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你如何高效写作-天生我材会写作

教你如何高效写作-天生我材会写作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孩子们不喜欢写作文,我很理解。他们从来都是把写作文当成写“作业”,而且是一项很枯燥、很无奈的作业。所以,写作,不仅是你精神和灵魂的产品,而且还是你自我修炼的道场。之所以愿意干,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有自己的小算盘。比如,第一回作文评讲,就是针对这回的“学雷锋帮老师”写作。“作文打假”简直是回避不了的问题。在诸多问题作文中,我选择了很有代表性的一篇。他个子很高,是我们班最高的同学。

教你如何高效写作-天生我材会写作

孩子们不喜欢写作文,我很理解。他们从来都是把写作文当成写“作业”,而且是一项很枯燥、很无奈的作业。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让他们理解:写作文嘛,就像我们吃饭、喝水、睡觉一样自然。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得吃饭、喝水、睡觉。同理,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需要写作。一呼一吸之间,文字就自然产生了。

至于文字的品质,那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就如生活的品质一样,我们修炼到什么地步,领悟到什么地步,文字就会到什么地步。这其实是不用着急,着急也没有用的事。文字是你心灵的一面镜子,而且是很忠实的一面镜子。你怎么活,你就会怎么写。而你怎么写,你自然就会朝着你写的那个方向去活。所以,写作,不仅是你精神和灵魂的产品,而且还是你自我修炼的道场。

所以,关键是,写起来!心甘情愿、开开心心地写起来。写着写着,你就会写了;写着写着,你就明白了;写着写着,你就爱上写了;写着写着,你的生命状态就得到改变了。

要让孩子们写起来,我有些办法。

我喜欢当班主任。教了二十多年书,大部分时间都在做这个“主任”。班主任算是个比较辛苦的活儿。之所以愿意干,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有自己的小算盘。一当这个“主任”,我就有点儿“权力”了,有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了。教室门一关,我的地盘我做主,我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让所有班级建设的活动都和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而且自成体系,水乳交融,不露痕迹。

比如这学期接的这个新班。

第一件事,我需要了解学生。了解的路径很多: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当然,还有一种我最喜欢的“语文路径”,就是以语文的方式来走近学生。比如,第一步,我向孩子们求援:同学们啊,王老师初来乍到,一切都陌生得很。但又很想早点儿了解大家,这样才好为大家服务啊。所以,请大家帮帮老师,这个周末啊,你们就学雷锋帮老师。你们写写班上的同学,愿意写谁就写谁。总之,让老师通过你的文字了解同学就行。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真实、要具体。若能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样的写作来个两三轮,每个孩子便都在同学的文字中生动起来了。而且,借助这些文字,我还初步了解了这个班的人际关系、审美倾向、性格特质等,甚至对班风也有个大致把握了。因为,文字是最骗不了人的。

这看似是班级管理,但其实,我的作文教学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开展起来了。

比如,第一回作文评讲,就是针对这回的“学雷锋帮老师”写作。主题还是——作文打假

“作文打假”简直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急功近利的作文教学害人不浅啊!我们的孩子被我们很多老师辛辛苦苦地教坏了。不打假,后边的作文教学之路根本没有法子走。但如何打,却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上一个班,我不是“后妈”,我可以轰轰烈烈地打。这个班,我是中途接班,当“后妈”,如果雷声太大,动作太大,恐怕就不太合适了。雷声不要大,雨点也不要大,但老师的态度要鲜明,要让孩子们自己去选择、判断。

在诸多问题作文中,我选择了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篇作文文从字顺,基本功是不错的,孩子的写作态度也很端正。但我读了第一遍,就心生狐疑。此类选材、此类写法,真是“野火烧不尽,‘邪’风吹又生”啊,典型!太典型了!于是我跟这个孩子商量,说这次作文评讲老师想用他的文章做案例,会有表扬,也会有商榷,可能还会有批评,可能会比较严肃。我问这个孩子,他能否接受。小伙子很爽快,说:“没有关系,没有关系,老师批评就是。”我很感慨,虽然接触才几天,但我已经初步判断这个孩子相当不错,是个挺稳重挺能干的孩子。可是为什么,这样的好孩子一写作文就开始拿腔拿调地说假话呢?

