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数学再创造:反思性学习研究黑板报

初中数学再创造:反思性学习研究黑板报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备课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关注学生的差异来设计教学,这也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后张老师和袁老师认真听取了组内老师们专业的评课和中肯的建议,11月13号下午在南汇二中录播室正式上了两节公开课,课后很多老师感叹,这两节课上效果显著,各有特色。

初中数学再创造:反思性学习研究黑板报

贵在不懈——2018年“再创造”共读小组活动感想

南汇第五中学 时小飞

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很长一段时间课堂上我讲得比较多,这是因为我喜欢让学生听我讲,由于我校生源大多来自周边农村,对本校学生的能力不大相信,认为讲得越多越好,题目做得越多越放心,总感到这个要讲,那个内容也要讲,总想把课堂内容讲透,从而让学生一听就明白,听了上句就能接下句。

通过参加我们的“再创造”共读小组多次线上线下活动,我收获了很多的宝贵经验,逐渐认识到教师的想法很多其实是教师自身的主观意愿,学生只上一次课就能学深学透一般是不可能的,掌握知识需要过程,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也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引导,而且不同学生的能力与智力水平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不仅要研究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包括学生的能力基础,甚至心理活动等,同时教师也应积极提升自己,并且做到持之以恒而不是3分钟热度。贵在不懈,下面就我参与活动的体验谈一下我个人的几个感想。

一、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巧妙运用

我们的共读小组成员老师线上开课活动上课有教案、课件、学习单,听课教师还会有观察单,上课前张丽芝老师带领我们确定初步的教案和各个老师的分工,并初步研讨前后测试题以及课堂观察工具,上课过程中听课教师帮助记录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反应,而负责前后测和量表设计的老师一起研讨量表。记得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一书中批评道:“传统的教学论是看不见儿童智力发展的教学理论,这样就使一些教师乃至教学专家只知道强调双基教学,然而却不知道强调智力发展的重要性。只研究如何教,却不研究学生如何学的心理活动,不理解学习这个概念实质属于心理学范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只一味提倡在深入钻研教材基础上选用教学法,而不知道应用时在深入研究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选用教材和教法。”因此,怀着想要在自己原有的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意愿,我们组内老师们自2018年7月1日暑假开始共参加“再创造”共读小组活动5次线上活动,分别是7月10日沈慧华老师主持,张翼翔老师主讲《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7月20日叶莉慧老师主持,顾轶敏老师主讲,给我们带来《HPM视角下“三角形中位线”教学设计》;7月29日袁媛老师主持,贾彬老师分享她的教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8月10日,沈丹老师主持,张丽芝老师主讲《课堂观察那些事》;8月20日张丽芝老师主持,周文华老师分享她的读书心得。再加上4次线上听课活动以及自己几次试教、磨课、被听课等活动,我深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还是需要点悟性,有了悟性并按照正确的方法提升自己,才能不断发展,而不仅仅只是做一名教书匠。有进步,才不产生职业倦怠。5次线上活动,收获满满,折服于老师们的悟性和不懈。

张翼翔老师讲述自身从参加教学比赛开始,并得到杨正家老师指引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参考数学史,帮助学生完善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考过程。徐颖老师指出:在教学中有些不能完全照搬数学史,而有些已经成为直接可以利用的工具,在教学中应做出合理选择。张翼翔老师在接下来的发言中详细阐述了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以及阿基米德皇冠问题。顾轶敏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教学设计中的史料参考,包括:(一)古巴比伦泥板上的三角形分割问题;(二)《几何原本》中的有关命题;(三)刘徽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四)平行四边形法。对教材中三角形中位线的引入,大家在线上展开了讨论。贾彬老师分享了她教学设计中选入了《三角形内角和》的部分发现过程和部分数学家的证明过程,分别介绍了欧几里得、毕达哥拉斯、普罗旺斯、克莱罗等4位古代数学家和他们的方法,贾老师在数学史方面的经验相当丰富。张丽芝老师主讲的《课堂观察那些事》,周文华老师分享的读书心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数学史融入教学设计方面的宝贵经验,也让我们小组成员体验了一次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教研活动。

