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年双十:17年改造与发展成果

百年双十:17年改造与发展成果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0年至1956年,是党和政府对私立双十中学实行“维持改造”政策的6年。这些对于教师的思想改造起了推动作用,初步改变了职工的精神面貌。党支部从对师生进行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着手改造旧双十中学。党支部重视校董会和校内民主党派的作用,认真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团结一致为改造好双十中学贡献力量。双十中学校董会直到1956年学校改为公立后才停止行使职权,但直至今天校董们与学校的联系从未间断。

百年双十:17年改造与发展成果

1.校董会仍然行使职权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了。从此,双十中学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遵照党和政府“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指示,双十中学于1949年11月正式开学上课,校董会仍然行使学校管理职权。1950年,校董会聘请张堆金先生(原教务主任)为校长。1951年,增聘苏琳辉(共产党员)为副校长,由教职工民主推选代表并吸收一些进步学生参加,组成“校务委员会”,协同管理学校。

1950年至1956年,是党和政府对私立双十中学实行“维持改造”政策的6年。在这6年中,双十中学逐步肃清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终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人民的学校。

“维持改造”的头两年,斗争是复杂的。原因有三:其一,教师中存在亲美、崇美的思想,对新中国缺乏正确的认识;其二,学校秩序尚未稳定,思想复杂,教师队伍涣散;其三,学校仅有一名共产党员,党的组织尚未建立,缺少一个正确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领导核心。学校结合当时抗美援朝运动,对教师中的亲美、崇美思想进行了批评教育,在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运动中,初步划清敌我界限。这些对于教师的思想改造起了推动作用,初步改变了职工的精神面貌。但因为没有触及学校内部的实质问题,管理学校尚缺乏经验,教师的积极性未能调动,学校缺乏一股团结向上的力量。

2.三名党员结成战斗的堡垒

1953年,市教育局党委向双十中学校董会推荐中共厦门市学校工委副书记李永裕同志到双十中学担任校长(在此之前李永裕同志曾带领“三反”工作组进驻双十中学半年,领导学校“三反”运动,为双十中学校董会所赏识),并在双十中学正式建立了党支部。党支部由当时校内的三名党员组成,其中一人为学生,李永裕兼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成为学校的领导核心。三位同志下决心:“我们三人要像苏联小说《收获》里那三个共产党员一样,结成战斗的堡垒,团结广大群众,把学校改造好,建设好。使她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人民学校”。由于有了党支部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从此学校开始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1)党支部从对师生进行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着手改造旧双十中学。

在党支部直接领导下,学校由党、政、工、团组成了学习领导委员会,学习《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以及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联系学校实际和个人认识开展讨论,提高了对新中国政权和共产党的认识,清除了不团结、怀疑、徘徊的思想情绪,明确了身负的职责和进行思想改造的必要性,开始树立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的思想,激发了为建设新中国奋斗的热情,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务主任廖祖刚,语文老师萨兆琛都表示要跟党走,为办好双十中学再献力量。教师们都努力在政治运动和教育实践中改造思想,把做一名称职的新中国人民教师作为奋斗的目标。对学生一面加强文科(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注重语文、历史的学习是有特殊意义的)、思想政治的教学,一面开设时事政策新课程,讲述党的方针政策,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观点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教育,把学生热爱新中国的热情和为建设新中国而学好本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党支部还结合当时的政治运动和斗争形势进行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政府的爱国主义教育。厦门是海防前线,20世纪50年代初一再受到台湾当局派遣飞机的轰炸和隔海对峙的金门方面国民党军队的炮击,学校一直处于紧张繁忙的防空、防炸、防特的奋战之中。党支部用人民政府爱护人民、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共产党员为革命献身的事例教育师生,以厦门是海防前线英雄城市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激励师生。师生们经过备战斗争洗礼和今昔对比更加珍惜幸福的新生活,更加热爱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教师更加艰苦工作,学生更加刻苦学习。

(2)党支部重视校董会和校内民主党派的作用,认真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团结一致为改造好双十中学贡献力量。

