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奇妙科研世界!物理系本科生的选择!

奇妙科研世界!物理系本科生的选择!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题记] 此文的主体内容源自2009年4月28日在复旦大学物理系2007级本科生班会上的一次交流。我想,对复旦大学物理系的本科生而言,毕业后的选择不外乎这3个:出国留学;直升;工作。有研究生告诉我,现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招聘新教授时,多半要求有海外研究的背景,本系的本科生选择出国留学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不去国外锻炼,回国难以被接受、难以找到好工作呀。

奇妙科研世界!物理系本科生的选择!

[题记] 此文的主体内容源自2009年4月28日在复旦大学物理系2007级本科生班会上的一次交流。为保证阅读性,此处内容有增加。再有此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在网上发布后,有同学帮我转贴到复旦BBS上,收到不少“砖头”,特别是已经毕业的、在国外的同学,更显得有点义愤填膺,罪过罪过。所以,2009年9月25日,我再次把此文修改了一下,把几处容易产生误会的地方修改了,并在一些地方添加了补充。

我想,对复旦大学物理系的本科生而言,毕业后的选择不外乎这3个:

(1)出国留学

(2)直升(在本系直研或直博;考研的同学也笼统归于此类,包括到国内其他单位读研的同学,细节问题此处就不多深究了);

(3)工作。

本系每年出国的学生约1/3,其中不少同学去了美国名校。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能够去国际上地位超过复旦的大学,显然值得鼓励并积极支持,“人向高处走”嘛,到更好的地方,接收更好的挑战,明智之举,对提升复旦大学物理系的国际地位亦有裨益。然而,很多学生选择去非常一般的大学,甚至有的大学远远不如复旦大学。这些同学认为,这些学校的某些专业在全美排在第一或第三什么的,我明白这么认为选择的意义,其意义在于,虽然学校不行,专业(或自己将来的导师)还是全美顶尖的。对这类想法,我一直质疑,这些学校的这些专业在全美第一或第三,关键是其他那些名校没有设这些专业啊,如果设了,还轮到这些学校的这些专业在全美第一或第三吗?(同理,我们的平顶山煤矿学院还有全世界第一的专业呢,我们优秀的本科生为什么不选择去平顶山煤矿学院读研呢?——嗯,这个极端点的例子只是想展示其中的道理而已。)我们优秀的本科生去了这样的学校到底是提高自己,还是贬低自己?有研究生告诉我,现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招聘新教授时,多半要求有海外研究的背景,本系的本科生选择出国留学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不去国外锻炼,回国难以被接受、难以找到好工作呀。这个理由提得比较到位,这也是我作为老师难以回答清楚的问题。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读研了,只要研究做得好,复旦大学物理系都是欢迎的。看看现在的复旦大学物理系,可谓群贤毕至、老少相宜、欢聚一堂,我们这些教师中很多人都是国内的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人,因“才”而被录用;才,因“地”而大放光芒。那么,“才”的关键是什么呢?关键是成果,——得到同行认可的、漂亮的研究成果!这个问题下面将继续阐述。

当然,我也知道,相当一些学生为什么选择出国读博,原因很简单,别人出去读,我也要出去读,或者就是想出国镀镀金。对于后者,我不想说什么,谁都有自由安排自己未来的权利;而对于前者,我觉得需要审慎考虑。有一位本系本科生直升为本系的研究生,参与科研才1年,成果已经比较丰富了,并且同时还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科研经历,她告诉我,她那些国外的同学,现在还不知道科研是怎么回事呢。我明白,美国的物理博士一般来说,头两年都是专门读书,两年后再选导师,进实验室。到底哪样更合适?有同学说,我选择的美国导师非常牛。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我现在在哈佛大学访问,非常牛的这些教授会有非常多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在非常牛的教授的组里,却难得有机会与导师直接交流,因为导师太牛了,牛得根本没有时间指导自己的学生、没有时间与自己的学生交流。这样,从某种角度看,也不是坏事,因为有名校的招牌以及名导师的“牛推”(牛的推荐信)。可是,日后到人才市场竞争时,靠啥,牛推固然有用,然而,最最关键的、压倒一切的是什么?是成果!作为研究生,理应有成果,好的成果!

