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考语文写作篇:情境写作 和 事理辨析

高考语文写作篇:情境写作 和 事理辨析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言以蔽之,应用性写作考查的是学生面对具体任务的解决问题能力。以下以慰问信和辩论稿为例阐释应用性写作关键能力。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以万计的医务人员从祖国各地奔赴武汉,奋战在抗疫一线;2020年3月19日,武汉新增确诊、新增疑似、现有疑似病例已连续两天为零。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席卷全国,武汉成为疫情重灾区,全国各地数万名医务人员在第一时间驰援武汉。

高考语文写作篇:情境写作 和 事理辨析

新课标要求:“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17]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关键能力是即将进入高等学校学习者在面对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18]

纵观近年高考语文试题,写作能力越来越凸显应用性(实用性)写作考查方向,这不仅符合新课标、评价体系的要求,也是作为公民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能力。梳理近年高考题应用写作文体涉及演讲稿、发言稿、书信(慰问信)、主持词等;可以想见,写作或者语言表达,诸如辩论稿、倡议书、编者按、推荐信、颁奖词、启事等都将是未来考查学生应用能力的方向。

一言以蔽之,应用性写作考查的是学生面对具体任务的解决问题能力。以下以慰问信和辩论稿为例阐释应用性写作关键能力。

慰问信是以单位或个人名义,或在某一特殊节日向特定群体发出,或对因某方面做出特殊贡献、遭受某种损失,发出的给特定群体以安慰、鼓励和关切的特殊书信体。

辩论稿,是辩论双方在辩论时针对某一辩题用以阐释己方观点,揭露对方问题进行析事说理的文体。

一、慰问信辩论稿写作的基本常识

二、慰问信辩论稿写作的关键能力

三、应用性写作任务(以慰问信、辩论稿为例)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以万计的医务人员从祖国各地奔赴武汉,奋战在抗疫一线;2020年3月19日,武汉新增确诊、新增疑似、现有疑似病例已连续两天为零。抗疫路上的巨大胜利,离不开驰援武汉广大医务人员。

疫情期间,老人捐款的新闻也屡屡出现,他们中有环卫工人,有捡破烂的老人,有的甚至年近九旬,让人动容。

①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没有能力去做奔赴前线的战士,但我们可以以慰问信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驰援武汉医务人员的感激。请你以高中生身份给全体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写一封慰问信。

②关于老人捐款,有人赞同,认为应该收下老人的爱心;有人反对,认为老人是弱势群体,本应是社会关爱的对象。该不该收捐款,班级拟举行辩论赛,请你以一辩的身份选择正方或反方观点进行立论。

慰问信辩论稿写作评价量表

附学生作品:

致驰援武汉医务人员的慰问信

全体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

你们好!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席卷全国,武汉成为疫情重灾区,全国各地数万名医务人员在第一时间驰援武汉。在此,我向所有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病毒无情人有情,素衣遮面不留名。当新冠病毒在武汉暴发,无情地夺去无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是你们在新春佳节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里挺身而出,喊一声:武汉,我来了。这一声,不只是句口号,是毅然离去留给亲人的背影;这一声,不只是一时热血,而是防护服下淋淋的汗水与破损的皮肤;这一声,不只是同胞间的同情,更是医者仁心、家国情怀的无上信念。不是没有对亲人的挂念,只是从不愿辜负患者的信任;不是不惧怕生命的流逝,只是更相信生命应有的价值。素衣侠客,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防护服下,所有的你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白衣天使!”