双十中学校董会在旧中国为办好双十中学发挥极大作用,解放初仍然行使管理学校的职权,其成员大多是省市各界知名人士(董事长黄其华,副董事长张圣才、林采之、蔡衍吉,常务董事卓全成,颜西岳等省、市政协委员,市民主党派、工商联侨联主要负责人)有较高威望和影响。在“维护改造”阶段,只有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挥校董会的作用,借助校董会的支持,才能把双十中学办好。党支部十分尊重校董会的职权,学校的重大决策,都先征得校董会的同意,并将进行情况定期向校董会汇报,共商办学大计。1953年至1955年的三年中,校董会热心募资,先后为学校建成“建设楼”“和平楼”两座教学楼,可容纳学生960人;又兴建“红旗”礼堂一座,可容纳1500人。校董蔡乌石(菲律宾归侨)捐献一块面积8000平方米的土地建为运动场。双十中学校董会直到1956年学校改为公立后才停止行使职权,但直至今天校董们与学校的联系从未间断。

双十中学在旧中国与社会各界有密切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教职员工中民主党派成员比例较大,民革、民盟、农工等党派在学校都建有支部,人数共30人左右。教务主任、生活指导委员会主任、总务主任及一些较有名望的教师均系民主党派成员。这是一支办好学校的重要力量。党支部遵循中央“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和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把他们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他们的意见,组织他们学习党和政府的文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个人的智能,经过多年的教育和锻炼,其中一些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党支部认真贯彻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双十中学当时的教师绝大多数成长于旧社会,有学识、有水平、教风认真严谨,但也有些人雇佣观点比较严重。党支部很珍惜这支教师队伍,一面耐心帮助他们改造思想、改变立场,树立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的思想,一面根据各人所长,安排他们担任学习委员会委员、教研组组长、备课组组长、教育工会委员等职务,较好地发挥他们的才智,为改造双十中学服务。

(3)逐步建立一些规章制度,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探索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办校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党支部根据“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以改革我们的教育”的指示,对学校机构作了调整,建立了教导处,实行教导合一,并按学科建立了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按教育部颁发的大纲,教科书规定的要求研究和进行教学工作,开始实行每个教师每学期按大纲、教科书制订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度。初步确立了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依据和准绳的观念,改变了过去自由主义、各行其是的教学方式。

在学校管理时,开始建立以“三表”(即课程表、活动表和会议表)为指导的教学秩序。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政治运动多,党支部初步注意到不让政治运动冲击教学,但还没能够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规律来认识和掌握。

在六年“维持改造”阶段,特别是后三年,由于建立党支部这个领导核心,重视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学校形成了团结向上的新局面,学校规模也扩大了。1956年在校学生数达1400多人。党支部关于双十中学“在改造中巩固,在改造中发展”的设想,初步取得了成果。

1956年12月学校改为公立,正式由政府接办。

1957年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考,双十中学考生成绩处于全省落后地位,暴露了改造过程中文化课质量有所降低的问题。由于对“使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针缺乏全面的理解,客观上改造学校的任务又十分紧迫,抓了德育这一头忽略了智育那一头;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文化课的质量;建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教学秩序,忽略了抓紧课堂这一中心的教学质量;建立学校管理的一些规章制度,忽略了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不牢靠,产生了片面性,智育没有排到中心位置,从而导致文化课教学质量的暂时下降。吸取了这个教训,增强了双十人前进的信念

3.王于畊厅长带来了党的教育方针

1957年9月,省教育厅厅长王于畊到校视察,阐述了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精神。王厅长并对如何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了具体指示,她勉励双十中学全体师生,要珍惜优良传统并使之有所发展,要奋发图强敢于闯出新路子,作出新贡献。王于畊厅长的指示有如一股春风,吹绿了双十校园,振奋了师生的斗志。1957年10月,党支部制定了“继承昔日优良传统,振奋精神奋战三年,改变学校面貌,为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代新人贡献青春”的方案。