孩子的作文属于那种盛产于校园的、为了应对老师和考试而精心炮制的类型。征得孩子同意,我就实录全文了。

【作品展台】

龙亿舟,你让我难忘

清华附中小六创新班 小天(化名)

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它能指引你走上正确的道路,使你的生活丰富多彩。如果人的一生中没有友谊,那么生命就会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友谊如清风,驱散我心中的忧愁;友谊如高山,保护我那弱小的心灵;友谊如帆船,载着我乘风破浪!友谊比珍珠还金贵:友谊比翡翠还闪亮。友谊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

跨入了清华附中的大门,在新同学中,我又结识了一位好朋友——龙亿舟。他个子很高,是我们班最高的同学。在他那友善的脸的背后,蕴藏着我们俩永恒的友谊。

金秋十月,树上那稀稀拉拉的叶子,干得像旱烟叶一样。站在校园的大草坪上,让人心旷神怡。放学了,我从洗手间出来的时候,左腿突然扭了一下,走不了路了。这已经是我的老毛病,左腿稍微一动,就得扭。“我今天还有课呢,又得迟到,真讨厌!”我从洗手间出来,左腿膝盖又酸又疼。我咬紧牙关,强忍疼痛,一瘸一拐地走回教室。教室里的同学早已是寥寥无几。当我准备背起书包赶快回家时,我突然发现我的书包不见了,椅子也早已经搬到了桌子上,一切好像被收拾过一样。我心想:又是谁啊?那么讨厌!我连忙以我最快的速度冲了出去。到了教学楼门口,眼前的一幕使我惊呆了,我的好朋友龙亿舟呆呆地站在那里,手里提着我的书包,手里拿着手机,应该是要给我打电话。我连忙走上前去,说:“龙亿舟,我来吧……”还没等我说完,他就关心我道:“我看你没回来,就帮你把书包拿了出来。你怎么了,腿崴了?”我回答道:“嗯,刚才上厕所的时候崴了一下。”于是,他搀着我,缓慢地一步一步地走上过街天桥,又一步一步地走下来,来到公交车站。他直到看着我上了车,才离开。我知道,那一天,他也有课,但从他的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着急的意思,而是饱含着对我的关心与体贴。站在公交车上,我的腿仿佛不酸了,也不疼了。从公交车的车窗远眺学校,金黄的落叶衬着红色的教学楼,显得格外美丽!

友谊是永不落山的太阳,让朋友走近你的心田、滋润你的灵魂。我相信我们俩的友谊必将永远长存在我们彼此的心里。龙亿舟,你让我难忘!

我先组织孩子们表扬这篇作文。具体的表扬内容,我就不原音重现了。我只能说值得商榷。从这篇典型的应试型“八股作文”中,我几乎能够看到文字后站立的我们这些语文老师的嘴脸:我们不是谆谆教导孩子们吗?阅卷场上老师批改作文时间有限,可能就是重点读一读开头和结尾。至于其他内容,不过是扫一眼罢了。所以,要想得高分,开头、结尾一定要“靓”,要夺人眼球。最有震撼作用的一定是排比句,所以我们要学生背诵“优美典雅”的排比句,告诫他们无论哪种文章,套上去就是。不太合适也没有关系,因为老师没有时间去细细品味。我们还叮嘱学生,人物描写要有各种细节,还要有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要点题,要表达美好甚至崇高的思想……这些,就是我们的“写作秘籍”了。我们倾囊相授,不懈训练。学生呢,用心倾听,坚决贯彻。结果呢,就写出了这样的作文——在我看来,这是篇惨不忍睹的作文。

课堂上,我现场采访了小作者和文中的主人公龙亿舟。第一,这件事真的发生过吗?第二,如果发生过,你当时真那么“感动”到“惊呆”吗?第三,你当时真的会去看校园里的那些树吗?

结果如我所料。这件事,这些细节,完全是编造的。

大家都笑起来。我问小作者:“龙亿舟是个非常优秀的同学,你们那么熟悉,你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吗?干吗要去编造呢?”

小伙子羞涩地笑了,说:“当然不是。只是写作文编造,已经习惯了。这样写着顺手。”

这就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现状。我们这些老师,太有能力了。我们完全能够通过作文教学,异化一个学生。让他主动地迎合我们,迎合考试,迎合走捷径甚至走歪门邪道的写作方式。我佩服极了我们的孩子。他们居然可以在作文中轻车熟路地撒谎,而回到现实中后,又诚实善良地做人。

可是,这样在分裂中保持自我,又能够维持多久呢?他们现在还小,还有天性中的纯真善良在支撑着他们前行。如果年复一年都上这样的作文课,都写这样的文字,他们还能保持自我多久?

