要控制住局势时,一位叫伊龙西的将军发动了反政变,取得了政权。

北方和西部的人们为伊龙西的反政变拍手叫好。但他们很快发现,伊龙西将军本人也是伊博人。日后,北方和西部的人们并不把政变和反政变看成是一场反对腐败的运动,而认为这是伊博人的阴谋。

伊龙西将军面临的任务更加复杂,他不仅要反对政变,还要反对腐败,更重要的是反对分裂。他试图将这个已经接近四分五裂的国家捏成团。为了达到目的,他不得不更加倚重军队。不幸的是,军队高层军官大部分都是伊博人,给了北方更多的口实。

在反分裂上,伊龙西还试图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如何遏制地方势力的发展?他想到的方法是,废除联邦体制,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他认为这样既能遏制地方政府的腐败,又能让中央政府更有控制力。

但这个措施却要了他的命,北方人认定伊龙西所做的一切都是针对北方的。于是,一群来自北方的军官又一次发动政变,杀死了伊龙西。这一次,北方掌握了全国的局势。

代表北方掌权的是高文中校。他出身于北方的一个小部落,处于三大势力之外,是个适合整合全国不同势力的人物。

但高文却和伊龙西一样,看到了联邦制的弱点,试图建立另一套更加有效的制度。他将原来的联邦区域重新编成12个州,将原来的几大势力碎片化。在伊龙西时期,中央政府主要防范的是北方派;到了高文时期,中央政府却主要针对东部派。在东部除了伊博族,还有许多少数民族,高文试图提高东部少数民族的地位,以打击伊博族的强势。

高文的做法终于引起了伊博族的反抗,于是政变演化成了更加复杂的内战。

内战以北方控制的中央政府为一派,以东部伊博族为另一派。在奥朱古中校的领导下,东部宣布独立,建立一个称作比夫拉的共和国。

在非洲,尼日利亚也是一个文学大国,除了古老的埃及和白人的南非,在黑人世界里,最著名的作家几乎都在尼日利亚。最著名的莫过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索因卡,以及被称为现代非洲文学之父的阿契贝。在新生作家群中,女作家阿迪契脱颖而出,成了最重要的代表,她的代表作《半轮黄日》描写的就是比夫拉战争的场景。小说中以伊博人的角度描写了战争之前的安详,以及战争中造成的死亡和混乱,还有战争结束后留下的那道深深的伤疤。

中央政府派和比夫拉共和国之间的战争持续了三十个月,大约有200万平民在战争中死去。战争还造成了另一个影响:原本伊博族是一个分布广泛的民族,北方也有大量的生意人是伊博族,但是在战争中,双方煽动的仇恨使得北方地区开始以野蛮的手段清理当地的伊博人。大量的北方伊博人被杀,剩下的逃走成了难民。(www.xing528.com)

尼日利亚也是一个向外移民的大国,其中移民最多的就是伊博人。他们在全世界都有分布,也将北方的暴行曝了光,引起了巨大的同情。但这并没有改变伊博人在战场上的劣势。1970年,比夫拉战败。

尼日利亚的民族冲突,以北方人击溃东部,取得对南方的优势而告结束。在很长时间内,民族矛盾仍将继续。但在短期内,这种情绪却因镇压陷入了低潮。

随之而来的,则是中央政府整合全国的努力,以及各个军政府的集权行动。

高文并不是一个强硬派,他获得战争的胜利后,并没有大肆宣扬战功,也没有进一步惩罚叛乱者,而是归还了战败者的土地,帮助他们的士兵融入中央军队,表现得非常大度。

在治理国家上,高文也经历了一段好时光。战争结束时,恰好是石油经济繁荣期,尼日利亚是个石油大国,它加入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成了重要成员。大量的石油收入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让地方主义者处于防守态势。

但高文统治的后期,也是尼日利亚腐败的巅峰时期之一。随着石油经济的持续繁荣,政府收入大增,官员的腐败机会也大增。明目张胆的索贿,明码标价的腐败,使得人们对高文政权怨声载道。

1975年,高文在一次政变中倒台。政变者穆塔拉·穆罕默德表示要结束军政府,还政于民。但一年后他在政变中被刺杀身亡。

新的政变也失败了,接下来上台的,是尼日利亚建国之后最重要的政治家奥巴桑乔。在尼日利亚人眼中,奥巴桑乔的地位如同国父一般,他不仅帮助尼日利亚恢复了秩序,还重新探索了通往民主的道路。

在政变之前,奥巴桑乔是穆罕默德的副手;政变发生后,逃脱了刺杀的奥巴桑乔立刻组织反击,重新控制了局势,并宣誓就任尼日利亚最高领袖。

事实上,在高文时代,尼日利亚人就已经对军政府的统治很不满意。由于经历了分裂,他们更珍惜统一,又因为统一失去了太多的自由,希望恢复民选政府,拿回自由。

穆塔拉·穆罕默德虽然是依靠政变上台,却知道顺应这个潮流,已经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宪法,以便逐渐恢复选举和民主政治。军人是军政府的支柱,穆塔拉·穆罕默德首先从军队开刀,开始了军人复员工作,缩小部队规模,减轻军事负担。之后,他开始解除全国的军事管制,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但就在这时,他被杀了。恢复民选的重任就落在了奥巴桑乔的肩上。