远离家乡赴疆场,虽非铠甲也戎装。疫情当下,疫即是战,病房是你们奋斗的战场。虽然,你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但你们没有对前途迷茫的颓废,没有对当下疫情的恐慌,你们有的是照顾好每一个病人,站好每一班岗,用双手与信念托起曾经的誓言:“恪守医道,救死扶伤,不负健康所系,不负性命相托!”“我不能哭,护目镜不能花!”是简单却感人的最美声音。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你们是战火中的玫瑰,是战地里的劲松,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几人几家一大国,不负时代不负托。你们以“逆行者”的姿态诠释着大国医者的风范。无数个你们在一线病房中穿梭,无数个你们在实验室埋头钻研药物疫苗,无数个你们在社会每一个角落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你们,就是新时代中国的脊梁。都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我要说:医之大者,为国为民为人类!病毒眼中无国界,是你们用行动抑制了灾难的传播,诠释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当下,因疫情而隔离在家的我们也同样面临着一场硬仗。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在命运为我们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寻觅时光的意义,彰显人生理想的价值。在挫折与迷茫中,聆听你们的声音,奋勇向前!我坚信,时代永远属于奋斗者,胜利永远属于拼搏的我们!

如今,这场战役已取得初步胜利,曙光就在眼前。愿我们早日彻底打赢这场硬仗。衷心祝愿你们及家人健康平安,幸福美满!

梁发

2020年3月20日

(高三19班 梁发杨 指导教师:孙忠华)

点评:开篇即点明慰问主题;主体部分合乎慰问信的情境,三部分内容逻辑层次清晰;结尾部分联系现实自我,再次抒写祝愿之意。文章内容丰满,语言得体有张力

乐善好施不分年龄,慷慨奉献没有阶层

主持人、对方辩友:

大家好。我是正方一辩,我方认为:应该接受老人捐款。(www.xing528.com)

老人在古稀耄耋之年捐出善款,说到底是内心真正的温情。战胜新冠肺炎最好的武器,除了居家隔离,便是温暖的人心,而老人们的捐款不正代表了人性的温暖吗?

老人也是社会的公民,享有着所有公民的权益。没有哪一条法律规定,老人或因为年龄、或因为生活条件没有捐款的权利,所以我们从法律的角度也没有理由拒绝。

钱财有价情无价,我们接受老人的善款不但是对老人权利的尊重,也是对老人人格的尊重。设想一下,你就是那个捐款老人,热心地去捐款,却遭到回绝,你会怎么想?拒绝老人的善意,这不但会冷了那颗善良的心,更会对老人的人格造成伤害。“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与其说收下的是捐款,不如说收下的是心意。而在此时全国上下一条心,全力阻击疫情发展,这是老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体现,这便是心意的最大意义。

况且,按年龄推算,这些老人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建设和发展。在他们心中有太多太多对祖国的感谢。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无数人在社会进步的洪流中脱贫致富奔小康,而这都是老人所经历或正在经历的。如今,老人没有忘记党和国家的扶持和付出,曾经的贫困户为表达感激,纷纷打开了并不丰满的钱囊。如此观之,这捐款不仅仅是内心的善意,更是民族情怀的体现。我们怎可以拒绝这些捐款呢?

同时,老人们的捐款也为社会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这些老人们对自己可能锱铢必较,但要为国家奉献,却义无反顾。我辈青年,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疫情期间,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在疫鬼到来时看到的却是更多的温暖。老人们的行为指引着我们成为一个个正直、勇敢、心怀感恩、心系国家的青年。毫无疑问,这些老人的捐款行为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课。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应该接受老人捐款。

(高三13班 李崇瑞 指导教师:孙忠华)

点评:这篇辩论稿论证充分。开篇亮出己方观点,态度鲜明。主体部分论证了接受善款的意义、价值,如果不接受善款的危害;同时能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说理;用“况且”体现了进一步说理的层次。结尾落点好,结合我辈青年现状阐明意义,并再次总结观点,逻辑严谨,表达精准。

相关链接: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Ⅱ、Ⅲ,新高考Ⅱ卷作文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Ⅱ作文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3-34.

[2]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9.

[4]郑国民,关惠文,任刚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5]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38.

[6]陆军.编剧理论与技法[M].北京:人民戏剧出版社,2005:278.

[7]引自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台词.

[8][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M].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9]引自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台词.

[10]引自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台词.

[11]注: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被害者对犯罪者产生感情,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本质是指“驯服”.

[12]涂瀛.红楼梦论赞[M].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北京:中华书局,1963.

[13]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6.

[14]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0.

[15]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3-25.

[16]徐亮.论《红楼梦》的“转”[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1-2.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

[18]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