4.形成了一代新校风

方案规定从教风这个根本抓起,党支部认识到,一个好的教风,不仅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而且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是治学之本,治校之本。1957届毕业生的高考成绩暴露了文化课质量有所降低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学风不好,而学风不好是教风不正所致,但关键是领导作风不纯,必须整顿学风、教风和领导作风,以形成优良的校风。

书记、校长带头改变工作作风,自己兼课,每周兼课4课时,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查课,深入年级、班级,了解掌握学生所在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思想表现、知识现状,参加学生课外活动,熟悉学生们的兴趣爱好。领导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带出了教师“五认真”的教风:认真备课、认真教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认真指导学习方法和课外阅读。双十中学有优良的学习传统,20世纪30年代就以认真严谨的教风,自觉勤奋的学风著称,学校领导重视继承并发扬这一传统,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校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师生对学校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依靠教师集体的团结合作,从难从严要求,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校会、班会时时处处严格管理训练,培养形成了“五认真”:认真学习、认真听课、认真实践、认真学习、认真做作业的学风和“关心政治、热爱劳动、勤奋好学,尊师爱生”的一代校风。五六十年代,它成为一股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学生们一踏进双十中学就被这股力量拨动了心弦,点燃了智慧之光,促使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学,为建设祖国而搏。

一代校风的形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了前提,它成为影响学校现在和未来的无形力量,成为双十中学的传家宝。

5.掌握规律循序渐进(www.xing528.com)

建立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必要条件。

一个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维持改造”阶段初步注意到了这一点,50年代末从实践中才把它作为办学的规律来认识,紧紧予以把握。五六十年代,政治运动频繁,仅备战就经历了1954年、1958年、1962年三次大规模运动。那个时候,政治运动多,如何处理好政治运动与教学的关系成为突出的矛盾。学校领导坚持不使政治冲击教学,而是把政治运动纳入教学的轨道。在党的中心任务指导下进行教学,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来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学校始终保证有一个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在备战、“反右斗争”、“大炼钢”等环境和情况下,阵脚都不乱,教学也才能够抓上去。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扎扎实实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学。50年代前半期学校从私立到公立的改造过程中没有能够很好解决这一中心问题,导致文化课教学质量的降低。1957年10月,党支部制定的方案中吸取了这个教训,明确规定学校工作的重点永远是教学,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运转。1958年开展以勤工俭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革命,组织学生下乡下厂参加生产劳动。学校领导注意组织有关学科结合劳动进行现场教学,历史科进行农村调查,地理科建立地质、地貌研究组开展调查活动,语文科进行现场写作指导,数学科开展耕地平板仪测量,化学科对土壤化肥进行分析,使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做到“学习、思想、劳动三丰收”。在当时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过多,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课堂教学被忽视的情况下,仍结合生产劳动开展现场教学,抓住教学不放;课堂教学质量虽然有所降低,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后来的教学改革开拓新的途径作了尝试。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逐步建立一支有学识、有水平、能负责、有光荣感、有拼搏精神的教师队伍。

1959年党支部在总结双十中学建校40年的发展史中,深深认识到办好学校要依靠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注意准确掌握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特别要克服不注意团结和教育、强调斗争和改造的极“左”倾向,让各方面的人才,都能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

对老师充分给予尊重,促其树长期献身教育事业之志,用其业务上之长,使老教师发挥专长,各尽所能得其所哉。语文教师萨兆琛被尊为厦门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政协委员,他激动地说:“我要把十八般武艺搬出来献给党!”以萨兆琛老师为榜样,出现了老教师人人传艺献宝的热潮。

1957年以后,组织上陆续派来大批大学本科毕业的青年教师,对这些朝气蓬勃干劲十足但缺乏实际教学工作经验的青年同志,学校一面用老教师的榜样影响教育他们,一面大胆放手,不减其锐气,不挫其锋芒,鼓励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勇挑重担,独当一面。支持他们进行教改试验,及时给予指导总结。这些同志在教学第一线迅速成长,到60年代都成为各学科的教学骨干,担任各学科的教研组组长。

