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大学校园戏剧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案例集:青春舞台与立德树人

西北大学校园戏剧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案例集:青春舞台与立德树人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准备参加“西湖之约”电视演出。由于饰演一辩的同学感冒了,李彬老师只好代替一辩录音。第二遍录完,谭老师说:“可不可以再青春——一点点?”李彬老师说节目非常成功,得到上上下下一致好评。

西北大学校园戏剧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案例集:青春舞台与立德树人

尤 磊

(西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2003届硕士研究生,现从事广告管理与运营工作)

一、当小陈老师提出搞辩论赛时,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怎么能够在舞台上搞辩论赛

3月7日,李彬老师打电话让我过去聊聊,到那儿一看,高字民师兄也在场,还有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后来才知道是刚分到团委的老师,叫陈倩,我叫她小陈老师。

学校准备参加“西湖之约”电视演出。总之,我们得搞个节目出来。讨论的过程如高师兄文中所讲,十分热烈。名校众多(当然意味着高手云集),节目的时间限制比较严格(起码对于我校是这样),文艺人才资源稀缺(学校没有相对专业的艺术团体)……困难是很多,我们如何拿出独具特色的节目呢?

小陈老师说话了:“还是要采用在学校里常见的形式,比如说辩论赛。”

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怎么能够在舞台上搞辩论赛!

第二个想法就是——为什么不能在舞台上搞辩论赛!

她也许无心的话,就像一枚石子,在大家心中激起一圈圈涟漪,经过大家发挥想象力的讨论,形成了一朵虚拟的浪花。

李彬老师说:“你和你高师兄尽快把本子拿出来。”

两天以后,高师兄带着非常不错的草稿来了。

二、录音棚里,李彬老师神采飞扬

节目的音乐是由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的谭艺安老师创作的。谭老师是个非常严谨的“大胡子”,他是搞民族音乐的,虽然对西方流行音乐了解不多。但毫无疑问,出众的专业素养很好地弥补了所谓的缺陷,经过彼此几番商讨,音乐的各段落对比得到加强,终于可以进棚录音了。

由于饰演一辩的同学感冒了,李彬老师只好代替一辩录音。他戴着耳机,站在话筒前,我们在大玻璃窗外的监控室看着。

第一遍录完,谭老师对李彬老师良好的节奏感和艺术感觉非常吃惊,但是,他仍然说:“李老师,很好,只是——可不可以——再青春一点?”(www.xing528.com)

第二遍录完,谭老师说:“可不可以再青春——一点点?”

于是,我们看到了神采飞扬的李彬老师。

高师兄除了和我充当群众的声音,还“声优”地客串了诗仙李白,吟诵了节目中的唐诗,非常不错,很酸,够味儿。那天下午,去录音的同学都是第一次进录音棚,但大家沉醉在一种高昂的情绪里,使录音工作紧张而风趣,进行得很顺利。

后来想想,也许就是在那天下午,我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节目,不是我的,不是我们几个创作节目的人的,甚至不是这个学校的,而是我们所有青年人的。

三、我想去杭州

5月23日晚,大家从杭州回来了。

李彬老师说节目非常成功,得到上上下下一致好评。他说一个外校同学和他谈心时说,节目的背后往往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乃至其他方面的发展程度,不仅仅单是一个节目这么简单。

我说:“其实这次我非常非常想去杭州。

“那你为什么不去呢?”

“马上要考试。我怕英语不及格了他们会看不起我。”

在大家的笑声中,我想到了直播的那天下午。我和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这个很多人为之付出过辛劳和支持的节目,就像等待着……反正心情既迫切又紧张。当屏幕上出现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孔时,当那熟悉的旋律又一次在耳边奏响时,我多么希望,这一刻,我是在杭州呀!

《传统与现代》,这个从3月7日开始孕育的孩子终于完美地降生了。从创意的产生到演出的成功,这个孩子受到了太多人的宠爱。这种爱,也许就是有人称之为凝聚力的东西吧!

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总之,“西湖之约”,明年再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