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大学校园戏剧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青春成长的故事

西北大学校园戏剧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青春成长的故事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剧本中,20年后的“我”,成为国际著名女指挥家。“闵文军”则投身环保,从志愿者成为环保知名人士。尽管我们三个人在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和剧本的走向并不一致,但是现在看来,剧本中关于青春、理想、成长等关键词,又无一不是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息息相关。从文苑华章到“黑美人”,直到毕业的最后一年,还自编自导了舞台音乐剧《我们的爱,我们的梦》,在今天看来,那时的我,几乎一刻没有“消停”过。

西北大学校园戏剧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青春成长的故事

胡 娜

(西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10届毕业生,现就职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

六月的一天,高字民老师来北京开会,带来了一本书,名为《青春作伴——高字民校园戏剧实践教学案例集锦》,扉页上写着“惠存留念”。这几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时不时会收到一些作者提名的著书,但是看到高老师所著,还有那很熟悉但又已许久不见的字体,我几多感慨。仿佛那简单的几个字一下又把我拉回到高老师的课堂。(在大部分老师都很中意、学生们也很受用的PPT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流行之势时,高老师和孙阳老师,是我印象里为数不多的还在黑板上用粉笔写板书的老师。)

用迫不及待来形容我回去翻书的心情一点也不夸张,书里有太多我熟悉的名字和往事了。看着诸位师长、同窗的文字,我恍惚又回到了在高老师、孙老师等诸多任科老师指导下投身戏剧创作、排演的时光。充盈、欢愉。一晃,我离开学校竟有九年了。

书中摘录了高老师近年来的诸多创作脚本,其中有篇综艺情景说唱剧《村官和他的同学们》,在里面看到了自己以及同班另外两名好友(雷涛、闵文军)的名字。我感到亲切、温暖。亲切是看到老师笔下的剧本创作直接用了我和同学们的真名,温暖是因为同窗的情谊和时光幸运地被老师以这样的方式永远地留在剧本中,留在他的著作中。很遗憾,因为此剧上演时正值最忙碌的毕业季,我没有看到现场演出,仅有的了解也是听来京开会时高老师讲起的。

那年教育部主办、央视承办的“五月的鲜花”电视文艺汇演首次来到西安,在西安理工大学举办。高老师应校团委之约完成了这部创作。写剧本时,他正在南京大学访学,有点儿想念学校,加上剧中写的又是毕业的故事,他就偷了个懒,顺笔从我们班“借”了三个名字。在剧本中,20年后的“我”,成为国际著名女指挥家(虽然后来我并没有成为女指挥家,但现在的工作内容也着实和诸多世界级的指挥大师有关联)。而另外两位同学,“雷涛”毕业后选择到农村去,当大学生村官,后来成了县长。“闵文军”则投身环保,从志愿者成为环保知名人士。尽管我们三个人在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和剧本的走向并不一致,但是现在看来,剧本中关于青春、理想、成长等关键词,又无一不是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息息相关。从此意义看,这个剧本在大学校园的舞台上,在大学教育实践的探索中永远都不会褪色。(www.xing528.com)

行文前,我仔细看过高老师的微信提示,让我结合这部短剧,从“青春理想与大学生教育”的角度写点儿感想。凭着对剧本的立体感知,我努力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往我的西北大学印记。像很多认真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一样,我很怀念那段时光。大学(这里特指本科就读的学校)之于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影响,一点也不亚于童年对一个人整个人生的影响。

理想,对于很多人——不论青年、成年都是极其模糊的。尽管他们都曾青春过!这句话看似有点不近人情,但事实的确如此。理想,向来是很奢侈的。真正意义上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是相对具象的目标,其实现程度往往和个人承载力有直接必然的联系。一个人,他的个人承载力越高,一路上“升级打怪”靠近理想的路就会走得更远。那么,个人承载力包含什么?从我个人亲身体会感受,大致可以表现为我能、我会、我可以、我愿意、我不怕、我知道、我试试……正是这些看起来很自我的力量,成为给我提供不竭能量源泉的永动机。可是,理想这么关乎个人的字眼,真的仅仅靠自己就能完成吗?答案当然不唯一,但绝大多数情况,都和成长的过往息息相关。而我的息息相关,很大一部分来自西北大学。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母校西北大学的校训“公诚勤朴”,对这四个字,我愿和看到这篇拙文的师弟师妹们共勉。期望在今后漫长而又艰辛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能一直谨记并努力践行。

在我的成长经历和还算充实的职业生涯中,“公诚勤朴”四个字曾带我多次成功突围。大二时,我赶上校庆,编排了相声小品剧《开学第一天》。从文苑华章到“黑美人”,直到毕业的最后一年,还自编自导了舞台音乐剧《我们的爱,我们的梦》,在今天看来,那时的我,几乎一刻没有“消停”过。从创作到制作,从幕后到台前,经常和老师们像朋友般、与同窗们像兄弟姐妹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或大或小的集体创作。学生时代方寸舞台上的点滴,汇聚在一起,让后来的我有缘走进了国家最高艺术殿堂的剧目制作一线。尽管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的作品充满稚气,也显粗糙,然而不得不承认,正是通过无数个不起眼的、一地鸡毛的具体行动,才积累和铸就了今天的我。校园戏剧的那方舞台,是母校、学院和老师们、同窗们一起培育的土壤。在我参加工作之后,面试过数以百计的重点高校学生助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西北大学的这份沃土,文学院这份独一无二的实践滋养,或许不是最肥沃的,但是对一个有心向阳生长的根苗来说,足以促人长成参天大树。

借此小文,我想由衷地向在校的大学生们说:好好学习,做好知识积累,全身心、不功利地投入有意义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去!请把大学看成是比高三还要不惜力的攀爬赛程,每一天都要脚踏实地努力。

再回头,你会发现,理想其实并不那么遥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