对那些只有高中或专科学历的青年教师,为了尽快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学校提倡结对子拜师傅,即由有经验的老教师,定人定时进行手把手地带。校领导提出“结对子”要做到: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传、心贴心地帮,结成“一对红”;“师傅要把看家本领拿出来,徒弟要虚心把师傅的长处学到手”。五六十年代全校先后有12个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成“一对红”,其中有7个当年的徒弟,今日已成为师傅,他们继承了当年师傅带他们的传统,担负着带领新一代青年教师成长的重任。

党支部把广大教师当作办好学校的重要力量,不管是老年的、中年的、青年的只要努力向上,都大有奔头,从而形成一支“能负责、肯负责、敢负责”,有事业心,有拼搏精神,责任感强的教师队伍,能在较差的条件下做出较大成绩。

从起始年段抓起,从初中抓起,在大力提高初中教育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中学毕业生的水准。

加强初中,从初中抓起,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和高中教学的起点,校领导的这一认识到1959年才开始明确。当时学校提出的做法是:从起始年级抓起,研究特点,三年教育教学一抓到底,循序渐进,扎扎实实提高初中教育质量。

学校从1959年开始规定,按“小循环责任制”原则,逐步建立初中教学梯队。从初一跟班教学到初三的教学责任制,每个梯队随班而上,周而复始,争取在三年内做到年年、班班、科科都有较有经验的教师把关。抓好初一以抓好中小学衔接为中心,以抓好数学、语文、外语为重点使跨入中学大门的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中学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生活,加快中学起点教学步伐。初二是初中阶段承上启下的关键年级,是学生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二是枢纽,这个阶段过渡得好,学生在德、智、体方面能直线上升,过渡得不好要走弯路。校领导提出要把握初二年级的特点,在稳定中加强基础求得提高。初三是初中的结束阶段,对初中各科知识有综合复习的任务,特别要强调两个和谐,即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和学科之间和谐发展,注意“防急、防偏”,即不赶进度,不急于求成;不超课时,不偏离纲本,不偏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原来入学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合格率、优秀生率和升学率,学生初中毕业时,都能达到德、智、体几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样可以输送较高水平的学生进入高中,从而提高高中教学的起点,为培养有高水平的中学毕业生打好基础。

6.在教学全过程中严格要求,精雕细刻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中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不论在平时,或是在期中、学期和学年教学复习中,都要狠抓打基础这一方向。学校从1959年开始建立双基年段过关制度,或称为“双基教学”,堂堂、周周、段段过关制度,即在努力提高每堂课45分钟的质量做到课堂过关,然后每周功课过关,单元教材过关,最后学期知识过关,年级质量过关。在课堂上,对重点教材、难点进行经常口试,板演小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做好周过关和单元过关,每周由一节课进行“温故知新”的练习。每周要过关的主要内容、要求等都在每周集体备课时提出,统一起来。期中考和学期考过关,一般由学校或教研组统一出题,并进行统一评卷与质量分析,所有过关考题都以基本题为主,即以检查双基为主,适当配合一些较灵活、综合的题目,以检查学生的能力。每次测验都做到及时批改,及时讲评,并要求学生在周、段过关练习后,自己登记知识缺漏,自己分析原因,一一记录在案。这些积累起来的资料,成为学生周、段学习的小结。从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双基年段过关体现了下面四个过程。第一,知识过关的过程是教师对纲、本规定的“双基”标准准确掌握的过程;第二,知识过关的过程是学生训练基本功的过程;第三,知识过关的过程是教师了解学生对双基掌握情况的过程;第四,知识过关的过程是师生一起补缺漏再复习的过程。一句话,这些过程就是教师把知识——最核心、最精华的知识转化给学生掌握的过程。这些贯穿在平时教学的全过程中,不让基础知识走场。学校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在教学全过程中严格要求的6个做法:一曰严中有“教”,教师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加强思想教育;二曰严中有“爱”,严格要求要从爱和关心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耐心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和学习上的困难;三曰严而有“别”,对学生的学习要根据实际,实事求是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四曰严而有“格”,这个“格”的依据就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从严从难抓“格”,才能保证掌握双基知识过硬;五曰严而有“方”,在教学上要应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好知识,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中学的学习方法;六曰严而有“恒”,严格要求必须自始至终贯穿在教学全过程的每一环节,而不是在某一时刻或某一阶段,要持之以恒。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团结合作,教学相长。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老师的主导作用,但如果学生没有积极的态度和主动性,难以收到应有的成效。1958年,学校提出把在学校中已建立起来的“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教师”的同志式的尊师爱生关系引向智育领域,使这种新的师生关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在教学过程中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起来,促进教学相长。我们的做法是:要求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阅读、观察、实验、讨论、思考、听讲等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灌输为启发,要求学生遵循学习知识的规律,掌握“两先”“外两后”“一总结”的读书方法,规定每学完一个章节,每次考试,做完作业之后都要做学习小结,变被动为主动。为了有一个统一要求和组织保证,我们建立了“两个集体”,即以班主任为中心的教育集体和以备课组长为中心的教学集体,全体教师团结合作,管教管导。此外,在初三年以上建立了讲评、评学制度,学生对教师教学每月进行一次评讲,既反映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又积极向教师提出教学建议,教师对学生提出学习上的要求。这种同志式的新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之间更加团结合作,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7.四条成功的经验