奥巴桑乔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上台后继续前任的政策,推行民主。但在民主之前,必须首先破除掉地方分裂倾向。如果仍然像以前一样,地方分成几块互相攻讦,那么也许民选不久,就会再次面临政治斗争乃至政变。

奥巴桑乔时代,尼日利亚被分成了19个州。这19个州中,有4个以豪萨人和富拉尼人为主,有4个以约鲁巴人为主,2个以伊博人为主。三大族群占据了一半多一点,剩下的9个州分给了其他少数民族。这样,三大族群的政治影响力都减弱了,全国的局势达成了一定的平衡。在19个州的基础上组成了联邦政府。另外,尼日利亚模仿美国体制,形成以总统为主的行政班子,配以参议院和众议院作为立法机构。其中众议院以人口为基础确定代表人数,而参议院以州为基础,每个州不管大小,名额都是一样的,这更进一步避免了某一族群独大。

在奥巴桑乔的引领下,尼日利亚的政治架构设计得很完善,更难得的是奥巴桑乔本人的无私。1979年,他主持了新的大选,这是尼日利亚历史上少有的公平选举。为了更加公平,奥巴桑乔本人并没有参加大选。

这次选举选出了一位来自北方却同时得到南方拥护的政治家沙加里,他打着“同一国家,同一命运”的口号上台。他性情温和,与前面的军政府统治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沙加里当选后,奥巴桑乔完成了再造共和的重任。他辞去了最高元首职位,又辞去了军职,将政权交付给新当选的总统,心甘情愿地离开了政治舞台。他是少有的不恋权的非洲政治家之一。

但是,奥巴桑乔费尽心力打造的尼日利亚第二共和国,是否能够帮助尼日利亚度过独裁危机,进入民主呢?后来的发展让人感到吃惊。

沙加里是一个温和的人,并不一定能够适应尼日利亚如此复杂的环境。他担任总统时,尼日利亚在石油经济繁荣的带动下,全国上下仍然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但问题在于,由于总统控制力太弱,全国上下充满了各行其是的腐败官员。在非洲,肯尼亚本来是公认的最腐败的国家之一,但人们了解了尼日利亚之后,认为尼日利亚比肯尼亚还要腐败。办同样的事情,在尼日利亚支付的行贿金要比肯尼亚高一倍。

官员的所作所为给经济活动造成了巨大的阻力。尼日利亚的经济本来就是不正常的,在上升期还显示不出来,到了下降期,就会立刻变得严重起来。

1983年,国际石油经济进入了另一个下降周期。尼日利亚的经济进入了崩溃的节奏,国内生活质量下降,国外债台高筑。政府的财政收入少了一半,外债却达到了180亿美元,外国人纷纷撤资。

这一年也是选举年,沙加里四年前靠人们的普遍支持上台,这一次却只能依靠明目张胆的作弊。到这时,人们已经认定奥巴桑乔的第二共和国失败了,沙加里成了一个腐败、行骗的政府首脑,他迟早会走向独裁,或者被推翻。

年底,布哈里将军发动了政变,推翻了沙加里,也结束了尼日利亚第二共和国。布哈里上台后宣称大力反腐,削减政府开支,冻结政府岗位,企图挽救摇摇欲坠的尼日利亚经济,但这种做法带来的阵痛得罪了更多的人。两年后,布哈里再次被政变推翻,上台的是巴班吉达将军,尼日利亚在经历了短暂的民主和改革之后,又一次迎来了低潮。

短暂的第二共和国似乎说明,在一个混乱的国家,一个老好人式的团结政府并非一个好选项。它无法摆平复杂的矛盾,也无法约束自己的官员,使得政府无法加强全国的统一,反而向着行政退化和矛盾激化的方向滑去。

巴班吉达政权以独裁、镇压、毒品闻名于世,他建立的国家安全系统拥有任意抓捕、折磨和杀害异见者的权力。尼日利亚的许多反对人士因此而消失。尼日利亚之前的独裁以腐败为特征,而到了这时变得更加残酷和血腥。

奥巴桑乔第二共和国虽然灭亡了,却留下了一个遗产,那就是人们对于自由选举的渴望。巴班吉达执政后期,在国内和国际的压力下,不得不宣布自由竞选。但为了保证自己当选,他又不得不动用作弊的手段。1993年,当一名南方人即将胜选时,巴班吉达出手干涉,不想让权。在全国的抗议下,他辞去了总统职务,将政权交给了一位过渡人士。

三个月后,一名叫阿巴查的将军发动了政变,尼日利亚政治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

由于民主政治被打断,阿巴查上台之初便遭遇了全国性的抗议,他动用军队镇压了抗议活动。他表示要揪出反对政府的后台,于是将矛头指向了第二共和国的缔造者——奥巴桑乔。在阿巴查的授意下,尼日利亚法庭判处奥巴桑乔三十年徒刑。在尼日利亚民主与独裁的第二回合较量中,独裁再次胜出,反映出了一个新独立国家发展道路的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