我不敢想。

我说,“孩子们,其实,写作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写同学更是简单。你不用编,只需把生活中那些最真实的细节记下来即可。比如,我才来几天,我就记下了不少关于你们的细节。其实每天放学前,我都会有一个小总结。我会把我看到的一些事情记录下来,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我选择了一些,投影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读一读,想一想。比如:

周二放学后做清洁的小组一边劳动,一边大声背诵《长城赞》,此景好动人!

小穆同学用好了垃圾袋,从脏小孩儿摇身一变为干净小孩儿!

课间操时,大家精神抖擞、口号响亮。天行在队伍里特别懂事,特别男人。

上一堂秩序井然的外教课,让外国老师不再鄙视我们。

我请亦杭、李屹去帮全班同学搬书。没有想到书太重了,我们三人搬也非常吃力。我们挣扎着前行——终于看到了救星——我们班那群在踢球的男孩儿。王老师大叫一声:“救命啊!”全部男孩儿立马撇开正在玩的球,冲上来拯救我们。好男人啊!致敬!致敬!

……

我说,“孩子们,这是老师观察到的。每一条,老师稍微扩展一点儿,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你不要去编造,甚至你也不用太睁大你的眼睛,关键是,你要真正调动起你对班级的关心,这种关心,其实是一种爱。王老师是新老师。我走向你们,心中是有爱的。因为在未来的一段日子,和你们的相处将决定我的生命状态。四班,将是我的生命现场,而你们,都是我修炼的道场呢。所以,我要好好珍惜你们,好好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刻。因为这种珍惜,所以老师就看到了太多太多,多得都写不完。孩子们,把你们的珍惜都表达出来,那就是爱,就是好文字。”

第一堂课,我没有提“作文打假”这个概念,但是我想,孩子们大概能明白一些了。

为了让孩子们更明白写作很简单,老师提到的“修炼”啊、“道场”啊也并不玄妙,我琢磨着应该给他们一个榜样。

很快,我就选定了盖艺轩——这个班上最少言寡语、文字也很安静的小姑娘。这小丫头不显山不露水,但很快就用文字吸引了我。我开始在班上推行“每日一记”。很多孩子不习惯天天记点儿啥,挺马虎的。盖艺轩的随记本却整洁、充实,文字简单,还配着自己创作的漫画。几个星期的随记读下来,我就成了她的粉丝。了不起的小姑娘啊,她才是在修炼啊!于是,第一期班报《班有才女初长成——盖艺轩专刊》就出炉了。这张小报纸,算是我为班级的写作找方向、定调子了。我遴选出几篇,和大家分享。

【作品展台】

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清华附中小六创新班 盖艺轩(www.xing528.com)

打开那扇铁防盗门,再推开黄色的“大门”,一股混合了仓鼠味、木屑味、饲料味的味道就会扑面而来,绝不会使人心情舒畅。没错,这是我的家。

“养仓鼠就会有味道”是我们家的“俗语”,意思是任何事都要有代价。但对我来说,这味道一点也不臭。

我的仓鼠“小黄球”是我的好朋友,甚至是亲人。我会把一切事情都告诉它,它也总是瞪着黑豆一样的眼睛,默默听我说。好朋友总会有缺点,怎么能斤斤计较呢?

“小黄球”很爱运动,经常在笼子里上蹿下跳,一会儿爬笼子,一会儿跑步。运动总会产生味道的(比如汗味),所以是情有可原的。

“小黄球”很挑食,所以遗留下了许多食物。而我给它的食物里又有蔬菜,所以一到夏天就味道很大,要每天收拾。可挑食又不是重大过错——我也经常不吃丝瓜苦瓜呢!

