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地保险产品定价差异及香港退保优势

两地保险产品定价差异及香港退保优势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地保险产品的精算定价方法存在差异。整体而言,香港地区使用的生命表和重疾表的风险发生率低于内地的风险发生率,且准备金提取标准也存在差异。整体而言,香港保险退保更低,从而在产品定价方面更有优势。

两地保险产品定价差异及香港退保优势

保险定价主要是依据成本定价,风险发生率、预定利率、费用率、退保率等都是直接影响保险产品精算定价的因素。两地保险产品的精算定价方法存在差异。香港保险定价采用利润测试法,而内地保险定价采用三元素法。

整体而言,香港保险产品主要采用新型保险“风险共担”或者“风险自担”的设计,而内地保险产品则主要是采用普通型保险“风险买断”的设计。因此,香港保险产品定价主要是基于投资收益率假设,内地保险产品定价主要是基于预定利率假设,两者属于不同概念。

1.风险发生率假设差异

两地定价发生率表不一样。整体而言,香港地区使用的生命表和重疾表的风险发生率低于内地的风险发生率,且准备金提取标准也存在差异。

对于死亡发生率而言,香港寿险定价主要参考香港保险业A01生命表(HKA01表),监管并未对定价的死亡率假设进行限定;而内地保险产品定价虽然同样可由保险公司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自行确定死亡率,但准备金评估需采用第三套生命表(CL10-13表)以保证责任准备金的充足性。而CL10-13表的死亡率数据高于HKA01表的死亡率数据。

对于重疾发生率,香港地区重疾经验发生率采用ASHK(2005—2009)[9]的数据;而内地重疾发生率参考2020版重疾表,即CI(2002)。整体而言,CI(2002)表中的发生率高于ASHK(2005—2009)表中的发生率。

就寿险和重疾险而言,香港保险定价的风险发生率低于内地保险定价采用的风险发生率。因此,从风险发生率假设来讲,香港保险的费率定价存在优势。当然,香港保险在发生率假设方面的优势也在逐渐被削弱。譬如,在2020版重疾表编制过程中,项目组专门就大湾区人群的重疾发生率进行了单独统计,最终得到了大湾区专属的重疾发生率表。该专属表的重疾发生率显著低于全国整体水平,与香港地区的发生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甚至大湾区女性重疾发生率在20~40岁间低于香港行业经验数据。

有理由相信,为了进一步推进大湾区保险业的发展,未来重新编制生命表时极有可能对大湾区的死亡发生率进行单独统计从而形成专属表。参考2020版重疾表编制的经验来看,未来获得的大湾区专属生命表的数据极大概率低于全国整体水平。届时,香港保险在发生率假设方面的优势也将会被进一步削弱。

2.定价利率差异

如前所述,香港保险产品定价主要是基于投资收益率假设,内地保险产品定价主要是基于预定利率假设,两者属于不同概念,不能直接对比。香港保险的产品类型主要是新型保险产品(多为分红型产品),内地保险的产品种类主要是普通型保险。由第十章可知,保险公司通过新型产品将部分风险分担给投保人,甚至全部由投保人自行承担,投保人也因承担风险而获得风险收益补偿。从这个角度来看,正常情况下,新型保险给予投保人的投资收益率应高于普通型保险的预定利率。(www.xing528.com)

在分红演示方面,香港的保险监管及投资环境相对较为宽松,且香港监管机构对于分红演示的约束较少,因此香港保险公司所使用的演示投资收益通常为最优估计收益率,通常使得分红型产品的利益演示结果相当可观。一般情况下,香港保险中短期产品的投资收益率假设为4%~5.5%,长期产品的投资收益率假设为5.5%~7%。需要提醒的是,投资收益率假设并不代表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存在不确定性。从近年来香港保险的投资分红报告可以看到,部分产品的实际投资收益率远未达到预期假设值,投保人也未能获得预期收益。相比而言,内地对分红演示极为克制,仅采用最低红利分配比例进行分红利益演示。[10]

另外,香港保险监管机构并没有对保险公司经营进行“兜底”设置,因此对于保险产品的定价利率和资金运营也就相应地不设过多限制。在资金运营方面,香港保险资金配置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更高,在市场环境好时可以为保单持有人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但在市场环境不好时则收益锐减甚至出现损失。

与之相反,内地保险监管机构对于预定利率和资金运营则具有较为严格的监管。就目前而言,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一般不超过3%、普通型年金险和分红险定价利率一般不超过3.5%、普通型年金险定价利率一般不超过4.025%,超出以上设定的产品均需报备银保监特别审批通过方可。在保险资金运营方面,内地保险资金更多的是配置风险较低的债权类资产。

3.费用成本差异

受两地经济环境税务环境不同的影响,两地的保险经营在费用成本上也存在差异。保险公司的费用成本通常考虑经营费用、税务成本和监管收费3个方面。在经营费用方面,香港的办公场所租金、工资、体检等费用水平较内地高出不少,且信息技术运用相对落后,经营效率较低,经营费用成本整体上高于内地保险公司。在税务成本方面,香港保险公司的应交税为16.5%的企业所得税(或保费收入的5%),远低于内地25%的企业所得税和6%的增值税(长期险豁免征收)。在监管收费方面,香港现时收取保险业授权费及年费,每条业务线22.73万港币;内地已暂停监管收费,但每年向保险保障基金缴纳0.15%左右的保费收入。[11]

4.退保率差异

此处的退保,指的是早期退保。事实上,早期退保会给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双方带来损失,投保人只能获得保单现金价值,保险公司将损失保单获取费用。早期退保率越高,保险公司损失越大,因此需要通过提高产品定价来预留退保损失补偿。

整体而言,香港保险退保更低,从而在产品定价方面更有优势。一方面,作为成熟的保险市场,香港保险的退保现金价值整体上低于内地保险的现金价值,这意味着投保人早期退保香港保险所产生的损失整体高于内地保险。另一方面,由于香港保险发展较早,消费者对保险了解度更高。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香港地区的消费者退保意愿相对较弱,进而有利于降低保险费率。另外,香港保险对于早期退保有相应的佣金追回制度,减少了早期退保对保险公司的损失,同样有利于降低保险费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