所以,我认为,本系本科生在选择出国留学时,需要综合考虑。真的对物理研究感兴趣,去美国当然好,如果去美国在可预见的将来,无法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的话,也许,还不如在复旦大学物理系继续直研(或直博)下去。因为我知道很多学生在大二、大三时,已经参与本系许多课题组的课题,有了这个前期的基础,接下来基本就是出成果的时候了。而这些本科生在有了这些基础后,多半选择了出国,半途而废,这些学生另起炉灶,重新开始了美国的读书生涯,一切归零,重新开始。总之,选择留学,需审慎把握!

对于选择直研的同学而言,从物理系老师的角度看,非常欢迎。

对于选择参加工作的同学,其中很多同学对进一步的物理研究已经不是很有兴趣、或曰非常没有兴趣,——如果还不致很讨厌的话。其实这类同学,在本科就读期间,就应该早早地为自己未来非物理领域的工作做准备,比如多学习一些计算机技能或其他。

这里我想顺便提及的是,没有谁规定物理系的研究生,毕业后一定得从事与物理有密切关系的工作。本科阶段是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自学能力);研究生阶段主要是创新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自己创新的能力(创新能力)。这样,本科期间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加研究生阶段培养起来的创新能力,双剑合璧,天下无敌。原则上,研究生毕业后,无所不能,可以参加任何工作。但是,这里的任何工作还是有点限制的,对于那些不需要创新能力的工作,本科生(特指已经具有自学能力的本科生)可以干的工作,我觉得,作为研究生最好还是应该接受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否则,被培养起来的创新能力无用武之地,岂不可惜?若如此,充其量也就是与本科生搞竞争了,那当年又何必辛苦读研?

那么,何谓自学能力?——自己学习旧知识的能力;何为创新能力?——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随着当今资讯的越来越发达,个体之间的自学能力差异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显著了,——因为欲学习什么(旧)知识,到网上google一下或百度一下就知道了。然而,创新能力则非google一下或百度一下就能够解决的,创新能力需要系统的、专门的培训,这也就导致研究生阶段培养必不可少,——如果有志于接受更有挑战性的工作的话。

我想,对现在还是低年级的本科生而言,如果不清楚未来的选择的话,——许多同学还不知道研究是怎么回事,就决定出国读博或本系直研,这都是比较草率的决定,我想,这些同学不妨积极参与本系各个课题组的科研活动,参与进来后,你们会发现,原来科研是这么这么回事。如果参与得顺手的话,我相信你们会乐在其中的。——一方面,如果你们以后选择出国留学,那么“牛推”基本没有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你们选择本系直升,这个已是良好的开端,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早早地参与了,节省了时间,后面就等着出好成果了。何乐而不为?如果参与得不顺手的话,别慌,不妨调个课题组再试试看,比如从理论组换为实验组,或从实验组改为理论组。嗯,如果还是不顺手,我想,你可能需要审慎考虑你“出国读博或本系直研”的计划了。

但是,不管选择了哪条路,目标既然明确了,就应该坚持下去,并为之积极奋斗,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也注意到,许多本科生目标不是很明确,做什么决定无可无不可。有一位同学告诉我,他当初之所以决定出国读博,是通过抛硬币决定的。我把此事和其他同事聊起时,同事不信,但我信,因为我信这位同学。可是,如果涉及人身的重大抉择时,这么做抉择,一次还行,次数多了后,将会如何?另外,这样决定了之后,如何能够坚持下去?

接下来谈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许多同学觉得出国读博,奖学金比较丰厚,经济上有保障。就拿美国来说吧,博士生一个月约1 600~1 700美元(税后)的奖学金。折算成人民币,确实不少,其实啊,这个钱在美国的购买力基本类似于在中国同等数量的人民币的购买力(当然有地区差异,细节上这里就不过于啰嗦)。要知道,现在在复旦大学物理系直博的同学,每月的待遇在1 400~1 900元(此外尚有额外收入,如论文奖励等尚未包括进去。(作者注:这是2009年的标准,时值2013年,博士生每月固定收入已非1 400~1 900元,而是2 000~3 000元。)其中导师出资份额在全国高校物理系中居于首位。