当我给“小黄球”换木屑、收拾“房间”时,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这浓郁的“鼠味”。当我刷笼子时,会看到笼子上一撮一撮的灰尘、木屑,有时还有蛛丝的絮状物。当我晚上躺在床上时,会听到“小黄球”爬笼子、跑步的声音……

虽然有时有点烦,但是,我心甘情愿。

“小黄球”没有错,它是仓鼠,应该这样生活。

所以,我们依然是好朋友。

打开那扇铁防盗门,再推开黄色的“大门”,一股混合了仓鼠味、木屑味、饲料味的味道就会扑面而来。我笑了:没错,这是我的家。这种味道,是朋友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我永远不会嫌弃的味道,是把生活的甜美芬芳带进我们家中淡淡的日子的味道……

【点评】

《淡淡的日子也飘香》是一个中考题目,年年我都让学生写,写了好几届了。盖艺轩的这篇,我点为状元之作。至于原因,孩子们自己去悟吧。

醋和酱油

清华附中小六创新班 盖艺轩

上周,我们去食堂吃饭。在我和爸爸等妈妈的时候,就讨论起餐桌上醋和酱油的区别来。

我发现,酱油在阳光下看也是深黑色的,而醋对着太阳看就看得出颜色比较浅了;餐桌上的醋一般比酱油多;醋里的气泡比较多;关键是,当我摇醋瓶时,黏在瓶壁上的醋很快就滑下去了,而酱油则要黏一段时间。

爸爸告诉我,酱油很浓,而醋一般较淡,液体的颜色深浅度叫“色度”;醋比酱油多不是因为人们用的醋少,而恰恰是大多数来食堂吃饭的人都用醋,较少用酱油,所以醋用得快,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添,而酱油却常常是用了几天剩下的;醋里气泡多是因为有人刚用过,把它晃出了泡;酱油黏的时间长也是因为它比较浓,液体黏度叫“挂壁”……

原来,生活中到处都是知识,就看我们去不去观察。而且,有些事不一定是“眼见为实”,更需要我们加以思考……

【点评】

你说,写作有什么难的呢?你坐在饭桌上等人的时候,会这么观察、这么思考吗?

发 明

清华附中小六创新班 盖艺轩

周末,父母总让我睡午觉,而我却不想睡——一天睡那么多,多浪费时间啊!于是,我发明了一个小装置,用来把书带到床上,再放回去。

我的床是双层床,我睡上面,父母为了监督我,睡下面。书如果放在枕头下就会被发现,所以,我想了一个好办法。

我先把毛线穿过一个布袋子,再把它对折、打结,再缠在放风筝时用的线轴上。这样,每当我转动线轴的把手,线就会渐渐缩短,带着布袋子上升,来到床边。我在袋子里放上书,事先放在床旁的小柜子和书架的夹缝里,线轴放在小柜子上。当我要看书时,就先用小钩子钩住线轴拉上来,再用线轴拉上布袋子,就可以看书了。更巧妙的是放书时,用线轴小心翼翼地把布袋子放回夹缝里,天衣无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就在这与父母的“斗争”之中,逐渐地成长。

【点评】

这些小随笔都配着小漫画。一个少言的小女孩和父母斗智斗勇的过程历历在目。我读后一笑。

听 雨

清华附中小六创新班 盖艺轩

坐在窗边,听雨水一滴滴地打在地上、树叶上、窗台上,发出“噼啪”“沙沙”“嘀嗒”的声音,我忽然很怀念过去在雨中玩耍的日子,很想出去漫步、奔跑、跳跃。

我问妈妈,妈妈说:“不行。今天都多晚了,明天还要上学呢,别出去了!再说了,这个星期学校和课外班的作业都没做完呢!再说了,你都多大了,还出去疯玩,外面哪有人啊!再说了……”中间的话太多太多了,可是最后一句话一锤定音:“不行!快去做上一讲的例题!”

我又去问爸爸,爸爸说:“不行。现在空气污染太严重了,下的不是雨,是泥!出去只会弄得满身是泥,又要给你洗衣服!”

我不甘心地问:“那什么时候才能出去玩呢?”“以后再说吧!”父母的答案很一致,我只好不再问了。

再次坐到窗边,我对着“二次函数”四个黑体大字发呆。窗外,是雨点的声音,有节奏地敲打着窗台,像是一首歌。我不由自主地打开窗,伸手去接一滴雨,想感受一下雨的滋润与清凉,接到的却是一个泥印子。难道真的是“下泥”而不是“下雨”吗?我很失望!

想想古代人在雨中吟唱、赋诗的日子,再想想现在雾霾频频“爆表”的日子,心里真是不甘——难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以至“江天一色无纤尘”的日子就这样远去了吗?

现在,我们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了,一切的知识都来源于课本,感受大自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就像现在的雨,只能听而不能摸了……

我听着雨,很难过。

【点评】

我读了,也很难过。这是六年级小女孩儿的难过,这是一种大难过,一种大关怀。可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