1963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试行《中、小学条例》。党支部根据《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简称“中学五十条”)精神和规定,对学校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再接再厉使学校教育工作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沿着社会主义的轨道继续前进。

第一,肯定了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办学方向的正确性。新中国成立后,双十中学的改革与发展过程,充分说明什么时候偏离这一方向,什么时候忽视其中任何一育,都不能培养出党和人民需要的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德育是灵魂,智育是主体,体育是载体,三者相辅相成,构成培养一代新人的整体。自1958年以来,双十中学坚持了这一办学方向,学校教育工作成绩斐然。1959年跨入省重点中学先进学校的行列。1960年获得了全国“先进单位”的奖励。60年代,一直是厦门市体育先进学校。教学上以基础厚、要求严、起点高著称,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扎实,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毕业生受到高一级学校和各条战线的欢迎。

第二,肯定了建立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的必要性。从50年代前半期的维持改造和后半期的改革发展使双十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从正反两方面认识到,一个正常的稳定的教学秩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1958年以来的几年中,学校发展得比较快,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进程中有用武之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校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正常的稳定的教学秩序。

第三,肯定了教育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要全面地提高教育质量。在教育实践中,学校领导和教师逐步明确了学校教育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加强初中,加强语文、数学和外国语教学等等。因此,必须注意中学生各个阶段身心特点的研究,使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符合实际,1963年开始,开展提高教学研究,提高按教育规律办教育的自觉性。

第四,肯定了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新中国建立后就对学生进行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在改变学生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方面收到了很大的成效。双十中学是有爱国爱乡传统的,1958年以来,我们提出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以爱乡爱校爱国的传统教育引路,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使学生逐步明确学习目的,认识人生意义,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并落实到学习动力、学习纪律和学习效率上。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教育内容和形式因年级而有所不同,有所侧重。初一着重进行“五爱”和校史、校风、校纪教育。初二着重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初三着重进行“振兴中华”勤奋学习教育。高一着重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高二、高三着重进行“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教育,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各种基本观点的教育。这样连点成线,拉线结网,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把“学业——毕业——职业——专业——事业”联结在一起。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等于没有动力的机器。毕业生都能立志做一个有志愿、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逐步树立革命人生观。

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前的17年,双十中学在“维持改造”和“改革发展”进程中,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基本上是健康地向前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全面发展的新人。17年中培养了2700多名高中毕业生,他们大都已成了社会栋梁,成了祖国各条战线的出色人才。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有500多人,高级工程师职称有200多人,工程师以上职称有千余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有500多人。

学校规模也有很大发展。到1966年已建成4座教学楼,可容纳10个教学班,1400多名学生就读。有理、化、生实验室6间,仪器设备比较齐全,图书馆藏书近8万册,有一支拥有20多种乐器的铜乐队,是福建省规模较大的一所六年制重点完全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