二、听公开课和互动评课让我有更多的收获

11月12日下午我们再创造共读小组在南汇二中进行了一次线下教研活动,张丽芝老师和袁媛老师分别在南汇二中两个班级执教了《10.1分式的意义》这节课,课上两位老师将课前精心准备的数学史内容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如数学史阅读理解、历史数学家介绍等内容丰富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拓展认知。听课的老师在线上线下都给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其中小妮老师认为“在不损失目标的前提下,追求的是创新,提供和教科书不一样的思路,可能会有争议,但也肯定会有创新和亮点”,两位老师的课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观点。王丽琴老师也认为我们不应该用数学老师固有的思维来思考,走入课堂观察学生在整个课堂上的参与过程。

我从作为课堂观察员的角度而进行观察的四人小组中发现,学生的认知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在袁老师的课上,袁老师在分析例1的时候,我观察的两位男生已将在做练习纸上的例2了,而另两名同学例1还没有做好,或者是做错了还在订正。有的同学甚至还在求解时写x=2,我悄悄问他虚数已经学过了吗,得到答案是自学的。袁老师的课对即将在同样的二中借班上课的我给了很多启发。首先大体上应该认同我们的主体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可能来自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多方面的因素,袁老师不是本校老师,是在南汇二中借班上课,她所在学校的生源跟我所在学校的生源差不多,所以我想多向袁老师学习,学习她是怎样把控班级,将自己的教学设计融入陌生班级学生的教学中。在备课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关注学生的差异来设计教学,这也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后张老师和袁老师认真听取了组内老师们专业的评课和中肯的建议,11月13号下午在南汇二中录播室正式上了两节公开课,课后很多老师感叹,这两节课上效果显著,各有特色。在袁老师示范课的观察过程中做的记录如下:

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填空:

假设第一部分是x,则第二部分是________,由此可得到关于x的等式________。

问题2: 英国数学家桑德森1739年在《代数基础》一书中,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酒馆中,若干人需付费7英镑4先令,其中两人溜之大吉后,其余的人每人不得不多付1先令。问:共有多少人?(货币单位:1英镑=20先令)

“教材钻到深,情况摸得透”这是我对袁老师课堂节奏把控的最深刻印象。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心中有数,目中有人。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袁老师精心准备的数学史材料自然地引入了课题,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同时这也让我明白,备课不仅要做到紧扣教材,更要适合学生。

课后上课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齐坐一堂,总结经验,一直到5点左右才结束。大家认为两位老师的课上出了新意,也上出了高度,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和难点,方法灵活多样,注意启发思维,坚持精讲多练,狠抓双基落实,不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磨课”是一个深入理解教材,超越自我的过程

11月20日我们的线下教研活动继续接力,安排了我在南汇二中借班上课,上《10.2 分式的基本性质》,我深知自己在教学发展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底气不足,尤其是要在南汇二中这样一所惠南镇优质生源的学校借班上课,多次有想放弃的心态。张丽芝老师鼓励我,坚持让我把这节课准备好、上好,课前得到张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全力支持,几次到南汇二中张老师的班级和同年级周晓凌老师班级借班上课,课后张老师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帮我修改,提出自己宝贵的经验。这样的“磨课”让我获得了一个更宽广的平台,而且让我更深入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从数学本质出发。吸取张丽芝老师和袁媛老师的课,我也接受了这一借班上课的挑战: 完成课堂的3次改进。(www.xing528.com)

每次上完课,张老师不仅耐心地告诉我她是怎么备课、上课的,还给我讲解为什么要这样讲,而不是那样讲。我之前的课堂引入不符合学生的学情,试上课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也出现了冷场,没能很自然地引入课堂内容,达到层层递进的效果。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最终决定用第四次的教学设计,通过复习直接引入分式的基本性质。在其他环节,张老师也手把手地指导我怎么做课件,怎么写教案,哪个环节安排哪个题目,怎样优化教学语言,怎样倾听学生回答、捕捉学生的问题等,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教学设计中我还加入《分式》这一章整体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分式》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要备好课,不仅要先熟悉教材,注重精确和简练的数学语言,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根据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记得一位名师曾得出在课堂教学中互动的最优化结构的结论,即师生共同参与,形成一个整体,这种课堂教学结构优势的发挥,当然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我参加“再创造”共读小组活动最大的体会与收获。