可能有同学辩驳,我那些在美国读博的同学都有车了,哈哈,有车咋的,不买车他在那儿可不咋好过啊,去趟超市都不方便,他们的车只是相当于我们在上海用的自行车,你有自行车也就相当于他有车了,两者功能类似。你在复旦校园内,如果有小车,没用,有辆自行车却有用;他在美国,如果有自行车,没用,有辆小车才有用。嗯,此事需要辩证看待。

有同学可能会继续辩驳,有小车多“炫”啊!哈哈,这个就是误解了,你所提及的很多小车,基本都是2手、3手……7~8手,何炫之有?实为生活必需品而已。

还有同学辩驳,他们至少衣食不愁。嗯,这个显然,但是,在上海的你衣食也不愁啊,而且,你的居住条件是在校园里,环境优美,可你的那些不少在美国的同学的居住条件并不比你好,比如住在地下室什么的。复旦绝不会让你住地下室的。(作者注:这里只是想表明大多美国同学的居住条件并非你想象中的那么好,——虽然他们可以住得很好,而且也有不少人确实住得很好,绝非所有人都住地下室,要知道美国可没有那么多地下室提供给来自中国的留学大军。)

当然,我在这里绝非贬低国外读博的同学,我只是想表达清楚,在复旦大学物理系读博,其幸福指数不比在国外差,两方基本相当。当然,你们能够在美国名校(或名师指点下)读博,我本人亦非常非常羡慕!有时真恨不得从头来过,也出国读个博什么的~~~(作者特别加注:如果在>=UCLA这样的学校读博,我觉得整体幸福指数应该超过在复旦读博,比如在哈佛、MIT、Yale、Stanford等,原因不言自明,我理当鼓励你们申请;如果在<UCLA这样的学校读博,我觉得整体幸福指数应该低于在复旦读博。——此文与读博有关的一切谈论皆是以从事物理学术研究为目的来讨论的,若你不想从事物理研究,就想赴美或为长见识、或为转专业等等,我想,你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去美国的任何学校,上至类似中国北大的哈佛,下至类似中国平顶山煤矿学院的某某大学,皆可。)

可能有人说,在美国读博便于在美国找工作。如果想在美国工作,确实,最好在美国读博。但我也发现有拿中国博士学位的学生在美国做教授,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哪儿读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硬梆梆的研究成果。有了它,走遍天下都不怕。别人博士毕业后有的高薪,你也会有!然而,近年来,中国的迅猛发展正在吸引一批又一批在美国工作的华人学者回国,我们在这种形势下还在逆潮流而动想去美国工作,是不是应该重新思考?

可能还会有同学说,在美国容易出成果。是的,从某种角度上看是这样的。但这里想强调的是,容易不容易出成果,得要看在什么领域开展研究?要看你的导师是谁?这样的领域、这样的导师,国内也不少、美国也不全是,关键你有没有找对?一句话,如果你本科期间多参与一个或几个课题组的科研,我想你将会做出正确的抉择的。

最后,我非常乐意把我曾经的一个调查问卷的结果给大家供参考。情况是这样子的,我曾经请了5位复旦大学物理系直升上来的学生书面回答了我的两个问题。为了准确起见,我这里对他们的答复不做修改,完全原貌呈现,期望对后来者有参考价值。

问题1:你认为,本系本科生(例如你以前的本科同学)不选择在本系继续直研或直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学生A:

(1)复旦大学物理系与世界顶尖物理系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一些top(作者注:顶尖)的学生首选国外;

(2)待遇问题,出国大都有奖学金,可以经济独立,而国内读研的补贴较之较少;

(3)选择就业的同学,大都考虑研究生毕业的就业形势比本科生并非有太大优势,于是直接就业。

学生B:

(1)想出国的,其中不乏要进入名校进一步深造物理的,但据我在2007级本科生中调研,有不少学生只想要一份留学经历,并不想搞物理;

(2)认为复旦大学物理系所涉及的范围比较窄,基本都是凝聚态,不少学生(想搞物理的)宁愿去中科院等等;

(3)对物理没有兴趣要转行,还有成绩不够直研直接找工作的。

学生C:

