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对儿童学习产生的影响

文化对儿童学习产生的影响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类发展生态学影响因素中,文化与儿童个体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文化的差异对儿童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影响,包括他们喜欢独立或在社交环境下学习,也可能对儿童注意力分散或专注产生影响。

文化对儿童学习产生的影响

人类发展生态学影响因素中,文化与儿童个体之间的距离比较远。但是,布朗芬布伦纳和其他研究者都认为,在儿童学习与发展方面,文化的影响是持久的,与其他每个系统都是相连和相互渗透的(Bronfenfrenner&Morris,2006)。学习是一个受到文化、社会互动和语言深刻影响的社会过程(Rogoff,2003;Rogoff,Dahl&Callanan,2018)。从婴儿时期开始,儿童就以不同的方式寻求与他人进行互动(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at Harvard University,2016)。他们通过与人及其环境的互动来建构知识,并且通过文化视角来理解自己的经历(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15;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Engineering,and Medicine,2018)。

一、文化对儿童学习方式的影响

文化模式和价值观使儿童倾向于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NAYCY,2019;朱旭东,2020)。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儿童通过积极参与和父母的对话来学习是会受到鼓励的。而在另外一些文化中,儿童扮演着接受性更强的角色,安静地倾听父母的指示和指导。也有一些其他的文化,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和非口头交流来学习。文化的差异对儿童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影响,包括他们喜欢独立或在社交环境下学习,也可能对儿童注意力分散或专注产生影响。这些差异不能被看作是不足,而是具有同等价值的策略(Reid,Kagan&Scottlittle,2017)。朱旭东(2020)认为,中国教室文化中发生着独特的集体性个人学习,具体是指学生在教室集体环境中借助师生语言和经验,通过观察模仿、实践或训练而引起的个体认知、行为和能力、倾向持久稳定变化的过程。集体性个人学习根据集体性和个人性相互关系表现出集体性个人、个人性集体、集体性集体和个体性个人四种学习类型,集体性个人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整体性发展,尤其是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集体性个人学习模式也有深远的历史根源,它来源于中国传统的读经学习模式和私塾学习方式。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儿童的个别化学习受到重视。儿童的个别化学习尤其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重视儿童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杨文,2020),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学习品质和能力的发展。

文化还影响到儿童对不同学习方式的倾向性(他们所喜欢的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一些儿童通过掌握具体的材料更轻松地学习,也有一些儿童通过提出问题来学习,而另外一些儿童通过使用视觉形象来理解其细微差别。事实上,对一些儿童来说改变问题解决形式的排列最容易解决问题。一种文化之内与多种文化之间学习方法的差异需要受到尊重,以便加强和不打击儿童参与的积极性(Kagan,Moore&Bredekamp,1995)。

虽然所有的儿童都可以是好奇的、细心的、热情的、顽皮的和坚持的学习者,但是成人培养儿童学习品质的方式却受到了相当普遍的英美文化期望的影响(Reid et al.,2017;Hyson,2008)。最明显的是,儿童学习品质的文化差异经常被认为是二分法,例如自我导向与合作学习,当前这种简单的二分法不再受到实践的支持。

儿童学习的结构和形式可能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在强调相互依赖价值观的东亚文化中,儿童体验到学习可能是正式的、结构化的、接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儿童对成年人尊敬和尊重;他们也可能被期望练习高水平的自我控制、自主性和内在成就动机(Huntsinger,Jose&Larson,1998;Li,Coplan,Archbell,Bullock&Chen,2016;Luo et al.,2013)。而在一些非裔美国人文化中,儿童被期望通过权威成人清晰明确的教导,向长辈学习(Heath,1983;Phillips,1994)。在更为个人主义的文化中,儿童习惯于在更为活跃、开放和自我导向的努力中学习,同时常常获得来自成人亲密和稳定的鹰架式支持(Copple&Bredekamp,2010;DiBianca Fasoli,2014;New,2008)。在一些拉丁美洲和美洲土著文化中,儿童可能习惯于团体导向的学习,其中每个人的意见都很重要,同伴合作较为普遍,和谐最为重要(Souto-Manning,2009;Nielsen,Tomselli&Mushin et al.,2014)。在一些农耕文化中,儿童可能习惯于非正式地学习,例如,先通过融入成人的活动、尊重长辈、仔细观察成人做什么,然后主动参与和做出贡献(Alcala et al.,2014;Correa-Chavez&Rogoff,2005;Garcia,2015;Marfo&Biersteker,2011)。

二、文化对儿童学习环境的影响(www.xing528.com)