以上是我参加“再创造”共读小组活动的一点心得,然而深感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今后我会继续向组内的老师们学习,并持之以恒,贵在不懈,在刚刚过去的一学期,我主动申请在我所在的学校南汇第五中学开了4次校内公开课,养成了多看书,多看文章的习惯,希望自己以后在写文章方面能有所进步,之前很害怕写文章,现在也迈出了第一步,还希望在今后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能恰当地多融入数学史的材料。不仅要读书、做题、讲课,也要小结、反思,更要研究、实践,不断进取,贵在不懈。

读书听书,享受阅读——读《数学简史》有感

上海民办建平远翔学校 贾 彬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想要静下心来阅读一本著作,需要很大的毅力和耐性,虽然都说一个人走得快,但一个人在途中因为寂寞、因为困难等,中途放弃的太多,对我来讲也是如此,甚至觉得“不能坚持”是一种本能了。但在加入了共读团队后,发现阅读变得生动而有意义了,大家从“无”到“有”,努力学习新技能,遇到困难一起讨论解决,在互帮互助、互相鼓励中坚持完成了蔡天新教授的《数学简史》的阅读。

对于这次共读,感悟深、收获大,下面谈几点自己的心得。

一、“共读”文本,分享方法

这次的共读采用录音的形式分享阅读内容,在“看”—“读”—“听”—“悟”的过程中,团队中的每一位老师好学的品格、负责的态度和执着的精神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感动。记得有一位老师为了提高录音的质量,等家人都休息后,悄悄躲到卫生间里边读边录音;很多老师为了提升录音质量,提前一周开始读,每天读两遍,录的时候录几遍,挑最好的与大家分享;还有一位老师对一个单词“dschaib”的读音没有把握,先请教群友,再请教外援,直到找到最靠谱的读法与大家分享等。尤其是群里的两位技术达人徐颖老师和张翼翔老师,给大家提供的技术方法帮助伙伴们迅速提高“读”的质量。就这样,大家“共读”文本,分享“录音”窍门和“阅读”成果、交流“读”与“听”后的想法,热闹非凡。我由衷地为自己是这个好学团队中的一员而感到幸运,也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跟上大家的步伐,共同前进。

二、“读”中品内涵,“听”中拓知识

对于分配到的“录音”内容,老师们都会反复阅读,我也不例外。在读“数基与进制”时,我将这短短的3页纸反复阅读,梳理其中提到的进制,发现从1~20中,曾经出现的进制(基)有2、3、4、5、10、12、16、20。读到这里不禁让我联想:“朝三暮四”这个成语中为何选“三”和“四”,而不选其他两个连续整数;“一五一十”中为何选“五”和“十”这两个倍数,而不选其他具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是否很久前,古人对3、4与5、10的运用就有自己的心得?就这样不由自主地产生这样的联想和猜测。以前对“打”和“廿”这两个字仅是字面认识,通过阅读,从数学的进制角度对这两个字有了新的认识。

在共读这本书前,我对印度数学的认识十分肤浅,只知道0的出现源于印度,听说过数学家婆罗摩笈多的名字而已。在听到分享在群里的“从印度河到恒河”3段录音后,激起了我对这部分知识的好奇,除了听之外,下班后自觉翻开文本边听边看,认真阅读这段历史,感受他们的数学文化,享受阅读的乐趣。

三、“读”“用”结合、服务教学

读书的最大乐趣莫过于自己读的内容能在生活或工作中发挥作用,当我将本书中的内容运用于教学时,阅读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去年,我任教预备年级,在起始章“数的整除”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整数的意义,体会从生活中抽象出整数的过程,我自然地将第一节“计数的开始”中的部分内容运用于课堂教学,当学生的眼睛牢牢地盯着我,全神贯注地倾听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豪。在我进行公开课《将一个分数拆为几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和》的教学设计时,我自然地翻开《数学简史》,阅读第一章第七节“埃及分数”,寻找古埃及人钟爱单位分数的缘由,研究学习单位分数的意义,从数学史的角度更贴近学生地进行教学设计。

记得曾经在《名家谈阅读》节目中看到史学家阎崇年分享了他读书生活的3条体会:一是读书贵恒,养成读书习惯,终生手不释卷;二是读书贵悟,要善于思考、读出顿悟,升华到新境界;三是读书贵行,应当既重读书、又重践行,亦知亦行,知行合一。这3条体会将会勉励我在阅读的道路上坚持下去,也将成为我在阅读道路上努力达到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