(1)首先,大部分人没有打算做物理学家。我认为直研的同学里想做一辈子物理的不到10%。真正想做物理的人大部分都出国了,我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物理学家,但水平来说与国外差得很远。

(2)第二,物理系就业前景不好。转行的话专业不对口;不转行资历不够,很难与海归竞争有限的科研职位。往往需要再出国深造(博士读博后有不小的压力,硕士去美国得再读5年),最有创造力的岁月耗费在深造之中。而本科直接工作,用人单位对专业相对放宽一点要求。

(3)第三,我校读书待遇差。国外有奖学金的话会有一定的结余,直接工作也能自食其力,而读书还得问父母要钱。

学生D:

(1)对物理失去兴趣;

(2)认为物理系不好找工作;

(3)国外的研究生博士生教育比国内好,也比国内更有前途。

学生E:(www.xing528.com)

(1)物理系继续深造,对就业帮助不大;

(2)如果想做科研,直研一般来说没有出国深造有前途。

问题2:你认为,本系本科生(例如你以前的本科同学)选择在本系继续直研或直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作者注: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并非简单的互补关系,故单独再问。)

学生A:

(1)一些同学在本系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方向和导师,则当然倾向于留在本系;

(2)有一部分本来是准备出国,但由于遇到了种种困难如英语考试成绩不理想等而放弃出国;

(3)有些同学对国外的生活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B:

(1)在复旦有比较感兴趣的课题组,有感兴趣的科研方向;

(2)想在复旦读完研再申请出国的(多为硕士);

(3)想要一个研究生文凭的(多为父母的期望)。

学生C:

(1)没有做好工作和出国的准备就面临毕业了,直研相对容易;

(2)喜欢学生生活,想再过几年自由自在的学生生活;

(3)对物理有一定的兴趣,也不排斥以后走学术路线

(4)先做几年科研,有一定成果再申请国外很好的学校。

学生D:

(1)直研或者直博相对于其他的选择,面临的压力和竞争都比较小;

(2)认为无论读什么专业,将来有一个硕士或者博士的文凭会有更大的竞争力;

(3)希望通过直研或直博后的几年时间,获得更多的出国深造的筹码;

(4)希望通过直研或直博后的几年时间,为未来找工作打基础,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

(5)不清楚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先选择直升作为缓冲,几年后再做打算。

学生E:

(1)乐于做做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出不去(英语,成绩,决心等)。

(2)主要还是想工作,但觉得还没准备好,总之先缓缓,或者说是暂时逃避现实。

(3)物理系不是没有好学生,恰恰相反,有非常多的好学生(物理意识好的,数学演算能力强的,精通计算机的),但是很可惜,报国无路!个人认为,可用MDRAG(作者注:市场导向的资源分配模型)原理解释:传统物理这个房间已经饱和了,继续涌入大量人才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

(4)如果有一条路,能让物理系本科优秀的人才看到希望(科研机会和工作机会),那么人才就会逐渐汇聚,而这条路就是物理学改革的先驱者值得尝试的。

[附] 此文主要谈的是本科生们的选择,假如选择读博,不管以后在哪儿读博,如果以后想以科研为毕生的事业的话,我觉得博士后最好还是要做的,博士后阶段基本是每位研究人员一生中个人(以后有了自己的课题组则另当别论)出成果最“productive”(高产)的时候,为什么?因为年轻而精力充沛啊!还有,化“找工作”的压力为“出成果”的动力。嗯,有些扯远了。大体是这样的,博士期间已经受过了正规的科研训练,已经掌握了研究的基本技能及基础知识,博士后期间正是发挥博士期间所学的最佳时期!如果不做博士后,而是直接参加工作、组建自己的课题组,是否还能像博士后期间一样“productive”就很难说了。因为博士后的角色需要发挥“将才”的作用,而组建自己的课题组则需要发挥“帅才”的能力,前者侧重个人的研究能力,后者则侧重领导课题组从事科研的组织协调能力。我认识不少人,他们都具有这两种能力,实在难能可贵!那么,如何判断科研上的“将才”与“帅才”?很简单,如果他博士后期间成果“productive”,他就是“将才”;他建立了自己的课题组后,课题组成员(而非仅仅他个人)成果“productive”,他就是“帅才”!唯愿我们大家都是二合一:“将才”+“帅才”!