学习环境在不同文化中也可能会有不同。在西欧、北欧和英裔美国人(Anglo-American)社区,儿童游戏被认为是儿童早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境(Bowman,Donovan&Burns,2001;Copple&Bredekamp,2010;New,2008)。对游戏的尊崇与支持建构主义教学紧密联系,在建构主义活动中,儿童发起和指导自己获取知识,独立探索环境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Copple&Bredekamp,2010)。然而,尽管所有儿童都采用一些方式游戏,但来自非欧洲中心背景的父母可能偏好使用更具指导性和结构化的学习方式(DiBianca Fasoli,2014;Gupta,2011;Marfo&Biersteker,2011;Tobin,Arzubiaga&Adair,2013;Wu,2015)。在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源于对游戏目的认知的文化差异。例如,在一些亚洲文化中,父母强调对儿童的“学术训练”,这需要高度的自我控制;对于这些父母来说,“游戏”定义为一种单独活动,目的是从严格学习中提供休息机会(Lewis et al.,2009;Luo et al.,2013)。朱旭东(2020)认为,教室文化是学生学习得到保障的权利文化,是学生学习有效开展的最基础条件,只有改造教室文化,才能摆脱教育改革的困境,并从学生生理和身体发展、认知和情感发展、道德和公民性发展六个角度,重新建构学校的教室文化。在一些拉丁裔文化中,父母更喜欢儿童在学校学习字母(ABC)和数字,并在休息的时间游戏(Tobin et al.,2013)。对于一些农耕文化中的儿童来说,游戏被认为是没有监督的活动时间,而在更多城市或工业化文化中,父母更经常地安排和监控儿童的游戏时间(Alcala et al.,2014)。

三、文化对儿童学习品质的影响

文化影响儿童学习品质及其组成因素(Reid et al.,2017;Hyson,2008;Wu,Hu&Fan,2016)。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如何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兴趣可能也会存在文化差异,这可能引起幼儿园及早期教育机构教师的疑问。例如,在美国许多的学前班级中,热情和明确地表达兴趣通常被教师看作是学习动机的标志(Ramsey,2004;Williams,1994)。然而,被鼓励抑制情感表达的儿童却没有表现出他们的热情,虽然他们有很高的学习动机(Chen&French,2008;Kim&Park,2006;Luo et al.,2013)。实证研究表明,文化期望对儿童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有显著差异(Camras et al.,2006;Cole,Tamang&Shrestha,2006;Rubin,1998)。认同儒家价值观的父母可能会期望儿童发展出高水平的社会性和情感控制,这与来自期望外显情绪表达文化的父母相反(Chen&French,2008;Luo et al.,2013)。此外,被鼓励集体和谐的儿童可能不寻求对个人成就的明确和热情的赞扬,因为这会突出胜利者和失败者。他们可以通过相互尊重、情感和集体的自豪感来激发动机水平,而不是通过个人的称赞和奖励(Ng et al.,2012)。元分析研究发现,表扬与动机、坚持性和自我评价成分均显示了正向中等效应量,表扬对儿童内在动机发挥促进作用,同时,文化背景对表扬-坚持性具有更显著的预测性,具体表现为西方文化背景下高于东方(高爽,张向葵,2016)。

不同学习经验也与不同的注意控制技能、儿童执行功能结构有关。我们在美国和非洲当地的社群中发现儿童主要通过观察成人进行学习,他们更可能同时参加多个活动,同时他们习惯于在结构化的儿童中心活动中学习,可能更容易在事件之间转移注意力(Chavajay&Rogoff,1999;Correa-Chavez&Rogoff,2009;Rogoff,Correa-Chavez&Silva,2011)。基于证据的研究表明,英裔美国人(Anglo-American)儿童在观察对象时更倾向使用“注意力集中策略”,而日本儿童则更倾向于将注意力分配来考虑对象的环境信息(Duffy,Toriyama,Itakura&Kitayama,2009;Kuwabara&Smith,2012)。在中国文化中,我们的许多父母向学前儿童提供频繁、有针对性的指导,告诉他们如何注意,避免分心,对他们进行情感和行为的调节;而在许多英美文化中,父母会更强调在游戏活动中自我表达和自由选择(Luo et al.,2013)。因此,中国的年幼儿童在注意力控制、抑制和执行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构上的得分往往很高(Lan,Legare,Ponitz,Li&Morrison,2011;Ng,Tamis-LeMonda,Yoshikawa&Sze,2015)。由于执行功能已经成为儿童早期学习和未来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了解可能影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文化差异变得越来越重要。

儿童所处的文化是支持其学习品质发展的宏观系统因素。具有文化适宜性的课程与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儿童的有效学习,例如提供不同活动刺激、通过不同方式表达、成人和幼儿间良好的关系,这些都会有助于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