[又附] 有同学看了此文后,写电子邮件提醒我:很多同学出国读博其实仅仅是为了转专业。谢谢提醒。确实,有不少同学申请赴美读博,读物理的博,但是抵美后很快就转到其他专业了,比如金融等。对这类同学,我只想说两句:①能以自己的爱好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实属人生至乐之事之一;②你的爱好若是物理,应将物理进行到底,物理终会给你“what you want”(你要的);你的爱好若是金融,则将金融进行到底,金融亦会给你“what you want”!

[又又附] 刚刚(2009年9月24日)收到一位同学的电子邮件:

前几天看您的博客,谈关于物理系学生出国申请学校的事情。您说得很有道理。物理系的学生出国最好是去比较牛的学校,这样能学到更好的科学技术,出更多好成果,对以后找工作有帮助。这好像是最正确的一条路。但是去牛校的毕竟还是少数。那其他学生如何选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这与每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目标密切相关。有的人以赚越来越多的钱为目标;有的人以取得越来越多的学术成就为目标;有的人以经历很多事情,学习很多知识,当然如果现在申请不到好的学校,在国内读博士也是很好的选择,毕竟国内也有很多优秀的导师,通过自己努力也可以做出很好的成果,可以以后再找机会出去见识一下。对于非搞学术的人,他们对出国的看法更是不同。以前我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部门经理聊天时,问到她对出国的看法,她说她出国的主要目的是认识更多的人,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并不是为了学习多少专业知识。她觉得读博士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对做研究搞学术也很不理解。也许是因为行业的差异,所以对问题的认识不同。虽然我不赞同她的看法,但这的确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也有其道理所在。体验不同的文化为目标……对于我,如果能申请到比现在好的学校,我还是会选择出去。因为我觉得就做科研来说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更先进,培训也更加专业,自己能学到更多东西。此外,在国外能促进语言文化上的学习与交流,总体来说还是有国内比不上的好处。

我的意见如下:人人皆可出国,目的不尽相同,这也是社会多元化的一个体现吧,我们理当尊重之、理解之并支持之。这点不容置疑!祝愿各位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一步一步,从优秀走向卓越!

[又又又附] 刚刚(2009年11月8日)收到一位同学的电子邮件咨询。这里我把我的答复和他的来信内容一起公布,期望对读者诸君有参考价值:

(1)我想在物理领域长久做下去,是不是有必(要)出国?

(2)英语能力严重不行,如何出国?

当然需要出国。但关键看你选择何时出国、以什么方式出国。如果选择出国读博,你需要“烤”GRE、托福什么的,鉴于你提及的“(2)”,可能麻烦很大。如果你选择到国外做博士后,则不必“烤”这些劳什子,国外老板在招你做博士后时,他们只关心你的科研成果(潜力),根本不计较你的英语——我有一位朋友,在中科院(北京)拿的博士学位,他到美国一个国家实验室面试,申请那里的博士后,他对老板说:“抱歉,我的英语不好。”老板哈哈一笑,说:“你英语不好,是因为你还没有到我们这里的缘故啊。”此外,参加工作后亦可出国学习的,这类出国更不需要“烤”GRE和托福的~例如:我本人现在就在哈佛大学访问、学习啊;还有,复旦大学物理系的不少老师每年都出国(境)访问的,访问时间或长或短……总之,欲做好科研,加强对外交流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环节~~~再,你在开展对外交流的同时,你的英语水平也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此所谓“科研与英语齐飞”,何乐而不为呢?

我相信我的这些回答已经给了你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建议。

(3)如您提到的,国内要求海外背景(千人引进不也是要国外的做得好的吗),在国内读研将来能在物理领域做得好吧?

哈,这个答复很简单,你看看复旦大学物理系的老师就知道在国内读研能否在物理领域做得很好了,他们很多人都是国内读研(读硕+读博)的,都做得很、非常、十分好啊!

[1]此文最初于2009年9月发表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f0c0f0100eqq0.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f0c0f0100eqq1.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f0c0f0100eqq2.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